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首次湖泛面的叠前波形指示反演在深层湖底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星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4-1218,共15页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ZJD地区深层扇三角洲砂岩沉积属于事件性沉积,采用叠后反演方法无法有效识别深层扇三角洲相薄砂岩,而采用“沉积模型+波形分类+地震驱动”的方式进行叠前波形指示反演,根据叠前波形指示反演得到的杨氏模量和v_(P)/v_(S...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ZJD地区深层扇三角洲砂岩沉积属于事件性沉积,采用叠后反演方法无法有效识别深层扇三角洲相薄砂岩,而采用“沉积模型+波形分类+地震驱动”的方式进行叠前波形指示反演,根据叠前波形指示反演得到的杨氏模量和v_(P)/v_(S)对深层砂岩进行定量描述以及含气检测则是有效的方法。首先,利用“两定+一验”方法识别首次湖泛面,即根据测井、地震以及岩心等资料在纵向上确定沉积旋回边界、确定框架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下反演结果验证首次湖泛面的界线是否合理,建立更为合理的沉积模型并根据沉积模型初步划分波形样式;再根据与砂岩厚度相关性高的波形结构参数对波形做进一步分类,确定不同厚度和不同期次砂岩波形旋回结构样式;最后,采取“人工干预+机器学习”的方式确定最终波形样式,并将前期确定的时窗界限、波形分类数、样本数等关键参数作为约束条件加入到叠前波形指示反演过程中,使预测结果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符合实钻井揭示的扇三角洲相砂岩沉积规律,进一步降低叠前波形指示反演的随机性。该方法能够预测研究区厚度大于3 m的砂岩,平均误差为11.77%,依靠预测结果部署的井均钻遇气层,提高了研究区深层含气砂岩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底扇 湖泛面 波形分类 叠前波形指示反演 储层预测 含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城地区沙三下亚段高频层序地层与相对湖平面变化
2
作者 蔡艳敏 孙贤进 +3 位作者 徐红旗 罗锐 谭艳琴 代继红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176-177,共2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钻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包括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联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确立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利用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岩性变化建立相对湖平面变化特点,从宏观上跟踪油气藏变化特点,在油气田勘探和开...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钻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包括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联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确立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利用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岩性变化建立相对湖平面变化特点,从宏观上跟踪油气藏变化特点,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上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湖泛面 相对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 被引量:21
3
作者 党犇 赵虹 +4 位作者 李文厚 陈永胜 郑小杰 燕州泉 贾玉琴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14-421,共8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典型露头剖面及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测井曲线,详细地分析了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由...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典型露头剖面及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测井曲线,详细地分析了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由1个超长期旋回,4个长期旋回,9个中期旋回及若干个短期旋回组成。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在研究区形成了两个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升降面(SLSB2和SLSB1),该界面为超长期旋回的顶、底界面。长期旋回层序为一套区域性湖进-湖退沉积序列,界面是低角度的侵蚀不整合面和与其相应的整合面。研究区3个长期旋回层序界面自下而上依次为:区域性基准面抬升所形成的水进界面,相当于"李家畔页岩";区域性的泥岩、凝灰岩标志层,相当于长6油层组底部的k2标志层;区域性的相转换界面,相当于长4+5和长3的分界面。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层序界面主要为不同级次的湖泛面、冲刷侵蚀面、岩石类型或相组合的转换面、岩石相内部的层理变化界面、砂泥岩厚度旋回性变化界面等。在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旋回及界面的空间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级次界面的识别是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的核心,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湖泛面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陕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与油气藏类型——以辽河油田东部凹陷新开-董家岗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为例
4
作者 刘震华 于均民 +1 位作者 刘伟方 姚清洲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4期34-41,共8页
新开-董家岗地区处于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南段,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构造背景位于中央隆起上,是继承性发育的东倾大斜坡,为岩性油气藏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新开-董家岗地区下第三系... 新开-董家岗地区处于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南段,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构造背景位于中央隆起上,是继承性发育的东倾大斜坡,为岩性油气藏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新开-董家岗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进行层序地层单元划分,采用标志层的选取技术、井震联合技术、全三维多曲线多信息对比技术、“异常体”识别技术、地震相识别技术等,将沙河街组划分为沙一段层序和沙三段层序,并细化到了体系域。同时,本文总结了主要层序地层界面和油气藏类型的关系。沉积地层中的油气藏主要受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层序界面等的影响与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性油气藏。研究区沙河街组发育沙一段和沙三段不整合层序界面(SB面)遮挡的油气藏、低位体系域受初次湖泛面封盖的油气藏、湖侵体系域所形成的超覆尖灭油气藏、陡岸下倾方向浊积砂体所形成的油气藏。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和辽河油田东部凹陷整个斜坡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断陷 层序地层单元 初次湖泛面 浊积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立才 高晓鹏 +1 位作者 邓宏文 冯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9,152-153,共5页
为更准确地对断陷湖盆碳酸盐岩这类特殊储层进行预测,在沾化凹陷西部探索性地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以湖泛面为界面把沙四上亚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在垂向上的高度不对称性和平面上的分带性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在垂向上,... 为更准确地对断陷湖盆碳酸盐岩这类特殊储层进行预测,在沾化凹陷西部探索性地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以湖泛面为界面把沙四上亚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在垂向上的高度不对称性和平面上的分带性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在垂向上,随基准面下降储层物性变好;在平面上,储层整体呈近平行于边界断层带状分布,陡坡带台地亚相发育好储层,凹陷中央浅滩亚相发育较好储层,陡坡带局限台地亚相和缓坡带混合坪亚相发育差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地质 控制作用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沙四上亚段 湖泛面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凝缩层的发现及应用
6
作者 吴国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寻找哈萨克斯坦A油田侏罗系中阿克沙布拉克地层中的潜力油藏,在油藏综合研究中,通过多井测井曲线对比,发现了一套几乎全区分布的、具有高自然伽马值、低电阻率等电性特征的泥岩层。应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综合分析这套泥岩层,确定其... 为了寻找哈萨克斯坦A油田侏罗系中阿克沙布拉克地层中的潜力油藏,在油藏综合研究中,通过多井测井曲线对比,发现了一套几乎全区分布的、具有高自然伽马值、低电阻率等电性特征的泥岩层。应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综合分析这套泥岩层,确定其为最大湖泛时沉积的凝缩层。根据凝缩层的横向分布特征,结合地质及地震资料,得到地层的沉积模式。分析凝缩层之上地层的沉积特征,得出在油田东部斜坡位置沉积厚度变化大,处于高水位时期并发育进积型三角洲,其前缘位置是最有利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区,并在后续的钻井勘探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给出了寻找湖相凝缩层的方法,提出了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缩层 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湖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龙盛芳 侯云超 +5 位作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凝灰岩标志层约束和速度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等时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湖泛泥岩具有高伽马、高声波和... 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凝灰岩标志层约束和速度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等时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湖泛泥岩具有高伽马、高声波和中—高电阻率特征,单层湖泛泥岩在横向上表现为向湖盆中心倾斜的特征,纵向上长7段—长3段均有分布,具有等时对比意义;长4+5段发育的细粒沉积是不同时期湖泛作用的叠加响应结果。②研究区长7段—长3段以湖泛泥岩为界,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等时地层单元(Pss1—Pss7),横向上彼此叠置,向湖盆中心方向进积,垂向上表现为顶积层、斜积层和底积层“三元”结构。③研究区长7段—长3段整体表现为震荡湖退背景下的前积式充填特征,其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Pss1—Pss2),坡度相对较小,地层总体呈楔状加积—弱进积叠置样式;中期(Pss3—Pss5)随着前积斜坡推进到半深湖—深湖区,坡度变大,地层主要表现为“S”形前积结构,顶积层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底积层深湖相重力流砂体发育;晚期(Pss6—Pss7)湖盆萎缩,水体变浅,斜坡高度和角度均变小,顶积层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斜积层中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斜积层中下部和底积层以前三角洲—半深湖相泥质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演化 前积斜坡 湖泛面 凝灰岩标志 正演模拟 延长组 三叠系 庆城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积型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辛艳朋 牟中海 +1 位作者 郭维华 李阳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以川西拗陷中段须四下段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测井、录井、露头资料综合研究方法,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出了四、五、六三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并分析了各相带不同级别旋回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 以川西拗陷中段须四下段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测井、录井、露头资料综合研究方法,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出了四、五、六三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并分析了各相带不同级别旋回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横向和纵向上旋回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基准面旋回分布模式。研究认为,川西坳陷中段须四下段为一个四级基准面旋回,其上升半旋回代表一个典型的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退积型扇三角洲平原相以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其前缘相的旋回类型较丰富;西部龙门山冲断带主要发育上升半旋回,凹陷区为上升半旋回为主的完整旋回,而在远离物源的东部斜坡带多发育近似对称的完整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积型扇三角洲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旋回 湖泛面 须四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分布特征 被引量:46
9
作者 易士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近几年对二连盆地、冀中坳陷岩性及地层油藏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与构造油藏相比,由于圈闭形成机制的不同和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岩性、地层油藏主要沿“湖泛面、不整合面、断面”分布;既可分布于低势区,也可分布于高势区;既可发育于低位... 近几年对二连盆地、冀中坳陷岩性及地层油藏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与构造油藏相比,由于圈闭形成机制的不同和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岩性、地层油藏主要沿“湖泛面、不整合面、断面”分布;既可分布于低势区,也可分布于高势区;既可发育于低位域,也可发育于高位域。岩性油藏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体系,地层油藏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削截带和超覆带,其富集程度主要受沉积储集相带的控制。因此,在对岩性及地层油藏的勘探中,一定要以沉积体系、地层超覆、地层剥蚀为主控因素重新划分勘探单元;注重对“湖泛面、不整合面、断面”控藏和沉积相、储集相的研究;要拓展勘探领域,即由环洼向洼槽,由正向构造区向负向构造区,由构造带的高部位向构造带的翼部,由构造带向岩相带、超覆带、剥蚀带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地层油藏 分布特征 湖泛面 不整合 冀中坳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留山盆地中、上三叠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博 王多云 +1 位作者 张瑜 辛补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对位于秦岭造山带内的河南南阳留山盆地鸭河口剖面三叠系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对首次发现的凝灰岩进行了精细刻画,依据其SHRIMP锆石U-Pb定年得到(237±2.5)Ma的地质年龄值,认为以前被划归上三叠统的太山庙组应属于中三叠... 对位于秦岭造山带内的河南南阳留山盆地鸭河口剖面三叠系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对首次发现的凝灰岩进行了精细刻画,依据其SHRIMP锆石U-Pb定年得到(237±2.5)Ma的地质年龄值,认为以前被划归上三叠统的太山庙组应属于中三叠统,在地层年代学上可以与华北地块南缘的铜川组(陕西)或者油坊庄组(河南)对比.以此作为标志层以及识别出的3个湖泛面和4个层序界面,将太山庙组和太子山组下部地层划分为3个层序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山盆地 鸭河口剖 层序地层 凝灰岩 湖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沾38断块东营组残余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华 邱隆伟 +4 位作者 董春梅 孙宝强 张怀吉 徐福刚 陈国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70,共6页
沾化凹陷沾38断块经历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综合研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沾38断块东营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并对地层缺失层段和层... 沾化凹陷沾38断块经历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综合研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沾38断块东营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并对地层缺失层段和层序进行了确定和恢复,共识别出了1个长期、3个中期和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砂体的追踪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剖面可用来有效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缺失和缺失厚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该油田深度开发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地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旋回 湖泛面 深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残余地层格架的建立及油层细分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荻楠 刘广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地史时期内经历过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使该断陷盆地分割性强,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研究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一段内...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地史时期内经历过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使该断陷盆地分割性强,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研究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一段内部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并对地层缺失层段进行了确定和恢复。结果表明,南一段沉积过程中经历了3次湖泛作用和1次沉积转换作用,相应地形成了3个稳定泥岩段及1个由进积到退积的沉积转换面。通过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沉积湖泛面和转换面的追踪对比所建立的南一段残余地层等时地层格架,可以使目的层段内的油层组划分对比具有等时性,所建立的标准剖面可用来有效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缺失和缺失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残余地层 标准剖 层序界 湖泛面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
13
作者 刘计国 周鸿璞 +4 位作者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借鉴国内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与技术,运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中非裂谷系Muglad盆地Fula凹陷开展多级次层序地层划分、烃源岩地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和有利区带划分与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基准面旋回发育控制,Fula... 借鉴国内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与技术,运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中非裂谷系Muglad盆地Fula凹陷开展多级次层序地层划分、烃源岩地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和有利区带划分与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基准面旋回发育控制,Fula凹陷AG组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湖泛面附近是岩性油气藏最有利分布位置。②研究区AG组主要发育三大物源体系,福西陡坡带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东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展布范围较大,沉积持续时间长;AG组沉积晚期在东南部发育一套展布范围较小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③AG组AG2段(SQ4)暗色泥岩主要沉积于浅湖—半深湖环境,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型,TOC平均为3.41%,生烃潜量(S1+S2)多大于8 mg/g,为好—极好烃源岩,可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④AG组可划分出7个岩性油气区带,其中Fula-Moga斜坡带北部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湖泛面 三角洲前缘 滩坝 岩性区带 Fula-Moga斜坡带 AG组 白垩系 Fula凹陷 Muglad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沉积层系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超 滕劲松 郭亚斌 《辽宁化工》 CAS 2009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通过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姬塬地区地震剖面上多期进积砂岩叠加的地震前积异常现象,从已知井的层序对比分析入手,通过地质建模及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地震解释模式,采用层序地层学的解释方法,利用二维沿沟弯线地震资料,对研究区三... 通过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姬塬地区地震剖面上多期进积砂岩叠加的地震前积异常现象,从已知井的层序对比分析入手,通过地质建模及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地震解释模式,采用层序地层学的解释方法,利用二维沿沟弯线地震资料,对研究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4+5期砂体的成因以及湖盆的变迁进行了探索性预测研究,为后续研究该区各期湖盆的演化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展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沉积体系 湖泛面 模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双杰 王得权 +1 位作者 郭斌华 李旭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在T3y SQ4层序内为河流相-半深湖相沉积;在T3y SQ3层序内为半深湖-河流三角洲相-深湖相沉积;在T3y SQ2层序内为深湖...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在T3y SQ4层序内为河流相-半深湖相沉积;在T3y SQ3层序内为半深湖-河流三角洲相-深湖相沉积;在T3y SQ2层序内为深湖-河流三角洲-泥沼相沉积;在T3y SQ1层序内为沼泽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积。根据地震大剖面上的前积反射特征,可以看出整个盆地分为西南物源体系域和东北物源体系域,2个体系域在湖盆中心八珠-坪庄相汇。在T3y SQ3和T3y SQ22个层序内部横向上有效储层发育的位置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前三角洲的滑塌浊积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湖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薄层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郭纯恩 范世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8期91-94,共4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砂泥岩薄互层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油田注水效率及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要求掌握油藏范围内单一储集砂体及渗流屏障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然而,由于陆相地层纵横向相变快,常规的小层对比方法...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砂泥岩薄互层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油田注水效率及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要求掌握油藏范围内单一储集砂体及渗流屏障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然而,由于陆相地层纵横向相变快,常规的小层对比方法往往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地层的等时关系,因而井间砂体的准确对比及砂体时空分布一直是陆相油田储层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吐哈盆地鄯勒油田勒3区块七克台组为例,探讨在薄层低渗透油田开发阶段中进行油藏范围内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法,展示了利用湖泛面识别和对比的新方法,总结了储层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建立的方法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薄层低渗透 湖泛面 层序界 基准旋回 地层等时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