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游憩资源调查
1
作者 闫雅琦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50-53,共4页
游憩是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之一,摸清游憩资源本底情况是促进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游憩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 游憩是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之一,摸清游憩资源本底情况是促进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游憩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游憩资源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共2个主类、6个亚类、12个基本类型,共24处。其中,自然资源有3个亚类,7个基本类型,共13处;人文资源有3个亚类,5个基本类型,共11处。游憩资源单体赋分可得,五级游憩资源6处、四级游憩资源10处、三级游憩资源7处、一级游憩资源1处。18个监测点位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 700 ions/cm^(3),空气质量达到“最清洁”标准。日均风速1.33 m/s,日均温度27.23℃,平均相对湿度78.97%,平均小气候舒适度4.65,其中,13个点位达到“非常舒适”的标准,5个点位达到“舒适”的标准。旨在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的游憩资源生态化调整和管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游憩资源 吊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匹配视角下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君亭 孙睿 +4 位作者 陈冰滢 刘轶凡 陈洁 任维 李霄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49,共17页
乡村游憩资源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供需匹配能够在探究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资源供给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匹配状态,是推动乡村游憩空间合理规划、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为... 乡村游憩资源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供需匹配能够在探究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资源供给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匹配状态,是推动乡村游憩空间合理规划、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为研究对象,引入供需匹配关系理论,构建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分类方案,量化识别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供需匹配空间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类型丰富,分类体系涵盖4个主类、11个亚类、50个基本类型和108161个单体;(2)乡村游憩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东聚西散的组团式空间格局;(3)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供需匹配地域差异显著,总体表现出东优西差、带状分布的特点;(4)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口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海拔、游客密度与其他影响因子交互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两者是影响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 乡村游憩资源 分类体系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憩资源普查层次构建
3
作者 王新禹 薛冉 +1 位作者 赵书彬 杨定海 《广东园林》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迅速推进,游憩资源普查成为保育与利用的关键。基于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调查与评价游憩资源的实践经验,考虑资源分布特征及整体价值,划分“单体-集合-片区”三重资源调查维度;并将初步分区结果载入MCR模型进行边界验证调整...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迅速推进,游憩资源普查成为保育与利用的关键。基于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调查与评价游憩资源的实践经验,考虑资源分布特征及整体价值,划分“单体-集合-片区”三重资源调查维度;并将初步分区结果载入MCR模型进行边界验证调整,以科学识别核心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与资源整合;最后基于资源认定层次体系,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域进行游憩资源普查,确定了113处集合和44处片区。选取霸王岭-大广坝流域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建立游憩单元层级体系,认定26处集合和11处片区,划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游憩带状单元3类片区,并着重分析俄贤岭小桂林片区内集合的功能及游憩项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海南热带雨林 游憩资源 层次构建 M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森林游憩资源调查研究
4
作者 杨影 林卫 +1 位作者 吴庭天 李腾敏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森林游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特色森林游憩景点的前提和基础。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是海南省第一座滨海山地生态观光兼生态度假型森林公园,研究主要对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森林游憩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和统计... 森林游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特色森林游憩景点的前提和基础。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是海南省第一座滨海山地生态观光兼生态度假型森林公园,研究主要对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森林游憩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对园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森林游憩资源类型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有6个主类、11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共75处,其中自然景观3个主类、6个亚类、9个基本类型共24处;人文景观3个主类、5个亚类、18个基本类型共51处。园区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中烟波亭和云顶咖啡周边空气清洁度较差;逐鹿岭揽胜台、千里伞、鱼塘和鸟巢度假村周边空气清洁度处于中等水平;海岸揽胜台、情人栈道和美丽梧桐观景台边空气清洁度处于清洁水平;其余测点的空气均为最清洁状态。研究结果可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森林游憩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游憩资源 空气环境质量 三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法的天府绿道游憩资源分类评价
5
作者 唐承林 《决策咨询》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天府绿道承载着生态环境保护、慢行交通网络、休闲体育运动、文化旅游、农业设施景观等综合功能,对其游憩资源分类评价有利于资源供给主体和需求端更好地对接。本文在四川省“推进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对天府... 天府绿道承载着生态环境保护、慢行交通网络、休闲体育运动、文化旅游、农业设施景观等综合功能,对其游憩资源分类评价有利于资源供给主体和需求端更好地对接。本文在四川省“推进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对天府绿道游憩资源现状开展调查,采取IPA法对天府绿道游憩资源要素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府绿道 游憩资源 分类评价 IP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WTP值与WTA值对游憩资源非使用价值的货币估价--以黄果树风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被引量:48
6
作者 刘亚萍 李罡 +3 位作者 陈训 金建湘 周武生 杨永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1-439,共9页
首先,本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原理,采用平均值估计和多重线性对数模型,分别推算出黄果树风景区的WTP值90.52元/人和102.81元/人、WTA值175.06元/人和129.05元,人。经分析,认为虽然WTP值和WTA值都可用于评估黄果树游憩资源的... 首先,本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原理,采用平均值估计和多重线性对数模型,分别推算出黄果树风景区的WTP值90.52元/人和102.81元/人、WTA值175.06元/人和129.05元,人。经分析,认为虽然WTP值和WTA值都可用于评估黄果树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但WTA值更适合于评估我国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这样,以2005年黄果树来访游客数225×10^4人次作为统计母本,其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在2.90×10^8—3.94×10^8元之间。其次。对WTA值与WTP值进行比较,得到WTA,WTP的比值为1.93、1.26。通过分析探讨,认为引起该比值差的因素,主要有赋予效应与厌恶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和赔偿效应等。同时,认为通过谊类评价研究,可了解和促进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能为政府和经营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资源 非使用价值 货币估价 WTP值 WTA值 黄果树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多目的地TCM模型及其在游憩资源旅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武夷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许丽忠 张江山 +1 位作者 王菲凤 李国业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6,共9页
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是TCM模型研究应用的难点和热点,减少费用分成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成为旅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熵权的费用分成法,综合考虑了游客在旅游区的消费情况、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等多方面影响因... 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是TCM模型研究应用的难点和热点,减少费用分成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成为旅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熵权的费用分成法,综合考虑了游客在旅游区的消费情况、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完全基于组合景点间的差异,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费用分成合理、科学。通过对武夷山景区国内旅游价值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武夷山景区游憩资源的国内旅游价值为22.301×108元,其中消费者支出15.407×108元,人均实际支出1 452元;消费者剩余6.894×108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650元。研究结果表明,熵权多目的地TCM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的地 游憩资源 价值 旅行费用法(TCM) 熵权 武夷山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法的沙漠游憩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内蒙古响沙湾5A级景区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石金莲 李朝阳 +2 位作者 成功 刘敏 李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60-364,共5页
本文在实地调查响沙湾景区游憩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以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对内蒙古响沙湾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支付意愿(WTP)较低。每个游客支付意愿的中位值为30元,平均值为78.2,并基于WTP中位值... 本文在实地调查响沙湾景区游憩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以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对内蒙古响沙湾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支付意愿(WTP)较低。每个游客支付意愿的中位值为30元,平均值为78.2,并基于WTP中位值法和Spike修正模型的平均值法对响沙湾进行非使用价值评估。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WTP与旅游者的客源地和目前有无工作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M 沙漠游憩资源 价值评估 响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资源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淑萍 葛鈜晔 +2 位作者 刘芬菲 王敏华 董建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通过收集旅游网络平台上点评文本大数据,对文本进行旅游要素编码及要素等级评定,通过IPA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获得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游客对游憩资源要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水平。结果表明:景区重要性均值为2.76,满意度均值为3.03,大多... 通过收集旅游网络平台上点评文本大数据,对文本进行旅游要素编码及要素等级评定,通过IPA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获得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游客对游憩资源要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水平。结果表明:景区重要性均值为2.76,满意度均值为3.03,大多数要素获得游客满意,24个要素中,有11个要素获得高满意度,其余13个要素处于低满意度。将景区要素IPA分析图划分成四象限,优势区、改进区、机会区和维持区,从而对景区游憩质量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点评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游憩资源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行费用法和意愿调查法的青岛滨海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被引量:40
10
作者 李京梅 刘铁鹰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49-59,共11页
本文在界定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空间尺度的基础上,运用旅行费用法(TCM)和意愿调查法(CVM)两种方法,通过运行Eviews 3.1和SPSS 13.0软件,计算得出两种技术路线下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分别是569亿元和451亿元。同时,从价值构成的角... 本文在界定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空间尺度的基础上,运用旅行费用法(TCM)和意愿调查法(CVM)两种方法,通过运行Eviews 3.1和SPSS 13.0软件,计算得出两种技术路线下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分别是569亿元和451亿元。同时,从价值构成的角度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估算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旅行费用法(TCM) 意愿调查法(C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滨水游憩资源分布特征研究——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璐 张志斌 +1 位作者 魏娟 贾琳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8期996-1000,F0004,共6页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方法,对其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别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2)黄河风情线...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方法,对其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别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2)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总体是以城关区段为"单核心"的集聚空间结构,不同行政区游憩资源分布集聚度不同,东段游憩资源分布呈片区密集状分布,西段游憩资源则为组团离散状分布。(3)4类游憩资源区域分异:自然风光类和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为资源主导型分布模式,休闲健身类游憩资源因受到政策引导和规划建设而呈相对均匀分布态,购物餐饮类游憩资源则为市场主导型集聚分布在城市繁华商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风情线 游憩资源 空间特征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滨水区游憩资源开发研究——以重庆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趣 胡科翔 仝双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183,186,共3页
重庆自古便是我国著名的山城、江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有着丰富的滨水游憩资源,但却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从"两江四岸"滨水区的游憩功能、开发原则、产品设计等方面对"两江四岸"的游憩资源开发进... 重庆自古便是我国著名的山城、江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有着丰富的滨水游憩资源,但却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从"两江四岸"滨水区的游憩功能、开发原则、产品设计等方面对"两江四岸"的游憩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都市区 城市滨水区 游憩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游憩资源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昶 王成 +2 位作者 张喆 孙睿霖 郄光发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文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对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研究,对深圳市目前游憩资源的供给能力、使用状况、服务能力以及公众满意度与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深圳总体的游憩资源类型供给能力排序为滨海风光类>都市观光类>休闲娱乐... 文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对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研究,对深圳市目前游憩资源的供给能力、使用状况、服务能力以及公众满意度与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深圳总体的游憩资源类型供给能力排序为滨海风光类>都市观光类>休闲娱乐类>人文历史类>自然郊野类,同时各区的供给能力及其对总体资源供给能力的贡献不相同,盐田海滨风光类供给能力强且贡献最大,南山、福田、罗湖都市观光类供给能力强且对贡献相对次之,龙岗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最强但贡献较小;2)海滨风光、都市观光、自然郊野游憩资源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与使用度;3)深圳总体自然郊野游憩资源的服务压力最大,其次为都市观光、滨海风光、休闲娱乐、人文历史,同时不同区的游憩资源本地服务能力存在差异;4)公众对深圳总体游憩地的满足度还不够高,主要源自建设内容与形式、特色创新、亲和融入性、体验参与性、方便可达性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这一结果归纳出各区游憩资源开发提升的主题并提出多样丰富性、特色创新性、亲和融入性、体验参与性、方便可达性5项建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资源 供给能力 服务能力 公众满意度 开发对策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市环城游憩带游憩资源类型及其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瑞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7-55,共9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日益提升,出现了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带状游憩地域,即环城游憩带。运用调查的方法,对南阳市环城游憩带游憩资源...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日益提升,出现了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带状游憩地域,即环城游憩带。运用调查的方法,对南阳市环城游憩带游憩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游憩功能价值给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市 环城 游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多样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伟宾 吴楚材 +1 位作者 周劲松 钟文超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4期106-107,共2页
通过对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了森林游憩资源多样性重要性及其作用。并对森林游憩资源在森林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南昆山 森林游憩资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0-82,共3页
当前,对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升温,在旅游开发活动中游憩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两者间的平衡常常被打破。本文借助LAC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中上述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探讨了与游憩容量相关的因素和调节手段,并提出... 当前,对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升温,在旅游开发活动中游憩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两者间的平衡常常被打破。本文借助LAC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中上述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探讨了与游憩容量相关的因素和调节手段,并提出了缓解当前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游憩资源 LAC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资源评价:以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承林 陈有学 《决策咨询》 2022年第2期47-50,54,共5页
以美团大众点评为文本素材,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出游动机、出游体验与游后评价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逐句细读筛选的网络评论文本,提取青龙湖游客感知要素,经三级编码形成城市游憩资源评价体系。最后基于游中... 以美团大众点评为文本素材,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出游动机、出游体验与游后评价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逐句细读筛选的网络评论文本,提取青龙湖游客感知要素,经三级编码形成城市游憩资源评价体系。最后基于游中体验质量评价结果,提出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及天府绿道游憩资源品质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扎根理论 游憩资源评价 青龙湖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城市滨水区游憩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光明 《山西建筑》 2008年第6期1-2,共2页
论述了城市滨水区在大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特殊意义,分析了肇庆城市滨水区游憩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服务市民和游客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整合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游憩资源 整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滨海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19
作者 李京梅 刘铁鹰 李蕾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9期120-126,共7页
滨海游憩资源是一种无价格或低价格的公共物品,在其开发利用中存在服务功能的竞争性和开发决策的不可逆性特征。利用现有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是实现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采用目前在发达国... 滨海游憩资源是一种无价格或低价格的公共物品,在其开发利用中存在服务功能的竞争性和开发决策的不可逆性特征。利用现有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是实现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采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价值评估技术——旅行费用法(TCH),对青岛滨海游憩资源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通过对青岛滨海各主要景点的问卷调查,建立旅游率与旅行费用等因子的相关关系方程,运用E- views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回归拟合旅游需求曲线,进而通过对消费者剩余和实际旅行费用的加总,得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为今后相关部门的开发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助于实现滨海游憩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游憩资源 旅行费用法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景群 《中国林业教育》 2002年第4期12-13,共2页
"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学"是我校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为我国旅游区的优化建设和科学地规划设计服务的一门课程."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学"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而且涉及到人文科学;... "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学"是我校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为我国旅游区的优化建设和科学地规划设计服务的一门课程."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学"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而且涉及到人文科学;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而且也涉及到现代科学以及名山、大川,地质地貌、花卉草木等.同时,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与被开发的旅游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为了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要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笔者尝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学生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