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公路游客服务设施建设研究——以美国熊牙公路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全胜 王海凤 陈海沐 《旅游论坛》 2012年第4期108-112,125,共6页
游客服务设施是强化旅游公路游憩功能的重要方面,是促进沿线社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提升游客的愉悦体验以及旅行游览的质量,深入游客服务设施建设研究对旅游公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旅游公路的概念、特征进行概述,... 游客服务设施是强化旅游公路游憩功能的重要方面,是促进沿线社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提升游客的愉悦体验以及旅行游览的质量,深入游客服务设施建设研究对旅游公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旅游公路的概念、特征进行概述,并对其游客服务设施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剖析,然后以美国熊牙公路(Beartooth Highway)沿线游客服务设施建设为例,从其现状与发展历程、公路沿线游客服务设施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借鉴美国熊牙公路先进的建设经验,以推动我国道路,特别是旅游公路游客服务设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路 游客服务设施 建设 熊牙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于自然的智造——品谈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庄惟敏 霍春龙 +9 位作者 张科 陈浩然 李兴钢 王骏阳 赵元超 张准 林波荣 郭屹民 宋晔皓 曾群 《建筑技艺》 2022年第8期53-65,共13页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筑师通过立体式、双广场的设计解决了景区入口的交通问题,以传统藏式符号为灵感,生成形如海螺的建筑造型,开创性地运用多种结构方式,打造优雅流畅的曲线形态,配合富...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筑师通过立体式、双广场的设计解决了景区入口的交通问题,以传统藏式符号为灵感,生成形如海螺的建筑造型,开创性地运用多种结构方式,打造优雅流畅的曲线形态,配合富有藏式文化色彩和创新精神的景观与灯光设计,打造了一座融于自然的智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景区 立体式 灯光设计 建筑造型 游客服务设施 曲线形态 沟口 藏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四川,中国 被引量:2
3
作者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位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沟口。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及门户,项目建成后,将为每天最多41,000人次游客提供交通接驳及保障性服务。由于工程位于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因此,与...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位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沟口。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及门户,项目建成后,将为每天最多41,000人次游客提供交通接驳及保障性服务。由于工程位于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因此,与九寨沟自然山水形态相呼应成为了设计立意的首选。建筑内外充分体现九寨沟地域文化内涵,造型舒展流畅,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集各项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景区 立体式 游客服务设施 现代风格 设计立意 建设项目 世界自然遗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技”参数化 山东日照山海天阳光海岸公共服务设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鹿鸣 李永明 王振飞 《时代建筑》 2012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山东日照山海天阳光海岸公共服务设施散布在约1.5km长的海岸公园里,由11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设计围绕两个原型发展,每个独立单体因地制宜,大小和方向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改变。建筑师在这个项目中尝试了参数化设计在中国低技施工条件下... 山东日照山海天阳光海岸公共服务设施散布在约1.5km长的海岸公园里,由11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设计围绕两个原型发展,每个独立单体因地制宜,大小和方向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改变。建筑师在这个项目中尝试了参数化设计在中国低技施工条件下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服务设施 滨海公园 参数化设计 原型 几何 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钢框架结构体系在小型民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川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期37-38,共2页
以某主题游乐园停车场内游客服务设施建筑为例,介绍了轻钢框架结构体系的特征及构件的防护措施,阐述了新型建筑装饰围护系统的材料与构造做法,提出了轻钢框架结构体系的诸多优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轻钢框架结构 围护系统 钢结构 游客服务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的新生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翻新
6
作者 秋落(编译)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2年第4期8-11,共4页
位于柏林文化广场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密斯凡德罗移民美国后在欧洲设计建成的唯一一个建筑作品。这是一座由花岗岩、玻璃、混凝土和钢铁建造的四四方方的双层建筑,自1968年开放以来,它一直被视为20世纪建筑的代表作。在历经50年的频繁... 位于柏林文化广场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密斯凡德罗移民美国后在欧洲设计建成的唯一一个建筑作品。这是一座由花岗岩、玻璃、混凝土和钢铁建造的四四方方的双层建筑,自1968年开放以来,它一直被视为20世纪建筑的代表作。在历经50年的频繁使用后,该建筑需要全面的翻新和现代化改造。原有的建筑架构需要翻新升级,以达到当今的技术标准,同时保证改造的结果在视觉上对建筑原始外观的影响最小。在功能与技术方面,包括空调、人工照明、衣帽间、咖啡厅、博物馆商店以及安保与游客服务设施,另外在残疾人通道和艺术品处理等方面也都需要一次全面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照明 游客服务设施 现代化改造 咖啡厅 翻新 密斯凡德罗 衣帽间 四四方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篇首语
7
作者 吴春花 《建筑技艺》 2022年第8期4-4,共1页
任何一个好的建筑,都应当是“在地性”的设计。这种“在地”特性源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或既有建成环境以及形成的文化、风土等地域特征,进而以空间组织、建构、材料等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策略予以回应。那么,建筑师如何看待这关乎... 任何一个好的建筑,都应当是“在地性”的设计。这种“在地”特性源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或既有建成环境以及形成的文化、风土等地域特征,进而以空间组织、建构、材料等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策略予以回应。那么,建筑师如何看待这关乎人、地、时的“在地性”,也就体现了其所持的立场和责任。本期“AT建筑”以“守护自然”为主题,推出庄惟敏院士团队所做的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及一系列震后重建、恢复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重建 空间组织 游客服务设施 九寨沟景区 立体式 因地制宜 在地性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