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背俞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1
作者 范文曦 邱福山 柯俊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1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受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受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参数、活动耐力变化、6 min步行距离(six-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血管内皮功能、炎症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前,2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SD参数均降低,观察组LVEDD(50.25±2.74)mm、LVESD(45.23±2.79)mm均低于对照组的(54.89±2.87)mm、(53.92±2.77)mm;LVEF参数均上升,观察组[(57.96±6.42)%]高于对照组[(46.2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MWD距离均增长,观察组[(347.55±40.72)m]长于对照组[(298.63±32.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uric acid,UA)、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参数均明显降低,观察组hs-CRP(10.06±2.32)mg/L、UA(298.56±30.15)μmol/L、NT-proBNPP(452.23±2.79)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17±2.96)mg/L、(397.54±32.49)μmol/L、(961.79±2.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温针灸背俞穴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增强患者的活动耐力,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标志物水平,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针灸背俞穴 心功能 疗效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背俞穴联合耳穴埋籽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秦霞 朱帅兵 常文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温针灸背俞穴联合耳穴埋籽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 目的 探讨温针灸背俞穴联合耳穴埋籽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背俞穴及耳穴埋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TNI)水平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hs-TNI水平及MLHF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背俞穴联合耳穴埋籽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降低NT-proBNP、hs-TNI水平,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背俞穴 埋籽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茶饮配合背俞穴温针灸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及血脂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起 邵静 +1 位作者 刘明伟 石华英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茶饮配合背俞穴温针灸改善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血流及血脂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诊的188例CHD合并HLP患者,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94例,中药茶饮配合背俞穴温针灸)与对照组(94例,常... 目的探讨中药茶饮配合背俞穴温针灸改善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血流及血脂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诊的188例CHD合并HLP患者,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94例,中药茶饮配合背俞穴温针灸)与对照组(94例,常规西药)2组。评测两组治疗后16周的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低切(Lηb)、全血黏度高切(Hηb)水平,分析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比较其Klotho蛋白、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试验组治疗后的FIB、HCT、Lηb及Hη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2)试验组治疗后的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其LDL-C、TG、T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3)试验组治疗后的Klotho蛋白、MFG-E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其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药茶饮配合背俞穴温针灸有助于改善CHD合并HLP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调节其血脂水平,能够减轻其炎症反应,提高其抗血管衰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针灸 中药茶饮 抗血管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