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IPK1/RIPK3/MLKL途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VaD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张鼎 陈炜 +5 位作者 秦红玲 张玲 向军军 王开龙 姚春 胡跃强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是否抑制RIPK1/RIPK3/MLKL途径减少坏死性凋亡,从而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温肺降浊方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制备...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是否抑制RIPK1/RIPK3/MLKL途径减少坏死性凋亡,从而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温肺降浊方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制备VaD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3周后进行各项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形态学损伤和Nissl小体变化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浓度;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RIPK1/RIPK3/MLKL通路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缩短(P<0.05),海马神经元形态稀松,部分细胞形态破裂,出现水肿,细胞核缩小,Nissl小体严重缺失,结构空洞;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升高(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RIPK1/RIPK3/MLKL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和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神经元数量增多,细胞排列紧密,形态逐渐规整,结构较为完整;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下降(P<0.05);海马组织中RIPK1/RIPK3/MLKL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以抑制RIPK1/RIPK3/MLKL途径以减少坏死性凋亡,从而改善大脑认知情况,发挥脑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坏死性凋亡 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 血管性痴呆 神经元凋亡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2
作者 吴东霖 张鼎 +3 位作者 李丽琴 宋晨曦 余勉之 胡跃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0-976,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验证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的作用。方法在公开数据库中检索温肺降浊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DisGeNet基因数据库筛选VaD相关疾病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富集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验证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的作用。方法在公开数据库中检索温肺降浊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DisGeNet基因数据库筛选VaD相关疾病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和药物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构建V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VaD大鼠学习认知能力,Nissl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MAPK3、IL-17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获得温肺降浊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237个,疾病成分靶点3969个,交集靶点共183个;分析得到治疗关键靶点包括TP53、MAPK14、IL-17、AKT1、MAPK3、MYC、CASP3、STAT1、STAT3、TNF、EGFR;富集分析表明温肺降浊方发挥治疗VaD的潜在作用靶点与氧化应激、对外来生物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相关,主要涉及IL-17、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配体和受体有良好的结合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可改善V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伤,降低炎症相关蛋白MAPK3、IL-17蛋白表达,升高E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能通过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途径延缓VaD疾病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增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改善海马神经元损伤,增强认知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认知能力 炎症反应 EGFR MAPK3 IL-17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明贺 张鼎 +5 位作者 朱欢欢 李方存 李丽琴 宋晨曦 陈炜 胡跃强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V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温肺降浊方低剂量组、温肺降浊方中剂量组、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取6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0.9%氯...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V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温肺降浊方低剂量组、温肺降浊方中剂量组、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取6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温肺降浊方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温肺降浊汤灌胃。给药28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及Nissl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肌醇需求酶1α(IRE1α)/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则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则降低(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RE1α、XBP1S、CHOP mRNA和XBP1S、CHOP蛋白及p-IRE1α/IRE1α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中剂量组、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温肺降浊方各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尼氏小体数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温肺降浊方各剂量组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表达较高。IRE1α、XBP1S、CHOP mRNA和XBP1S、CHOP蛋白以及p-IRE1α/IRE1α水平降低,且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水平更低(均P<0.01)。结论:温肺降浊方通过激活SIRT1/IRE1α/XBP1S/CHOP信号通路,减轻VaD大鼠海马神经元区病变,从而发挥改善VaD大鼠认知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温肺降浊方 海马神经元 内质网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鼎 胡芷涵 +4 位作者 宋晨曦 李方存 姜明贺 陈炜 胡跃强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大鼠β-NGF分化PC12细胞,Aβ_(25-35)干预其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确定Aβ_(25-35)造模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立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低(2%)、...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大鼠β-NGF分化PC12细胞,Aβ_(25-35)干预其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确定Aβ_(25-35)造模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立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低(2%)、中(4%)、高(8%)浓度组。MDC染色和JC-1染色法观察自噬小体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化学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INK1、PARKIN、Ubl、Ub、p-Ub、LC3B mRNA和(或)蛋白表达。结果:β-NGF分化PC12细胞在第6天后成为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AD细胞造模条件以5μmol/L终浓度的Aβ_(25-35)干预48 h最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自噬小体显著增多,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INK1、PARKIN、Ubl、Ub、p-Ub、LC3B mRNA和(或)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可使模型细胞自噬小体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INK1、PARKIN、Ubl、Ub、p-Ub、LC3B mRNA和(或)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减轻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Aβ_(25-35) PC12细胞 PINK1/PARKIN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ERK1/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晨曦 张鼎 +3 位作者 胡芷涵 姜明贺 李方存 胡跃强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186,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aD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1.5...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aD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1.5、3、6 ml剂量灌胃)。观察造模后大鼠水迷宫评分和HE病理变化,免疫组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ERK1/2、钙蛋白酶(Calpain)、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重组蛋白(Bad)、B淋巴细胞瘤-xl(Bcl-xl)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温肺降浊方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缩短(P<0.05),海马组织形态稀疏、水肿及核缩小;海马组织ERK1/2、Calpain、Bad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Bcl-xl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组织形态逐渐紧密、水肿减少,数量增多;海马组织ERK1/2、Calpain、Bad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Bcl-xl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可能与大鼠海马中的ERK1/2、Calpain、Bad蛋白升高及Bcl-xl蛋白降低有关,温肺降浊方可以抑制VaD大鼠海马中的ERK1/2通路激活,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温肺降浊方 ERK1/2信号通路 海马组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AM5-Drp1轴调控线粒体稳态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6
作者 张鼎 胡芷涵 +6 位作者 孙春英 朱晓东 李方存 姜明贺 秦红玲 陈炜 胡跃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8-2164,共7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 group、Model group、Donepezil group、WFJZF-L group、WFJZF-M group和WFJZF-H group,每组6只,除Sham ...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 group、Model group、Donepezil group、WFJZF-L group、WFJZF-M group和WFJZF-H group,每组6只,除Sham group,其余各组制备VaD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3周后进行各项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海马CA1区形态学、神经树突及线粒体的变化,检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hosphoglycerate mutase 5,PGAM5)、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ynamics-related proteins1,Drp1)、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ticatrophyprotein-1,OPA1)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 group比较,Model group和各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缩短(P<0.05),海马神经元形态稀疏,二级树突棘减少,线粒体外膜破裂;海马组织中PGAM5、Drp1蛋白表达升高(P<0.05),OPA1、Mfn1/2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Model group比较,Donepezil group和WFJZF-H group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神经元数量增多,排列紧密,二级树突增多,线粒体损伤减少;PGAM5、Drp1蛋白表达下降(P<0.05),OPA1、Mfn1/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以调控PGAM5-Drp1信号轴以改善线粒体稳态平衡,从而改善大脑认知情况,发挥脑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PGAM5-Drp1轴 线粒体稳态 血管性痴呆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线粒体外膜蛋白的影响
7
作者 孙春英 张鼎 +5 位作者 陈炜 李方存 张玲 周珂青 向军军 胡跃强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449-1454,共6页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FUNDC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等线粒体外膜蛋白的影响,探究本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FUNDC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等线粒体外膜蛋白的影响,探究本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温肺降浊方组,每组各6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aD大鼠模型,温肺降浊方组予以温肺降浊方药液,阳性对照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检测各组大鼠认知水平,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海马中FUNDC1与Fis1阳性细胞数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FUNDC1、Fis1、Mfn1与Mfn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细胞破碎,核缩小,水肿化,海马中FUNDC1与Fis1阳性细胞表达量上升,FUNDC1、Fis1蛋白上升,Mfn1/2蛋白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温肺降浊方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细胞核逐渐趋于正常,水肿化减少,FUNDC1与Fis1阳性细胞数及蛋白下降,Mfn1/2蛋白升高(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通过下调FUNDC1、Fis1蛋白水平,上调Mfn1/Mfn2蛋白维持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线粒体动力学平衡 温肺降浊方 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 线粒体分裂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VEGF和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鹏 唐农 +2 位作者 邢俊娥 黄立武 梁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对脑内相关血氧动力改变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以评价温肺降浊方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对脑内相关血氧动力改变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以评价温肺降浊方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温肺降浊方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D动物模型,以Morris水迷宫试验和穿梭箱实验检测来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VEGF和iNO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的潜伏期最短,错误次数最多(P<0.01)。温肺降浊方组的潜伏期大于尼莫地平组(P<0.01)。温肺降浊方组及尼莫地平组潜伏期大于模型组(P<0.01)。同时,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次数无差异(P>0.01);模型组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温肺降浊方组及尼莫地平组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次数高于模型组(P<0.01);温肺降浊方组与尼莫地平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肺降浊组、尼莫地平组VEGF阳性细胞多于模型组(P<0.01),温肺降浊方组阳性细胞数多于尼莫地平组(P<0.05)。各组大鼠海马区iNOS阳性细胞数分布状况: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iNOS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组,温肺降浊方组和尼莫地平组iNOS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组,温肺降浊方组iNOS阳性细胞数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能抑制血管性痴呆大鼠iNOS表达,上调VEGF的表达,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VEGF I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林 唐农 +7 位作者 麻小梅 陈炜 郑福奎 赵海涛 白硕宇 曾冬娟 杨惠丹 邓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074-5077,共4页
目的 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温肺降浊方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取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做VD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VD模型... 目的 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温肺降浊方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取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做VD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VD模型组,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及石杉碱甲组,另设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给药30d后,用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TUNEL结果显示,温肺降浊方各组神经元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温肺降浊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温肺降浊方可通过提高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减少VD模型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的凋亡,保护神经元,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其机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胡跃强 唐农 +3 位作者 吴林 胡玉英 陈炜 甘业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和温肺降浊方口服,2...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和温肺降浊方口服,2组均用药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评价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和血清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ADL评分和血清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肺降浊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林 唐农 +7 位作者 麻小梅 陈炜 郑福奎 赵海涛 白硕宇 曾冬娟 杨惠丹 邓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922-3924,共3页
目的研究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做VD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温肺降浊方组及石杉碱甲组,另设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 目的研究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做VD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温肺降浊方组及石杉碱甲组,另设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给药3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温肺降浊方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找到平台的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HE染色结果表明,温肺降浊方各组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发现,温肺降浊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温肺降浊方可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改善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联合ROCK2-shRNA转染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向军军 莫雪妮 +4 位作者 杨璧璘 李晓琼 林荣清 黎军宏 胡跃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753-1758,共6页
目的基于ROCK2-shRNA转染技术,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ROCK2干扰组、阴性对照组、中药+ROCK2干扰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 目的基于ROCK2-shRNA转染技术,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ROCK2干扰组、阴性对照组、中药+ROCK2干扰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后,ROCK2干扰组及中药+ROCK2干扰组将AAV9-ROCK2-shRNA注射至大鼠海马组织,ROCK2干扰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中药+ROCK2干扰组同时给予温肺降浊方2 g/(kg·d)灌胃4周;阴性对照组同法注射空载体腺相关病毒,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中药组给予温肺降浊方2 g/(kg·d)灌胃4周,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分别于术后1周及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4周处死各组大鼠,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及尼氏小体数量,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术后1周,模型组与各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ROCK2干扰组及中药+ROCK2干扰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均<0.05),跨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ROCK2组及中药组比较,中药+ROCK2干扰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更短(P均<0.05),穿越平台次数更多(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分布散乱,突触形态紊乱,细胞器破裂消失,尼氏小体数目明显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ROCK2干扰组及中药+ROCK2干扰组大鼠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及细胞器结构较完整规则,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增加(P均<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均<0.05);与ROCK2组及中药组比较,中药+ROCK2干扰组大鼠神经元突触形态更规则、细胞器更完整,且尼氏小体数目明显增多(P均<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均<0.05);中药组与ROCK2干扰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肺降浊方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ROCK2表达,进而抑制RhoA/ROCK2信号通路的传导,改善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RhoA/ROCK2信号通路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探讨温肺降浊方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跃强 向军军 +3 位作者 赖菁菁 汪庭龙 吴林 唐农 《中医药通报》 2017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Cytc、Bax蛋白表达变化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3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作VD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Cytc、Bax蛋白表达变化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3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作VD大鼠模型,中药组给予温肺降浊方灌胃,西药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其余两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检测大鼠海马Cytc、Bax mR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Cytc、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果证实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用药组大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5);(2)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海马Cytc、Bax mRNA及蛋白表达量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药物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海马Cytc及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细胞凋亡 CYTC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调节Nogo-A、NgR表达对VaD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14
作者 向军军 陈炜 +2 位作者 赖菁菁 吴林 胡跃强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5期138-142,共5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作V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温肺降浊方灌胃,...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作V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温肺降浊方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疗程均为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或P<0.05);海马中Nogo-A和NgR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中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突触及细胞器完整、突触间隙及小泡正常。结论:温肺降浊方可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go-A和NgR mRNA及蛋白表达含量,促进神经突触再生,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神经元突触可塑 温肺降浊方 NOGO-A NgR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詹晨阳 黄秋霞 +4 位作者 张婷 阮晶 袁莉 苏梓健 胡跃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77-82,共6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随着社会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和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指数式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VaD为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VaD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关注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在抑郁症、脑卒中、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内环境的紊乱与VaD的发生与发展密不可分,肠道菌群不仅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VaD的发生发展,还能够利用肠-脑轴的突触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靶点调控,从而参与VaD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药介导的脑肠交互作用与V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中药单药及复方可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稳态有关。中医扶阳学派弟子胡跃强教授善于运用“温肺降浊”的扶阳法论治VaD,并总结出其经验方“温肺降浊方”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基于此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调控RhoA/ROCK2信号通路改善Va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胡跃强 吴林 +4 位作者 莫雪妮 邓秋媚 赖菁菁 秦红玲 向军军 《中医学报》 2025年第3期635-641,共7页
目的:基于RhoA/ROCK2信号通路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a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基于RhoA/ROCK2信号通路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a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肺降浊方组(2 g·kg^(-1))、ROCK2干扰组(shROCK2,5.07×10^(12)VG·mL^(-1))、阴性对照组以及联合组(shROCK2+温肺降浊方),每组10只。各组大鼠以中药或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持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和尼氏小体数量。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RhoA、ROCK2、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yosin light chain phosphatase,MLCP)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且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组、shROCK2组及联合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且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温肺降浊方组、shROCK2组比较,联合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尼氏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尼氏小体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组、shROCK2组及联合组大鼠海马尼氏小体数量增加(P<0.05);与温肺降浊方组、shROCK2组比较,联合组大鼠海马尼氏小体数量增加(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RhoA、ROCK2、MLC、MLCP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组(MLC基因除外)、shROCK2组与联合组大鼠海马RhoA、ROCK2、MLC、MLC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ROCK2干扰组与温肺降浊方组比较,联合组大鼠海马RhoA、ROCK2、MLC、MLCP表达水平降低(MLC基因除外)(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改善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温肺降浊方 RhoA/ROCK2信号通路 海马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通过调节Nrf2/Keap 1-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鼎 李方存 +4 位作者 姜明贺 周珂青 秦红玲 陈炜 胡跃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3,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闭塞(2VO)大鼠模型,使用Ferrostatin-1抑制剂和温肺降浊方2.95、5.9、11.8 g/kg干预,持续2个月。观察成模后大鼠学习认知能力,HE染...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闭塞(2VO)大鼠模型,使用Ferrostatin-1抑制剂和温肺降浊方2.95、5.9、11.8 g/kg干预,持续2个月。观察成模后大鼠学习认知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情况,普鲁士蓝染色、免疫组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铁沉积和GPx4、Nrf2、HO-1、Keap 1、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缩短(P<0.05),海马细胞出现明显水肿及棕蓝色铁颗粒沉积;海马组织中GPx4、Nrf2、HO-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P<0.05),Keap 1、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errostatin-1抑制剂和温肺降浊方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组织细胞水肿化减少;GPx4、Nrf2、HO-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0.05),Keap 1、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能通过调节Nrf2/Keap 1/GP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抑制铁死亡,从而减少大脑海马组织中铁颗粒的沉积,从而改善大脑认知情况,以温肺降浊方11.8 g/kg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铁死亡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温肺降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张鼎 胡芷涵 +4 位作者 宋晨曦 李方存 姜明贺 陈炜 胡跃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82-4687,共6页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分化PC12细胞,Aβ25-35干预其成为AD细胞模型,CCK-8法确定Aβ25-35干预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立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分化PC12细胞,Aβ25-35干预其成为AD细胞模型,CCK-8法确定Aβ25-35干预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立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干预;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活性;流式细胞术确定细胞凋亡周期及凋亡比率;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Bcl-xl、Bad、p53、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β-NGF分化PC12细胞在第6天后成为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制备AD细胞模型以5μmol/L终浓度的Aβ25-35干预48 h最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迁移数量显著减少(P<0.05),细胞凋亡比率显著增加(P<0.05),Bad、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Bcl-xl、p5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细胞迁移数量增加(P<0.05),细胞凋亡比率显著下降(P<0.05),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高剂量组Bad、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Bcl-xl、p5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在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xl和p53表达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AΒ25-35 PC12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胡跃强 赖菁菁 +3 位作者 汪庭龙 向军军 吴林 唐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04-1807,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ytc、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肺降浊方组(中药组)、盐酸多奈哌齐组(西药组),每组30只。采用2-VO法制作VD大鼠模型,Morris水...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ytc、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肺降浊方组(中药组)、盐酸多奈哌齐组(西药组),每组30只。采用2-VO法制作V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Cytc、Bax蛋白的含量。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下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0.05);(3)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Cytc、Bax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肺降浊方能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Cytc、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CYTC BAX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药效筛选和正交试验优化温肺降浊方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庞燕梅 周福军 +6 位作者 胡跃强 单淇 梁小娜 黄启和 廖茂梁 侯文彬 唐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0-2425,共6页
目的通过药效、急毒实验筛选温肺降浊方的提取工艺,并以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温肺降浊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不同工艺样品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并以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善程度为药效指标,综合急毒与药效实验的结果... 目的通过药效、急毒实验筛选温肺降浊方的提取工艺,并以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温肺降浊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不同工艺样品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并以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善程度为药效指标,综合急毒与药效实验的结果,筛选出最佳工艺方案;以多个成分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最优水平,并进行验证。结果急毒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小鼠均健康存活,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药效实验结果表明白附片、党参、炙甘草混合水提,三七、干姜、酒大黄混合醇提为温肺降浊方的最佳提取方案;最优提取工艺为白附片先煎2h,再入党参、炙甘草加10倍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三七、干姜、酒大黄加6倍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温肺降浊方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优选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为温肺降浊方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急性毒性 学习和记忆能力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