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湿耦合大体积混凝土早龄期损伤试验研究
1
作者 顾秋林 王颖轶 +1 位作者 王荣勇 谢广州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236-243,共8页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湿耦合损伤特性及其风险评价问题,依托上海某超大型污水处理厂工程,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温湿度空间分布及其时变规律;结合文献调查,探讨了多场耦合条件下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水化度、抗拉强...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湿耦合损伤特性及其风险评价问题,依托上海某超大型污水处理厂工程,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温湿度空间分布及其时变规律;结合文献调查,探讨了多场耦合条件下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水化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以及参数的合理取值,并对养护期混凝土结构损伤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抗裂防渗状态和质量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耦合 大体积混凝土 现场试验 计算方法实用化 结构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泥水化的早龄期混凝土温湿耦合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明月 田野 +2 位作者 金南国 王宇纬 金贤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0-1416,1433,共8页
为了分析早龄期混凝土温湿度场耦合效应,基于Krstulovi-Dabi水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建立掺粉煤灰的水泥水化微观结构模型;考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放热及水分消耗作用,以及孔隙率对湿度扩散系数的影响,构建早龄期混凝土温湿度耦合作用... 为了分析早龄期混凝土温湿度场耦合效应,基于Krstulovi-Dabi水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建立掺粉煤灰的水泥水化微观结构模型;考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放热及水分消耗作用,以及孔隙率对湿度扩散系数的影响,构建早龄期混凝土温湿度耦合作用模型,并通过已有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水泥水化微观信息的混凝土温湿度场耦合作用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的温湿度场时变发展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早龄期混凝土变形及开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化 微观结构 湿度扩散系数 温湿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温湿耦合应力计算与开裂风险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尤伟杰 王有志 +2 位作者 张雪 徐刚年 王世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0-175,共6页
为揭示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构件温湿耦合影响下的应力变化规律与开裂风险,以混凝土棱柱体为例,建立了高强混凝土构件温湿耦合计算方法和早龄期约束收缩应力计算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了温湿度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温湿度耦合作用模型... 为揭示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构件温湿耦合影响下的应力变化规律与开裂风险,以混凝土棱柱体为例,建立了高强混凝土构件温湿耦合计算方法和早龄期约束收缩应力计算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了温湿度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温湿度耦合作用模型能够较好预测高强混凝土1 d到28 d龄期温湿度场的发展变化规律;在浇水养护条件下,温湿度耦合效应对高强混凝土温度场、湿度场和应力影响很小;停止养护后,约束应力和开裂风险快速增大.养护与环境温湿度对高强混凝土早龄期应力变化和开裂风险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徐变 温湿耦合 约束应力 有限差分法 开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下互层边坡的温湿耦合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少坤 童唯峰 +2 位作者 冯野 刘莹 江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8,共7页
以南宁地区粉砂岩+泥岩+粉砂岩互层边坡为原型,采用温湿耦合理论对极端气候下互层边坡的温湿度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气候组合条件下,互层边坡土体温湿耦合特性、温湿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时间急剧的气候... 以南宁地区粉砂岩+泥岩+粉砂岩互层边坡为原型,采用温湿耦合理论对极端气候下互层边坡的温湿度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气候组合条件下,互层边坡土体温湿耦合特性、温湿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时间急剧的气候变化对土体表层的温度场与湿度场的影响较大,而对比较深层的土体的影响有限,长时间的气候作用,比如干旱,对深层土体将产生较大的影响;(2)降雨对土体温度场的影响较小,在降雨过后的蒸发作用过程中,对于边坡的中部来说,处于下层的土体在一定深度内的含水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这种现象在长时间干旱发生的过程中会慢慢消散;(3)边坡的稳定系数在蒸发作用下会明显升高,短期的高温蒸发作用下,互层边坡的稳定性高于无互层的边坡,长时间的蒸发条件下则是无互层的边坡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层边坡 极端气候 温湿耦合 稳定性分析 体积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蒸发效应的不同非饱和参数下边坡温湿耦合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花尉攀 李凯峰 马肖彤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4,共7页
为研究不同非饱和参数对考虑蒸发效应的边坡的温度、湿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广西南宁某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边坡内部不同监测点孔压、体积含水率、温度及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 为研究不同非饱和参数对考虑蒸发效应的边坡的温度、湿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广西南宁某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边坡内部不同监测点孔压、体积含水率、温度及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孔压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体积含水率在降雨过程中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上升;边坡内部温度变化趋势与气候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较为一致;安全系数随降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蒸发效应 温湿耦合 非饱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湿耦合的混凝土导热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管锦坤 童富果 +2 位作者 刘刚 刘畅 宋涛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混凝土导热系数是大坝温控仿真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其数值大小不仅受混凝土各项组成成分影响,还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的相关。为了较为准确量化温度及湿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基于傅里叶热传导定律,首先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考虑温度及湿度影响的... 混凝土导热系数是大坝温控仿真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其数值大小不仅受混凝土各项组成成分影响,还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的相关。为了较为准确量化温度及湿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基于傅里叶热传导定律,首先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考虑温度及湿度影响的混凝土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然后构建了相应的测试系统,最后对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混凝土导热性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获取外界温度剧烈变化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热响应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方法反算得到导热系数,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同时考虑温度及湿度作用对混凝土导热性的影响。混凝土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非线性变化趋势,在0℃左右取得最小值;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大,湿度较低时,增长的速率较大,混凝土湿度较高时,增长的速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导热性 温湿耦合 最小二乘有限元 导热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耦合作用下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与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宿辉 尹文强 +2 位作者 王翀 刘世伟 王云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00-1708,共9页
为分析隧洞围岩温度和洞室环境湿度对喷射混凝土细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室内CT扫描和无侧限压缩试验的方法,测试不同围岩温度、湿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细观孔隙结构的分布特征和单轴抗压强度,建立基于细观结构参数的... 为分析隧洞围岩温度和洞室环境湿度对喷射混凝土细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室内CT扫描和无侧限压缩试验的方法,测试不同围岩温度、湿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细观孔隙结构的分布特征和单轴抗压强度,建立基于细观结构参数的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低湿环境(湿度25%)下,高岩温诱发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能劣化,温度越高劣化影响越显著,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可采用Schiller模型预测;2)高湿环境(湿度95%)下,60℃岩温是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特征发生劣化转变的临界温度;3)引入相对湿度影响系数建立的高湿环境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温湿耦合 喷射混凝土 孔隙结构 抗压强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耦合作用下路面混凝土内应力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鑫 申爱琴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不同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C30,C40路面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湿度环境下,路面混凝土内部应力主要集中于板体棱角、各边和板体中部;C40路面混凝土在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更...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不同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C30,C40路面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湿度环境下,路面混凝土内部应力主要集中于板体棱角、各边和板体中部;C40路面混凝土在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更易产生应力集中,且最大内应力是相同环境下C30路面混凝土的1.2倍左右;C30路面混凝土更易产生内部形变,最大内应变可达相同环境下C40路面混凝土的1.1~1.4倍;上述现象在温湿度均存在大梯度循环的耦合作用下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混凝土 有限元数值模拟 温湿耦合 内部应力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耦合老化对改性硅烷密封胶与PC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静 王浩 +4 位作者 徐智宝 杨洋 倪强 郑自芹 梁景恒 《中国胶粘剂》 CAS 2023年第7期33-39,共7页
利用环境模拟试验箱、万能拉伸试验机、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和光学显微镜等设备,研究了温湿耦合老化(70℃/100%RH)环境对改性硅烷密封胶与轨道车辆车窗&灯罩用聚碳酸酯(PC)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湿耦合老化后改性硅... 利用环境模拟试验箱、万能拉伸试验机、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和光学显微镜等设备,研究了温湿耦合老化(70℃/100%RH)环境对改性硅烷密封胶与轨道车辆车窗&灯罩用聚碳酸酯(PC)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湿耦合老化后改性硅烷密封胶与灯罩用PC之间的粘接性下降明显,胶条剥离破坏形式从95%以上内聚破坏变为95%以上界面黏附破坏,拉剪强度降低93%以上,而车窗用试样老化后性能降低幅度较灯罩用试样小。温湿耦合老化后,灯罩用PC底涂与UV涂层之间存在起泡现象,这是灯罩用PC粘接性能降低的主要诱因。此外,高温加速了PC中酯类结构的水解,也可能是粘接性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耦合老化 改性硅烷密封胶 PC 粘接性能 界面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混凝土温湿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昕 《四川水泥》 2017年第3期351-351,共1页
阐述了混凝土温湿耦合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介绍了混凝土温湿耦合作用的特点,通过总结混凝土温湿耦合传输模型的建立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混凝土 温湿耦合 传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考虑蒸发效应的边坡温湿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亦航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4期89-92,共4页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考虑气候效应的边坡温湿耦合规律,以广西南宁某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降雨孔压前期逐渐增大,后期回落,下部孔压大于上部孔压;(2)体积含水率变化与孔压类似,停雨含水率达到...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考虑气候效应的边坡温湿耦合规律,以广西南宁某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降雨孔压前期逐渐增大,后期回落,下部孔压大于上部孔压;(2)体积含水率变化与孔压类似,停雨含水率达到最大;(3)温度变化趋势与气候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较为一致,下部监测点的温度差异要大于上部监测点;(4)安全系数的变化总体上随降雨呈现逐渐下降,最后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蒸发效应 温湿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降雨边坡温湿耦合及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翔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第5期338-344,372,共8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平均型降雨,前锋型降雨,中锋型降雨以及后锋型降雨)广西南宁某地边坡温湿耦合特性以及边坡稳定性进行规律。利用加拿大著名岩土软件Geo-slope2012软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边坡表层孔压... 为研究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平均型降雨,前锋型降雨,中锋型降雨以及后锋型降雨)广西南宁某地边坡温湿耦合特性以及边坡稳定性进行规律。利用加拿大著名岩土软件Geo-slope2012软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边坡表层孔压及体积含水量首先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向边坡深部发展,在降雨结束后,边坡表层的孔压及体积含水量迅速减小;在降雨过程中,边坡土体表层的孔压及体积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后锋型降雨≥中锋型降雨≥平均型降雨≥前锋型降雨,深层的孔压及体积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后锋型降雨≤平均型降雨≤中锋型降雨≤前锋型降雨;在降雨结束后,坡土体内部的孔压及体积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后锋型降雨≥平均型降雨≥中锋型降雨≥前锋型降雨;边坡内部总的温度场与气候变化较为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边坡内部的温度变化幅度要小于边坡表层,同时,下部监测面的温度变幅要小于上部监测面与中部监测面;安全系数总体上随时间呈现在降雨过程中逐渐减小,在降雨结束后保持不变的规律;不同降雨类型在降雨前期的安全系数大小排序为:后锋型≥平均型≈中锋型≥前锋型,最终安全系数趋于一个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降雨类型 温湿耦合 边坡稳定 数值模拟 Geo-sl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动力电池包内部温湿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兰凤崇 蒋心平 +1 位作者 陈吉清 曾文波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1-242,共12页
汽车动力电池包内部的潮湿和凝露现象是温湿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加剧电池失效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未得到足够关注,开展电池包内部温湿度耦合特性的分析工作尤为迫切。基于此,研究相应瞬态数值分析... 汽车动力电池包内部的潮湿和凝露现象是温湿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加剧电池失效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未得到足够关注,开展电池包内部温湿度耦合特性的分析工作尤为迫切。基于此,研究相应瞬态数值分析方法,求解电池包内部空间动态变化的温湿度分布情况。首先,分析电池包内部空间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热量传递过程,建立热湿传递的物理模型,并根据流体运动三大基本守恒定律以及温湿度耦合关系,建立对应的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利用恒温恒湿箱和安装防水透气阀的电池包箱体进行热湿传递试验,验证外界环境动态变化的温湿度对电池包内部温湿度的影响以及电池包内部出现凝露和积水现象的条件;建立电池包及其内部空间的多物理场耦合三维模型,对电池包内外的热湿传递与温湿度耦合过程进行瞬态数值模拟,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采用真实气候环境数据定义模型中动态变化的电池包外部环境,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电池包内部温湿度的瞬态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瞬态数值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佳,得到了外界环境以及电池工作状态的动态变化对电池包内温湿分布、电池表面凝露时长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温湿耦合特性 瞬态数值分析 动力电池包 环境适应性
原文传递
混凝土温湿耦合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世斌 唐春安 林皋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15-318,332,共5页
阐述了混凝土温湿耦合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总结了温湿耦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限于目前的观测手段,直接观测温度传导和湿度运移较为困难,较精确的方法则是运用数值计算。湿度场的求解较温度场困难,其扩散方程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征,扩散系... 阐述了混凝土温湿耦合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总结了温湿耦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限于目前的观测手段,直接观测温度传导和湿度运移较为困难,较精确的方法则是运用数值计算。湿度场的求解较温度场困难,其扩散方程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征,扩散系数受到温度、湿度以及混凝土类型的影响。宏观尺度上的温湿变化都是由细观结构内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从细观角度着手研究混凝土的温湿耦合效应更有助于深入探讨其内在机理。此外,温湿耦合应力致使的混凝土裂缝对温度的传导不利,但能加强湿度的扩散。混凝土是典型的非均匀材料,但目前的数值计算方法中还很少涉及到混凝土的非均匀性对温湿耦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开展损伤演化过程中非均匀材料的温湿耦合效应的研究更能有效地反应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耦合 湿度扩散 细观结构 损伤演化
原文传递
温室系统温湿度、水肥耦合的解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焕森 李元贵 夏华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温室控制研究已开展多年,一方面是关于温度和湿度的耦合问题运用多种算法进行解耦,另一方面是针对温室内营养成分进行水肥耦合研究。针对温室系统控制问题,目前还没有对上述2种耦合进行综合研究,因此提出温湿度耦合和水肥耦合的温室系... 温室控制研究已开展多年,一方面是关于温度和湿度的耦合问题运用多种算法进行解耦,另一方面是针对温室内营养成分进行水肥耦合研究。针对温室系统控制问题,目前还没有对上述2种耦合进行综合研究,因此提出温湿度耦合和水肥耦合的温室系统生态耦合观点,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氨氮等养分信号,并基于能耗模型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设计集中式PID(比例、积分和微分)解耦控制器,实现温室系统在喷淋农作物时考虑到土壤水肥营养成分的流失,以此提高温室系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温室系统的生态损耗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耦合 水肥耦合 解耦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景区双冷源温湿耦合的空调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向宁 李宁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首先针对千岛湖景区的气候条件、水质条件以及千岛湖景区集中空调系统的应用现状做了分析,发现在千岛湖景区具备良好自然条件,可以采用双冷源温湿耦合的空调系统。其次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千岛湖景区的双冷源温湿耦合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送... 首先针对千岛湖景区的气候条件、水质条件以及千岛湖景区集中空调系统的应用现状做了分析,发现在千岛湖景区具备良好自然条件,可以采用双冷源温湿耦合的空调系统。其次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千岛湖景区的双冷源温湿耦合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送系统和末端空气处理过程的工作原理。最后,得到了千岛湖景区关于双冷源温湿耦合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送系统及末端空气处理过程的设计计算方法,该设计计算方法适用于采用自然冷源作为高温冷源的双冷源温湿耦合的空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冷源 高温冷源 自然冷源 空气温湿耦合的处理过程
原文传递
考虑温湿场耦合应力的衬砌湿养护最短时间确定
17
作者 邱岗 孙明明 +1 位作者 薛冰寒 李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混凝土衬砌的湿养护是决定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型衬砌结构进行建模求解,获得了衬砌结构浇筑过程中两种主要应力(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的极值位置和方向。基于简易温湿场耦合应力计算方法,结合混凝土允许抗拉强度变化趋... 混凝土衬砌的湿养护是决定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型衬砌结构进行建模求解,获得了衬砌结构浇筑过程中两种主要应力(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的极值位置和方向。基于简易温湿场耦合应力计算方法,结合混凝土允许抗拉强度变化趋势,明确了衬砌结构湿养护最短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干缩应力对衬砌结构危害程度要远大于温度应力;对于薄壁混凝土结构,通过湿养护可以延后衬砌浇筑中耦合应力极值出现时间,降低衬砌开裂风险;在考虑温度应力的作用下,明确薄壁混凝土结构最短养护时间是防止干缩裂缝出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场 干缩应力 衬砌 温湿耦合应力 养护时间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湿度耦合的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数阶模型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勇 黄耀英 +2 位作者 刘钰 肖磊 丁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7-983,1006,共8页
养护温度、湿度、龄期对早期抗压强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对水工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影响研究偏少。本文结合掺粉煤灰水工混凝土,开展了不同养护条件(标准、包裹、裸露)的早龄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影响试验,进而基于... 养护温度、湿度、龄期对早期抗压强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对水工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影响研究偏少。本文结合掺粉煤灰水工混凝土,开展了不同养护条件(标准、包裹、裸露)的早龄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影响试验,进而基于等效龄期理论建立了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数阶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养护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初期影响较大,后期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小规律为:标准养护下的抗压强度最大,包裹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次之,裸露养护下的抗压强度最小。虽然组合指数式、组合修正对数式、分数阶早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水工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但从与试验数据拟合效果来看,分数阶计算模型略优于其它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耦合 水工混凝土 抗压强度 等效龄期 分数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效应下寒区水泥路面的破坏模式
19
作者 董连成 金圣豪 杨文静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94-400,共7页
为探究我国北方水泥路早期破坏原因,以黑龙江省在役期水泥路为对象,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析环境荷载、轴型、轴重耦合作用下水泥路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轴载-温湿度耦合下,水泥路表面最大拉应力急剧增长,约为轴载-路面自重下的14倍;随... 为探究我国北方水泥路早期破坏原因,以黑龙江省在役期水泥路为对象,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析环境荷载、轴型、轴重耦合作用下水泥路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轴载-温湿度耦合下,水泥路表面最大拉应力急剧增长,约为轴载-路面自重下的14倍;随着轴重增加,板顶拉应力由非线性发展转为线性;多轮轴间的应力叠加作用导致水泥路表面最大拉应力不断增大,其中三轴双轮为单轴双轮的1.079倍,不同轮轴作用下的应力增长趋势均符合二段式模型;轴载-温湿耦合作用是水泥路出现面层-底层拉裂破坏的重要因素,超载及多轮轴间的应力叠加效应是板角出现破碎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建立的二段式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轴数、轴重下水泥路表面拉应力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轴-温湿耦合 最大拉应力 破坏模式 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净室温湿度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钢 张盼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40,共6页
通常洁净室温湿度系统具有大时滞、时变及耦合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本文针对某洁净制药车间的温湿度控制,采用了前馈补偿器,模糊PID控制与改进型Smith预估补偿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案,提高温湿度实时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解... 通常洁净室温湿度系统具有大时滞、时变及耦合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本文针对某洁净制药车间的温湿度控制,采用了前馈补偿器,模糊PID控制与改进型Smith预估补偿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案,提高温湿度实时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温湿度系统耦合问题,提高了温湿度控制精度,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耦合 解耦 前馈补偿 模糊PID控制 SMITH预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