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庭筠诗歌剑意象分析 |
张艺朵
|
《今古文创》
|
2025 |
0 |
|
2
|
詹安泰先生的温庭筠词批评论略 |
王奎光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小山重叠金明灭——《雪国》于温庭筠词的继承 |
耿蕊
|
《最小说》
|
2024 |
0 |
|
4
|
论温庭筠乐府诗与其词之间的关系 |
宋娟
木斋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释证 |
胡秋妍
陶然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6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的不同文化解读 |
张煜
吴相洲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7
|
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 |
刘青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 |
刘尊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9
|
20世纪温庭筠生年研究综述 |
沈文凡
李博昊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0
|
严妆佳 淡妆亦佳——温庭筠韦庄词风的比较 |
李慧玲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1
|
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色 |
刘尊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2
|
名物意象与性别角色——温庭筠与韦庄词中女性形象比较 |
成松柳
郑舒诚
|
《武陵学刊》
|
2012 |
2
|
|
13
|
对话的缺失——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花间集》中的温庭筠词 |
徐素萍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4
|
温庭筠禅思想论析 |
杨遇青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5
|
论温庭筠词的“丽” |
张幼良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6
|
传统诗学的解构与颠覆——对温庭筠词的一种描述 |
成松柳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17
|
论温庭筠的“以文为货” |
徐兴菊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8
|
温庭筠生平事迹考辨 |
王丽娜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9
|
温庭筠诗词意境比较研究 |
李然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20
|
温庭筠撰《杨辇墓志》及其文学史料价值 |
高慎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