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先德
席继强
+1 位作者
徐维胜
赵同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认为提前注水、温和注水能够提高诸如桑合油田这类规模小、孔渗性好的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时机
注水
模式
超前
注水
温和注水
桑合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埕岛油田温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
14
2
作者
牛明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3,共3页
针对埕岛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和在溶解气驱状况下转入注水开发的不利局面,通过优化转注顺序、精细配注和改进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等合理措施,不但有效地恢复了地层压力,而且油藏未出现大面积水淹。含水上升率由转注前的6.6%降为温和注水...
针对埕岛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和在溶解气驱状况下转入注水开发的不利局面,通过优化转注顺序、精细配注和改进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等合理措施,不但有效地恢复了地层压力,而且油藏未出现大面积水淹。含水上升率由转注前的6.6%降为温和注水开发阶段的3.8%,油藏自然递减率由转注前的22.5%降为温和注水开发阶段的12.5%,累积增产原油20.33×104t,取得了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注水
馆陶组
效果评价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致密油藏适度温和注水技术研究与矿场实践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香增
高涛
+1 位作者
梁全胜
党海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0,共9页
为解决低渗致密油藏注水过程中,水相沿着裂缝水窜水淹、基质原油难采出、水驱采收率低等技术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6)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驱替速度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并进行核磁测试分析,建立考虑毛管力的非稳态油水两...
为解决低渗致密油藏注水过程中,水相沿着裂缝水窜水淹、基质原油难采出、水驱采收率低等技术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6)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驱替速度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并进行核磁测试分析,建立考虑毛管力的非稳态油水两相水驱前缘推进数学模型,形成适度温和注水强度优化图版。结果表明,水驱油过程存在最佳驱替速度使得水驱采收率最大,实验中最佳驱替速度为0.06∼0.08 mL/min。以延长油田ZC区块为例,调整注水强度为0.85∼1.20 m^(3)/(d·m),采油泵沉没度控制在100∼150 m,技术应用后水驱采收率从20%提高到24%。适度温和注水技术对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研究成果为类似油藏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
温和注水
渗吸驱替双重作用
水驱前缘模型
低渗致密油藏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7-94块温和注水效果分析及认识
被引量:
1
4
作者
谢更飚
邓松华
+2 位作者
崔显涛
李勇
孔令琦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胡 7- 94块是中原油田采油五厂 2 0 0 1年新区产能建设区块 ,含油面积 1 .2 km2 ,地质储量 1 0 5× 1 0 4 t。H7- 94水井是 H7- 94块的唯一的一口注水井 ,2 0 0 0年 1 1月试注期间 ,我们以温和平稳注水为目的 ,以早期调剖分注为手...
胡 7- 94块是中原油田采油五厂 2 0 0 1年新区产能建设区块 ,含油面积 1 .2 km2 ,地质储量 1 0 5× 1 0 4 t。H7- 94水井是 H7- 94块的唯一的一口注水井 ,2 0 0 0年 1 1月试注期间 ,我们以温和平稳注水为目的 ,以早期调剖分注为手段 ,确保了该井组的稳产高产累计增油1 75 2吨。稳产至今收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胡7-94块
温和注水
调剖分注
应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豹油田B166井区北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5
作者
杨永兴
黄琼
+3 位作者
杨兴波
王芳
丁黎
张翰丹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115-117,共3页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注水技术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温和注水技术。北部试验井组采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技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为强注强采井2倍左右,表明了超前温和注水技术适用于B166井区注水开发,该技术在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豹油田
长63油藏
强注强采
温和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79南块南部“点弱面强、多点温和注水”开发研究
6
作者
房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180-180,共1页
文79南块南部是中原油田采油四厂2003年发现的滚动扩边油藏,通过储层精细研究,实施"点弱面强、温和注水",减缓了油藏递减,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
文79南块南部
点弱面强
温和注水
稳油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研究
被引量:
24
7
作者
李南
程林松
+1 位作者
陈泓全
田虓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0,116,共3页
从超前注水的机理入手,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际动态,对比了不同注水时机下油水井间的压力剖面,优选了超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时机,并在最优注水时机下,分析了不同注水方式对地层压力波及范围的影响; 基于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差大、应力敏感...
从超前注水的机理入手,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际动态,对比了不同注水时机下油水井间的压力剖面,优选了超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时机,并在最优注水时机下,分析了不同注水方式对地层压力波及范围的影响; 基于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差大、应力敏感性强、孔喉细小等特性,分析了不同超前注水方式下油井和水井压力升幅和压力波及范围,在岩石不破裂的情况下,进行不同超前注水方式的筛选与组合,反阶梯温和注水能够得到最优的开发效果。以长庆油田BMZ区块为例,进行了不同注水方式的开发效果分析,当采用反阶梯温和注水时,预测平均单井产油量在前20个月都明显高于非超前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超前
注水
阶梯
注水
温和注水
反阶梯
温和注水
压力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低渗油藏非稳态周期注水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
11
8
作者
康胜松
肖前华
+2 位作者
高峰
党海龙
关蕾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772,816,共5页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增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以延长X区块长6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静态渗吸实验分析逆向渗吸影响因素,并采用考虑渗吸作用的数值模拟技术对X区块周期注水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X区...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增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以延长X区块长6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静态渗吸实验分析逆向渗吸影响因素,并采用考虑渗吸作用的数值模拟技术对X区块周期注水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X区块渗吸方式主要为逆向渗吸,且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增大可以提高渗吸驱油效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渗吸驱油效率降低;界面张力与渗吸驱油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呈反比关系;X区块注水生产时,优选非稳态的周期注水方式,其优化工作制度为注20 d停30 d、注采比1.0~1.2、注水量8~12 m3/d。通过矿场现场实施,区块产油量小幅增加,含水率明显降低,较连续性注水开发方式可提高采收率2.5~3.5百分点,为特低渗油藏非稳态周期注水开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及现场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渗吸作用
温和注水
周期
注水
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注水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牛明超
孔卫国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2-53,共2页
针对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温和注水开发暴露出的地层压力水平低、油田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平台有效期内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手段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采比、采...
针对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温和注水开发暴露出的地层压力水平低、油田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平台有效期内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手段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采比、采油速度的优化研究,确定了适合埕岛馆陶组油藏下步开发的注水技术政策,为海上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注水
注水
技术政策
注采比
合理地层压力
埕岛馆陶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探究
10
作者
孙兴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1期309-309,共1页
超低渗透油藏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被勘探的超低渗透油藏数量、种类越来多,对其进行开发使用也是势在必行的。注水方式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方式,主要分为超前注水,温和注水和反阶梯温和注水。本文将全面分析...
超低渗透油藏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被勘探的超低渗透油藏数量、种类越来多,对其进行开发使用也是势在必行的。注水方式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方式,主要分为超前注水,温和注水和反阶梯温和注水。本文将全面分析三种注水方式在超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与选择合适的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超前
注水
温和注水
反阶梯
温和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寺湾低渗透油田柴窑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认识
11
作者
徐红兵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1405-1407,共3页
柴窑区块为下寺湾油田主力开发区块,属于低孔隙低渗透油藏,在开发初期表现无自然产能、自然递减快、后期低产、含水率高等特征。从2012年注水开发以来通过不断对该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分析评价,总结出合理有效开发措施,为以后注水稳产开发...
柴窑区块为下寺湾油田主力开发区块,属于低孔隙低渗透油藏,在开发初期表现无自然产能、自然递减快、后期低产、含水率高等特征。从2012年注水开发以来通过不断对该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分析评价,总结出合理有效开发措施,为以后注水稳产开发工作做好调整及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寺湾油田
低渗透
注水
效果
温和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注水方法改善萨一组开发效果研究
12
作者
张晓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140-141,共2页
喇嘛甸油田萨一组油层总储量3108×104t,截止目前,萨零组~萨Ⅱ4段的套损总数已经达到了226口井,占喇嘛甸油田历年套损井数的29.2%.为有效防止和控制套损,接近70%的注水井点采取停注和控注措施,导致采出程度低,目前萨一组油层采...
喇嘛甸油田萨一组油层总储量3108×104t,截止目前,萨零组~萨Ⅱ4段的套损总数已经达到了226口井,占喇嘛甸油田历年套损井数的29.2%.为有效防止和控制套损,接近70%的注水井点采取停注和控注措施,导致采出程度低,目前萨一组油层采出程度偏低,只有32.6%.为有效改善萨一组油层的开发效果,同时避免套损状况的加剧,计划开展萨一组温和注水方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萨一组油层的注采状况,探索研究萨一组利用温和注水方式提高采出程度的方法,以提高萨一组的波及体积与驱油效率,改善开发效果,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一组
注水
参数
温和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样式注水在胡105块的应用
13
作者
潘韬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8期152-154,共3页
阐述了2008年度胡105块在精细注采上的具体实施办法。本文通过典型实例证明,对于复杂小断块注采管理,需针对不同井组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注水方式。通过这种多样式注水的应用,胡105块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键词
精细注采
温和注水
间歇式
注水
分层
注水
先期
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
7
14
作者
崔英怀
于家义
+2 位作者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
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储层认识程度低和初期超破裂压力注水是造成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开发方案部署,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建产;降低注水强度,实施温和注水;采用重复压裂、化学调剖等工艺技术降低含水,提高油井产量等技术,改善了"三低"油藏的开发效果,为提高此类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特低渗
低流度
非均质
温和注水
开发技术
牛圈湖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讨简单直接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学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8-70,74,共4页
针对油田开发中出现的难题,尝试化繁为简,将复杂问题应用简单直接法进行解决,主要思路是:对于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认识和开采难度很大的问题,利用重力分异原理,使剩余油富集规律得到重新认识;大幅度提高单采井单注井比例,克服合采井产...
针对油田开发中出现的难题,尝试化繁为简,将复杂问题应用简单直接法进行解决,主要思路是:对于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认识和开采难度很大的问题,利用重力分异原理,使剩余油富集规律得到重新认识;大幅度提高单采井单注井比例,克服合采井产量分配和剩余油定量描述难题;对于注水开发油田大孔道窜流严重、认识和治理难度很大以及蒸汽吞吐过程中产生蒸汽需要燃烧大量原油等问题,建议利用地热资源辅助采油,提高注入水温度。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油田开发思路,为今后油田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直接法
地热采油
温和注水
采油
重力辅助采油
单采井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低”砂岩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
16
作者
潘有军
徐赢
+3 位作者
吴美娥
张中劲
谢军
杨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4-19,共6页
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首先建立分区测井解释模型及标准,对所有井重新测井解释及储量复算...
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首先建立分区测井解释模型及标准,对所有井重新测井解释及储量复算,并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及相控精细地质建模。在深化油藏认识基础上通过实施超前温和注水、开展井网加密调整、制定选井标准开展重复压裂、实施层内分注和双液法调剖体系改善剖面矛盾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油藏注水状况逐步好转,采油速度不断提高,开发效果明显改善,为此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砂岩油藏
非均值
超前
温和注水
井网加密调整
重复压裂选井
层内分注
双液法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低渗透边水油藏高含水阶段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
2
17
作者
米丰
宋佳忆
+3 位作者
王爱民
艾兵权
王昕
汪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3期14-19,共6页
SJW油区为带边水的中低渗构造-岩性油藏,边水能量弱,区块油水井均压裂投产投注,目前含水率高,关停井多,采出程度低。本文采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搞清了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目前主力延9油层的井网受效一般,顺河道...
SJW油区为带边水的中低渗构造-岩性油藏,边水能量弱,区块油水井均压裂投产投注,目前含水率高,关停井多,采出程度低。本文采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搞清了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目前主力延9油层的井网受效一般,顺河道方向砂体连通性好,为注采主流通道。经过生产动态分析、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论证,提出了3点开发调整策略:采用点状不规则注采井网,增加注水井数,温和注水,恢复地层压力;在油层下部注水泥,形成一定范围的水泥封堵层段,封堵下部压裂缝,同时降低单井注水量,防止油层底部水淹;使用油井转注、换层补孔、控液复产、堵水调剖、提液等油水井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精细描述
动态分析
转注
温和注水
油层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的渗吸-驱替机理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高涛
王香增
+2 位作者
王锰
党海龙
刘芳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针对等直径毛细管束模型的不足,结合分段法推导得到考虑压差及固-液壁面作用的液-液系统下变径毛细管多段式渗吸理论公式,研究不同毛细管几何结构和流体性质的变化对变径毛细管渗吸-驱替的影响,并通过Python编制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
针对等直径毛细管束模型的不足,结合分段法推导得到考虑压差及固-液壁面作用的液-液系统下变径毛细管多段式渗吸理论公式,研究不同毛细管几何结构和流体性质的变化对变径毛细管渗吸-驱替的影响,并通过Python编制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建立基于该模型的采出程度及含水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压差的增大导致变径毛细管段间渗吸速度差异减小,变径毛细管渗吸-驱替具有方向性;基于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计算的采出程度及含水率与实验真实岩心驱替数据符合较好,且渗吸作用对总采出程度的贡献量达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径毛细管束
渗吸-驱替模型
温和注水
特低渗透油藏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30
19
作者
王香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大力推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多类型资源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效果。石油勘探方面,提出了延长组下组合特低渗"交替式"石油成...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大力推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多类型资源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效果。石油勘探方面,提出了延长组下组合特低渗"交替式"石油成藏理论认识,综合利用量化运聚模拟等技术,实现下组合勘探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5×10~8t。石油开发方面,揭示了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渗吸—驱替双重作用机制,创建了"适度温和"注水开发技术,油田自然递减率由18.22%下降到12.6%,实现了低品位油田的有效开发。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浅水环境岸线频繁迁移控砂"和"成熟烃源灶迁移控藏"理论新认识,经勘探实践,发现了延安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650×10~8m^3。页岩气方面,提出陆相湖盆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的地质认识,通过配套技术攻关,实现陆相页岩气突破。下一步,延长石油集团将继续坚持"稳油、增气、强化非常规"战略,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开发模式,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石油集团
鄂尔多斯盆地
“交替式”石油成藏
“适度
温和
”
注水
延安气田
陆相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细研究提高极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
20
作者
孙华涛
张海滨
+3 位作者
唐志明
马生宝
李洪生
李良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3期112-112,共1页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存在的局部构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细分层系注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存在的局部构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细分层系注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合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分层系
动静结合
温和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先德
席继强
徐维胜
赵同庆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内蒙采油事业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一厂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文摘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认为提前注水、温和注水能够提高诸如桑合油田这类规模小、孔渗性好的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注水
时机
注水
模式
超前
注水
温和注水
桑合油田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time, water injection mode, early injection, moderate injection, Sanghe Oilfield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埕岛油田温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
14
2
作者
牛明超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石油开发公司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摘
针对埕岛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和在溶解气驱状况下转入注水开发的不利局面,通过优化转注顺序、精细配注和改进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等合理措施,不但有效地恢复了地层压力,而且油藏未出现大面积水淹。含水上升率由转注前的6.6%降为温和注水开发阶段的3.8%,油藏自然递减率由转注前的22.5%降为温和注水开发阶段的12.5%,累积增产原油20.33×104t,取得了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关键词
温和注水
馆陶组
效果评价
埕岛油田
Keywords
moderate water injection, Guantao Formation, result evaluation, Chengdao Oilfield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致密油藏适度温和注水技术研究与矿场实践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香增
高涛
梁全胜
党海龙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0,共9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2011KTZB-04)。
文摘
为解决低渗致密油藏注水过程中,水相沿着裂缝水窜水淹、基质原油难采出、水驱采收率低等技术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6)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驱替速度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并进行核磁测试分析,建立考虑毛管力的非稳态油水两相水驱前缘推进数学模型,形成适度温和注水强度优化图版。结果表明,水驱油过程存在最佳驱替速度使得水驱采收率最大,实验中最佳驱替速度为0.06∼0.08 mL/min。以延长油田ZC区块为例,调整注水强度为0.85∼1.20 m^(3)/(d·m),采油泵沉没度控制在100∼150 m,技术应用后水驱采收率从20%提高到24%。适度温和注水技术对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研究成果为类似油藏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适度
温和注水
渗吸驱替双重作用
水驱前缘模型
低渗致密油藏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moderate water injection
imbibition displacement dual action
water driven front model
ultra-low permeability tight reservoirs
EOR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7-94块温和注水效果分析及认识
被引量:
1
4
作者
谢更飚
邓松华
崔显涛
李勇
孔令琦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五厂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文摘
胡 7- 94块是中原油田采油五厂 2 0 0 1年新区产能建设区块 ,含油面积 1 .2 km2 ,地质储量 1 0 5× 1 0 4 t。H7- 94水井是 H7- 94块的唯一的一口注水井 ,2 0 0 0年 1 1月试注期间 ,我们以温和平稳注水为目的 ,以早期调剖分注为手段 ,确保了该井组的稳产高产累计增油1 75 2吨。稳产至今收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
关键词
中原油田
胡7-94块
温和注水
调剖分注
应用
效果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豹油田B166井区北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5
作者
杨永兴
黄琼
杨兴波
王芳
丁黎
张翰丹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115-117,共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攻关项目(编号:2011E-13)资助
文摘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注水技术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温和注水技术。北部试验井组采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技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为强注强采井2倍左右,表明了超前温和注水技术适用于B166井区注水开发,该技术在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白豹油田
长63油藏
强注强采
温和注水
Keywords
Baibao Oil Field
Reservoir of Chang 63
Moderate water injection
Effect analysis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79南块南部“点弱面强、多点温和注水”开发研究
6
作者
房倩
机构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180-180,共1页
文摘
文79南块南部是中原油田采油四厂2003年发现的滚动扩边油藏,通过储层精细研究,实施"点弱面强、温和注水",减缓了油藏递减,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
文79南块南部
点弱面强
温和注水
稳油控水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研究
被引量:
24
7
作者
李南
程林松
陈泓全
田虓丰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0,116,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示范工程"(2008ZX0504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稠油水驱及注聚开发方式下不同井型生产能力与注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2011ZX05024-002-006)
文摘
从超前注水的机理入手,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际动态,对比了不同注水时机下油水井间的压力剖面,优选了超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时机,并在最优注水时机下,分析了不同注水方式对地层压力波及范围的影响; 基于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差大、应力敏感性强、孔喉细小等特性,分析了不同超前注水方式下油井和水井压力升幅和压力波及范围,在岩石不破裂的情况下,进行不同超前注水方式的筛选与组合,反阶梯温和注水能够得到最优的开发效果。以长庆油田BMZ区块为例,进行了不同注水方式的开发效果分析,当采用反阶梯温和注水时,预测平均单井产油量在前20个月都明显高于非超前注水。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超前
注水
阶梯
注水
温和注水
反阶梯
温和注水
压力剖面
Keywords
ultr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dvanced water injection
stepped injection
mild injection
anti-step mild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profile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低渗油藏非稳态周期注水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
11
8
作者
康胜松
肖前华
高峰
党海龙
关蕾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气六厂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772,816,共5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超低渗油藏物理模拟方法与渗流机理”(编号:2017ZX0501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致密油储层微纳米孔喉系统渗流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编号:51604053)
文摘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增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以延长X区块长6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静态渗吸实验分析逆向渗吸影响因素,并采用考虑渗吸作用的数值模拟技术对X区块周期注水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X区块渗吸方式主要为逆向渗吸,且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增大可以提高渗吸驱油效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渗吸驱油效率降低;界面张力与渗吸驱油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呈反比关系;X区块注水生产时,优选非稳态的周期注水方式,其优化工作制度为注20 d停30 d、注采比1.0~1.2、注水量8~12 m3/d。通过矿场现场实施,区块产油量小幅增加,含水率明显降低,较连续性注水开发方式可提高采收率2.5~3.5百分点,为特低渗油藏非稳态周期注水开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及现场应用依据。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渗吸作用
温和注水
周期
注水
延长组
Keywords
extra-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
imbibition
moderation water flooding
cyclic water flooding
Yanchang Forma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注水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牛明超
孔卫国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出处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2-53,共2页
文摘
针对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温和注水开发暴露出的地层压力水平低、油田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平台有效期内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手段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采比、采油速度的优化研究,确定了适合埕岛馆陶组油藏下步开发的注水技术政策,为海上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温和注水
注水
技术政策
注采比
合理地层压力
埕岛馆陶组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探究
10
作者
孙兴霞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采油厂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1期309-309,共1页
文摘
超低渗透油藏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被勘探的超低渗透油藏数量、种类越来多,对其进行开发使用也是势在必行的。注水方式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方式,主要分为超前注水,温和注水和反阶梯温和注水。本文将全面分析三种注水方式在超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与选择合适的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方式。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超前
注水
温和注水
反阶梯
温和注水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寺湾低渗透油田柴窑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认识
11
作者
徐红兵
机构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
出处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1405-1407,共3页
文摘
柴窑区块为下寺湾油田主力开发区块,属于低孔隙低渗透油藏,在开发初期表现无自然产能、自然递减快、后期低产、含水率高等特征。从2012年注水开发以来通过不断对该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分析评价,总结出合理有效开发措施,为以后注水稳产开发工作做好调整及改进。
关键词
下寺湾油田
低渗透
注水
效果
温和注水
Keywords
Xiasiwan oilfiel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ater injection effect
moderate water injectio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注水方法改善萨一组开发效果研究
12
作者
张晓磊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地质大队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140-141,共2页
文摘
喇嘛甸油田萨一组油层总储量3108×104t,截止目前,萨零组~萨Ⅱ4段的套损总数已经达到了226口井,占喇嘛甸油田历年套损井数的29.2%.为有效防止和控制套损,接近70%的注水井点采取停注和控注措施,导致采出程度低,目前萨一组油层采出程度偏低,只有32.6%.为有效改善萨一组油层的开发效果,同时避免套损状况的加剧,计划开展萨一组温和注水方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萨一组油层的注采状况,探索研究萨一组利用温和注水方式提高采出程度的方法,以提高萨一组的波及体积与驱油效率,改善开发效果,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
萨一组
注水
参数
温和注水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样式注水在胡105块的应用
13
作者
潘韬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五厂油藏经营管理六区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8期152-154,共3页
文摘
阐述了2008年度胡105块在精细注采上的具体实施办法。本文通过典型实例证明,对于复杂小断块注采管理,需针对不同井组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注水方式。通过这种多样式注水的应用,胡105块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键词
精细注采
温和注水
间歇式
注水
分层
注水
先期
注水
分类号
TQ399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
7
14
作者
崔英怀
于家义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机构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文摘
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储层认识程度低和初期超破裂压力注水是造成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开发方案部署,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建产;降低注水强度,实施温和注水;采用重复压裂、化学调剖等工艺技术降低含水,提高油井产量等技术,改善了"三低"油藏的开发效果,为提高此类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低压
特低渗
低流度
非均质
温和注水
开发技术
牛圈湖区块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简单直接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学忠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8-70,74,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流相厚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P04045)
文摘
针对油田开发中出现的难题,尝试化繁为简,将复杂问题应用简单直接法进行解决,主要思路是:对于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认识和开采难度很大的问题,利用重力分异原理,使剩余油富集规律得到重新认识;大幅度提高单采井单注井比例,克服合采井产量分配和剩余油定量描述难题;对于注水开发油田大孔道窜流严重、认识和治理难度很大以及蒸汽吞吐过程中产生蒸汽需要燃烧大量原油等问题,建议利用地热资源辅助采油,提高注入水温度。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油田开发思路,为今后油田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
简单直接法
地热采油
温和注水
采油
重力辅助采油
单采井比例
Keywords
straight forward method
geothermal oil recovery
moderate water injection
gravity assisted oil recovery
proportion of pure production wells
分类号
TE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低”砂岩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
16
作者
潘有军
徐赢
吴美娥
张中劲
谢军
杨震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三塘湖采油厂
出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4-19,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牛圈湖特低渗低流度复杂油藏有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试验):2009D-1503-08
文摘
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首先建立分区测井解释模型及标准,对所有井重新测井解释及储量复算,并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及相控精细地质建模。在深化油藏认识基础上通过实施超前温和注水、开展井网加密调整、制定选井标准开展重复压裂、实施层内分注和双液法调剖体系改善剖面矛盾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油藏注水状况逐步好转,采油速度不断提高,开发效果明显改善,为此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三低”砂岩油藏
非均值
超前
温和注水
井网加密调整
重复压裂选井
层内分注
双液法调剖
Keywords
"three lows" sandston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mild injection advance
infill adjustment
refracturing selected wells
inner layer dispensed
two liquid method profile
分类号
TE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低渗透边水油藏高含水阶段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
2
17
作者
米丰
宋佳忆
王爱民
艾兵权
王昕
汪洋
机构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3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密油藏注水诱发微裂缝机理及反演方法”,项目编号:11872073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丛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与产能预测新技术”,项目编号:2017ZX05009-003。
文摘
SJW油区为带边水的中低渗构造-岩性油藏,边水能量弱,区块油水井均压裂投产投注,目前含水率高,关停井多,采出程度低。本文采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搞清了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目前主力延9油层的井网受效一般,顺河道方向砂体连通性好,为注采主流通道。经过生产动态分析、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论证,提出了3点开发调整策略:采用点状不规则注采井网,增加注水井数,温和注水,恢复地层压力;在油层下部注水泥,形成一定范围的水泥封堵层段,封堵下部压裂缝,同时降低单井注水量,防止油层底部水淹;使用油井转注、换层补孔、控液复产、堵水调剖、提液等油水井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
油藏精细描述
动态分析
转注
温和注水
油层封堵
Keywords
fine reservoir descrip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dynamic analysis
production-to-injection
gentle water injection
oil layer plugging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的渗吸-驱替机理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高涛
王香增
王锰
党海龙
刘芳娜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陕西省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项目“延长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开发技术研究”(2016KTCL01-12)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非常规油藏低碳环保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团队”(2023-CX-TD-31)。
文摘
针对等直径毛细管束模型的不足,结合分段法推导得到考虑压差及固-液壁面作用的液-液系统下变径毛细管多段式渗吸理论公式,研究不同毛细管几何结构和流体性质的变化对变径毛细管渗吸-驱替的影响,并通过Python编制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建立基于该模型的采出程度及含水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压差的增大导致变径毛细管段间渗吸速度差异减小,变径毛细管渗吸-驱替具有方向性;基于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计算的采出程度及含水率与实验真实岩心驱替数据符合较好,且渗吸作用对总采出程度的贡献量达19.97%。
关键词
变径毛细管束
渗吸-驱替模型
温和注水
特低渗透油藏
致密储层
Keywords
variable-diameter capillary bundle
imbibition-displacement model
moderate water injectio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ight reservoir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30
19
作者
王香增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陆相页岩气资源地质研究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2012KTZB03-03)
文摘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大力推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多类型资源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效果。石油勘探方面,提出了延长组下组合特低渗"交替式"石油成藏理论认识,综合利用量化运聚模拟等技术,实现下组合勘探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5×10~8t。石油开发方面,揭示了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渗吸—驱替双重作用机制,创建了"适度温和"注水开发技术,油田自然递减率由18.22%下降到12.6%,实现了低品位油田的有效开发。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浅水环境岸线频繁迁移控砂"和"成熟烃源灶迁移控藏"理论新认识,经勘探实践,发现了延安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650×10~8m^3。页岩气方面,提出陆相湖盆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的地质认识,通过配套技术攻关,实现陆相页岩气突破。下一步,延长石油集团将继续坚持"稳油、增气、强化非常规"战略,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开发模式,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延长石油集团
鄂尔多斯盆地
“交替式”石油成藏
“适度
温和
”
注水
延安气田
陆相页岩气
Keywords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Ordos Basin, alternate accumulation of oil, "modest and mild" water injection, Yan'an gas field, continental shale ga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细研究提高极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
20
作者
孙华涛
张海滨
唐志明
马生宝
李洪生
李良华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3期112-112,共1页
文摘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存在的局部构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细分层系注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合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关键词
细分层系
动静结合
温和注水
分类号
TE34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王先德
席继强
徐维胜
赵同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埕岛油田温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牛明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渗致密油藏适度温和注水技术研究与矿场实践
王香增
高涛
梁全胜
党海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H7-94块温和注水效果分析及认识
谢更飚
邓松华
崔显涛
李勇
孔令琦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豹油田B166井区北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杨永兴
黄琼
杨兴波
王芳
丁黎
张翰丹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79南块南部“点弱面强、多点温和注水”开发研究
房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研究
李南
程林松
陈泓全
田虓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特低渗油藏非稳态周期注水机理及应用
康胜松
肖前华
高峰
党海龙
关蕾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注水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牛明超
孔卫国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探究
孙兴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下寺湾低渗透油田柴窑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认识
徐红兵
《辽宁化工》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利用注水方法改善萨一组开发效果研究
张晓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多样式注水在胡105块的应用
潘韬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三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崔英怀
于家义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探讨简单直接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王学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三低”砂岩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与实践
潘有军
徐赢
吴美娥
张中劲
谢军
杨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低渗透边水油藏高含水阶段综合治理对策
米丰
宋佳忆
王爱民
艾兵权
王昕
汪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的渗吸-驱替机理分析
高涛
王香增
王锰
党海龙
刘芳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王香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精细研究提高极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
孙华涛
张海滨
唐志明
马生宝
李洪生
李良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