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4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勇军 林晓明 +2 位作者 张紫珩 赵维兴 姚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9-54,共6页
针对目前分布式电源(DG)规划方法建模求解复杂的问题,提出配电网DG耐受渗透比的概念。分析了配电网特征参数对耐受渗透比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电网DG规划方法。首先根据10 kV配电线路的电气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建... 针对目前分布式电源(DG)规划方法建模求解复杂的问题,提出配电网DG耐受渗透比的概念。分析了配电网特征参数对耐受渗透比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电网DG规划方法。首先根据10 kV配电线路的电气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建立各类线路的基态线路模型。其次在同类线路的特征参数范围内,取极端情况通过基态线路模型进行计算,得到10 kV配电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最终形成各类线路耐受渗透比推荐表,指导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规划。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渗透比 特征参数 分布式电源规划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风管喷射渗透比对冷藏库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南晓红 魏高亮 赵喜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0-307,共8页
纤维风管因具有均匀送风的特点而适用于冷库中,为了明确其开孔形成的喷射送风和风管表面渗透送风的占比对于库内贮藏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西安某实际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纤维风管喷射渗透比为仅喷射送风、3∶1... 纤维风管因具有均匀送风的特点而适用于冷库中,为了明确其开孔形成的喷射送风和风管表面渗透送风的占比对于库内贮藏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西安某实际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纤维风管喷射渗透比为仅喷射送风、3∶1、1∶1、1∶2和仅渗透送风这5种工况下冷藏库内速度场和温度场,以确定贮藏环境适宜的喷射渗透比。结果表明:在冷风机制冷量一定的前提下,随着喷射渗透比值降低(即喷射送风量减少),冷藏库内空气区平均速度近似线性降低且速度均匀性逐渐升高,相对于纯喷射工况而言,喷射与渗透相结合的送风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冷藏库风速要求;随着喷射渗透比值降低,冷藏库内货物区平均温度先降后升且温度均匀性逐渐降低,说明喷射为主渗透为辅的送风方式更能满足贮藏环境温度的要求。研究表明喷射渗透比为3∶1时库内平均速度低于0.5 m/s,货物平均温度为(0±0.5)℃,苹果贮藏环境适宜。研究结果为果蔬冷藏库纤维风管的设计及选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温度 贮藏 纤维风管 喷射渗透比 冷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兴水库坝基临界渗透比降研究
3
作者 张庆玉 冶雪艳 +1 位作者 唐建生 杜新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18,共2页
土体的渗透稳定性取决于渗透水流对土体的作用力与土体的阻抗力。渗流对土体的作用力取决于渗流场的渗透比降,它是引起渗透破坏的主动力;土体对渗透水流的阻抗能力即抗渗强度,用抗渗比降来表征,其大小取决于土的颗粒组成及结构特征。通... 土体的渗透稳定性取决于渗透水流对土体的作用力与土体的阻抗力。渗流对土体的作用力取决于渗流场的渗透比降,它是引起渗透破坏的主动力;土体对渗透水流的阻抗能力即抗渗强度,用抗渗比降来表征,其大小取决于土的颗粒组成及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坝基土的颗粒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结合渗透破坏机制及渗透破坏类型理论,分析了红兴水库坝基土体可能发生的渗透破坏类型,并给出坝基的临界渗透比降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渗透比 抗渗比降 渗透破坏 红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的经皮渗透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饶跃峰 张幸国 +1 位作者 赵青威 梁文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90-1793,共4页
目的比较醇质体与脂质体作为非那甾胺经皮传输载体的给药特性。方法制备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用透射电镜观察它们的形态,测定其粒径、电位、包封率及载药率等参数,并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研究。结果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粒径分别... 目的比较醇质体与脂质体作为非那甾胺经皮传输载体的给药特性。方法制备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用透射电镜观察它们的形态,测定其粒径、电位、包封率及载药率等参数,并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研究。结果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粒径分别为(92±4.0)和(129±6.1)nm,两者的表面荷电性相反。醇质体的包封率与脂质体接近,但是前者的载药率是后者的6倍多。醇质体的经皮渗透速率(1.34μg.cm-2.h-1)是脂质体的3.2倍;24 h时药物在皮肤中滞留量为醇质体(24.3±3.0)μg.cm-2比脂质体(9.7±1.1)μg.cm-2,药物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分布比例呈明显的倒置现象。结论醇质体与脂质体相比较,能显著促进非那甾胺的经皮吸收,而脂质体在减少全身吸收、突出局部疗效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甾胺 醇质体 脂质体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自酸蚀粘接剂在老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中的渗透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造 陈露 +1 位作者 刘琦 吴补领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4种自酸蚀粘接剂在老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glass fiber-reinforce composite,GFRC)中的渗透表现。方法 80个以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的GFRC样本光固化后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2大组,每... 目的观察4种自酸蚀粘接剂在老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glass fiber-reinforce composite,GFRC)中的渗透表现。方法 80个以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的GFRC样本光固化后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2大组,每大组4亚组,每亚组10个样本。实验组GFRC样本以5℃/55℃冷热循环方式老化,对照组GFRC样本不老化。在实验组和对照组GFRC样本表面分别涂擦加入了荧光剂的4种自酸蚀粘接剂AdperEasy One(AEO)、S^3BOND(S^3B)、Tetric N-Bond Self-Etch(TNB)、G-Bond(GB),光固化。运用硬组织切磨系统切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GFRC表面荧光剂渗透的深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各亚组中以AEO荧光渗透深度最大(32.58±6.06)μm,TNB最浅(6.19±1.38)μm,依次为AEO> GB> S^3B> TNB。实验组各亚组荧光剂渗透深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变浅(P <0.05),GB变化最显著(9.05±2.35)μm/(28.93±5.32)μm。实验组AEO荧光渗透深度最深(28.42±5.32)μm,TNB最浅(1.93±0.22)μm,依次为AEO> S^3B> GB> TNB。实验组中AEO、S^3B的荧光剂层仍清晰易见,TNB、GB的荧光剂层则难以辨别。结论 AEO和S^3B在该种老化GFRC中仍有较好的渗透效果,是其老化修复时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粘接剂 渗透深度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老化 荧光染色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粗粒土室内渗透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崔伯华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8,共4页
用一种粗粒土(碎石料)进行室内渗透试验。采用不同的试验条件,研究测试过程中影响渗透系数指标的几个主要因素。文中试验方法对粗颗粒土试验人员如何正确试验将有所帮助。所得成果。
关键词 粗粒土 室内渗透试验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计算天然砾石类土渗透比降的探讨
7
作者 白英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对于坝基或其他有关工程是否会产生渗透破坏的问题,允许渗透比降是重要的参数之一,笔者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和探讨用计算方法求得砾石类土的临界渗透比降及允许渗透比降的必要性以及计算方法的运用差别。在实际工作中,渗透比降一般是... 对于坝基或其他有关工程是否会产生渗透破坏的问题,允许渗透比降是重要的参数之一,笔者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和探讨用计算方法求得砾石类土的临界渗透比降及允许渗透比降的必要性以及计算方法的运用差别。在实际工作中,渗透比降一般是按经验值给出,对于允许渗透比降一般取0.1,很少取0.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卵石 临界渗透比降Jcr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测度——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8
作者 陈永康 郝淑丽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为了测度数字经济对纺织服装业的渗透程度,在明确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构建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指数,并基于亚洲开发银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2010—2020年54个经济体的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 为了测度数字经济对纺织服装业的渗透程度,在明确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构建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指数,并基于亚洲开发银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2010—2020年54个经济体的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业主要贸易经济体的渗透比率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欧美发达经济体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领先于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仍属于低渗透率组且与德国、意大利等仍存在较大差距。论文扩展了行业数字经济测度方法的研究,系统测度了主要经济体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比率,为进一步制定促进纺织服装业数字经济渗透程度加深的政策举措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数字经济 渗透比 投入产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乳膏与凝胶的透皮渗透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平 唐芳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12期31-32,共2页
目的比较硝酸咪康唑乳膏与凝胶两者的透皮渗透大小。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收集样品,用HPLC法测定24h内两者单位面积的累积渗透量,并计算透皮速率。结果硝酸咪康唑凝胶的透皮量显著大于其乳膏,透皮速率为乳膏的1.5倍。结论硝酸咪康唑... 目的比较硝酸咪康唑乳膏与凝胶两者的透皮渗透大小。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收集样品,用HPLC法测定24h内两者单位面积的累积渗透量,并计算透皮速率。结果硝酸咪康唑凝胶的透皮量显著大于其乳膏,透皮速率为乳膏的1.5倍。结论硝酸咪康唑凝胶的透皮渗透性优于其乳膏,表明卡波姆940具有显著的改善硝酸咪康唑的渗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 乳膏 凝胶 HPLC法 卡波姆 扩散池 渗透 渗透作用 速率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耐受渗透比的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海伟 汪平 黄娟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9年第4期31-36,共6页
首次提出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耐受渗透比概念,并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的消纳能力。为平抑分布式发电系统出力波动幅度,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出力峰值削减的储能充放电控制策略,分析了储能配置比与耐受渗透... 首次提出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耐受渗透比概念,并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的消纳能力。为平抑分布式发电系统出力波动幅度,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出力峰值削减的储能充放电控制策略,分析了储能配置比与耐受渗透比提高幅度之间的灵敏度关系,介绍了考虑耐受渗透比的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配置分布式储能容量可以提高配电网分布式发电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渗透比 分布式发电 储能 配电网 储能优化配置 峰值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堤防工程堤后加设盖重渗透比降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弈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4期73-76,共4页
堤防现有强透水性卵石层地基,除较薄粉质黏土层外,无其它覆盖层,曾在罕见暴雨时期的高水头差的情况下,在堤后堤脚部位出现管涌现象。文章讨论在背水侧增设适当宽度的反滤层及压重,可否有效预防堤后管涌。选取典型断面,用有限元计算对比... 堤防现有强透水性卵石层地基,除较薄粉质黏土层外,无其它覆盖层,曾在罕见暴雨时期的高水头差的情况下,在堤后堤脚部位出现管涌现象。文章讨论在背水侧增设适当宽度的反滤层及压重,可否有效预防堤后管涌。选取典型断面,用有限元计算对比堤后堤脚部位加盖重前后的渗透比降,通过对比计算证明堤后加设土工布及砂砾料盖重兼具透水及压重的作用,能够使得原堤后坡坡脚位置的渗透比降有效降低,预防了堤后管涌导致的渗透破坏,达到了“保土排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渗流分析 盖重 降低渗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比较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
12
作者 王登亚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8年第X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比较方法 工程应用题 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 解题方法 渗透 认知能力 解题思路 原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CO_(2)页岩孔隙结构及渗透率变化特征
13
作者 习丽英 黄朝 +4 位作者 米燕华 王磊 孙龙 曹青 邓宝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5,共7页
为研究微观和宏观尺度下气态CO_(2)和超临界态CO_(2)作用对页岩孔隙结构及渗透率特征的影响,通过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和全直径岩心驱替实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饱和页岩后,微孔(0~10 nm)比例增大,小孔(10~100 nm)和大孔(10... 为研究微观和宏观尺度下气态CO_(2)和超临界态CO_(2)作用对页岩孔隙结构及渗透率特征的影响,通过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和全直径岩心驱替实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饱和页岩后,微孔(0~10 nm)比例增大,小孔(10~100 nm)和大孔(100~1000 nm)比例降低,平均孔径减小,BET比表面积和BJH总孔体积增大,而气态CO_(2)作用效果与之相反。2种相态CO_(2)饱和页岩后的渗透率随饱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超临界CO_(2)作用下渗透率达到稳定的饱和时间比气态CO_(2)长3 h,且渗透率降低幅度在8.4%~77.9%。随CO_(2)饱和时间的增加,压缩系数减小,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增加,超临界CO_(2)作用下的压缩系数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均大于气态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渗透 超临界CO_(2) 吸附 溶胀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树脂联合美白技术修复微裂氟斑牙
14
作者 张文怡 尹昭 张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6-691,共6页
背景: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该方法对氟斑牙微裂纹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修复微裂氟斑牙的效果。方法:①临床研究: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 背景: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该方法对氟斑牙微裂纹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修复微裂氟斑牙的效果。方法:①临床研究: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的23例微裂氟斑牙患者,包括255颗微裂氟斑牙,均接受牙齿微研磨术、家庭美白与渗透树脂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的牙齿颜色、牙齿敏感程度和牙齿疼痛阈值。②体外实验:收集牙齿表面至少存在一条裂纹的氟斑牙60颗,随机分3组处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美白组进行微研磨与家庭美白处理,联合组进行微研磨、家庭美白和渗透树脂联合处理,每组20颗,测量处理后3组牙齿样本的显微硬度。结果与结论:①临床研究:治疗结束后6个月,255颗微裂氟斑牙中牙齿美白治疗显效207颗、有效48颗,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中、重度牙齿度敏感程度占比呈下降趋势,治疗结束后6个月,255颗氟斑牙中无重度敏感、15颗为中度敏感、125颗为轻度敏感、115颗无敏感,与治疗前的氟斑牙敏感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1周、6个月的牙齿疼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体外实验:美白组牙齿显微硬度值低于对照组、联合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牙齿显微硬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微裂氟斑牙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微裂纹 渗透树脂 牙齿美白 治疗效果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荒漠植物梭梭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5
作者 汪媛艳 柴成武 +5 位作者 纪永福 王方琳 赵鹏 付贵全 唐卫东 肖斌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4,共7页
为探讨在土壤干旱逐渐加重过程中荒漠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各指标的响应机制,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人工浇水后自然干旱过程中梭梭幼苗叶片水分、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梭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 为探讨在土壤干旱逐渐加重过程中荒漠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各指标的响应机制,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人工浇水后自然干旱过程中梭梭幼苗叶片水分、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梭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自然干旱天数增加而降低,相对水分亏缺(RWD)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持续干旱对梭梭细胞膜伤害较大,叶片相对电导率(REC)逐渐增大,但丙二醛(MDA)积累不明显。3)幼苗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C)、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持续干旱的响应不一致,植物主要依靠POD、SOD、Pro的协同作用来抵御土壤水分减少对其细胞造成的伤害。综上可知,土壤自然干旱过程中,梭梭幼苗通过累积渗透物质来维持细胞膨压、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以减轻或延缓细胞膜的伤害,从而增强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以保证自身生理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干旱 梭梭幼苗 叶片水分 保护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土壤水分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及其渗透率协同演化机制
16
作者 郭建春 张涛 +3 位作者 武玺 赵志红 李宗源 曾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531,共16页
大规模压裂改变了煤层气低产、低效的开发现状,但煤层气压裂井生产动态不清晰、渗透率演化机制不明确,极大地限制了煤层气藏的高效开发。为此,考虑煤层吸附膨胀、裂缝压缩和非稳态蠕变条件下的总应变演化,结合立方定律建立渗透率模型,... 大规模压裂改变了煤层气低产、低效的开发现状,但煤层气压裂井生产动态不清晰、渗透率演化机制不明确,极大地限制了煤层气藏的高效开发。为此,考虑煤层吸附膨胀、裂缝压缩和非稳态蠕变条件下的总应变演化,结合立方定律建立渗透率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FVM)结合瞬态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tEDFM)求解压力和渗透率场。依托嵌入式流量交换原理,建立吸附-游离多重采出计算框架,实现压后生产动态分析和产能计算。研究发现:煤层气压裂井生产动态包括初期高产、解吸上升、中期稳产、后期衰减和末期枯竭5个阶段。兰氏压力越大,吸附气上产越快,兰氏压力为2.6 MPa时,1800 d后吸附气主导生产。兰氏体积增加至15 m^(3)/t,解吸附贡献占比持续上升,吸附态甲烷在560 d后成为主要气源。水力裂缝越密集,泄压面积增大显著提升初期产能且衰减越晚。裂缝间距增大3倍,最高产气量减少48%,裂缝半长增加50 m,初期产量增加近1倍。渗透率演化包括损失、恢复和增强3个阶段,裂缝压缩系数为0.03 MPa-1,800 d内损失率高达76%。尽管裂缝闭合造成渗透率损失,当甲烷解吸并采出,膨胀应变减小,使得渗透率进入恢复阶段。压裂规模增大,渗透率恢复越快且程度更高,促进煤层气长效采出。当解吸附应变大于0.06,渗透率在生产后期可恢复并增强至初期的1.2倍。煤层黏弹性模量越低,蠕变造成的渗透率损伤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多尺度渗流 FVM-tEDFM 嵌入式流量交换 多重采出 渗透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GLK基因家族鉴定及渗透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7
作者 马超 孙熙婧 +6 位作者 冯雅岚 周爽 琚吉浩 吴毅 王添宁 郭彬彬 张均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90,共17页
GLK(Golden2-like或G2-like)属于GARP超家族,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叶绿体发育、叶绿素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LK基因家族成员已在多个物种中被系统鉴定,但在四倍体紫花苜蓿全... GLK(Golden2-like或G2-like)属于GARP超家族,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叶绿体发育、叶绿素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LK基因家族成员已在多个物种中被系统鉴定,但在四倍体紫花苜蓿全基因组水平上仍然知之甚少。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中鉴定到100个GLK基因(MsGLKs),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渗透胁迫和外源脱落酸(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00个MsGLK基因在32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蛋白序列长度为201~860个氨基酸。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MsGLK家族成员分为13个组。共线性分析表明,在紫花苜蓿基因组中共发现193个MsGLK基因重复事件,基因非同义替代数/同义替代数(Ka/Ks)分析显示,大部分重复基因对经历了纯化选择。MsGLK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广泛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和胁迫反应。基因表达数据显示,12个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25个基因在所有组织中表达。RT-qPCR检测发现,MsGLK基因在干旱胁迫、盐胁迫和外源ABA处理下均有一定程度的响应。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MsGLK基因的功能和紫花苜蓿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GLK基因 生物信息学 渗透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渗油藏高倍数水驱过程中水相渗透率变化特征
18
作者 马晓丽 毕永斌 +2 位作者 蒋明洁 李丹 顾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冀东油田G76断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水难度增加等问题。为了分析注水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高倍数水驱实验。对目标油藏岩心进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获得岩心的粒度分布;进行... 冀东油田G76断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水难度增加等问题。为了分析注水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高倍数水驱实验。对目标油藏岩心进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获得岩心的粒度分布;进行X射线衍射矿物含量分析,获得不同矿物含量占比;开展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高倍数水驱油实验,分析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心5-1和岩心6-1分别为含中砂粉砂质细砂岩和含粉砂中砂质细砂岩,其细砂、细粉砂和黏土矿物含量较多。水相相对渗透率及核磁孔隙度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上升到某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核磁T_2谱中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右侧端点值及中、大孔隙对应的曲线左移,二维图谱中自由水信号强度随着注水倍数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注入水由束缚水状态至累计注水倍数为500PV时,束缚水信号不断增加;累计注水倍数为>500~1 000 PV时,岩心5-1的束缚水信号持续增强而岩心6-1的束缚水信号发生减弱。研究认为:注水前期由于黏土矿物发生微弱的水化作用,注水后期因受到水的冲刷,细粉砂粒以及胶结物中的黏土矿物容易脱落运移至喉道处发生堵塞,对孔隙喉道产生一定损害,导致水相渗透率降低。研究成果揭示了中低渗油藏注水井出现注水困难和注水压力增大等问题的原因,对有效降低污染、进一步提升注水开发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油藏 水相渗透 高倍水驱 在线核磁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老油田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
19
作者 翁定为 孙强 +7 位作者 梁宏波 雷群 管保山 慕立俊 刘汉斌 张绍林 柴麟 黄瑞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老井侧向深部剩余油气资源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形成了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并开展了现场试验。该技术首先采用柔性侧钻钻具在老井筒中实现低成本侧钻,然后采用水力喷射工艺诱导多条裂缝起裂,最后下入油管柱对侧钻井眼...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老井侧向深部剩余油气资源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形成了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并开展了现场试验。该技术首先采用柔性侧钻钻具在老井筒中实现低成本侧钻,然后采用水力喷射工艺诱导多条裂缝起裂,最后下入油管柱对侧钻井眼实施笼统多簇暂堵压裂,从而实现井间剩余储量的高效挖潜。该技术包含柔性侧钻水平井钻井和侧钻水平井压裂2项技术,前者主要涉及柔性钻杆结构和材料优化、钻进工艺、密闭取心工具3个方面,后者主要涉及压裂方案优化、压裂工具及实施工艺优化2个方面。该技术在长庆安塞油田开展了多轮现场试验,发现通过改变井型、缩小油水井排距,可以较好地建立压力驱替系统,实现压力的有效传导,从而达到低产低效井提液增产的目的,同时验证了该技术可为低渗透油藏剩余储量精准挖潜、储层精细动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田 老油田挖潜 柔性侧钻 超短半径水平井 多簇压裂 安塞油田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渗流-溶蚀耦合作用下三维岩石裂隙渗透特性数值计算研究
20
作者 申林方 吕倩文 +3 位作者 刘文连 张家明 杨鸿忠 李泽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8-437,共10页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双分布函数分别模拟渗流速度场与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过程,建立了三维岩石裂隙应力-渗流-溶蚀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讨论了渗流流速、法向应力、溶蚀反应速率等因素对裂隙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双分布函数分别模拟渗流速度场与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过程,建立了三维岩石裂隙应力-渗流-溶蚀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讨论了渗流流速、法向应力、溶蚀反应速率等因素对裂隙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流流速较低时,壁面溶蚀出来的离子得不到及时输运,使得出口处浓度较高溶蚀速度慢,裂隙结构呈“喇叭口”状。增大法向应力会减小裂隙开度,减慢溶质的运移速率,使得裂隙出口处的溶蚀速率显著降低,从而限制了其渗透率的发展。当壁面溶蚀反应速率较小时,裂隙渗透率呈持续缓慢增长的状态;随着溶蚀反应速率增加,出口处的溶蚀量会明显小于入口处,导致出口处壁面发生显著溶蚀之前,裂隙渗透率发展缓慢,此后渗透率便呈急速突变增长趋势。研究成果能够为酸蚀作用下岩石裂隙渗透能力的定量评价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裂隙 应力-渗流-溶蚀耦合 渗透特性 格子BOLTZMANN方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