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胁迫对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渗透效应和离子效应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闫留华 陈敏 王宝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8-723,共6页
采用高低2个浓度的NaCl、LiCl及等渗甘露醇溶液处理紫红色表型(紫色型)和绿色表型(绿色型)盐地碱蓬种子,通过测定它们的种子萌发率、吸胀速率和胚内离子含量,研究NaCl胁迫对2种表型种子萌发的离子效应和渗透效应.结果表明:(1)2种表型盐... 采用高低2个浓度的NaCl、LiCl及等渗甘露醇溶液处理紫红色表型(紫色型)和绿色表型(绿色型)盐地碱蓬种子,通过测定它们的种子萌发率、吸胀速率和胚内离子含量,研究NaCl胁迫对2种表型种子萌发的离子效应和渗透效应.结果表明:(1)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率在高浓度(300 mmol/L)和低浓度(100 mmol/L)NaCl处理下均显著降低,紫色型种子萌发率在低浓度下显著低于绿色型,而在高浓度下却显著高于绿色型;绿色型种子萌发率在高浓度(30 mmol/L)和低浓度(10 mmol/L)LiCl处理下均未受到显著影响,但紫色型种子萌发率却均极显著降低;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率在低浓度等渗甘露醇处理下均极显著低于低浓度NaCl处理,而高浓度等渗甘露醇处理却均与高浓度NaCl处理无显著差异.(2)2表型种盐地碱蓬种子的吸胀速率在低浓度NaCl处理下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高浓度NaCl处理及与之等渗的高浓度甘露醇处理下都显著降低,而且紫色型种子的吸胀速率在等渗甘露醇处理时显著高于绿色型.(3)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胚中的Na+含量和Na+/K+在对照和低浓度NaCl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紫色型种子胚中的Na+、K+含量在高浓度NaCl处理时都显著高于对照,且K+含量增加的幅度远大于Na+含量,导致紫色型种子胚中的Na+/K+显著低于绿色型.研究发现,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在低浓度NaCl胁迫下主要受离子效应抑制,而高浓度NaCl胁迫下则主要受渗透效应抑制,紫色型种子萌发率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高于绿色型的原因之一是前者能维持更低的Na+/K+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NACL 种子萌发 离子效应 渗透效应 离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纯阳 刘锦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2,共9页
信息技术创新是各国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取得共识,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尚缺乏实证依据。本文利用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 信息技术创新是各国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取得共识,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尚缺乏实证依据。本文利用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在整个产业生命周期内会呈现倒U型变化;②2007年以前处于扩散初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并不明显,2007年开始显著增强,但当前仍处于倒U型左边的边际递增阶段,远低于理论上最佳的拐点水平,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仍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性新动能;③由于西部多数省份仍处于信息技术扩散初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东、中部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明显优于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农业经济增长 技术扩散 渗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9-11,共3页
随着国内商贸流通业态的不断转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度、对区域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及对上游制造业等行业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发挥其优势及作用的同... 随着国内商贸流通业态的不断转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度、对区域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及对上游制造业等行业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发挥其优势及作用的同时,商贸流通业FDI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用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FDI对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表现为溢出和挤出两个方面。虽然商贸流通业FDI的进入总体上对本土制造业产生了纵向挤出效应,但内外资商贸流通企业技术差距的存在和本土制造企业对经验吸收能力的提高对FDI的纵向溢出效应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FDI 本土制造业 渗透效应 溢出 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性岩土化学渗透效应数值模型试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猛 胡晓维 《粘接》 CAS 2022年第12期99-103,共5页
粘性岩土是工程建设常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土木工程等领域,其化学渗透现象所致的“耦合流”受到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的高度重视。以往在抗渗计算时,多依据经验确定粘性土抗渗允许坡降,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堤坝、基... 粘性岩土是工程建设常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土木工程等领域,其化学渗透现象所致的“耦合流”受到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的高度重视。以往在抗渗计算时,多依据经验确定粘性土抗渗允许坡降,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堤坝、基坑等工程建设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随着粘性岩土本构关系研究不断深入,非线性本构关系逐渐取代了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假定,对于粘性岩土化学渗透效应问题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数值模拟在高粘性岩土化学渗透效应分析中得以应用,利用离散元软件的流体模块数值模拟高粘性岩土渗透破流程,能够反映出粘性土渗透规律,基于此研究分析了粘性岩土化学渗透、反渗透及耦合流原理,构建了粘性岩土化学渗透数值模型。通过测定物理指标、试样制备,对其渗透效应进行数值模型试验,分析了接触连接模型及粒子的生成,合理选取模型微观参数,制定了土样渗透判断标准,并对其运行过程进行介绍。实践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考虑了粘性岩土应力对地基水平位移、沉降变形及孔压的影响,能够反映出化学渗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型 粘性岩土 化学渗透效应 耦合流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波 《通讯世界》 2017年第12期122-122,共1页
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是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两种表现。替代效应是科技的进步而带来产品价格下调,渗透效应是指信息通信技术对其他行业的影响。研究这两种效应实际上也就是研究如何在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增加信息通信技术的功能,促进其... 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是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两种表现。替代效应是科技的进步而带来产品价格下调,渗透效应是指信息通信技术对其他行业的影响。研究这两种效应实际上也就是研究如何在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增加信息通信技术的功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经济增长 替代效应 渗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读本在幼师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效应
6
作者 连克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6-78,共3页
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我国教育重心也由“教育”转向“育人”,这一重心转移,不能不引起德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灵魂和核心,它能开启心智,有将外因内化,从而产生强大内驱力的作用,成为人们... 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我国教育重心也由“教育”转向“育人”,这一重心转移,不能不引起德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灵魂和核心,它能开启心智,有将外因内化,从而产生强大内驱力的作用,成为人们行为的动力和指南。然而,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还存在相当薄弱的环节:教材不稳定,使学生产生不可信性;理论与实践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师范学校 思想政治课 教材 德育 渗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在社会重大新闻中的渗透效应
7
作者 李洪 《新闻前哨》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科技新闻 社会新闻 渗透效应 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的铜渗透效应的电特性表征
8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3年第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渗透效应 电特性表征 MOS电容器 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渗透及离子的毒害效应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猛 马巧荣 +1 位作者 张继涛 王林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4-792,共9页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为试验材料,利用分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麦既受渗透胁迫,也受盐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效应比较快,大约在处理后1—2d内发生;离子毒害效应比较缓慢,大约需3—4d...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为试验材料,利用分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麦既受渗透胁迫,也受盐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效应比较快,大约在处理后1—2d内发生;离子毒害效应比较缓慢,大约需3—4d时间。在一半盐胁迫(200mmol/L NaCl)和一半非盐胁迫的分根条件下,小麦没有明显的渗透胁迫效应,小麦植株地上部Na+累积到毒性水平之前盐处理对小麦生长无抑制效应。小麦具有将Na+从盐胁迫一侧转移非盐一侧的能力,说明小麦吸收的Na+有一部分可以从地上部回流到根系中,回流率可达76%—89%。无水分胁迫(不加入PEG)的回流率大于水分胁迫(加入PEG)的回流率。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盐分吸收累积和回流,及渗透和离子胁迫的速度和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NR9405和小偃6号的Na+累积速度要少于陕229和RB 6;NR 9405根系排Na+能力强于陕229和RB 6。因此,NR 9405和小偃6号的耐盐性高于陕229和RB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系统 渗透效应 离子效应 Na+累积 叶面积 Na+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被引量:308
10
作者 蔡跃洲 张钧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0-114,共15页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前者是由技术进步带来ICT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实现ICT资本对其他资本的替代,支撑经济增长;后者则是ICT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能渗透和应用于各产业部门,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TFP),...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前者是由技术进步带来ICT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实现ICT资本对其他资本的替代,支撑经济增长;后者则是ICT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能渗透和应用于各产业部门,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依托Jorgenson及OECD的增长核算框架,对1977-2012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据以分析ICT的两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ICT的替代效应体现为ICT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但1990年以后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年期间更是高达9.8%,接近同期TFP的贡献;(2)在ICT资本和TFP增长测算基础上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印证了渗透效应的存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掘ICT的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有望为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通用目的技术 替代效应 渗透效应 增长核算
原文传递
纳米复合材料Fe_x(SiO_2)_(1-x)中的界面相互作用和渗透效应对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永红 熊曹水 +2 位作者 李铁 李玉芝 王德兴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8年第10期952-960,共9页
采用机械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Fex(SiO2 ) 1-x系列样品 .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M ssbauer谱和Faraday磁天平系统地研究了该系列样品不同Fe合量和不同球磨时间的微结构和磁性 .实验表明样品的微结构和磁性... 采用机械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Fex(SiO2 ) 1-x系列样品 .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M ssbauer谱和Faraday磁天平系统地研究了该系列样品不同Fe合量和不同球磨时间的微结构和磁性 .实验表明样品的微结构和磁性与球磨时间和Fe含量密切相关 .当样品的Fe含量少于 2 0wt% ,并球磨了 80h后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微观结构 :α Fe纳米晶粒和Fe团簇镶嵌在SiO2 基质中 ,形成α Fe纳米岛状和纳米尺度的类三明治结构 .Fe SiO2 界面的相互作用和渗透效应、纳米晶的尺寸效应和类三明治的特殊微观结构导致了纳米复合材料Fex(Si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界面相互作用 渗透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对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渗透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剑辉 段瑞 《经济界》 2020年第4期3-8,共6页
数字技术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剖析数字技术对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渗透效应,本研究通过搭建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的统计水平上,数字技术能显... 数字技术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剖析数字技术对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渗透效应,本研究通过搭建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的统计水平上,数字技术能显著地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衍生出明显的渗透效应;数字技术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0.093个单位的渗透效应,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部门在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时,应着力提高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出台相关鼓励机制,加快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转型升级 渗透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33
13
作者 姚军 刘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0-433,共4页
对于低渗透油藏,驱替压力梯度较小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随着驱替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驱替压力梯度大于某临界值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为常数。基于这种动态渗透率效应,建立了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解释模型,并采... 对于低渗透油藏,驱替压力梯度较小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随着驱替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驱替压力梯度大于某临界值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为常数。基于这种动态渗透率效应,建立了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解释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最小和最大渗透率条件下,动态渗透率效应持续时间越短,对应的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则压力响应及其导数曲线抬升越大;比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试井解释模型的压力响应及其导数曲线抬升幅度要平缓很多,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比封闭边界效应使导数曲线抬升的幅度要小且时间要早,分辨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动态渗透效应 试井解释模型 数值方法 启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产能新观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顺 何衡 张华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前,常用拟启动压力梯度方法来处理低渗透低速渗流阶段的非达西线性渗流规律,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动态渗透率效应模式能很好地反映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及其对应的拟启动压力梯度随驱替压力梯度的变化。据此,用差分法,得到... 目前,常用拟启动压力梯度方法来处理低渗透低速渗流阶段的非达西线性渗流规律,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动态渗透率效应模式能很好地反映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及其对应的拟启动压力梯度随驱替压力梯度的变化。据此,用差分法,得到了一种新的油井压力与产量计算方法。动态渗透率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通过与传统的达西和带启动压力梯度方法计算结果对比,认为动态渗透率效应渗流模式方法计算的压力从井底到油藏边界分布较匀缓,产量指示线为靠近坐标原点的曲线;而启动压力梯度方法的非达西线性渗流压力主要消耗在井筒附近,产量指示曲线为不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文中得出的压力和产量结果均介于2种传统方法之间,与新模式原理完全吻合,渗流模式和结论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动态渗透效应 差分法 产能 启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长滞留效应理论在肿瘤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洁 佘振南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目的综述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简称EPR效应)的发现历史、影响因素及其在大分子药物肿瘤传递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50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大分子理化性质... 目的综述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简称EPR效应)的发现历史、影响因素及其在大分子药物肿瘤传递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50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大分子理化性质、肿瘤血管结构及血管调节因子对EPR效应有重要影响,临床上使用硝酸甘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等外源性物质来提升EPR效应,以加强微粒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效果。结论 EPR效应作为大分子抗癌药物设计的"金标准",为肿瘤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长滞留效应 大分子药物 肿瘤血管 药物传递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俗文学的共轭、互补和渗透效应
16
作者 致远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2,共5页
八十年代初,通俗文学“犹抱琵琶半遮面”,带着羞涩、带着顽劣闯进高雅的文学殿堂.于是乎,当代文坛出现了雅文学和俗文学的分野.近年来,雅、俗文学似乎分道扬镳,以极端的形式执拗地走着各自的路.雅文学是那样的“雅”,尽管它被俗文学吞... 八十年代初,通俗文学“犹抱琵琶半遮面”,带着羞涩、带着顽劣闯进高雅的文学殿堂.于是乎,当代文坛出现了雅文学和俗文学的分野.近年来,雅、俗文学似乎分道扬镳,以极端的形式执拗地走着各自的路.雅文学是那样的“雅”,尽管它被俗文学吞食得几无立身之地,还在抖动着五光十色的羽毛,显示着自己的高雅.一些作家片面追求所谓“向内转”、“自我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文学 雅文学 渗透效应 共轭 作品 心理定势 渗透和交融 雅俗文学 通俗小说 作家
原文传递
数据要素×出版: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分析——基于出版供给侧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谏 李翠玲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出版供给侧的数据要素溢出效应由裂变效应、聚合效应、生成效应及渗透效应构成。内容资源裂变、数据模态裂变、数据产品裂变是出版数据要素裂变效应的基本内涵;异质多模态数据资源聚合、电子书向数字图书馆的聚合、条目数据集聚及出版... 出版供给侧的数据要素溢出效应由裂变效应、聚合效应、生成效应及渗透效应构成。内容资源裂变、数据模态裂变、数据产品裂变是出版数据要素裂变效应的基本内涵;异质多模态数据资源聚合、电子书向数字图书馆的聚合、条目数据集聚及出版数据语料库-出版大数据-出版大模型的聚合形成了出版数据要素的聚合效应;基于模板、规则、群体智能及大模型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加速形成了出版数据要素的生成效应;出版数据要素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相互之间的渗透、协同、融合、替代共同诠释着出版数据要素的渗透效应。出版数据要素的裂变效应、聚合效应、生成效应是“数据×”发挥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出版数据要素的渗透效应则是“要素×”发挥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前者往往是数据自身发挥乘数效应并创造价值,后者则是数据与其他要素融合发挥乘数效应并创造价值,二者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出版 出版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裂变效应 聚合效应 生成效应 渗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土–膨润土阻隔屏障化学渗透膜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贤雷 张润 +3 位作者 万勇 杜延军 杨玉玲 毕钰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72-176,共5页
研究了锌污染地下水作用下,六偏磷酸钠(SHMP)改性膨润土/砂阻隔屏障回填料的化学渗透膜效应行为和扩散特性。通过单个试样多阶段的化学渗透试验,以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硝酸锌溶液作为试验溶液,对SHMP改性膨润土/砂回填料的化学渗透膜... 研究了锌污染地下水作用下,六偏磷酸钠(SHMP)改性膨润土/砂阻隔屏障回填料的化学渗透膜效应行为和扩散特性。通过单个试样多阶段的化学渗透试验,以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硝酸锌溶液作为试验溶液,对SHMP改性膨润土/砂回填料的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有效扩散系数及阻滞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回填料的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随初始硝酸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后下降趋势逐渐趋于稳定。改性膨润土/砂回填料对重金属锌的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约为未改性材料的2~3倍。随着初始硝酸锌溶液浓度的增加,SHMP改性膨润土/砂回填料的有效扩散系数增大,而阻滞因子则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偏磷酸钠 砂–膨润土 化学渗透效应 扩散特性 硝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碱激发矿粉-膨润土-土竖向屏障材料阻隔铅污染物的化学渗透膜效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双杰 伍浩良 +4 位作者 傅贤雷 蒋宁俊 万佳磊 李江山 杜延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8-1086,共9页
采用活性氧化镁激发粒化高炉矿粉(GGBS)制备氧化镁激发矿粉-膨润土-土(MSBS)竖向阻隔屏障材料。通过一维土柱化学渗透试验,研究了硝酸铅(Pb(NO_(3))_(2))污染液浓度对MSBS阻隔屏障材料的阻隔性能参数包括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有效扩散... 采用活性氧化镁激发粒化高炉矿粉(GGBS)制备氧化镁激发矿粉-膨润土-土(MSBS)竖向阻隔屏障材料。通过一维土柱化学渗透试验,研究了硝酸铅(Pb(NO_(3))_(2))污染液浓度对MSBS阻隔屏障材料的阻隔性能参数包括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有效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MSBS、土-膨润土(SB)和膨润土防水毯(GCL)竖向屏障材料的阻隔性能参数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MSBS屏障材料在Pb(NO_(3))_(2)污染液中表现出明显的化学渗透膜效应,其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随着Pb(NO_(3))_(2)污染液浓度增加迅速减小。MSBS阻隔屏障材料Pb^(2+)的有效扩散系数随Pb(NO_(3))_(2)污染液浓度增大略有增加,但变化幅度明显低于SB屏障材料。MSBS的阻滞因子受Pb^(2+)浓度影响不显著,而SB竖向阻隔屏障对于Pb^(2+)的阻滞因子则随其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GGBS MSBS 化学渗透效应 有效扩散系数 阻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CHS对棉花幼苗的渗透胁迫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旭光 赵可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69-73,共5页
在短期条件下,用CHS(浓缩Hoagland培养液)、CHS并在根际加压、NaCl溶液、NaCl溶液并在根际加压处理棉花幼苗,CHS与NaCl溶液等渗(渗透势均为-048MPa),根际加压+048MPa.结果表明Na... 在短期条件下,用CHS(浓缩Hoagland培养液)、CHS并在根际加压、NaCl溶液、NaCl溶液并在根际加压处理棉花幼苗,CHS与NaCl溶液等渗(渗透势均为-048MPa),根际加压+048MPa.结果表明NaCl和CHS的渗透胁迫效应可抑制棉花幼苗的生长,还可减少叶蒸腾率、植物体含水量并降低木质部汁液渗透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HS 氯化钠 幼苗 渗透胁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