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立法 梁学平 +2 位作者 强福荣 梁辰 张淑敏 《科学决策》 CSSCI 2017年第1期18-35,共18页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上涨、养老金亏空等问题的重要决策之一。基于天津市351位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列联表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年...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上涨、养老金亏空等问题的重要决策之一。基于天津市351位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列联表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身体越健康、收入越高的居民更易于接受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身处管理岗的居民要比非管理岗的居民更易于接受该政策;与民营、私营企业职员相比,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单位的职员更易于接受该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接受意愿 影响因素 天津市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钮友宁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6-60,共5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政府适时调整现行劳动保障政策,尤其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前奏曲。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深刻变化,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政府适时调整现行劳动保障政策,尤其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前奏曲。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深刻变化,要深化劳动保障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研究,科学评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变量,合理确定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前置性条件,科学确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实施节点,加大各级劳动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广泛征求社会民意,有效凝聚共识,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不断提高劳动法规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努力使我国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公共政策调整动机和实施效果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前瞻性条件 实施节点 劳动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执行预期分析
3
作者 谭国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88-89,共2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等情况的发生,我国必须实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执行困难的现象,这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其执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延迟退休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责任:基于精算模型的测算
4
作者 曾益 聂韬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72,共17页
2024年9月13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正值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十年过渡期结束之际。本文构建精算模型测算过渡期结束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财政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1)假定过渡期未结束,2025—2050... 2024年9月13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正值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十年过渡期结束之际。本文构建精算模型测算过渡期结束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财政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1)假定过渡期未结束,2025—2050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累计财政责任为106.24万亿元;(2)当过渡期结束,养老金待遇计发执行新办法,如果补齐全额供款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或做实全额供款单位所有参保人员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累计财政责任为64.97万亿~74.32万亿元,相较于过渡期未结束情形,累计财政责任下降30.05%~38.85%;(3)进一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相较于前一情形,若男性和女性分别于63岁和58岁退休,累计财政责任下降19.29%~23.66%,若男性和女性分别于66岁和61岁退休,累计财政责任下降26.81%~32.86%。综上,过渡期结束会大幅度减轻财政责任,且进一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显著减轻政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 财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斌 《老龄科学研究》 2016年第10期45-52,共8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现行退休制度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支付危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国情。从我国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及其条件,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现行退休制度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支付危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国情。从我国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及其条件,探讨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整体构思及其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退休制度
原文传递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勋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26-130,共5页
近年来,为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纷纷聚焦“延迟退休年龄制度”解决方案。2016年3月31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虽然... 近年来,为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纷纷聚焦“延迟退休年龄制度”解决方案。2016年3月31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虽然延迟退休年龄尘埃落定,但关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一方案的论争却从未停止,这使得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制度在中国如何推行,成为当下社会保障领域热议话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养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休年龄政策方案制定需要考虑政策关键要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席恒 翟绍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7-248,共2页
席恒、翟绍果撰文《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机制与方案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曼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因此,需要理性探究退休年龄的本质与退休制度的演进,科学分析退休年龄的决定机制与影响因素,综... 席恒、翟绍果撰文《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机制与方案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曼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因此,需要理性探究退休年龄的本质与退休制度的演进,科学分析退休年龄的决定机制与影响因素,综合制定渐进式、差异化的退休年龄政策方案,并全面评估和系统研究渐进式延迟年龄政策方案的社会经济效应,即客观分析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结构与就业、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养老金收支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众社会预期与社会稳定的影响,从而为政策优化和办案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席恒 翟绍果 《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机制与方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延迟退休、就业市场转变与青年人就业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曲绍旭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3,共9页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对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不仅对就业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与知识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就业的保障方式、就业市场布局以及市场运行规范,而且会改变就业人口的...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对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不仅对就业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与知识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就业的保障方式、就业市场布局以及市场运行规范,而且会改变就业人口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在以上影响下,青年人的就业行为动机、就业选择意愿以及就业保障预期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防止以上变化可能导致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从引导青年人对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理解、提高青年人对就业竞争的认知能力、提高青年人对未来就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疏导青年人的就业心理;从提高青年人就业参与力度、引导青年人就业期望等方面改变青年人的就业行为;从完善人才就业准入制度、完善“梯度化”培训机制、完善内部福利等方面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从实施过渡性的就业保障制度、完善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等方面优化就业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就业市场 就业选择
原文传递
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检视及其改革完善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文全 金雷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5,156,共15页
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我国将逐步迈向中度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退休年龄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其中,现行女性退休年龄制度以身份和岗位并行确定退休年龄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大量有关女性退休年龄认定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险... 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我国将逐步迈向中度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退休年龄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其中,现行女性退休年龄制度以身份和岗位并行确定退休年龄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大量有关女性退休年龄认定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权益争议,许多未达到老龄的女性被迫退休,引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萎缩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负担持续增加。通过对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溯源探寻与系统性检视后发现,退休年龄审查规范的缺失和准用标准的冲突是导致女性退休年龄歧视与减损女性劳动权益的根本原因。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完善的法治路径应立足于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发展需求,在基本原则上坚持以权利本位为核心塑造女性退休权、禁止年龄歧视与身份歧视;在具体路径上以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构造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短期内先行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再以任何标准区分女性退休年龄;长期内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使之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保护女性退休权益的理性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女性退休年龄 退休 弹性退休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原文传递
从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改革入手激励延迟退休
10
作者 申嫦娥 高拴平 《群言》 2022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前,我国已步入典型的老龄社会。在老龄社会中,为了缓解社保支付的巨大压力,延迟退休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延迟退休年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研究制定... 目前,我国已步入典型的老龄社会。在老龄社会中,为了缓解社保支付的巨大压力,延迟退休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延迟退休年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后,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是对于激励延迟退休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改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激励延迟退休可以从个人所得税与养老保险政策和制度改革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延迟退休 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保险政策 老龄社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若干重大问题
原文传递
2025年1月简明时政
11
作者 余凡(整理)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5年第2期3-6,共4页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职...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政要闻(2025年1月)
12
作者 王高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5年第2期3-5,共3页
国内要闻。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 国内要闻。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女职工退休年龄 男职工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延迟 最低缴费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为老年人和养老事业带来哪些变化
13
作者 王勇 《晚晴》 2021年第4期16-17,共2页
对比"十三五"规划,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2020年以后将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1.从退休老人到极具价值的人力资源源。。"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 对比"十三五"规划,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2020年以后将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1.从退休老人到极具价值的人力资源源。。"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从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到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将老年人视为人力资源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十四五"及以后,退休之后的老年人仍将被视为人力资源,要积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年龄人口 退休老人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养老事业 劳动力就业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综合应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