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游渐扩管安装条件的内锥流量计性能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彦梅 徐英 +2 位作者 张朝龙 郭玉 唐飞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针对内锥流量计使用灵活性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实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游渐扩管安装条件对内锥流量计性能的影响,以获取所需的最短直管段长度。研究对象是100mm口径、β值分别为0.45,0.65,0.85三种结构类型... 针对内锥流量计使用灵活性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实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游渐扩管安装条件对内锥流量计性能的影响,以获取所需的最短直管段长度。研究对象是100mm口径、β值分别为0.45,0.65,0.85三种结构类型的样机。开展了基线和渐扩管两种类型的实验,仿真和实验的介质均为常温水,雷诺数范围分别为0.2488×10^5~2.488×10^5和0.3843×10^5-2.479×10^5,仿真结果和实验结论一致。利用附加不确定度和流出系数相对误差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给出了上游渐扩管安装条件内锥流量计所需的直管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扩管 内锥流量计 计算流体动力学 流出系数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相气力输送水平渐扩管流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锟 段广彬 刘宗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0,6,共5页
在输送压力可达0.3MPa的高浓度流态化气力输送试验台上,以压缩空气作为输送动力,脱硫石膏粉体作为输送介质,在水平渐扩管中进行两相流试验。分别从输送能力,固体速度,压降变化等方面进行流动分析和探讨。通过试验研究,得到系统输送能力... 在输送压力可达0.3MPa的高浓度流态化气力输送试验台上,以压缩空气作为输送动力,脱硫石膏粉体作为输送介质,在水平渐扩管中进行两相流试验。分别从输送能力,固体速度,压降变化等方面进行流动分析和探讨。通过试验研究,得到系统输送能力和固体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固气比、渐扩管管径比和扩散角对渐扩管压降的影响规律。在基于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量纲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到渐扩管阻力特性方程,误差分析表明该拟合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相气力输送 水平渐扩管 流动分析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颗粒在弯道与渐扩管组合管系内的运动分布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相鹏 洪滔 高增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22-4728,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弯道与渐扩管相连的管道内气固两相流运动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弯道和渐扩段气相流场分布特征及气相回流卷吸作用下颗粒运动分布特性,研究沿出口水平管段二次流结构发展变化及其对颗粒分布及沉降的影响。针对...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弯道与渐扩管相连的管道内气固两相流运动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弯道和渐扩段气相流场分布特征及气相回流卷吸作用下颗粒运动分布特性,研究沿出口水平管段二次流结构发展变化及其对颗粒分布及沉降的影响。针对不同入口速度下,水平管内气流速度、截面平均二次流速度和颗粒质量浓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弯道后的水平管道,二次流速度很快下降;二次流对颗粒的卷吸搬运作用,降低颗粒在管道截面的局部聚集浓度;当入口气流速度为4 m/s或更小时,水平管内上升二次流速度较小,颗粒沉降现象明显;当速度增大到6 m/s,水平管截面颗粒质量浓度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颗粒 气固两相流 弯道 渐扩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渐扩管内紊流数值预测诊断系统的研究——网格数和差分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勇 何永森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路内完全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的紊流在入口的雷诺数为2 93 0 0 0和1160 0 0 .在不同的网格数...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路内完全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的紊流在入口的雷诺数为2 93 0 0 0和1160 0 0 .在不同的网格数和差分方法等计算条件下分别给出了时均流速、紊流动能分布的计算结果,并分别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知在不同计算条件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锥形渐扩管 紊流 DHR型k—ε紊流模型 壁画函数·BF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渐扩管内紊流数值预测诊断系统的研究——模型函数、网格配置和雷诺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永森 蒋光彪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7,共5页
用DLR型k-ε紊流模型·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路内完全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的紊流在入口的雷诺数为1.16×10^5-5×10^5,在不同的模型函数... 用DLR型k-ε紊流模型·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路内完全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的紊流在入口的雷诺数为1.16×10^5-5×10^5,在不同的模型函数、网格配置和雷诺数等计算条件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别给出了时均流速和紊流动能分布的计算结果,并分别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知在不同计算条件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仿真 锥形渐扩管 素流 DLR型k-ε紊流模型·BFC法 模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渐扩管内紊流计算机仿真诊断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小勇 骆坚 +1 位作者 何永森 刘邵英 《矿业研究与开发》 EI CAS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用DLR型k ε紊流模型·BFC法对锥形渐扩管内紊流的 3种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紊流耗散率入流边界条件壁面值εin ,w对主流动方向时均速度 u、紊流动能k和涡动粘性系数υt 在流路中心分布的影响较大 ,而对ε分布的影响... 用DLR型k ε紊流模型·BFC法对锥形渐扩管内紊流的 3种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紊流耗散率入流边界条件壁面值εin ,w对主流动方向时均速度 u、紊流动能k和涡动粘性系数υt 在流路中心分布的影响较大 ,而对ε分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测 诊断系统 DLR型k-ε紊流模型 紊流耗散率 锥形渐扩管 粘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锥形渐扩管内紊流近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瑞 何永森 《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共5页
用DLR型k-ε紊流模型.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缩粘性紊流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对数值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该种紊流流动的近壁特性。
关键词 DLR型k-ε紊流模型 锥形渐扩管 紊流 数值仿真 近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渐扩管内逆压梯度紊流场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瑞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用DLR(近壁低雷诺数)型k-ε紊流模型.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不同数值入流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整个流场主要流动参数的分布特性。
关键词 数值仿真 锥形渐扩管 紊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对锥形渐扩管内紊流的数值仿真——壁面函数·BFC法之时间步长、加速系数和数值方法的影响
9
作者 何永森 蒋紫筠 肖瑞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0、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紊流的入口雷诺数为1.16×105和2.93×105.在不同的时间步长、...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0、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紊流的入口雷诺数为1.16×105和2.93×105.在不同的时间步长、加速系数和数值方法等计算条件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别给出了时均流速和紊流动能分布的计算结果,并分别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知不同计算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R型k—ε紊流模型 壁面函数·BFC法 锥形渐扩管 数值仿真 时间步长 加速系数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扩管流阻理论的双梯形筛管割缝结构研究
10
作者 李夯 刘永红 +1 位作者 王亚洲 马建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3,共4页
鉴于目前对割缝筛管的双梯形缝局部阻力损失研究较少的状况,运用渐扩管流动阻力理论,提出基于阻力系数的双梯形缝隙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用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梯形缝总阻力系数随扩散角的变化而... 鉴于目前对割缝筛管的双梯形缝局部阻力损失研究较少的状况,运用渐扩管流动阻力理论,提出基于阻力系数的双梯形缝隙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用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梯形缝总阻力系数随扩散角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给定入口雷诺数与合适转折宽度的情况下,总存在最佳扩散角使总阻力最小;最佳扩散角随入口雷诺数的不同而不同,在常见的雷诺数范围内,雷诺数越大,最佳扩散角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梯形缝 渐扩管 散角 转折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扩管内气液环状流附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启国 王莹 汪雄师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油气两相流在渐扩管内的液相的附壁情况,得到了渐扩管扩张段的速度场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改变渐扩管的扩张角对扩张段环状流液膜附壁的影响。结果表明,渐扩管扩张段的锥角对环状流液膜的附壁有很大的影响,扩...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油气两相流在渐扩管内的液相的附壁情况,得到了渐扩管扩张段的速度场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改变渐扩管的扩张角对扩张段环状流液膜附壁的影响。结果表明,渐扩管扩张段的锥角对环状流液膜的附壁有很大的影响,扩张段横截面的速度差值和压降随扩张角增大而增大,但是轴向梯度力却随之减小。这些结论对油气润滑系统中的输运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达效应 环状流 渐扩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后续管的渐扩管路内复杂紊流的计算机仿真
12
作者 何永森 骆坚 卢小勇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6期48-49,62,共3页
用DLR型K -ε紊流模型及其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 ,对带后续管 (总扩散角为 8° ,扩散度为 4 )的锥形渐扩管的管路内 ,具有复杂压力梯度 ,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缩粘性紊流进行了高精度高效率计算机仿真研究。应用实例的入口雷诺数为 2 ... 用DLR型K -ε紊流模型及其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 ,对带后续管 (总扩散角为 8° ,扩散度为 4 )的锥形渐扩管的管路内 ,具有复杂压力梯度 ,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缩粘性紊流进行了高精度高效率计算机仿真研究。应用实例的入口雷诺数为 2 .93× 10 5和 1.16× 10 5。给出了主流动方向时均速度、紊流动能、雷诺应力和壁面压力系数分布的数值预测结果。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流场 复杂压力梯度 数值模拟 锥形渐扩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渐扩管内紊流数值预测软件包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何永森 刘邵英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6,共6页
锥形渐扩管内紊流数值预测应用软件包可用于预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机械、航空航天机械和通用机械中的锥形渐扩管、扩散器和扩压器内不可压缩粘性紊流场各流动参数的分布规律,为优化设计、系列化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 锥形渐扩管内紊流数值预测应用软件包可用于预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机械、航空航天机械和通用机械中的锥形渐扩管、扩散器和扩压器内不可压缩粘性紊流场各流动参数的分布规律,为优化设计、系列化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解决CAD关键技术问题,为测试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本文着重阐述了该软件包的特,点及其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渐扩管 紊流 计算机仿真 应用程序 矿山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天然气渐扩管冲蚀磨损仿真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博 徐鑫 +2 位作者 陈一鸣 张秋实 王卫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95,共10页
为了研究含砂天然气集输管道渐扩管的冲蚀磨损现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渐扩管流场的Euler多相流、流固耦合及冲蚀模型,分析渐扩管的应力分布、流动特性及冲蚀效果,并与突扩管进行比较;通过改变管道入口流速、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流率等参... 为了研究含砂天然气集输管道渐扩管的冲蚀磨损现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渐扩管流场的Euler多相流、流固耦合及冲蚀模型,分析渐扩管的应力分布、流动特性及冲蚀效果,并与突扩管进行比较;通过改变管道入口流速、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流率等参数,对渐扩管流场特性及冲蚀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渐扩管应力集中在喉部及出口管段内壁面,冲蚀区域集中在出口管段下表面及出口处,出口管段冲蚀区域呈"椭圆形",出口处冲蚀区域呈"U"形;突扩管应力集中在进口管段与出口管段交界处的上壁面,冲蚀区域位于进口管段;渐扩管冲蚀速率随入口流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颗粒粒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随颗粒质量流率增加呈线性增长;相同条件下,突扩管最大等效应力是渐扩管的1.73倍,变形位移是渐扩管的1.77倍,而渐扩管冲蚀较为严重,最大冲蚀速率是突扩管的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渐扩管 应力分析 冲蚀磨损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扩管内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玲莉 谢壮宁 《风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17,共5页
通过对渐扩管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其结果发现:渐扩管元件对管道和系统的作用不仅和全身尺寸有关,而且也和安装位置有关。设计不合理的渐扩管使管道系统产生再生气流噪声,同时使管道系统气流引起更大脉动,造成整个系统振... 通过对渐扩管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其结果发现:渐扩管元件对管道和系统的作用不仅和全身尺寸有关,而且也和安装位置有关。设计不合理的渐扩管使管道系统产生再生气流噪声,同时使管道系统气流引起更大脉动,造成整个系统振动,本文为渐扩管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机 渐扩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渐扩管与后接管紊流模型正交离散网格的生成技术
16
作者 蒋紫筠 马利斌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1期170-172,共3页
通过采用Possion方程进行正交离散网格的生成技术对总扩散角为80、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生成正交离散网格,并绘制出了在此方法下的网格生成图。
关键词 紊流模型 锥形渐扩管 Possion方程 正交离散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流道系统渐扩管水力损失分析与结构优化
17
作者 胡旭财 胡亚辉 +1 位作者 宁图增 李俊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8-42,共5页
针对消防流道系统渐扩管局部水力损失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渐扩管内部流动进行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渐扩管局部损失系数进行计算,运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渐... 针对消防流道系统渐扩管局部水力损失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渐扩管内部流动进行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渐扩管局部损失系数进行计算,运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渐扩管结构。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在不同流量下,渐扩管水力损失符合二次抛物线规律。扩张角与管径比对渐扩管水力损失有显著影响,在扩张角为8.6°,管径比为1.4时,水力损失最小。工程应用中应重视渐扩管选型,降低局部水力损失,提高流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扩管 水力损失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消防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渐扩消力池体型优化与水力特性分析
18
作者 石林平 廖智颖 +2 位作者 谢志高 周训成 涂向阳 《人民珠江》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东涌水库溢洪道采用泄槽台阶消能+下游消力池底流消能的工程方案,但受限于地形地质条件,消力池宽度较窄,与河道呈145°夹角,且下游现状交通桥阻碍行洪,不利因素较多。原方案泄流进入消力池后,池内水面波动大,出池水流大幅加速,河道... 东涌水库溢洪道采用泄槽台阶消能+下游消力池底流消能的工程方案,但受限于地形地质条件,消力池宽度较窄,与河道呈145°夹角,且下游现状交通桥阻碍行洪,不利因素较多。原方案泄流进入消力池后,池内水面波动大,出池水流大幅加速,河道内主流集中,交通桥上游左侧形成大范围回流区。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消力池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加深消力池、池内前段设T型墩、左偏消力池左侧边墙、降低尾坎起反坡至河道等措施,水流流态明显改善。泄流入池后水面波动幅度减小,出池水流不再加速,河道内水流分散、流速减缓。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道 单侧消力池 T型墩 水工模型 流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扩底流口旋流器分级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尉士征 张伟 +2 位作者 卢元利 刘培坤 姜兰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在磨矿分级系统中,旋流器高底流浓度易出现绳状排料现象,导致底流口堵塞,造成溢流跑粗,降低了分离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渐扩底流口结构,并对底流口结构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浓度下底流口渐扩角度对产物浓度、粒度、综合分级... 针对在磨矿分级系统中,旋流器高底流浓度易出现绳状排料现象,导致底流口堵塞,造成溢流跑粗,降低了分离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渐扩底流口结构,并对底流口结构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浓度下底流口渐扩角度对产物浓度、粒度、综合分级效率、底流产率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旋流器进料浓度升高,底流排料散射角度减小,当进料浓度大于10%时,旋流器出现绳状排料现象,改用渐扩底流口可减轻绳状排料现象,旋流器底流排料散射角度随着底流口渐扩角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旋流器进料浓度大于10%时,旋流器底流排料散射角度与旋流器分级性能呈整体对应关系,在不同的进料浓度下,合理选用相对应渐扩角度的底流口可以使旋流器分离效果达到最佳;在进料浓度为25%时,旋流器常规底流口溢流产物中+20μm粒级含量为62.44%;相较于常规底流口,渐扩底流口结构可使旋流器溢流中+20μm粒级含量降低22.54%;底流口渐扩角为60°时,旋流器-40μm粒级综合分级效率最高,相较于20°渐扩角底流口分级效率增加了1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底流口 排料角度 分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HR k-ε模型与AMG法对渐扩管内紊流数值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光彪 何永森 +1 位作者 舒适 肖映雄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0,共4页
机械和矿山工程中广泛使用锥形渐扩管。用基于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坐标变换)法与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简称AMG方法)及一种新五点格式相结合的数值方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 机械和矿山工程中广泛使用锥形渐扩管。用基于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坐标变换)法与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简称AMG方法)及一种新五点格式相结合的数值方法,对总扩散角为8,°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预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Point-SOR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计算条件及数值求解精度下,用这种数值方法可以提高对该种紊流的数值计算效率,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流模型 代数多重网格方法 数值预测 锥形渐扩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