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晚期文官补子纹样与工艺研究 |
李晓玲
|
《纺织科学研究》
|
2016 |
1
|
|
2
|
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清晚期家具设计研究 |
孙迟
付文妍
|
《艺术大观》
|
2019 |
0 |
|
3
|
论清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文档名词的影响 |
康胜利
丁海斌
|
《山西档案》
|
2018 |
2
|
|
4
|
从王培荀《乡园忆旧录》看清晚期地方士绅的风俗观 |
周连华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9 |
0 |
|
5
|
论清晚期福州旗人的维系与变化 |
张慧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6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晚期官员袍服工艺考述 |
秦溢
|
《文物天地》
|
2024 |
0 |
|
7
|
清中晚期黔西北地区“大定文化中兴”现象论略 |
李灶
杨庆鹏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便击筑悲歌,谁与衔杯?”——清代晚期的满族诗词书写 |
关纪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9
|
清晚期“文凭”一词嬗变研究 |
丁海斌
康胜利
|
《档案》
|
2016 |
1
|
|
10
|
清晚期官式建筑彩画艺术特征 |
刘芹
夏一珂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沈衍庆与清晚期江西乡村社会治理 |
陈海斌
|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清中晚期中国生态严重退化的思考——兼论“摊丁入地”政策与长城生态功能消失的协同作用 |
史威
朱捷
张静
田晓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3
|
清中晚期广西三江地区侗族风雨桥建筑造型演变探析 |
刘洪波
|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明中晚期至清中期华瓷外销蓬勃发展的原因探析 |
黄纪阳
|
《山东陶瓷》
CAS
|
2006 |
1
|
|
15
|
从档案看清朝中晚期江西宗族社会的嬗变——以吉安府龙泉县为例 |
陈东有
姜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6
|
清中晚期江南十番与南北戏曲曲艺环流考论 |
裴雪莱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3 |
0 |
|
17
|
春秋战国与清中晚期社会思想之比较 |
成曦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8
|
明中晚期至清中期华瓷外销的蓬勃发展及其原因 |
黄纪阳
|
《甘肃农业》
|
2006 |
0 |
|
19
|
清中晚期双龙五凤点翠冠饰材质与工艺研究 |
纪娟
谭盼盼
杨军昌
葛洪
董少华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20
|
与古为新——论清中晚期“碑学”的形成及影响 |
王铁刚
|
《河南农业》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