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艳 梁玉美 +1 位作者 冯燕妮 杨松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例和重度NEC组(Ⅱ~Ⅲ级)32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明确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EC回肠组织和正常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重度NEC的价值。结果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0.52)、(3.03±0.64),高于对照组的(1.02±0.21)、(0.93±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C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0±0.21)、(1.13±0.24),高于正常回肠组织的(0.34±0.12)、(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患儿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23,P<0.001)。重度NEC组合并气腹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者占比和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轻度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是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联合预测重度NE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预测(Z=4.127、4.261,P<0.05)。结论RIPK3 mRNA、MLKL mRNA在NEC患儿外周血中表达升高,两者均与NEC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NEC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正燕 孙传俊 杨献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67)、肝硬化(LC)组(n=61)和肝细胞肝癌(HCC)组(n=47);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对不同阶段HBV感染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4组受试者PBMC中MLKL、RIPK3、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9.364、1009.381、159.407,P<0.05)。CHB组、LC组、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C组、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HB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HB组(P<0.05)。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C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C组(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不同阶段HBV感染组患者PBMC中MLKL mRNA表达与RIPK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14、0.432、0.449,P<0.01),MLKL mRNA表达与caspase-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56、-0.378、-0.721,P<0.01),RIPK3 mRNA表达与caspase-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415、-0.400、-0.416,P<0.01)。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鉴别CHB和HCC的AUC分别为0.918、0.859和0.912,三者联合鉴别CHB和HCC的AUC为0.945。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鉴别LC和HCC的AUC分别为0.768、0.834和0.839,三者联合鉴别LC和HCC的AUC为0.895。结论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不同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肝癌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 CASPASE-8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中的表达及调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衡 武琳琳 +2 位作者 李世杰 匡野 马兴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构建小鼠早期妊娠模型、人工诱导子宫蜕膜化模型、雌二醇和(或)孕酮处理子宫模型;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应用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和二丁...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构建小鼠早期妊娠模型、人工诱导子宫蜕膜化模型、雌二醇和(或)孕酮处理子宫模型;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应用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和二丁酰环腺苷酸诱导其蜕膜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小鼠早期妊娠子宫、蜕膜化子宫和激素处理子宫中ML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LKL mRNA在体外诱导的人蜕膜化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MLKL mRNA及蛋白在妊娠第1~4天的子宫腔上皮表达量较低且不规律,在妊娠第5天的子宫腔上皮及其周围的蜕膜细胞中表达,妊娠第6~8天主要集中在蜕膜组织中表达,着床后表达量逐日增高并在妊娠第7天达到最高峰,妊娠第8天表达稍有下降。(2)在人工诱导蜕膜化的小鼠子宫中,MLKL mRNA表达量很高,整个蜕膜区域均有表达,而在对照组小鼠子宫中则无明显表达。MLKL蛋白的表达与mRNA相一致。MLKL mRNA在体外诱导的人蜕膜化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孕酮处理的小鼠子宫中MLKL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KL受孕酮的调控参与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 程序性细胞坏死 妊娠 胚胎植入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在小鼠脑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亚会 朱媛媛 +4 位作者 杨吉平 郇宇 李燕 王亚周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研究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LKL)在C57BL/6J小鼠脑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向野生型(WT)和MLKL敲除(MLKL^-/^-) 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浓度为6 mg/ml玫瑰红溶液(剂量为40 mg/kg)构建缺血后脑水肿模型。... 目的:研究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LKL)在C57BL/6J小鼠脑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向野生型(WT)和MLKL敲除(MLKL^-/^-) 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浓度为6 mg/ml玫瑰红溶液(剂量为40 mg/kg)构建缺血后脑水肿模型。一周后取组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MLKL在缺血后脑水肿区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检测MLKL在小鼠缺血后脑水肿区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MLKL的亚细胞水平定位,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组织缺血坏死及水肿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WT小鼠大脑皮质无MLKL表达,缺血后脑损伤区的WT小鼠有大量MLKL阳性细胞,MLKL主要表达于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脑缺血后脑损伤区的MLKL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电镜结果显示脑水肿区域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内有大量MLKL蛋白胶体金颗粒分布; HE染色结果显示MLKL敲除可显著减轻脑水肿程度。结论:脑缺血可上调WT小鼠缺血部位MLKL表达,提示MLKL可能参与缺血后的脑水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 脑水肿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非坏死性凋亡功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沈钺 陈东良 +1 位作者 陆远富 李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00-2106,共7页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Degterev等[1]于2005年命名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受阻时,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备用途径确保细胞死亡的进展[2]。不同于凋亡对胱天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依赖,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依赖于混合谱系激酶...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Degterev等[1]于2005年命名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受阻时,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备用途径确保细胞死亡的进展[2]。不同于凋亡对胱天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依赖,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依赖于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的磷酸化。MLKL属于蛋白激酶超家族,是一种不具有激酶功能的假激酶,作为终末专属效应蛋白在坏死过程中发挥作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 坏死性凋亡 自噬 内体转运 磷酸化 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突变体的激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越 张海威 +1 位作者 章海兵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突变体的激酶活性。方法·分别对RIPK3中的4个氨基酸(Q84WDF87)进行突变,并将这些突变体与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 目的·研究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突变体的激酶活性。方法·分别对RIPK3中的4个氨基酸(Q84WDF87)进行突变,并将这些突变体与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pseudokinase,MLKL)共同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型RIPK3突变体S232位点自磷酸化的情况及其对MLKL S345位点磷酸化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观察RIPK3与MLKL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非还原裂解法检测MLKL的寡聚化情况。结果·RIPK3ΔQ84、RIPK3ΔW85和RIPK3ΔD86的激酶活性显著降低,RIPK3Q84A/RIPK3Q84E、RIPK3W85Y和RIPK3D86A/RIPK3D86Y的激酶活性无明显改变;RIPK3W85A的自磷酸化减少,但不影响MLKL的磷酸化与寡聚化。结论·Q84、W85与D86是调节RIPK3激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RIPK3W85A的激酶活性减弱,但其对MLKL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假激酶 激酶活性 程序性细胞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基因沉默抑制人成骨样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子波 黄保丁 +3 位作者 向珊珊 邬培慧 张志奇 廖威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6期7988-7993,共6页
背景:造成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完整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假体周围骨溶解、吸收是人工关节松动的典型病理生理过程。白细胞介素1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骨吸收进程。目的:实验通过观察siRNA沉默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 背景:造成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完整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假体周围骨溶解、吸收是人工关节松动的典型病理生理过程。白细胞介素1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骨吸收进程。目的:实验通过观察siRNA沉默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4,IRAK-4)基因表达对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为防治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IRAK-4-siRNA转染入MG63细胞。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不加入任何转染试剂;对照组以scrambled siRNA序列进行转染;沉默组以特异性IRAK-4-siRNA序列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靶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MAPK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靶基因沉默组的IRAK-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G63细胞IRAK-4表达下调后,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c-Jun氨基末端激酶1/2P46、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38MAPK表达下调分别为62%,64%,68%(P<0.05)。结果证实,siRNA沉默IRAK-4基因抑制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MAPK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体周围骨溶解 无菌性松动 人成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RNA干扰 基因沉默 基因转染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少慕 张标 冯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其与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我院65例NSCLC患者手术新鲜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Real-timePCR)检测N... 目的探讨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其与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我院65例NSCLC患者手术新鲜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Real-timePCR)检测NSCLC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MLKL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MLKL的mRNA表达水平和NSCLC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学特征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Kalpan-MeierPlotter网站分析癌组织中的MLKL表达水平和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在NSCLC癌组织中MLKL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0±0.13比5.69±0.49,P=0.000);NSCLC组织中MLKL的mRNA表达水平与T及N分期呈明显负相关(P=0.026、0.048),较低的MLKL的mRNA表达提示较差的组织分化(P=0.040);MLKL低表达的NSCLC总人群和腺癌人群的总生存期(OS)和进展后生存期(PPS)显著低于MLKL高表达组(P=0.000、0.006、0.014、0.014)。结论MLKL在NSCLC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与NSLCL的分化程度、T和N分期明显相关,其低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 预后
原文传递
RIP1、MLKL蛋白在未分化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姜燕 郭越 +2 位作者 王芳 张学 牛彦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AT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RIP1、MLKL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RIP1、MLKL...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AT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RIP1、MLKL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RIP1、MLKL在AT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模式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培养人未分化型甲状腺癌THJ-11T、THJ-16T、THJ-21T、ASH-3、BHT101细胞系、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CAL-62、PDTC-1、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Nthy-ori 3-1、HTORI-3,利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检测细胞系中RIP1、MLKL的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相比,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中RIP1、MLKL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更高。(2)48例ATC患者中,14例起源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34例起源于滤泡状甲状腺癌(FTC)。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多形性。形态学特征包括梭形细胞为主的肉瘤样及鳞状细胞样。(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IP1表达主要定位于ATC细胞膜。48例ATCs中有24例(50.0%)RIP1染色阳性。组织中含有混合岛状或低分化癌成分。MLKL阳性细胞核表达清晰,48例ATC患者中有29例(60.4%)患者MLKL染色阳性。(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IP1和MLKL过度表达会缩短AT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P<0.05),但对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无明显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IP1高表达、MLKL高表达、N分期、M分期均是影响ATC患者DFS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RIP1、MLKL高表达与ATC的发生及DFS密切相关,或可作为ATC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 混合激酶区域蛋白(ML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真 张银妆 +1 位作者 匡圆圆 马琦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6-1103,共8页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HD...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HD患者血浆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及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住院患者190例以及健康受试者70例。根据CHD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n=4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n=56)、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n=42)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n=46)。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UAP组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NSTEMI组及STE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而NSTEMI组与STEMI组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并且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RIPK1,RIPK3,MLKL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平均随访24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组及未发生MACE组。与未发生MACE组相比较,发生MACE组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RIPK1曲线下面积为0.72(P<0.001),RIPK3曲线下面积为0.83(P<0.001),MLKL曲线下面积为0.75(P<0.001)。结论:血浆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质RIPK1,RIPK3及MLKL水平与CHD密切相关,且对CHD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 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晓雪 沈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192-1195,1203,共5页
真核细胞死亡的机制是高度进化保守的,在维持机体发育、生理平衡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体内每天约有100~1 000亿个细胞死亡,而后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所代替,以维持整个机体的稳态[1]。《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 真核细胞死亡的机制是高度进化保守的,在维持机体发育、生理平衡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体内每天约有100~1 000亿个细胞死亡,而后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所代替,以维持整个机体的稳态[1]。《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期刊细胞死亡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 on cell death,NCCD)依据细胞死亡的形态学特点,将细胞死亡分为三大经典类型:凋亡、自噬和坏死[2]。既往研究认为,细胞凋亡和自噬是主动的可被调控的细胞死亡过程,而细胞坏死是被动的不可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动脉粥硬化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代畅 朱钧 黄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261-3268,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该类疾病潜在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对人类的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混合谱系激酶3(MLK3)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分子,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能量... 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该类疾病潜在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对人类的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混合谱系激酶3(MLK3)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分子,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能量代谢的功能,已被证明参与介导多种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LK3与心血管疾病也存在密切关联,在心力衰竭、心肌缺氧性损伤和脓毒性心肌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本文总结了MLK3在生理状态下的表达和相关作用通路的基本概况,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论述了MLK3在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拓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思路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谱系激酶3 MLK3 MAP3K11 心血管疾病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孤独症谱系障碍外周血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伊敏 姜志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364-369,共6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与限制性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患病率高达1/54,但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寻找能客观有效地预测ASD危险因素或筛查可疑ASD儿童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研究热点。近...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与限制性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患病率高达1/54,但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寻找能客观有效地预测ASD危险因素或筛查可疑ASD儿童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ASD的外周血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尤其在MicroRNA、lncRNA、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淀粉样前体蛋白及免疫活性物质方面。故就ASD外周血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ASD的病理机制研究、早期诊断及开发药物治疗新靶点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外周血 生物标志物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淀粉前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样凋亡执行分子MLKL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叙言 涂画 彭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坏死样凋亡是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之一,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信号通路介导。其中,MLKL对坏死样凋亡最终执... 坏死样凋亡是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之一,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信号通路介导。其中,MLKL对坏死样凋亡最终执行分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IPK1/RIPK3/MLKL坏死复合体的形成诱导MLKL磷酸化激活,活化的MLKL插入细胞膜双分子层形成膜孔,破坏膜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除参与坏死样凋亡外,MLKL也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如中性粒细胞特殊死亡方式(NETosis),细胞焦亡和细胞自噬]密切相关。MLKL参与多种细胞死亡通路异常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病理过程,有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了解MLKL在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中的作用,可为多种MLKL相关疾病靶点的寻找奠定基础,也可为MLKL抑制剂的开发应用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凋亡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胞程序性坏死调节蛋白MLKL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5
作者 王尧 赵文涛 +4 位作者 李金泽 吴华 刘娣 单安山 姜新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72-74,共3页
为了获得可用于实际生产检测的抗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多克隆抗体,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进行了MLKL蛋白的制备,又通过免疫小鼠获得了抗MLKL的多克隆抗体,最后利用Western-blot检测验证脂多糖(LPS)刺激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 为了获得可用于实际生产检测的抗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多克隆抗体,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进行了MLKL蛋白的制备,又通过免疫小鼠获得了抗MLKL的多克隆抗体,最后利用Western-blot检测验证脂多糖(LPS)刺激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MLKL蛋白。结果表明:MLKL蛋白可以和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说明了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以用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坏死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蛋白质纯化
原文传递
MLKL蛋白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朱劲涛 曾志强 +2 位作者 韦锦涛 吕益中 唐璐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1-14,I0003,共5页
目的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蛋白认为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MLK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LKL的表达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蛋白认为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MLK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LKL的表达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MLKL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根据制定的免疫组化评分系统计算MLKL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绘制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低MLKL表达的比例分别为30.0%(6/20)及63.5%(47/74),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7)。本组研究中低MLKL表达提示乳腺癌组织分化类型不佳、肿瘤浸润、淋巴转移、TNM分期的比例较高。在74例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中,低MLKL表达的患者提示5年生存率较差(46.8%vs 77.0%,P=0.006)。结论低MLKL表达提示根治术后的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不佳,MLKL可能作为生物学标记物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 临床病理特点 总体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K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炎症介质分泌及炎症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17
作者 刘博 巩志国 哈斯苏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0-5569,共10页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共生细菌,是一种胞内菌,其利用坏死性凋亡在人和动物宿主中引起多种疾病。本研究旨在了解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是否参与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共生细菌,是一种胞内菌,其利用坏死性凋亡在人和动物宿主中引起多种疾病。本研究旨在了解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是否参与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为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疾病提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Pam2CSK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刺激前后小鼠巨噬细胞中基因的变化;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Pam2CSK4与MLKL的对接方式及位点;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MLKL、p65、p38和ERK的磷酸化水平;通过ELISA方法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RANTES)和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结果】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Pam2CSK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刺激巨噬细胞后可导致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且MLKL基因相关度较高(P<0.05)。分子对接预测结果显示,Pam2CSK4与MLKL蛋白结合良好,并与ARG-304、ARG-301、GLN-331和LYS-333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未刺激组相比,Pam2CSK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刺激可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中MLKL的磷酸化和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表明MLKL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MLKL对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57BL/6J小鼠相比,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刺激30和60 min后,MLKL^(-/-)小鼠巨噬细胞中p65磷酸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而在Pam2CSK4刺激30和60 min后,MLKL^(-/-)小鼠巨噬细胞中p65磷酸化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在Pam2CSK4刺激15、30和60 min后,MLKL^(-/-)小鼠巨噬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Pam2CSK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刺激60 min后,MLKL^(-/-)小鼠巨噬细胞中p38磷酸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与C57BL/6J小鼠相比,Pam2CSK4刺激后,MLKL^(-/-)小鼠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RANTES分泌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SA113刺激后,MLKL^(-/-)小鼠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RANTES分泌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IL-10分泌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MLK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炎症介质分泌及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MLKL) 坏死性凋亡 转录组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斌斌 苗瑞晗 +1 位作者 王学林 刘晓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79,共8页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系、程序性坏死标志物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水平、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二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新的脑梗死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奶牛乳房炎源性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炎性反应中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月 陈莉 +1 位作者 邓昭举 韩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共13页
奶牛乳房炎是牧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无乳链球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流行率逐年上升。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是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关键信号蛋白,当MLKL被磷酸化激活后,可易位至细胞膜并诱导膜透化,从而导致坏死性... 奶牛乳房炎是牧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无乳链球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流行率逐年上升。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是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关键信号蛋白,当MLKL被磷酸化激活后,可易位至细胞膜并诱导膜透化,从而导致坏死性凋亡。为了探究MLKL介导的坏死性凋亡在无乳链球菌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性反应中的分子机制,本试验通过构建无乳链球菌C28和B19菌株感染bMECs的体外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Western blot试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凋亡、坏死、坏死性凋亡和炎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感染0 h相比,C28和B19菌株感染9 h时bMECs凋亡细胞数量开始下降,坏死细胞数量增多,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K3)和磷酸化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p-MLKL)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死亡的方式为程序性坏死。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中大量MLKL定位至线粒体,p-MLKL向细胞膜转位。与C28和B19菌株感染组相比,沉默MLKL基因可显著降低p-MLKL表达量(P<0.05),表明MLKL参与无乳链球菌诱导的bMECs程序性坏死。与C28和B19菌株感染组相比,沉默MLKL基因可显著降低无乳链球菌诱导的bMECs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表达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量(P<0.05),极显著降低TNF-α、IL-1β、IL-6和IL-18的释放量(P<0.01,P<0.001或P<0.000 1)。结果表明,MLKL作为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引发坏死性凋亡的执行蛋白,可激活bMECs中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最终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 坏死性凋亡 激酶混合谱系激酶蛋白(ML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RIP1、RIP3和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20
作者 花威 徐刚 +2 位作者 李玲 王娟 贾乔迪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90-21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 目的探讨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117例(感染组),Hp阴性CAG患者133例(CAG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其中感染组依据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LGA)标准分为Ⅰ期39例、Ⅱ期26例、Ⅲ期32例、Ⅳ期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浆RIP1、RIP3、MLK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浆RIP1、RIP3、MLKL水平与OLGA分期和Hp感染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G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RIP1、RIP3、MLKL对CAG患者H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浆RIP1、RIP3、MLKL水平分别为(8.70±0.54)μg/mL、(16.49±0.51)μg/mL、(5.70±1.29)μg/mL,明显高于CAG组的(5.70±1.24)μg/mL、(9.02±0.46)μg/mL、(4.49±0.51)μg/mL和对照组的(1.12±0.34)μg/mL、(5.69±0.74)μg/mL、(1.26±0.4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G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LGA分期增加,血浆RIP1、RIP3、MLKL水平逐渐升高,结果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RIP1、RIP3、MLKL与OLGA分期均呈正相关(r=0.693、0.721、0.774,P<0.05),与Hp感染均呈正相关(r=0.0.785、0.711、0.8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IP1、RIP3和MLKL是CAG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浆RIP1、RIP3和MLKL联合预测CAG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明显高于血浆RIP1、RIP3、MLKL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17、0.734、0.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CAG患者的血浆RIP1、RIP3、MLKL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OLGA分期和Hp感染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CAG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