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EMD和GP的混合直流系统双端保护方案研究
1
作者 武传健 梁正堂 +2 位作者 黄强 张晓东 张大海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为了提高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EEMD和GP算法的双端保护方案。首先,分析控制策略、拓扑结构、分布电容因素影响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特征,挖掘暂态电流频域相似性特征;其次,引入并融合EEMD算法和GP算法,利用组合算... 为了提高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EEMD和GP算法的双端保护方案。首先,分析控制策略、拓扑结构、分布电容因素影响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特征,挖掘暂态电流频域相似性特征;其次,引入并融合EEMD算法和GP算法,利用组合算法表达混合直流系统暂态电流的频域相似性特征,以两侧暂态电流关联维数的差异性建立保护判据;最后,搭建模型并验证基于关联维数的双端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可靠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在较强干扰下可靠识别故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系统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GP算法 双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文嘉 蔡晖 +3 位作者 王国腾 祁万春 彭竹弈 徐政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0-239,共10页
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文中提出了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机电暂态建模方法,该方法可满足逆变站不同换流器分散接入受... 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文中提出了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机电暂态建模方法,该方法可满足逆变站不同换流器分散接入受端电网的场景。然后,文中提出了一种附加均流控制策略和电流分配系数优化方法,以提高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在交流故障下的运行特性。最后在PSS/E中搭建了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的机电暂态模型,通过与电磁暂态模型进行响应特性对比,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在PSS/E中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模型 稳控策略 分散接入式混合直流系统 电网换相换流器(LCC)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不对称故障下的LCC-MMC混合直流系统输送功率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时伯年 洪潮 +2 位作者 孙刚 张野 杨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73-78,共6页
将常规两端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的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替换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所构成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结合两种换流器的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研究其基本稳态控制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引起的直... 将常规两端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的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替换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所构成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结合两种换流器的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研究其基本稳态控制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引起的直流输送功率下降及中断问题。通过分析混合直流系统的交流故障特征,发现交流不对称故障发生在整流侧时易引起直流电压下降甚至输送功率的中断,发生在逆变侧时易引起直流系统电压异常。鉴于此,提出了基于MMC典型控制的附加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在其调制范围内通过降低故障时逆变侧的参考直流电压以提高直流系统的输送能力。若检测到本站直流电压的交流分量大小超过限定值,则附加控制策略自动投入,无需依靠换流站间的通信。最后,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交流不对称故障 调制比 附加直流电压控制 功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电压异常测量分析及控制策略优化方法
4
作者 严海健 刘茂涛 +2 位作者 邓健俊 叶鑫 张赛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第12期18-20,共3页
本文通过对比常规直流系统电压控制策略及测量故障特性,提出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及电压测量故障新特性,辨识当前直流电压控制与监视策略存在的不足,提出策略优化措施及故障分析方法。
关键词 特高压多端 混合直流系统 测量故障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孤岛风电场的混合直流系统对送端电网的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仝义 李昊 +2 位作者 赵成勇 贾秀芳 王志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8,共10页
由于部分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交流电网容量规模较小且风电占比较高,存在频率控制能力差的问题,因此直流系统参与送端电网调频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连接孤岛风电场的混合直流系统对送端电网的频率控制方法,使混合直流系统与风电... 由于部分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交流电网容量规模较小且风电占比较高,存在频率控制能力差的问题,因此直流系统参与送端电网调频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连接孤岛风电场的混合直流系统对送端电网的频率控制方法,使混合直流系统与风电场共同支撑送端系统频率,并针对在接入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满载运行时,混合级联直流系统因风电场参与调频而降低传输直流电流的问题,提出了混合级联直流系统在换流器重载运行下的改进频率控制,以提高在此工况下的频率调节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频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风力发电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频率控制方法 送端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相面积理论的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6
作者 张香松 王长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70,共12页
为解决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导致的电压跌落和功率中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基于换相面积理论分析了传统直流的换相失败机理;然后,采用变斜率函数设计了一种动态非... 为解决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导致的电压跌落和功率中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基于换相面积理论分析了传统直流的换相失败机理;然后,采用变斜率函数设计了一种动态非线性低压限流控制器(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order limiter,VDCOL),灵活调控VDCOL曲线斜率来限制直流电流的增长速率,减小换相需求面积;同时,根据直流电流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无功输出量之间映射关系,设计了一种考虑无功容量约束的MMC快速无功控制器,实时调整MMC逆变器发出的无功来提升换相电压,增大换相供给面积,进而构建出一种基于换相面积理论的混合多馈入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传统直流抵御连续换相失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连续换相失败 换相面积 直流电流 换相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
7
作者 熊耀 魏晓光 +7 位作者 汤广福 江淘莎 张闻闻 李松 杜蕙 张杰 王以璇 齐磊 《电工技术学报》 2025年第7期2095-2111,共17页
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场景的新型直流系统。针对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暂态工况下运行特性提升问题,该文建立了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以刻画混合... 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场景的新型直流系统。针对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暂态工况下运行特性提升问题,该文建立了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以刻画混合直流系统暂稳态工况下直流电压、电流和功率运行特性;分析了可控电流源型换流器无功功率与相位差和直流电流的变化关系,进而提出受端交流故障下提升混合直流系统无功支撑能力的实现方法;通过引入故障检测判据并考虑送受端通信延时,提出一种附加有功电流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块的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受端弱电网场景中,有效地减少了故障期间交流电压跌落量,实现了对受端电网的无功支撑,并且降低了故障期间直流电压跌落和线路过负荷水平,进而提升了混合直流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系统 协调控制 暂态工况 故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频率安全约束的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8
作者 周畅通 《电气应用》 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
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构成了重大挑战,迫切需要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入交流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后所带来的频率安全问题。因此,考虑到新能源机组的调频作用,提出了一种计及频率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模型,以... 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构成了重大挑战,迫切需要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入交流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后所带来的频率安全问题。因此,考虑到新能源机组的调频作用,提出了一种计及频率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模型,以保证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在发生较大扰动时,其频率仍能在安全范围内,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最后,在改进的两IEEE 39节点互联电力系统,即在78节点系统中开展算例分析,对所提出的机组组合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总成本仅提高4.17万元的情况下,系统仍可以在较大干扰下保证频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混合电力系统 频率安全 惯性响应 一次调频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流源的级联混合直流馈入系统强度影响分析
9
作者 何遥 张英敏 +4 位作者 李保宏 江琴 刘天琪 王洪耀 张婉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4-1252,共9页
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会... 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会因馈入点电气距离较近而存在强相互作用关系。为明确级联型混合直流馈入系统中MMC-HVDC对LCC-HVDC系统强度的影响,提出考虑幅值和相位的MMC等效电流源的简化等效方法,基于所提MMC等效原理将级联型混合直流馈入系统等效成单馈入LCC-HVDC系统,分析等效单馈入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并提出等效单馈入短路比评估指标。最后通过该指标分析归纳了不同控制方式、不同电气距离下等效单馈入系统的系统强度变化情况,即为MMC-HVDC对LCC-HVDC系统强度的影响规律。机理分析和基于PSCDAD/EMTDC、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等效方法具有有效性且所提指标能很好地反应MMC-HVDC对LCC-HVDC系统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 相互作用关系 系统强度 MMC等效电流源 等效单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方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规划 被引量:4
10
作者 江岳文 罗泽宇 程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4-1418,共15页
随着配电系统中直流设备的大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适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AC/DC)类型的负荷或电源的接入,提出一种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结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网架交直流配置的所... 随着配电系统中直流设备的大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适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AC/DC)类型的负荷或电源的接入,提出一种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结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网架交直流配置的所有可能性。首先以二进制网络矩阵描述配电系统的网架结构;其次建立网架单层规划模型,将规划变量和运行变量同时进行优化以提升全局寻优能力;最后将单层规划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以提升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类型的负荷和电源的接入提供最佳的网架配置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纯交流规划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供电能力,在算法上与经典遗传算法求解的双层规划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网架规划 单层规划 线性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无源网络的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11
作者 朱博 徐攀腾 +2 位作者 崔远卓 娄伟涛 辛业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LCC-FH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完全解决逆变侧换相失败问题,在向无源网络供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了双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分析送端交流故障机理和无源网络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桥臂电压控制的故障穿... LCC-FH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完全解决逆变侧换相失败问题,在向无源网络供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了双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分析送端交流故障机理和无源网络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桥臂电压控制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通过让负荷主动参与调节换流站不平衡功率,快速恢复直流功率传输的同时有效避免切负荷,同时实现受端换流站和负荷的故障穿越。依靠全桥子模块拓扑能够输出负电平的特点扩大逆变侧直流电压的调节范围,避免子模块电容过度放电导致的换流站闭锁,有效减小了故障清除后直流冲击电流。设计了不同严重程度交流故障下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后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双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无源网络 故障穿越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中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
12
作者 李永丽 王永欢 刘佳硕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2,共10页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并导致距离后备保护误动作,进而可能发展为连锁故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首先,分析了在受端级联型结构中,逆变侧多个MMC共同承担功率传输任务;其次,研究了系统正常运行时受端出口测量阻抗与MMC功率指令值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MMC的距离Ⅲ段保护原理。该原理可以随MMC输出功率指令值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距离Ⅲ段整定值,并且可以主动识别故障与过负荷,防止距离Ⅲ段保护因过负荷而误动作;最后,基于仿真平台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距离Ⅲ段保护 交流故障 自适应 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安全域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鹤 郭家治 +2 位作者 边竞 李国庆 王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2-1371,共20页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兼顾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系统逆变侧LCC与MMC间复杂的交直流耦合特性增加了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难度。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应对混合级联系统后续换相...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兼顾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系统逆变侧LCC与MMC间复杂的交直流耦合特性增加了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难度。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应对混合级联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控制器交互期间电气量波动和LCC无功需求对系统恢复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在考虑控制器作用和MMC动态无功支撑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电气量耦合作用下的故障安全域;其次,通过对混合级联系统和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故障安全域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MMC和低压限流环节(VDCOL)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抑制和功率快速平稳恢复相协调;最后,基于PSCAD/EMTDC分别在不同严重程度交流故障、不同短路比和不同故障持续时间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 故障恢复期间 故障安全域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阻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振荡抑制策略
14
作者 殷子寒 李钢 +4 位作者 张宝顺 邹强 陈金玉 晁武杰 邓超平 《浙江电力》 2024年第8期47-56,共10页
针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其定直流电流控制器参数增大时容易发生直流电流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阻的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电流振荡分量和引入的虚拟电阻,产生与扰动分量反相的附加电压,实现对直流电流振荡的抑制。首先,建立... 针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其定直流电流控制器参数增大时容易发生直流电流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阻的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电流振荡分量和引入的虚拟电阻,产生与扰动分量反相的附加电压,实现对直流电流振荡的抑制。首先,建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定直流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提出基于虚拟电阻的振荡抑制策略,研究虚拟电阻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分析在不同定直流电流控制参数下虚拟电阻的稳定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直流电流振荡的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电流振荡 虚拟电阻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USUM算法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低电压保护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业 任旭超 +1 位作者 杜云龙 崔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提高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线路低电压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累积和(cumulative sum control chart, CUSUM)算法的新型高压直流线路低电压保护策略。当±800 kV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同位置发生故障... 为提高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线路低电压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累积和(cumulative sum control chart, CUSUM)算法的新型高压直流线路低电压保护策略。当±800 kV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同位置发生故障时,保护安装处所测得电气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传统低电压保护缺乏整定依据,并有着误动风险,本文引入CUSUM算法提取不同故障时电气量差异特征,以此保证保护的可靠性。同时为了提高保护的速动性,借助分形理论,对CUSUM算法窗口进行改进,使得窗口具有自适应性,从而提高保护的速动性。利用PSCAD/EMTDC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模型,并借助MATLAB验证所提新保护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快速可靠动作,有着良好的快速性和可靠性;可以耐受较高过渡电阻,有良好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判据依托于单端电气量,避免了通信中噪声和数据异常等干扰,可以快速识别区内、区外故障,并可靠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低电压保护 CUSUM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变化量判据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纵联保护方案
16
作者 王子江 张兆毅 +2 位作者 樊友平 范建斌 舒印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共12页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对信号采样频率要求高,保护性能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需配合纵联保护识别故障位置。而现有纵联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影响,传输数据量较大,动作速度有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熵变...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对信号采样频率要求高,保护性能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需配合纵联保护识别故障位置。而现有纵联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影响,传输数据量较大,动作速度有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熵变化量判据的混合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近似熵需要的计算数据量较小,且兼具高灵敏性、高可靠性优势。故障发生后,近似熵变化量呈现明显的峰值特征,基于1模电压电流近似熵变化量构建的保护判据能快速准确地识别高阻接地故障,同时能减小噪声干扰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基于乌东德±800 kV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仅需5 kHz采样频率,无需严格的时间同步,且在经800Ω过渡电阻接地及10 dB信噪比场景下能够正确、快速地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保护 后备保护 直流线路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近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VSC混合级联直流技术在江苏电网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王之伟 郑建华 +3 位作者 万振东 程亮 史大军 虞瑄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共10页
阐述了LCC-VSC混合级联直流拓扑方案和基本运行特性。结合江苏电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混合级联直流在江苏电网的应用背景。重点针对多直流馈入后的安全稳定、受端负荷中心受电能力提升等问题,研究并分析了应用混合级联直流技... 阐述了LCC-VSC混合级联直流拓扑方案和基本运行特性。结合江苏电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混合级联直流在江苏电网的应用背景。重点针对多直流馈入后的安全稳定、受端负荷中心受电能力提升等问题,研究并分析了应用混合级联直流技术的优势。研究分析表明,与常规直流技术相比,混合级联直流技术有利于降低受端多馈入直流间相互影响,有利于减少周边常规直流换相失败次数,有利于提高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水平。通过多个VSC换流器运行方式的灵活切换,可为交流电网提供必要的潮流控制和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提升受端负荷中心受电能力。最后,结合江苏电网特点,提出了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换相失败 江苏电网 直流多馈入系统 安全稳定 受端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逆变不同控制回路动态交互作用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薇 郭春义 杨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3,I0019,共14页
为了研究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换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文中首先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推导得到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根据单通道分析设计理论建立等效单... 为了研究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换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文中首先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推导得到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根据单通道分析设计理论建立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出不同控制回路的耦合控制通道,定量评估系统强度、逆变侧交流联络线与控制参数等对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整流侧或逆变侧交流系统强度降低时,两侧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增强;当交流联络线长度缩短时,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ultilevel modular converter,MMC)控制回路间的动态交互增强,各控制环节参数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详细仿真模型,验证所建立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及上述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多变量反馈控制理论 交互作用 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抵御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鹤 付禹铭 +3 位作者 边竞 李国庆 辛业春 王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009-8023,I0008,共16页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跨区域、多落点输电,但逆变侧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 converter,LCC)交流母线发生故障时易发生换相失败,严重时甚至发生后续换相失败。为了评估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抵御能力,...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跨区域、多落点输电,但逆变侧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 converter,LCC)交流母线发生故障时易发生换相失败,严重时甚至发生后续换相失败。为了评估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抵御能力,首先给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准稳态模型,提出计及系统直流控制特性的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进而建立考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or,MMC)电气特性的混合级联系统逆变侧等值模型。然后,提出基于电压稳定因子(voltage stability factor,VSF)的混合级联系统换相失败抵御能力评估方法,并推导含有效短路比(effective short circuit ratio,ESCR)指标的换相失败免疫因子解析表达式,从理论角度分析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级联系统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混合级联系统的电磁暂态详细仿真模型,验证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逆变侧等值模型、换相失败抵御能力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最大误差在5%左右。结合仿真,详细分析系统控制方式、逆变侧交流联络线等值耦合阻抗、MMC控制器参数对混合级联系统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影响,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免疫因子 系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风电接入的送端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圣尧 姜明磊 +3 位作者 张贺一 马克睿 王自强 马志强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与传统的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相比,送端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具有灵活性高、弱网适应性强等特点。但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基地出力的不确定性,送端系统面临电压质量较差的问题。根据静态电压灵敏... 与传统的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相比,送端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具有灵活性高、弱网适应性强等特点。但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基地出力的不确定性,送端系统面临电压质量较差的问题。根据静态电压灵敏度系数分析了送端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对送端交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为提高高比例风电送出场景下送端交流母线的电压质量,设计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无功功率附加控制策略与直流电压附加控制策略相配合的混合级联系统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可在MMC无功支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稳定交流母线电压。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送端混合级联输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调控送端交流母线电压,提高送端交流系统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无功协调控制 静态电压灵敏度系数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网换相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