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性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威 张云亭 +3 位作者 陈述花 安同岭 李萍 孙志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探讨混合性胶质瘤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4 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混合性胶质瘤的CT和 /或MRI资料 ,并对少突 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与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4 8例混... 目的 探讨混合性胶质瘤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4 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混合性胶质瘤的CT和 /或MRI资料 ,并对少突 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与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4 8例混合性胶质瘤中 ,少突 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 4 2例 (少突 星形细胞瘤 2 4例 ,间变性少突 星形细胞瘤 18例 ) ;其他类型 6例。少突 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 星形细胞瘤均好发于大脑半球 ,以额叶最常见 ,其次为颞顶叶 ,偶见于幕下及脑室内。影像学上 ,脑叶肿瘤体积较大 ,常累及皮髓质 ,易向脑表面生长致脑回粗大肿胀。肿瘤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 ,易囊变 ,钙化常见。结论 混合性胶质瘤中以少突 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最常见 (4 2 / 4 8,87.5 % ) ,其他类型均少见。少突 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好发于额叶表浅部位 ,易钙化和囊变 ,与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近似 ,但结合患者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胶质瘤 影像学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胶质瘤合并脑膜瘤伴椎管内转移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焱 王俊 李巧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2-792,共1页
关键词 混合性胶质瘤 椎管内转移 脑膜 神经系统检查 头颅MRI 临床资料 神经外科 阳性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混合性胶质瘤一例
3
作者 漆建 冯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4,共1页
患者 女,12岁。因反复发作肢体抽搐伴神志不清6年,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右眼视力下降1年入院。6年前因发作肢体抽搐伴神志不清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额颞区钙化灶,诊断不明,仅予抗癫痫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入院前1年出现头... 患者 女,12岁。因反复发作肢体抽搐伴神志不清6年,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右眼视力下降1年入院。6年前因发作肢体抽搐伴神志不清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额颞区钙化灶,诊断不明,仅予抗癫痫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入院前1年出现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右眼视力下降。查体:神志清,中度智能障碍,头围增大,右眼鼻侧偏盲,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颅MRI示右额颞顶巨大占位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楚,强化明显,中央有钙化、坏死影,伴左侧脑室积水。影像诊断为脑膜瘤。在全麻下行肿瘤全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额颞顶颅骨变薄,肿瘤位于右额颞顶区,约15cm×12cm×10cm大小,边界清楚,但与周围脑组织粘连,质地较韧,血供较丰富,中央少部分钙化及坏死。肿瘤表面紧贴硬脑膜,深部抵达前中颅底,内侧紧靠大脑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胶质瘤 左侧肢体无力 全切除术 神志不清 反复发作 头颅CT检查 肢体抽搐 视力下降
原文传递
少突胶质细胞瘤中PTEN基因突变和10q染色体的杂合性缺失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杰 汪万英 +2 位作者 徐杰 Hoang-Xuan Khe Sanson Marc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探讨PTEN基因突变和 10q染色体的杂合性缺失 (LOH)在少突胶质细胞瘤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 以 5 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性胶质细胞瘤为研究对象 ,PCR扩增PTEN基因所有 9个外显子 ,其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后 ,DN... 目的 探讨PTEN基因突变和 10q染色体的杂合性缺失 (LOH)在少突胶质细胞瘤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 以 5 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性胶质细胞瘤为研究对象 ,PCR扩增PTEN基因所有 9个外显子 ,其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后 ,DNA序列分析检测PTEN基因突变。应用不同颜色荧光标记 10q微卫星标志物引物 ,PCR扩增后 ,其产物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用GeneScan软件分析LOH。 结果  2 5 5例有PTEN基因突变 ,1例是PTEN的第 9外显子的 2 0号T碱基缺失导致终止密码 35 1易位至 347,另 1例在 139位发生C到A的转换 ,使得Phe变成Leu。 2 3 5 5 (4 2 % )例出现染色体 10q的LOH ,其中 15 / 5 5例位于 10q2 3,3(D10S5 4 1) ,其为PTEN基因位点 ,12 / 5 5例 10q微卫星标志物位点完全缺失。 结论 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PTEN突变较少见 ,而 10qLOH较频繁 ,尤其在恶性度高的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现明显 ,提示 10qLOH与少突胶质细胞瘤恶性进展有关 ,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PTEN基因 基因突变 10q染色体 合性缺失 混合性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瘤的CT诊断(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俊南 王家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44-145,185,共3页
室管膜瘤为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之一,常发生在第四脑室,也可发生在三脑室及幕上脑实质内,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兹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5例报告于下:
关键词 室管膜 CT诊断 幕上脑 第四脑室 脑室内 后颅凹 混合性胶质瘤 髓母细胞 桥小脑角 水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多模态磁共振诊断
6
作者 何荣华 苏航 +5 位作者 张坤 许凯 王艳 任转勤 田宏哲 张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多模态MRI成像特征,为临床和影像诊断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患者资料,包括临床体征、影像检查及病理报告、治疗措施等,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讨论其... 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多模态MRI成像特征,为临床和影像诊断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患者资料,包括临床体征、影像检查及病理报告、治疗措施等,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讨论其多模态MRI成像特征。结果MRI平扫见“虎纹”征,DWI信号略增高,DTI示病变区FA值较对侧减低,周围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ESWAN见病变区有增多小静脉血管,3D ASL(PLD=2.0s)病变区灌注增高,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其内见多发细小血管影,MRS见病变内NAA略减低,Cho/Cr无增高。随后患者行左侧小脑半球肿瘤部分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WHOI级)。结论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属于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小脑良性肿瘤,多模态MRI成像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和深入的影像-病理特征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脊髓胶质瘤的综合治疗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鹏 范多娇 范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72-74,共3页
原发性脊髓胶质瘤是起源于脊柱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包括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枝神经胶质瘤和混合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约占脊髓髓内肿瘤的80%;在椎管内肿瘤中并不少见。临床上本病远较脑胶质瘤... 原发性脊髓胶质瘤是起源于脊柱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包括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枝神经胶质瘤和混合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约占脊髓髓内肿瘤的80%;在椎管内肿瘤中并不少见。临床上本病远较脑胶质瘤少见,但由于其发生部位的特殊性,致残率高,对患者危害大,因此,值得深入研究。原发性脊髓胶质瘤主要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现复习新近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个人体会,就脊髓胶质瘤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胶质 综合治疗 原发性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脊髓髓内肿 星形细胞 混合性胶质瘤 室管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