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液系统中所用均质混合装置混合容器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1
作者 张文明 杨诗斌 +1 位作者 宋明淦 张志森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介绍均质混合装置在悬浮液系统中的作用,详述了混合装置中混合容器结构形状的设计,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装置叶轮(均质头)转速和悬浮液系统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均质混合装置在悬浮液系统中的作用和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 悬浮系统 均质混合装置 混合容器 结构设计 饮料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面共振圆柱形混合容器中的表面波特性
2
作者 庞琳佳 王小鹏 +1 位作者 陈松 奚延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9-54,共6页
针对共振混合容器中表面波结构、演变过程和参数激励对其影响等问题,借鉴摄动展开对表面波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探究了混合容器中自由液面表面波特性。利用共振混合容器边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几何模型,以小振幅波理论为基础,采用摄... 针对共振混合容器中表面波结构、演变过程和参数激励对其影响等问题,借鉴摄动展开对表面波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探究了混合容器中自由液面表面波特性。利用共振混合容器边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几何模型,以小振幅波理论为基础,采用摄动方法对模型方程进行求解;对盛有液面高度为7 cm的水溶液的混合容器,分别以36、52 Hz作为驱动频率对其表面波模式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表面波(8,4)模式、(7,6)模式图及其波峰波谷图;探究了(7,6)模式下某一时间段内表面波波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其水波波纹进行定性描述,并对(7,6)模式下的时空混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波模式会随驱动频率的增加而变得复杂,在表面波(7,6)模式完全形成前后,混合容器中的水波波峰、波谷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共振混合参数的不稳定性会导致时空混沌的产生,并出现时空混沌与表面波条纹共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动展开 共振混合容器 表面波 时空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用稻壳/煤沥青基分级多孔碳
3
作者 彭国栋 朱傲阳 +2 位作者 朱怡全 李勇 何孝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众多优势而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尽管ZHCs有这些优势,它的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电极枝晶的生长以及能量密度仍不尽人意。因此,开发合理匹...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众多优势而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尽管ZHCs有这些优势,它的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电极枝晶的生长以及能量密度仍不尽人意。因此,开发合理匹配的电极材料极为关键。多孔碳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孔隙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ZHCs潜在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传统的多孔碳材料低的电导率和不合适的孔径分布,限制了其在ZHCs中的应用。通过原料选取和结构设计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以稻壳和煤沥青为碳源,采用KCl、MgO双模板耦合K_(2)CO_(3)活化法制备了稻壳/煤沥青基分级多孔碳材料(HPC/RHC_(x))。制得的HPC/RHC_(6)具有互相连接的纳米囊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1234 m^(2)/g)和层次孔结构。当作为ZHCs的正极材料时,HPC/RHC_(6)展现了优异的储锌性能,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HPC/RHC_(6)的比容量达125.3 mA·h/g、在115.4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为92.4 W·h/kg,且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9.9%,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混合容器 正极材料 煤沥青 多孔碳 储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感知混合容器集群的高性能计算作业调度
4
作者 董爱强 胡学勇 +2 位作者 于兴江 刘旭 戴发玉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
针对高性能计算作业在混合容器集群中调度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提出ULSCP-Perception调度策略。该策略通过优化资源分配,以解决传统Kubernetes集群作业调度对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并提升作业执行效率。基于混合容器集群的实际作业调度,... 针对高性能计算作业在混合容器集群中调度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提出ULSCP-Perception调度策略。该策略通过优化资源分配,以解决传统Kubernetes集群作业调度对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并提升作业执行效率。基于混合容器集群的实际作业调度,结果表明ULSCP-Perception策略不仅可以将作业的平均执行时间从1549.8 s降至578.37 s,还能够降低CPU占用率,平均降幅达32.37%。对于云计算与容器技术融合下的HPC作业调度,研究具有指导云基础设施中资源调度策略实施的实际价值。它不仅有助于突破传统Kubernetes集群在资源调度上的局限,还为HPC作业调度带来了新的视角,促进了作业调度策略向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此外,这种策略的实施对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SCP-Perception 混合容器集群 HPC 作业调度 感知决策
原文传递
超级电容器(Ni_(x)Co_(1-x))_(0.85)Se纳米球状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卫国 陈光耀 +1 位作者 王宏智 姚素薇 《化学工业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镍钴双金属硒化物(Ni_(x)Co_(1-x))_(0.85)Se电极材料,利用XRD、SEM、TEM以及XPS测试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通过三电极体系测试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Ni_(x)Co_(1-x))_(0.85)Se呈现纳米球状结构,直径在200~500...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镍钴双金属硒化物(Ni_(x)Co_(1-x))_(0.85)Se电极材料,利用XRD、SEM、TEM以及XPS测试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通过三电极体系测试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Ni_(x)Co_(1-x))_(0.85)Se呈现纳米球状结构,直径在200~500 nm之间。通过调节实验条件,合成了Ni/Co比例不同的材料,其中(Ni_(0.50)Co_(0.50))_(0.85)Se具有最大比电容值(2 900 F·g^(-1),1 A·g^(-1))。(Ni_(0.50)Co_(0.50))_(0.85)Se与活性炭组装成混合超级电容器,循环稳定性较好(1 A·g^(-1)电流密度下2 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83.21%),表明镍钴硒化物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硒化物 混合超级电容器 纳米球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6
作者 左丹英 王静静 +2 位作者 杨赫 许静 张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冷冻-解冻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快速制备了具有蜂巢状的三维网络形貌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优化的GPE不仅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拉伸强度0.24 MPa、断裂伸长率289%),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58.5 mS/cm)。使用GPE、二氧化锰阴极和活性炭阳极组成的ZIHC,其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为31.5 F/g和15.0 Wh/kg,2 A/g充放电循环1.5×104次后比电容保持率约80%,展示出GPE在ZIHC领域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原料环保和方便快捷的制备方法为能量存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应用的GPE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离子混合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超级电容器应用于光伏储能的研究
7
作者 陈祖彪 张国庆 柯秀芳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无法直接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电能,而混合超级电容器组成的储能系统能提供适中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功率密度,且使用寿命长,能更好消纳光伏发电,提高储能效率和电能质量。搭建混合超级电容器(HSC)光伏储能... 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无法直接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电能,而混合超级电容器组成的储能系统能提供适中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功率密度,且使用寿命长,能更好消纳光伏发电,提高储能效率和电能质量。搭建混合超级电容器(HSC)光伏储能系统和锂离子电池(LIB)光伏储能系统,比较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电压波动以及电量变化。在晴天条件下,HSC模组的充电电量比LIB模组提高了7.8%,而两模组的电压波动均不大。在多云条件下,HSC模组的充电电量比LIB模组提高了10.4%,且HSC模组的电压波动程度比LIB模组小。在阴天条件下,HSC模组的充电电量比LIB模组提高了15.4%,两模组的电压波动都较小,但LIB的充电电压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储能 混合超级电容器 特性研究 平滑功率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碳纳米管与聚苯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高性能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峰 靳昊 +5 位作者 马金金 付天乐 黄超 刘玉莹 宋豪 陈恩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7-10,共4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环保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设计合成高性能的正极材料用于匹配具有高理论容量的锌负极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以金属有机框架ZIF-67为模板衍生制备出...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环保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设计合成高性能的正极材料用于匹配具有高理论容量的锌负极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以金属有机框架ZIF-67为模板衍生制备出碳纳米管(CNT),然后将聚苯胺(PANI)沉积在CNT上制备PANI@CNT复合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PANI@CNT//Zn器件比容量高达150.11 mAh/g,在经过3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没有衰减,这些性能均优于单独的PANI材料。本文为开发新型的高性能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容器 正极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聚苯胺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制度和荷电状态对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自放电影响
9
作者 黄廷立 梁鹏程 吴明霞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38-43,共6页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SCs)正极采用活性炭和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材料构建复合电极,在一个电解池中同时实现锂离子储能和双电层储能,负极采用高倍率碳材料,系统中一般采用多个单体进行串并联提高电压和能量,单体自放电一致性越高,系统的...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SCs)正极采用活性炭和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材料构建复合电极,在一个电解池中同时实现锂离子储能和双电层储能,负极采用高倍率碳材料,系统中一般采用多个单体进行串并联提高电压和能量,单体自放电一致性越高,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越好,因此对其自放电和K值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发现,不同的老化制度对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自放电和K值影响不一样,老化温度越高,越有利于K值的稳定,但是对自放电数值的影响不大;老化时间越长,K值越小,高温老化后72 h和96h的K值几乎一样,考虑到节能,采用72h的老化时间就可以有效筛选单体;老化电压对自放电和K值有较大的影响,老化电压越低,自放电越差,K值越大,老化电压越高,越有利于单体的自放电和K值的稳定性;不同SOC状态对自放电和K值的影响也较大,在3.0 V及以下的SOC状态下进行自放电测试时,在搁置过程中电压会略有所上升,K值为负数,当电压为3.0 V以上时,随着搁置时间的加长,电压缓慢下降,采用3.8 V搁置条件下K值在48 h后稳定在0.2 mV·h^(-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比能量 自放电 K值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酸锂LiCoO_(2)正极活性物质中添加不同比例活性炭对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高晶 谢胜男 +1 位作者 安仲勋 李岩峰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26-28,共3页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ybrid supercapacitor,HSCs)因兼具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双电层电容器高功率特性的优点而备受关注。本工作以钴酸锂(LiCoO_(2),LCO)和不同比例的活性炭(AC)作为复合正极,以AC为负极,制备了LCO+AC//AC HSCs。研究了...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ybrid supercapacitor,HSCs)因兼具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双电层电容器高功率特性的优点而备受关注。本工作以钴酸锂(LiCoO_(2),LCO)和不同比例的活性炭(AC)作为复合正极,以AC为负极,制备了LCO+AC//AC HSCs。研究了正极不同AC添加量(3%、5%、8%)对LCO+AC//AC HSCs不同AC添加量复合正极片的导电性、压实密度和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极AC添加量的增加,极片厚度增加,压实密度减小,极片面电阻和电阻率增加,导电性减弱;随着正极AC添加量的增加,库伦效率(ICE)减小,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减小,交流内阻(Ac internal resistance,Rac)增加;在三个复合正极配方中,当AC添加量增加到5%时,实测最大比功率最高,当AC添加量增加到8%时,对循环性能有利,AC的增加会降低电池容量,但会提高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钴酸锂 活性炭 复合正极 交流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比对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谢胜男 杨重阳 张灿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7-10,40,共5页
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因兼具锂离子电池的高比能量和超级电容器的高比功率优点而被高度重视。然而,负极/正极容量比(N/P)的变化,不仅会在初始循环过程中造成容量损失消耗活性锂,而且可能导致过充电和过放电,对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长期循... 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因兼具锂离子电池的高比能量和超级电容器的高比功率优点而被高度重视。然而,负极/正极容量比(N/P)的变化,不仅会在初始循环过程中造成容量损失消耗活性锂,而且可能导致过充电和过放电,对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快充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影响很大。因此,研究N/P比对于首次库伦效率(ICE)、循环性能、快充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活性炭和电池型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做复合正极材料(AC/NCM),硬碳(HC)做负极材料,设计并制备了不同N/P比(0.5、0.6、0.8、1.2、1.8、2.7)的软包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N/P比远大于1时,对能量密度和首效的发挥不利,N/P比小于1时,对安全性能极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 N/P比 循环稳定性 快充性能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青清 刘亚强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7-59,63,共4页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兼具了锌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全面系统梳理了碳材料(活性炭、多...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兼具了锌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全面系统梳理了碳材料(活性炭、多孔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生物质衍生碳和MOFs/COFs衍生碳)和赝电容材料(二氧化钌和MXene基材料)等电容型电极材料的储锌能力,归纳了金属锌、锰基氧化物和钒基氧化物等电池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高性能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 电容型电极材料 电池型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与热特性研究
13
作者 徐伟铭 董聪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5-204,共10页
【目的】为研究混合锂离子超级电容器(hybrid lithium ion supercapacitor,HLIC)的性能,分析多种干扰因素对其电化学与热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HLIC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其次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互验证来证明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分... 【目的】为研究混合锂离子超级电容器(hybrid lithium ion supercapacitor,HLIC)的性能,分析多种干扰因素对其电化学与热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HLIC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其次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互验证来证明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分析阳极活性材料颗粒粒径、充放电倍率、电芯结构状态对HLIC的电化学与热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核壳模型绘制核壳图,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阳极活性材料颗粒粒径对HLI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过程。【结果】HLIC在高倍率的条件下,减小粒径可使阳极活性材料颗粒锂化程度显著提高,10 C倍率下粒径15.5μm与0.5μm的单体相比,前者能量密度降低了63.14%,平均发热率增加了121.66%,最大温度上升了17.7 K;而在低倍率的条件下,粒径对HLIC的性能影响不大,无须增加成本过分减小粒径,并且电芯在层压方向导热性较差,需要在层压方向上增加散热以保证其工作性能良好。【结论】本研究对各个场景所需的HLIC性能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数值模拟 电化学与热特性 粒径 核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及其工程应用
14
作者 孙先山 盛跃峰 +4 位作者 毛鸿飞 缪晓佳 吴城 李刚 饶崇林 《电工技术》 2024年第6期125-128,131,共5页
在详细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串联电容器补偿和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及其优缺点后,针对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10 kV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主要组成和串并联电容器的容量计算规则。最后介绍了一个采用... 在详细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串联电容器补偿和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及其优缺点后,针对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10 kV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主要组成和串并联电容器的容量计算规则。最后介绍了一个采用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技术的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配电线路 并联电容器补偿 串联电容器补偿 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治安 邓梅根 +2 位作者 汪斌华 胡永达 杨邦朝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贮能元件。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相比 ,它具有更高比容量和比能量 ,与电池相比 ,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较低的能量密度。叙述了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原理、特点、最新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电化学混合容器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纳米NiO混合电容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梅根 冯义红 +1 位作者 方勤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8-901,共4页
运用沉淀转化法制备Ni(OH)2超微粉末,并通过热处理得到纳米NiO。利用TG、XRD、TEM、N2吸附,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O粒径为10nm左右,比表面积达到186.3m2/g,并具有合适的孔径分布,NiO... 运用沉淀转化法制备Ni(OH)2超微粉末,并通过热处理得到纳米NiO。利用TG、XRD、TEM、N2吸附,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O粒径为10nm左右,比表面积达到186.3m2/g,并具有合适的孔径分布,NiO赝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0.35V,在电流密度为60mA/g时,其比容达到243F/g。以NiO和中孔活性炭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材料组装成NiO-AC混合电容器,混合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达到1.5V,其能量密度为NiO赝电容器的17.2倍,并具有更好的功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转化法 纳米NIO 超级电容器 混合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电容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海静 邱平达 +2 位作者 赵雪 蒲薇华 蔡克迪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89-293,306,共6页
混合型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是现代电子、交通等行业理想的动力电源.根据电极组合的不同,将混合型电容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双电层电容器电极与法拉第电容器电极的组合、传统二次电池电极... 混合型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是现代电子、交通等行业理想的动力电源.根据电极组合的不同,将混合型电容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双电层电容器电极与法拉第电容器电极的组合、传统二次电池电极与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组合以及电解电容器的阴极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组合.混合型电容器与传统超级电容器相比,在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上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着重介绍几种性能优异的混合型电容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容器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捍卫 欧定斌 +2 位作者 刘红江 甘卫平 周科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44-1549,共6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混合电容器钽基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材料,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液的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氧化钌沉积质量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结构及涂层的多孔形...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混合电容器钽基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材料,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液的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氧化钌沉积质量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结构及涂层的多孔形貌,用循环伏安法测量了涂层的电容,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电容量大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的氧化钌为非晶态,涂层为纳米多孔结构;热处理有利于涂层孔隙结构及大小的均匀性,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使涂层具有不同的电容,经热处理后涂层的电容稳定;经100℃热处理1 h后的多孔氧化钌涂层具有最大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钌 多孔涂层 阴极材料 混合容器 电沉积 纳米多孔结构 制备与表征 阴极涂层 容器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高电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凯 张莉 李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675-1677,共3页
通过优化组合电解电容器的阳极和电化学电容器的阴极,以Ta/Ta2O5为阳极,活性炭为阴极,研制了一种单元工作电压为100V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与超级电容器相比较,工作电压得到了提高。测试表明其具有高储能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能力... 通过优化组合电解电容器的阳极和电化学电容器的阴极,以Ta/Ta2O5为阳极,活性炭为阴极,研制了一种单元工作电压为100V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与超级电容器相比较,工作电压得到了提高。测试表明其具有高储能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能力,频谱阻抗(EIS)分析显示其具有优良的阻抗特性和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容器 Ta/Ta2O5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超级电容器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邵云 李新海 +1 位作者 王志兴 郭华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负极材料(石墨,Li4Ti5O12,TiO2)和电解质锂盐(LiPF6,LiBF4,LiClO4)用于混合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混合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锂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