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罗西汀治疗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晗 曾艳凌 林志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6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4、28、56 d焦虑、抑郁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情况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帕罗西汀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77.50%(χ2=5.165,P<0.05);治疗14、28、56 d,2组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D)、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价量表(FD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帕罗西汀组各项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帕罗西汀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的30.00%(χ2=5.000,P<0.05)。结论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常规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改善不良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临床疗效 混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凤云 陆芳 +29 位作者 肖英莲 王捷虹 穆恒 张志杰 丁少华 朱莹 徐寅 符佳 任顺平 李宝乐 李娜 贺涛 陈伟红 李延萍 杨小军 杨倩 白海燕 徐进康 张昕琰 钱陈洁 周正华 冀建斌 高会斌 王晓静 梁丹红 袁瑞兴 柯晓 黄铭涵 陈旻湖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2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2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模拟剂,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PDS症状改善率、FD其他单项症状评分、总体评价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及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采用全分析(full analysis set,FAS)集及符合方案(per protocol set,PPS)集分析,安全性指标以安全性(safety set,SS)集分析。结果237例患者进入FAS集(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9例);220例进入PPS集(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8例);239例进入SS集(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19例)。FAS和PPS分析均显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总体评价量表(overall treatment evaluation scale,OTE)症状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FAS分析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胃部烧灼感、反酸、排便不畅快症状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胃部烧灼感症状VAS评分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PPS分析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胃部烧灼感、排便不畅快症状的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胃部疼痛、胃部烧灼感、排便不畅快症状VAS评分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2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晓婷 孙建 +3 位作者 巴合达娜·塞力克 丁永年 古丽江·沙那提 姜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77-383,共7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新疆3所三甲医院收治的1227例功能性消化...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新疆3所三甲医院收治的122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简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基于CHAID算法的决策树模型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比较两种模型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健康机遇控制、胃肠症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是影响FD患者抑郁情绪的独立因素,健康机遇控制型患者(OR=1.022,95%CI:1.001~1.043)、胃肠症状越严重(OR=1.050,95%CI:1.033~1.068)、尼平消化不良指数得分越低(OR=1.029,95%CI:1.012~1.048)的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风险越高(P<0.05)。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健康权威人士控制、胃肠症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尼平消化不良指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职业、胃肠症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情绪 尼平消化不良指数 心理控制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沙必利结合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4
作者 杨龙 陆萍 +1 位作者 郭贤源 王立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90-093,共4页
观察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住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60例,并将其分成2组30例。对照组在单纯使用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观察组在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 观察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住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60例,并将其分成2组30例。对照组在单纯使用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观察组在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比较两组的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上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用治疗 FD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雷贝拉唑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不良反应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制剂舒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刘柱成 黄河 +2 位作者 汪志伟 杨森林 卞冬雪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的 评价舒胃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今后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于2024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评价舒胃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今后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于2024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20例,口服舒胃丸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痛、胃胀、纳呆等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舒胃丸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均能够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但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相比,舒胃丸治疗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痛、胃胀、纳呆症状,更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胃丸 枸橼酸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炎症因子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继林应用温肝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6
作者 李垚 丁喆 胡正进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和多发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见证候多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等,严继林教授认为上述证候诊治,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或收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和多发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见证候多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等,严继林教授认为上述证候诊治,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或收效慢、易复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临证所得,理论结合实践,提出肝寒气郁致病的观点,将证型分为肝寒犯胃和肝寒贼脾两个证型,应用温肝法分别进行证治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继林 肝寒 气郁 温肝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戴氏经方医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胃温胆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疗效、胃排空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张静 王瑶 崔健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平胃温胆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临床疗效、胃排空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FD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手段分成西药组(55例)和联合组(65例)。西药组... 目的:探究平胃温胆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临床疗效、胃排空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FD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手段分成西药组(55例)和联合组(65例)。西药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组予以平胃温胆汤治疗,时长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排空功能、胃肠激素、用药安全性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胃半排空时间、生长抑素(SS)、舒血管肠肽(VI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胃窦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运动指数、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6.15%vs 18.18%,P<0.05)。结论:平胃温胆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患儿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增强胃排空功能,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少疾病复发,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多潘立酮 平胃温胆汤 胃排空功能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自拟疏运化滞汤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毅宁 庄小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疏运化滞汤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8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PDS患者,随机分组... 目的:探讨自拟疏运化滞汤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8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PDS患者,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自拟疏运化滞汤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运化滞汤能够对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PDS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进行改善,减少复发,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证 疏运化滞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同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
9
作者 陈宏达 张咩庆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同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各33例。研究周期为8周,其中治疗期为4周,随访期为4周。在治疗各阶段,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情绪状态及脑肠肽... 目的:探讨呼吸同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各33例。研究周期为8周,其中治疗期为4周,随访期为4周。在治疗各阶段,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情绪状态及脑肠肽水平。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1);随访时,观察组显示出更好的治疗后持续效应(P<0.001)。治疗结束及随访时,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结束时,观察组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DA)水平显著上升(P<0.001)。随访时,观察组5-HT及DA水平仍较治疗前高(P<0.05)。结论:呼吸同步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改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来提高脑肠肽5-HT及DA的水平,通过脑-肠互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同步经皮穴位电刺激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 5-羟色胺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万里教授运用通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10
作者 王光铭 刘万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374-377,382,共5页
探讨刘万里教授运用通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刘万里教授认为功效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需以通降立法,而通降法的含义延伸包括了理气和胃以通降、辛开苦降以通降、平肝降逆以通降、温运脾阳以通降,滋阴润胃以通降。通过医案举隅... 探讨刘万里教授运用通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刘万里教授认为功效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需以通降立法,而通降法的含义延伸包括了理气和胃以通降、辛开苦降以通降、平肝降逆以通降、温运脾阳以通降,滋阴润胃以通降。通过医案举隅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佐证,切实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降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
11
作者 原苗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利兹消化不良调查问卷(LDQ)评分及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MTL)水平、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FD肝郁脾虚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证 柴胡疏肝散加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安成飞 陈英英 +5 位作者 宁静 李华南 张玮 包安 刘书芹 谭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针对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消化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质量,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改善体质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胃动力异常、脑肠互动异常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多途径、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疗效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药效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付郁 叶雪珂 +1 位作者 姚娓 单国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目的从肠黏膜屏障和CRH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枳术丸(生白术/麸炒白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莫沙必利)组、益生菌组、枳术丸(生白术入药)组、枳术丸(麸炒白术... 目的从肠黏膜屏障和CRH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枳术丸(生白术/麸炒白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莫沙必利)组、益生菌组、枳术丸(生白术入药)组、枳术丸(麸炒白术入药)组、生白术组、麸炒白术组以及麸炒枳实组,共9组。除空白组以外,其它各组均采取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和夹尾刺激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按照莫沙必利6.25 mg·kg^(-1),益生菌0.83 g·kg^(-1),枳术丸(生/麸炒白术)10.5 g·kg^(-1),生/麸炒白术单味饮片水提物7.0 g·kg^(-1),麸炒枳实单味饮片水提物3.5 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共14 d。测定大鼠胃排空速率、肠推进速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组胺(HIS),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α(IFN-α)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中CRH、CRHR1、CRHR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肠中CRH、CRHR1、CRHR2、Occludin、β-Catenin、Claudin 1、E-Cad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肠中胰蛋白酶(Tryptase)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速率和肠推进速率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中IFN-α,IL-6的含量明显上升(P<0.01);下丘脑和肠中CRH,CRH-R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RH-R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肠中β-Catenin、Claudin 1、E-Caderin、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肠中的Par-2,Trptase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上述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枳术丸(麸炒白术入药)组较枳术丸(生白术入药)组作用更好(P<0.05,P<0.01);麸炒白术单味饮片组作用强于生白术单味饮片组(P<0.05,P<0.01);相较于单味饮片,枳术丸(麸炒白术入药)组的药效作用更明显(P<0.05,P<0.01)。结论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可通过CRH信号通路和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抑制炎症反应而实现。白术炮制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增强,枳术丸中配以麸炒白术组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麸炒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黏膜屏障 CRH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朱丹溪“食积痰”理论辨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思路探析
14
作者 邱梦婷 董盈妹 +1 位作者 赵霞 吴嘉宝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肠功能紊乱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或上腹部疼痛为主症,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食积痰”是朱丹溪提出的痰和食积互为因果的一种痰候。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病后失调、寒温...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肠功能紊乱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或上腹部疼痛为主症,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食积痰”是朱丹溪提出的痰和食积互为因果的一种痰候。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病后失调、寒温不适诱发,基于朱丹溪“食积痰”理论,本病病机特点可归纳为痰郁中焦、虚实夹杂。临证针对痰气郁困者,当治以消积开郁、顺气消痰;土虚痰郁者,宜治以运土燥湿、温化痰饮;痰郁土损者,可治以培土和中、甘温化痰。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积痰 朱丹溪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肝汤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肠道菌群和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赵静怡 连博 +3 位作者 陆梦馨 郑金粟 朱宏勋 高剑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目的 探索和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肠道菌群以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18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和肝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与和肝汤组... 目的 探索和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肠道菌群以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18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和肝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与和肝汤组大鼠以夹尾应激法建立FD模型,造模后和肝汤组予0.918 g生药/100 g体质量的和肝汤灌胃7 d,干预结束后取十二指肠组织和盲肠内容物,荧光定量PCR检测TLR4基因转录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TLR4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观察TLR4的表达位置,16S rRNA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盲肠内容物中菌群和代谢物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和肝汤组TLR4表达下调(P<0.05)。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显示,TLR4在各组十二指肠固有层和上皮层均存在表达。模型组相比正常组阳性着色增强(P<0.01),和肝汤组相比模型组阳性着色减弱(P<0.01);但各组TLR4基因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盲肠内容物中疣微菌门丰度增加(P<0.05),而厚壁菌门丰度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和肝汤组拟杆菌门丰度提升(P<0.05),疣微菌门丰富下调(P<0.05);各组间n-γ-谷氨酰谷氨酰胺等代谢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FD大鼠十二指肠TLR4表达上调,同时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结构存在异常改变。和肝汤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结构,下调TLR4在十二指肠的表达改善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肝汤颗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道菌群 十二指肠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菌轴探讨调补肝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周擎天 邵岩峰 +1 位作者 于莉 林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在现代医学方面被证实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胃肠微生态等直接相关。脑-肠-菌轴作为一条人体的特殊通路,可较好地阐释其复杂的病理机制。中医药在FD的治疗方面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从...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在现代医学方面被证实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胃肠微生态等直接相关。脑-肠-菌轴作为一条人体的特殊通路,可较好地阐释其复杂的病理机制。中医药在FD的治疗方面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从中医理论角度,脾胃之“运”“化”与现代医学胃肠动力、营养代谢等具有高度相似之处;而肝主疏泄影响脾胃气机,调畅情志影响思维等功能将中枢系统与胃肠道联系在一起,与现代医学“脑-肠-菌轴”高度相似。文章从中西医两方面论治FD,加强了对其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的认识,并拓展了中医调补肝脾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菌轴 作用机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内质网应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何志蓉 郑亮 王媛媛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没有任何潜在的器质性病因,病程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FD主要采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和心理治疗等方法,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仍存在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没有任何潜在的器质性病因,病程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FD主要采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和心理治疗等方法,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医学将FD归类为“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以脾虚为主,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的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RS)在F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对FD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控ERS介导的信号通路相关。本文对中药通过调控ERS治疗FD研究进行综述,为中药靶向治疗FD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药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郁夺之”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思路与治疗
18
作者 施恒圩 孙志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基于“土郁夺之”理论出发,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辨证思路与治疗。方法:基于对“土郁”理论的阐释和FD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FD的病机为气机的升降... 目的:基于“土郁夺之”理论出发,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辨证思路与治疗。方法:基于对“土郁”理论的阐释和FD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FD的病机为气机的升降失常,通过以运主之和以疏主之调理脾胃气机,通泄肝气,恢复其功能正常运行,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所举医案为“土郁夺之”理论治疗FD 1例,证属肝郁气滞、肝郁乘脾,方选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结论:从“土郁夺之”理论探讨FD的诊治思路具有临床实用意义,为FD的临床治疗拓宽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土郁夺之” 以运主之 以疏主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玲伶从胃窍理论论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19
作者 马小虎 庄玲伶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庄玲伶教授在长期临床及科研实践中总结出胃窍理论并阐释其内涵,以胃窍理论为指导分型论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认为胃窍作为消化道的缩影,具有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输布精微等作用。小儿FD的核心病机为胃窍不通,故其治以通胃... 庄玲伶教授在长期临床及科研实践中总结出胃窍理论并阐释其内涵,以胃窍理论为指导分型论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认为胃窍作为消化道的缩影,具有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输布精微等作用。小儿FD的核心病机为胃窍不通,故其治以通胃窍为法,分别以导滞通窍汤、散寒通窍汤、疏肝通窍汤、健脾通窍汤、温肾通窍汤为主方治疗小儿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窍理论 通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方联合莫沙必利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祁正亮 田曼 刘晓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联合莫沙必利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FD患者120例,完全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0例。西...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联合莫沙必利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FD患者120例,完全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0例。西药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服用疏肝和胃方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激素、生长抑素、胃蛋白酶原(PG)、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93.3%(56/60)比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后2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及PGⅠ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中西药组均显著高于西药组;生长抑素、PGⅡ水平及胸胁胀痛、嗳气、脘腹痞满、心烦评分、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组均显著低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D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中西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组均显著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胃不和型FD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胃肠激素和PG水平,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抑郁和焦虑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疏肝和胃方 莫沙必利 胃肠激素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