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解酸化-SBR法-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范洪波 程洁红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采用水解酸化 SBR法 混凝沉淀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确定水解酸化、SBR法和混凝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172 0mg L、NH3 N 12 7 6mg L时 ,通过该系统处理后 ,出水CODCr 148 4mg L、NH3 N 12 2mg L ,CODCr... 采用水解酸化 SBR法 混凝沉淀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确定水解酸化、SBR法和混凝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172 0mg L、NH3 N 12 7 6mg L时 ,通过该系统处理后 ,出水CODCr 148 4mg L、NH3 N 12 2mg L ,CODCr总去除率达到 91 2 % ,NH3 N去除率达 9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SBR法-混凝沉淀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 CODCR 有机物 脱氮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水解-PACT工艺处理叶酸废水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漫漫 张明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8-40,共3页
对采用中和-混凝沉淀预处理-水解酸化-PACT工艺处理高含盐的叶酸废水的工艺可行性、运行参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高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的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化系统进水COD控制在1000mg/L左右,Cl-控制在8000mg/L以下,... 对采用中和-混凝沉淀预处理-水解酸化-PACT工艺处理高含盐的叶酸废水的工艺可行性、运行参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高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的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化系统进水COD控制在1000mg/L左右,Cl-控制在8000mg/L以下,能够达到较好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综合废水 高含盐 混凝沉淀-水解-PACT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处理集雨窖水的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妮 蔡立群 杨浩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93-97,共5页
为了解决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窖水饮用的安全问题,文中提出用"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处理西北黄土塬地区的窖水,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窖水的浊度、CODMn、氨氮和总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出水水质浊度为0.10~0.25... 为了解决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窖水饮用的安全问题,文中提出用"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处理西北黄土塬地区的窖水,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窖水的浊度、CODMn、氨氮和总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出水水质浊度为0.10~0.25 NTU、CODMn为4.26~4.97 mg/L,氨氮为0.50~0.62 mg/L及总磷为0.132~0.15 mg/L,去除率分别为>99%、68%、90.1%~90.6%、35%~39%。"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对窖水的浊度、CODMn、总磷有一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达到GB5749-2006中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的规定,后续研究应进一步通过优化工艺设计,增加适宜的消毒技术,来提高氨氮的去除率以保证出水的细菌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 西北黄土塬地区 窖水水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在某屠宰场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庆兰 丁毅 +4 位作者 董自斌 王开春 张彬彬 杨志林 李坤 《环境科技》 2016年第4期31-34,共4页
采用隔油沉淀-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消毒工艺对新疆某屠宰场废水进行处理,设计规模为50 m^3/d。SBR工艺设计运行周期8 h,其中进水时间0.84 h,进水同时进行曝气,曝气时间5.5 h,沉淀时间1.5 h,排水时间0.7 h,闲置时间0.3 h。研究表明,... 采用隔油沉淀-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消毒工艺对新疆某屠宰场废水进行处理,设计规模为50 m^3/d。SBR工艺设计运行周期8 h,其中进水时间0.84 h,进水同时进行曝气,曝气时间5.5 h,沉淀时间1.5 h,排水时间0.7 h,闲置时间0.3 h。研究表明,该工艺对屠宰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CODCr,BOD5,SS,动植物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6%,84.9%,79.1%,76.6%,出水水质达到GB 13457—19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排入当地二级污水处理厂,且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废水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文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10期5-7,共3页
本文以江苏苏州某印染企业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二沉淀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混凝沉淀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并通过优选试验确定最佳参数,研究臭氧-混凝沉淀工艺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剂为氯化铁,投加量为100 mg/L... 本文以江苏苏州某印染企业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二沉淀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混凝沉淀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并通过优选试验确定最佳参数,研究臭氧-混凝沉淀工艺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剂为氯化铁,投加量为100 mg/L,臭氧浓度为30 mg/L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此时出水化学需氧量(COD)为82 mg/L,浊度去除率达95%,脱色率达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臭氧-混凝沉淀工艺 臭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气浮与混凝沉淀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水库水试验对比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安爽 李梅 +2 位作者 王永磊 王琳 贾伟建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共3页
采用中试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凝-气浮与混凝-沉淀工艺对鹊山水库典型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试验采用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对气浮工艺PAFC投加量采用5 mg/L(以Al3+计),较沉淀工艺投加量低17%。连续试验表明,气浮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优于沉淀... 采用中试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凝-气浮与混凝-沉淀工艺对鹊山水库典型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试验采用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对气浮工艺PAFC投加量采用5 mg/L(以Al3+计),较沉淀工艺投加量低17%。连续试验表明,气浮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优于沉淀工艺,对浊度、颗粒数、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高7.7%、12.8%、3.9%、5.1%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气浮工艺 混凝-沉淀工艺 低温低浊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引水工程施工废水的探讨
7
作者 董旭 《陕西水利》 2021年第4期100-101,104,共3页
以位于金沟河渠首上游河道的独石化金沟河引水工程取水首部工程为例,考虑到工程实施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系统及施工设备清洗将产生大量酸性强、含油量高、腐蚀性强的含重金属铜离子的施工废水,为缓解地区水资源的紧张局面,应当对施工废水... 以位于金沟河渠首上游河道的独石化金沟河引水工程取水首部工程为例,考虑到工程实施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系统及施工设备清洗将产生大量酸性强、含油量高、腐蚀性强的含重金属铜离子的施工废水,为缓解地区水资源的紧张局面,应当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后回水利用。采用"预处理隔油+气浮除油+烃基铁药剂混凝沉淀处理重金属铜离子"工艺进行施工废水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施工废水中的COD、BOD、石油类、铜离子等的去除率较高,出水水质能完全达到相关标准对回水利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混凝沉淀工艺 烃基铁 重金属 COD B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熄焦废水的工程实践
8
作者 吴轶群 孙有权 +1 位作者 田锁根 熊有文 《燃料与化工》 2019年第2期53-54,共2页
采用以氧化-混凝沉淀为主的工艺处理熄焦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良好,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 16171—2012中表1间接排放标准,可作为熄焦补充水。
关键词 熄焦废水 氧化-混凝沉淀工艺 熄焦补充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脱盐污水的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文善雄 刘发强 +1 位作者 何琳 王小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当电脱盐污水pH值为7.8~8.4,固体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和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依次为150~2400,90~1000,800~4300 mg/L时,分别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和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当电脱盐污水pH值为7.8~8.4,固体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和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依次为150~2400,90~1000,800~4300 mg/L时,分别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和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前者,在PAC体积浓度为5 mL/L,反应温度为50℃,沉淀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处理后污水CODCr和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分别为441,51.1 mg/L,满足HJ 2045-2014要求;采用组合工艺,在上述条件下,对混凝后电脱盐污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当双氧水体积浓度为3 mL/L,硫酸亚铁质量浓度为0.9 g/L时,处理后的电脱盐污水上述各值分别降至122,14.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混凝 混凝沉淀工艺 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物质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