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麻醉下气管拔管对患儿舒适度及安全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绍森 陈香环 金子健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气管拔管对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儿麻醉舒适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儿共92例,根据气管拔管时机分组,其中46例于清醒后气管拔管设为对照组,另46例于深麻醉下气管拔...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气管拔管对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儿麻醉舒适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儿共92例,根据气管拔管时机分组,其中46例于清醒后气管拔管设为对照组,另46例于深麻醉下气管拔管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拔管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水平、镇静-躁动评分、全麻苏醒期气道紧急处理率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拔管时及返回病房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拔管前5 min(P<0.05);试验组拔管前5 min、拔管时及返回病房时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清醒后5 min和返回病房时镇静-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拔管时(P<0.05);两组返回病房时镇静-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清醒后5 min(P<0.05);试验组拔管时、清醒后5 min及返回病房时镇静-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全麻苏醒期气道紧急处理率和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稳定患儿生命体征,改善麻醉舒适度,并有助于提高拔管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麻醉 气管拔管 全身麻醉 手术 舒适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深麻醉下气管拔管技术在小儿麻醉舒适化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雄文 李玉忠 +1 位作者 周南先 柯劭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深麻醉下气管拔管技术在小儿麻醉舒适化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儿手术均为气管插... 目的探讨小儿深麻醉下气管拔管技术在小儿麻醉舒适化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儿手术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术毕麻醉复苏过程中,观察组在深麻醉下拔管,对照组在清醒后拔管。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躁动情况、全麻苏醒期使用紧急气道处理例数及拔管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管时HR、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清醒后5 min、返病房时镇静-躁动评分(S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紧急气道处理率、拔管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小儿深麻醉下气管拔管技术可减轻患儿术后躁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增加患儿围手术期舒适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深麻醉 气管拔管技术降低 小儿麻醉舒适化医疗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臻 李晓帆 +3 位作者 王晖 毛智军 薛彤 杨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77-1579,1583,共4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深麻醉,对照组采用浅麻醉。比较两组CO_2气腹前、后血气情况,比较... 目的:探讨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深麻醉,对照组采用浅麻醉。比较两组CO_2气腹前、后血气情况,比较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h两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气腹前PaCO_2、p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观察组血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水平显著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H(7.26±0.07)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_2、pH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CD3^+、CD4^+、CD4^+/CD8^+、NK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术毕时两组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各项免疫学指标均可恢复至麻醉前,两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麻醉患者术中血气分析指标平稳,免疫功能受抑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麻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血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人拔管期应用乌拉地尔和异丙酚深麻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香淑 杜江 +1 位作者 王恬 马爱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39-3540,共2页
老年高血压病人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麻醉气管拔管期可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尤其老年病人易诱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围拔管期使用一些药物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对保证病人的安全尤其重要。本... 老年高血压病人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麻醉气管拔管期可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尤其老年病人易诱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围拔管期使用一些药物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对保证病人的安全尤其重要。本文就乌拉地尔和异丙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管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异丙酚 深麻醉 气管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下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侯俊德 白玉玮 杨丽萍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3742-3743,共2页
目的对比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在清醒与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为深麻醉下拔管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丙泊酚(B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 目的对比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在清醒与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为深麻醉下拔管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丙泊酚(B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分别在清醒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观察2组在入室后(T1)、手术结束时(T2)、气管拔管前5 min(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5 min(T5)、10 min(T6)的SBP、DBP、HR、Sp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血压、心率在T3、T4及T5时,与B组及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6例舌后坠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抑制拔管时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应注意呼吸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拔管 深麻醉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玉玮 张伟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时心血管变化及并发症,探讨深麻醉下拔管最佳方法。方法择期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40例ASAⅠ~Ⅱ级,术前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随机分为七氟醚(Q组)和丙泊酚(B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时心血管变化及并发症,探讨深麻醉下拔管最佳方法。方法择期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40例ASAⅠ~Ⅱ级,术前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随机分为七氟醚(Q组)和丙泊酚(B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术毕分别在七氟醚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观察2组在入室后(T1)、手术结束时(T2)、气管拔管前(T3)、气管拔管后即刻(T4)、气管拔管后5min(T5)、10min(T6)的SBP、DBP、HR、SpO2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Q组气管拔管后5min(T5)时血压明显高于B组,拔管后苏醒时间较B组慢,苏醒期有2例躁动患者。结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丙泊酚或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的消除拔管时心血管反应,保持血压、心率稳定,且丙泊酚优于七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深麻醉下拔管 丙泊酚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与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晓兰 马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地氟醚 异氟醚 深麻醉 拔管效应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小平 汤介红 +2 位作者 吴艳梅 金维倩 吴文胜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深麻醉状态下拔出气管导管的优劣。方法将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七氟醚组(S组n=20)和异氟醚组(I组n=20)。手术结束后继续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至拔管。观察两组气管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的收...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深麻醉状态下拔出气管导管的优劣。方法将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七氟醚组(S组n=20)和异氟醚组(I组n=20)。手术结束后继续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至拔管。观察两组气管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以及拔管到清醒睁眼以及握手等恢复时间,咳嗽及其他呼吸道问题发生次数。结果两组病人拔管后无一例需要呼吸支持或再插管。呼吸道通畅,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SPO2及PetCO2分别波动在95%-100%及35-45 mmHg之间,BP、HR变化亦无显著差异(P&gt;0.05)。S组有3例,I组有2例病人清醒后咳嗽,S组病人的清醒,握手,睁眼恢复时间显著短于I组(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可有效的应用于"深麻醉"下拔管,但应首选七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麻醉 七氟醚 异氟醚 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下拔管对小儿OSAS手术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永浩 柳娟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6期48-50,共3页
探讨深麻醉下拔管对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手术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选择小儿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60例(4岁-12岁),随机分成观察组(A )和对照组(B ),每组30例。B组... 探讨深麻醉下拔管对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手术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选择小儿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60例(4岁-12岁),随机分成观察组(A )和对照组(B ),每组30例。B组患者清醒拔管,A组在肌松药作用消除及患者有满意自主呼吸频率及潮气量下,于麻醉状态下拔管。比较拔管即刻(T1)、拔管后5min(T2)、10min(T3)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及两组在 T1,T2时刻血氧饱和度<95%、呛咳、喉痉挛的发生率和拔管后10min、20min、30min、60min的躁动评分。A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低于B组,A组在T1时刻的血氧饱和度<95%、呛咳、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躁动评分拔管后明显低于B组。深麻醉下拔管可以预防浅麻醉下拔管引起的低氧饱和度、呛咳、躁动和喉痉挛,可有效防止应激反应,提高患者麻醉舒适度,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深麻醉下拔管 术后躁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下拔管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新荣 郭锐 +2 位作者 邓秋云 邓云菱 彭道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小儿扁桃体手术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静脉为主的全身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基本相同。术毕拔管时,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临床麻醉拔管指征即清醒后... 目的:探讨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小儿扁桃体手术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静脉为主的全身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基本相同。术毕拔管时,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临床麻醉拔管指征即清醒后拔管。观察组患儿在给予丙泊酚1.5 mg/kg静注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值60~70时深麻醉情况下拔管。观察围拔管期即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30 s(T2)、拔管后2 min(T3)儿患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以及T3时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T1、T2患儿的呛咳、SpO2<95%、躁动、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监测完备的基础上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扁桃体手术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扁桃体 深麻醉 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肩关节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与传统加深麻醉降压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军 郭晓军 邢国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873-1875,共3页
目前关于传统加深麻醉降压与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效果尚缺乏循证支持。本研究选取120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分析比较2种方法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 目前关于传统加深麻醉降压与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效果尚缺乏循证支持。本研究选取120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分析比较2种方法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各60例,其中观察组女性23例,男性37例,年龄23~60岁,平均(38±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32例;对照组女性25例,男性35例,年龄22~58岁,平均(37±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深麻醉 手术中 循证支持 手术效果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U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黎霞 张骐 崔雯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3期196-198,201,共4页
1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的效果。2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带管送入PACU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手术结束不停用丙泊酚,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 1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的效果。2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带管送入PACU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手术结束不停用丙泊酚,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在正常范围,脱氧呼吸5分钟、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95%、有吞咽动作,拔管后再停药;对照组则完全停用丙泊酚,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在正常范围、脱氧呼吸5分钟、SPO_2>95%、有吞咽动作、意识清醒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后5分钟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评估患者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ale RSS)和拔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3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前后5分钟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镇静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拔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 PACU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顺利渡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U 深麻醉状态 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深麻醉下气管内吸痰法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华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吸痰,清理呼吸道的吸痰方法。方法 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内吸痰方法吸痰。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吸痰,清理呼吸道的吸痰方法。方法 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内吸痰方法吸痰。比较两组患儿吸痰有效率,观察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前,两组SpO2、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对照组BP、HR明显升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躁动明显升高(P<0.05)。结论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吸痰的方法能彻底清除呼吸道潴留的痰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气管导管内吸痰法;同时能改善肺的通气功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由于在深麻醉下进行操作,大大地减少了心血管系统反应,降低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保障麻醉安全,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深麻醉状态 气管内吸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志强 孙晓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对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对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相关麻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能够稳定高血压手术患者拔管时的血液动力学,缩短苏醒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深麻醉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下拔管对20例小儿OSAS术后躁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延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6期2407-2408,共2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拔管对小儿OSAS术后躁动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72例OSAS手术麻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在清醒状态下拔管,观察组患儿在深麻醉下拔管,观察两组患儿拔管即刻...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拔管对小儿OSAS术后躁动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72例OSAS手术麻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在清醒状态下拔管,观察组患儿在深麻醉下拔管,观察两组患儿拔管即刻(T1)、拔管后5min(T2)、1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观察两组拔管后10min、20min、30min、60min时的镇静-躁动(SAS)评分;观察两组T1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95%、呛咳、喉痉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10min、20min、30min时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1时的SpO2<95%、呛咳、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麻醉下拔管有效避免低氧饱和度、呛咳、喉痉挛的发生,降低术后躁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OSAS术 深麻醉下拔管 术后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下拔管在开胸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赵璐 侯俊德 +5 位作者 苑进革 陈永学 杨晓彬 迟晓慧 李炜 刘新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76-2076,共1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在丙泊酚与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为深麻醉下拔管提供依据。方法:择期食管癌患者40例,ASAI或II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在丙泊酚与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为深麻醉下拔管提供依据。方法:择期食管癌患者40例,ASAI或II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毕分别在七氟烷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结果:A组拔管后5min(T5)时血压明显高于B组,拔管后苏醒时间较B组慢,舌后坠患者较多。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无论丙泊酚或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均可有效消除拔管时应激反应,保持循环相对稳定,其中丙泊酚优于七氟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深麻醉下拔管 七氟烷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惠英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采用深麻醉下拔管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接收的60例先天性唇裂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全麻的基础上,对照组于清醒后拔管,观察组于深麻醉下拔管,对比两组患儿不同节点的HR...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采用深麻醉下拔管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接收的60例先天性唇裂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全麻的基础上,对照组于清醒后拔管,观察组于深麻醉下拔管,对比两组患儿不同节点的HR、Sp O2、面罩给氧、PETCO2以及患儿支气管痉挛、喉痉挛、躁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T1、T2节点的Sp O2分别为3.33%、10.0%,低于对照组36.37%、53.33%。T1、T2节点观察组无支气管痉挛、喉痉挛、躁动以及面罩给氧困难发生,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0.0%、33.33%、70.0%、60.0%,40.0%、26.67%、33.33%、5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分别为0(P<0.05)。结论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采用深麻醉下拔管,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唇裂 深麻醉 拔管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对比
18
作者 向龙泉 王伶俐 杨昌明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1期9-10,共2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在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关腹时,丙泊酚组不再给予瑞芬太...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在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关腹时,丙泊酚组不再给予瑞芬太尼和七氟醚,但仍然泵入丙泊酚;七氟醚组患者不再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仍然给予吸入七氟醚。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在入室后、手术结束时、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后即刻、气管拔管后5,10min的HR,SBP,SpO2,DBP的变化和并发症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丙泊酚组在气管拔管后5分钟内的血压明显低于七氟醚组(P〈0.05),丙泊酚组患者拔管后的苏醒时间明显小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相比,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更小,利于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高血压 深麻醉下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志奇 范文玲 于密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3期1961-1962,共2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清醒后拔管组(对照组,n=20)和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组(试验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术毕停药,清...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清醒后拔管组(对照组,n=20)和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组(试验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术毕停药,清醒后拨出气管导管,实验组术毕在深麻醉下拨出气管导管更换喉罩通气,插入喉罩后再停药,待清醒后拨出喉罩。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或拔除喉罩前5 min(T1)、拔管或拔除喉罩时(T2)、拔管或拔除喉罩后5 min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间接了解心肌耗氧量;观察2组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及呛咳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T1、T2、T3时点的MAP、HR、RPP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在T1、T2、T3时点的MAP、HR、RPP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能降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喉罩 深麻醉下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TOF监测下深麻醉拔管在COPD全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白玉玮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187-189,共3页
目的:通过腹腔镜全麻手术,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肌松监测(TOF)监测下深麻醉拔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符合COPDI∽II级诊断患者30例,将其分为深麻醉(S组)... 目的:通过腹腔镜全麻手术,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肌松监测(TOF)监测下深麻醉拔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符合COPDI∽II级诊断患者30例,将其分为深麻醉(S组)和清醒下(Q组)两组拔管组,并观察入室安静状态下(T1)、手术结束时(T2)、准备拔管前(T3)、拔管后(T4)、送返病房时(T5)两组患者的BP、HR、BIS值苏醒时间以及拔管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T1-T5各时点,两组患者的BP、HR、BIS值存在差异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前后的T3、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AP、HR、BIS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苏醒时间较Q组延迟,S组呛咳患者较Q组患者明显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全麻患者采用深麻醉拔管苏醒时间略有延迟,但降低呛咳及气道痉挛发生且心血管反应小,无明显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深麻醉拔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