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淤泥质港口适航水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庞启秀 杨树森 +1 位作者 杨华 韩西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9,共7页
应用适航水深技术可以为淤泥质港口企业节约大量资金,但目前中国正式应用适航水深的港口只有天津港等6个港口(或港区).适航水深在中国还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技术也需进一步完善.依据在天津港等6个港口(或港区)研究和应用适航水深所取... 应用适航水深技术可以为淤泥质港口企业节约大量资金,但目前中国正式应用适航水深的港口只有天津港等6个港口(或港区).适航水深在中国还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技术也需进一步完善.依据在天津港等6个港口(或港区)研究和应用适航水深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总结了适航淤泥重度值的确定方法及数值、适航水深测量手段与结果、使用适航水深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和各港口应用适航水深取得的效益或资源存在情况,提出了适航水深技术尚需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港口 适航水深 适泊水深 应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港口航道适航密度确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2
作者 金镠 虞志英 +1 位作者 何青 赵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4,106,共5页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航行速度和浮泥层厚度有关。在通常航速和0.5~1.5 m浮泥层厚度条件下连云港航道的适航密度约为1.25~1.35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密度 浮泥 淤泥质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港口航道适航密度确定方法的改进
3
作者 金镠 虞志英 +1 位作者 何青 赵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航行速度和浮泥层厚度有关。在通常航速和0.5~1.5 m浮泥层厚度条件下连云港航道的适航密度约为1.25~1.35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密度 浮泥 淤泥质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港泥沙技术探索与研究实践
4
作者 赵君 《珠江水运》 2015年第1期88-89,共2页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近年来在淤泥质港口泥沙研究中的一系列创新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技术研究成果在港口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淤泥质港口 泥沙研究 技术创新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港区浮泥研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允才 温春鹏 +1 位作者 庞启秀 张瑞波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浮泥的存在给淤泥质港口的水深维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经济压力,本文理论及现场实测资料分析论述了连云港港区浮泥的形成原因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搜集到的船舶进港资料对适航资源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以期为连云港港区适... 浮泥的存在给淤泥质港口的水深维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经济压力,本文理论及现场实测资料分析论述了连云港港区浮泥的形成原因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搜集到的船舶进港资料对适航资源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以期为连云港港区适航水深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港口 浮泥 现场测量 适航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