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改进潮流转移熵的电力系统融冰预防控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曾珂 李华强 +1 位作者 曾梦婕 刘沛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2-586,共5页
从熵理论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潮流转移熵模型进行改进,综合考虑转移潮流的分布均衡性及各线路的负载率,提出了一种考虑改进潮流转移熵的电力系统融冰预防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改进的潮流转移熵作为约束条件引入到控制模型中,将发电机出力再... 从熵理论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潮流转移熵模型进行改进,综合考虑转移潮流的分布均衡性及各线路的负载率,提出了一种考虑改进潮流转移熵的电力系统融冰预防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改进的潮流转移熵作为约束条件引入到控制模型中,将发电机出力再调整作为重点控制措施,得到融冰预防控制模型。通过对IEEE-30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因融冰断线对系统造成的冲击,降低了系统断线后的状态综合严重度,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在冰灾情况下的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理论 融冰 改进潮流转移 预防控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与累及野照射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陆艳荣 瓦热斯江.衣不拉音 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lective node irradiation,ENI)与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放疗科进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 目的比较分析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lective node irradiation,ENI)与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放疗科进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20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8例患者按照射范围的不同分为ENI组和IFI组,分别进行ENI和IFI照射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后第1、2、3年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NI组总有效率为85.4%,IFI组总有效率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1.402,P=0.161)。ENI组的1、2、3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高于IFI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NI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明显高于IFI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治性放疗可作为早期食管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ENI与IFI两种靶区勾画方式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但IFI的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选择性淋巴引流区 预防照射 累及野照射 局部控制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治疗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3
作者 刘劲松 桑玫 +1 位作者 单娟 王建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7,166,共3页
目的 评价化疗及放疗预防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预防组 (A组 ) 35例 ,放射预防组 (B组 ) 35例。结果 治疗后 2年 ,总的淋巴结转移率A组 34.2 9% ,B组 48.5 7% ( χ2 =1.472 ,P =0 .2 2 5 )。锁骨... 目的 评价化疗及放疗预防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预防组 (A组 ) 35例 ,放射预防组 (B组 ) 35例。结果 治疗后 2年 ,总的淋巴结转移率A组 34.2 9% ,B组 48.5 7% ( χ2 =1.472 ,P =0 .2 2 5 )。锁骨上颈部、纵隔、贲门胃左动脉旁、腹腔淋巴结转移率A组分别为 8.5 7% ,11.43 % ,8.5 7% ,5 .71% ,B组分别为 5 .71% ,31.43% ,5 .71% ,5 .71% χ2 与P值分别为 :χ2 =0 .2 15 ,P =0 .6 43;χ2 =4.15 8,P =0 .0 41;χ2 =0 .2 15 ,P =0 .6 43 ;χ2 =0 ,P =1.0 0。A组 (CR +PR) 91.43% ,B组 71.43% ( χ2 =4.6 2 9,P =0 .0 31) ,两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 χ2 =4.6 2 9,P =0 .0 31)。结论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预防性治疗 ,以化疗放疗合并预防优于单独放疗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转移 预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洁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8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究盆腔淋巴结转移对子宫颈癌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6月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妇科就诊的10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8例与... 目的:探究盆腔淋巴结转移对子宫颈癌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6月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妇科就诊的10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8例与无淋巴结转移组52例。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有效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ⅡB、浸润深度≥1/2全层、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脉管浸润、切缘阴性、宫旁浸润、累及阴道及子宫下段的比例高于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ⅠA、浸润深度<1/2全层、分化程度为高分化、非脉管浸润、非切缘阴性、非宫旁浸润、未累及阴道及子宫下段的子宫颈癌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1.442、3.752、11.546、12.478、16.977、11.225、9.769、29.132,P<0.05)。以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ⅡB、浸润深度≥1/2全层、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脉管浸润、切缘阴性、宫旁浸润、累及阴道及子宫下段均为影响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84、1.709、1.900、1.863、1.933、2.036、2.012、1.775、1.732,P<0.05)。结论: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ⅡB、浸润深度≥1/2全层、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脉管浸润、切缘阴性、宫旁浸润、累及阴道及子宫下段均为影响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进而加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盆腔淋巴转移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清除的观察
5
作者 林育超 倪武 +1 位作者 张锡贵 杨扬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PT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观察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CLND)的效果。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前评估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LNM的危险因素。分析随访结果...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PT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观察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CLND)的效果。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前评估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LNM的危险因素。分析随访结果,评估CLND的术后效果。CLND的阳性率为39.7%,随访期间2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包膜浸润、肿瘤个数与CLNM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证实,肿瘤直径、包膜浸润、肿瘤个数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mm)、包膜浸润、肿瘤个数(≥2)与PTC患者CLNM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颈中央区淋巴转移 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紫杉醇治疗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钱浩然 范健 +2 位作者 刘颖斌 缪玉山 彭淑牖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活性炭吸附紫杉醇(紫素)治疗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建立淋巴结转移瘤昆明小鼠动物模型,制备紫杉醇活性炭吸附剂,皮下注射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空白活性炭组、乳剂治疗组、紫素治疗组进行病理学、转移瘤质量和癌细胞数量... 目的探讨活性炭吸附紫杉醇(紫素)治疗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建立淋巴结转移瘤昆明小鼠动物模型,制备紫杉醇活性炭吸附剂,皮下注射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空白活性炭组、乳剂治疗组、紫素治疗组进行病理学、转移瘤质量和癌细胞数量的比较。结果紫杉醇活性炭吸附制剂组相比于其它治疗组在转移淋巴结质量,肿瘤细胞受体小鼠的生存时间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结论紫杉醇活性炭吸附制剂对于治疗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酚/治疗应用 淋巴转移/预防和控制 肿瘤 实验性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预防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李莹利 蔺聪 刘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预防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6月,n=38)和观察组(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预防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6月,n=38)和观察组(2021年7月至12月,n=42)。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以微信平台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水肿预防行为评分、淋巴水肿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皮肤护理、生活方式、避免上肢压迫、避免极端温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FACT-B)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形成良好的淋巴水肿预防行为,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和控制 手术后并发症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预防总额控制下的医疗费用向个人自费转移
8
作者 袁一菡 曾乔林 曾子芮 《中国医疗保险》 2017年第11期52-55,共4页
本文以总额控制付费制度下参保病人住院费用报销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总额控制下的医疗费用向个人自费转移的具体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总额控制下医疗费用向个人自费转移的办法。
关键词 总额控制 医疗费用 个人自费转移 预防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疾病预防控制 服务承接产业转移
9
作者 任赞屹 《决策探索》 2013年第12期16-17,共2页
近年来,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商丘市疾控中心)在商丘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计划免疫为基础,以急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多措并举,励精图治,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作... 近年来,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商丘市疾控中心)在商丘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计划免疫为基础,以急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多措并举,励精图治,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商丘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全市850多万人民群众的疾病控制、卫生监测、卫生科研培训、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等工作任务。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接产业转移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急性传染病 服务 健康教育 卫生工作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锁骨上预防照射
10
作者 胡荷 杜辉章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9期3661-3661,共1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癌症的治愈率不断提高,许多肿瘤的治疗方案日臻完善,但纵观二十多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因其临床变化的多样性以及疗效的不确切性,食管癌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复杂引起的...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癌症的治愈率不断提高,许多肿瘤的治疗方案日臻完善,但纵观二十多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因其临床变化的多样性以及疗效的不确切性,食管癌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复杂引起的。我们荟萃了自1990年以来关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报道,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上段食管癌 淋巴转移 锁骨上预防照射 治疗方案 医学科学 临床变化 治愈率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元元 王军 +3 位作者 毛爱红 范向达 张建伟 段颖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8-502,共5页
目的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评分系统,并评价和验证其工作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37例PTC患者为建模组... 目的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评分系统,并评价和验证其工作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37例PTC患者为建模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符合相同条件的100例PTC患者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评分系统,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男性、肿瘤直径>1 cm、多发癌灶、肿瘤位于腺体下极和包膜侵犯是预测PT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最佳诊断截点值为6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9%、85.3%、78.6%和87.8%,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基于独立危险因素的评分系统对PTC患者CLNM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评分≥6分的患者CLNM发生风险较高,应积极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转移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预防肿瘤转移的可能途径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佩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预防肿瘤转移是控制肿瘤,提高治愈率及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中药预防转移的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
关键词 肿瘤 控制 肿瘤转移 中药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维浩 夏浩明 马浙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91-2993,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 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为c N0期PTC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目的:研究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 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为c N0期PTC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420例c N0期PTC病例,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420例c N0期PTC中,c N0期PTC患者中的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4%。年龄、肿瘤大小、腺体外侵、肿瘤分期和BRAFV600E突变与c N0期PTC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45岁,肿瘤直径>1cm,腺体外侵,肿瘤分期T3~T4、BRAFV600E突变可作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中央区淋巴转移 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BRAFV600E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爱玲 石紫云 郑全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246例患者随机采用烟卷引流管经阴道引流126例(研究组)及引流管经腹引流1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34例淋巴囊肿患者按囊肿大小分为两组,A组:囊肿≤5cm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246例患者随机采用烟卷引流管经阴道引流126例(研究组)及引流管经腹引流1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34例淋巴囊肿患者按囊肿大小分为两组,A组:囊肿≤5cm 18例;B组:囊肿>5cm 16例,均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对囊肿较大者在B超监测下穿刺抽液后中药外敷治疗。结果:宫颈癌根治术后经阴道烟卷引流与经腹引流淋巴囊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囊肿≤5cm 18例中药布袋外敷治疗有效17例(94.44%);囊肿>5cm中10例穿刺引流后中药外敷治疗有效9例与6例未穿刺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引流明显减少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中药袋外敷治疗囊肿疗效肯定;囊肿体积较大者,穿刺引流后中药袋外敷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外科手术 囊状淋巴管瘤/并发症 囊状淋巴管瘤/预防控制 囊状淋巴管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M分期年龄组别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世强 叶钿均 +2 位作者 蒋殿虎 江浩 黄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TNM分期中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两个年龄组别病人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方法 cN0期PTC病人56例,根据TNM分期分成年龄<45岁组(29例)和年龄≥45岁组(27例),应用"卡纳琳"标识中央区淋巴结后行患侧预... 目的探讨TNM分期中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两个年龄组别病人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方法 cN0期PTC病人56例,根据TNM分期分成年龄<45岁组(29例)和年龄≥45岁组(27例),应用"卡纳琳"标识中央区淋巴结后行患侧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ND),比较两组病人患侧淋巴结阳性率。结果年龄≥45岁组病人患侧清扫淋巴结(6.19±4.28)枚,阳性淋巴结(1.26±1.91)枚,阳性率20.4%;年龄<45岁组病人患侧清扫淋巴结(4.52±3.55)枚,患侧阳性淋巴结(1.14±1.60)枚,阳性率25.2%。两组患侧清扫淋巴结数、患侧阳性淋巴结数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0期PTC病人TNM分期的两个年龄组别中,患侧淋巴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病人是否进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应形成一套综合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M分期年龄组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中央区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肺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纵隔内注射油酸多相脂质体的临床探讨
16
作者 刘吉福 任林生 +4 位作者 成杞润 韩临春 姚建民 王树寿 门爱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4-295,共2页
防治肺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纵隔内注射油酸多相脂质体的临床探讨刘吉福,任林生,成杞润,韩临春,姚建民,王树寿,门爱民北京军区总医院胸心外科(北京市100700)为防治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本研究采用术中... 防治肺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纵隔内注射油酸多相脂质体的临床探讨刘吉福,任林生,成杞润,韩临春,姚建民,王树寿,门爱民北京军区总医院胸心外科(北京市100700)为防治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本研究采用术中纵隔各区注射油酸多相脂质体液(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转移 预防 治疗 油酸多相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放疗价值
17
作者 张峰 钟飞 +3 位作者 孙仲藩 孟兆信 姜翠琴 夏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年第S1期49-50,共2页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放疗价值张峰副主任医师钟飞,孙仲藩,孟兆信,姜翠琴,夏敏北京空军总医院放射治疗科(100036)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多数手术较困难。我院从1977年2月至1993年12月...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放疗价值张峰副主任医师钟飞,孙仲藩,孟兆信,姜翠琴,夏敏北京空军总医院放射治疗科(100036)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多数手术较困难。我院从1977年2月至1993年12月放射治疗44例,探讨其放疗价值。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淋巴转移 局部复发 乳癌术后 预防性放疗 肿瘤大小 肿瘤复发 疗效关系 照射剂量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邱芳梅 刘建华 何艳梅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纵隔转移患者。放射治疗采用60 Co常规分割照射 ,大多数患者的放射剂量为 5 0~ 70Gy。结果 全组病人 1、2、3、5年存活...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纵隔转移患者。放射治疗采用60 Co常规分割照射 ,大多数患者的放射剂量为 5 0~ 70Gy。结果 全组病人 1、2、3、5年存活率分别为41.1% ( 2 3 /5 6)、17.9% ( 10 /5 6)、7.1% ( 4 /5 6)、2 .1% ( 1/4 8)。结论 放疗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控制率有效 ,且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放疗 颈部淋巴转移 纵隔淋巴转移 局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处理态度和诊疗现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云雪 王刚 +2 位作者 孙备 左倩(综述) 武林枫(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虽以惰性居多,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并不少见,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也意味着死亡率增加和复发风险的提高,甲状腺手术前应使用彩超充分评估颈部淋巴结的状态,对直径较大的淋巴结行超...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虽以惰性居多,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并不少见,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也意味着死亡率增加和复发风险的提高,甲状腺手术前应使用彩超充分评估颈部淋巴结的状态,对直径较大的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抽吸(Echo-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of the lymph node,LN-FNA)或联合测定洗脱液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怀疑远处转移或肿瘤浸润性生长时可联合CT、PET-CT或磁共振检查。建议临床医生在有技术保证的前提下对术中冰冻为阴性的cN0患者行单侧的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rophylactic central neck dissection,pCND),对术中冰冻为阳性的cN0患者行双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降低患者复发率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按照指南评估患者术后是否需行放射性碘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治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转移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脲嘧啶创面冲洗预防乳癌术后种植转移效果观察
20
作者 邹友成 刘兵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4735-4735,共1页
目的:对用5-氟脲嘧啶冲洗创面预防乳癌术后种植转移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123例乳癌手术患者,其中术中用5-氟脲嘧啶冲洗创面的67例为观察组,未冲洗的56例为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 a的种植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乳癌术后种植转移发生率... 目的:对用5-氟脲嘧啶冲洗创面预防乳癌术后种植转移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123例乳癌手术患者,其中术中用5-氟脲嘧啶冲洗创面的67例为观察组,未冲洗的56例为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 a的种植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乳癌术后种植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用5-氟脲嘧啶创面冲洗能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种植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脲嘧啶/治疗应用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腺肿瘤/继发性 肿瘤转移/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