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刘裔莎 肖杨 +1 位作者 李杭 孙华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被膜外侵犯(ENE)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收集整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 目的观察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被膜外侵犯(ENE)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收集整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病理学评估ENE状态,分析ENE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2例患者中,发现ENE 63例(47.7%)。与ENE阴性组相比,ENE阳性组神经侵犯更多见,肿瘤出芽级别、T分期和N分期均更高,无病生存(DFS)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E阳性与阴性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组织学级别、P53表达模式、Ki-67增殖指数和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中ENE阳性状态提示肿瘤更具侵袭性,是一个负向的预后因素,与不良的生存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被膜外侵犯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开提.阿不都哈德尔 王理 +1 位作者 张文斌 王云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40-1343,1350,共5页
目的:评价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重新评估... 目的:评价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重新评估,对临床病理资料、生存期进行关联分析,并通过 lon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后患者中39例有淋巴结被膜外侵犯,21例有多发肝转移灶,30例肝转移灶直径≥2 cm,34例肝切除术切缘范围≥1 cm,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例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病例,男女比例为1.05∶1,26例发生在结肠,21例为同时性肝转移,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性别、年龄、原发灶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肝转移程度、肝转移灶直径等无关,但与肝转移时间(P =0.037)、淋巴结转移数目(P =0.001)、肝转移灶数目(P =0.000)显著相关。(3)结直肠癌肝转移后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6(4~84)个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为54(22~84)个月,淋巴结被膜外转移阴性患者为19(16~22)个月,淋巴结被膜外转移阳性患者为11(4~22)个月,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699,P <0.01)。(4)淋巴结数目(P =0.021)、淋巴结被膜外侵犯(P =0.002)、术前术后辅助化疗(P =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为影响肝转移灶切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区域淋巴结的被膜外侵犯是肝切除术后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被膜外侵犯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特征对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转移的影响
3
作者 杨剑逸 杨欣 +3 位作者 周之伟 马则铭 王嘉 杨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转移的高危因素,寻找术后辅助放疗的潜在获益者。方法入组2009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转移的高危因素,寻找术后辅助放疗的潜在获益者。方法入组2009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究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度、多站转移、转移淋巴结位置分布等淋巴结转移特征对于局部区域复发的影响,主要研究终点为无局部复发生存。结果共纳入257例患者,其中男性159例,女性98例,年龄(58.5±8.5)岁(35~80岁)。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5~131个月)。全部患者中,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77.1%、70.1%;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3%、55.6%、45.3%;1、3、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2%、76.0%、69.7%;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4%、58.9%、48.7%。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被膜外侵犯(HR=1.96,95%CI:1.09~3.51,P=0.024)与淋巴结转移度>0.1(HR 2.28,95%CI:1.03~5.07,P=0.043)是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淋巴结转移度>0.1的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高危人群,其有可能成为术后辅助放疗的潜在获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局部区域复发 淋巴结被膜外侵犯 淋巴结转移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