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结构功能及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柯舒慧 林丹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02-106,共5页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LAG-3蛋白主要表达于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中,由4个与CD4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域组成,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半乳糖凝集素-3为配体,参与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LAG-3蛋白主要表达于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中,由4个与CD4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域组成,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半乳糖凝集素-3为配体,参与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保持免疫稳态。LAG-3蛋白可直接抑制T细胞增殖、调控Tregs细胞功能、调节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抑制T细胞活化三种途径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LAG-3对结直肠癌或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其甲基化状态可能对结直肠癌的风险评估及诊断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联合阻断PD-1和LAG-3作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策略已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 结肠癌 直肠癌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纳米抗体的筛选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文蕊鑫 陈玥雯 +3 位作者 杨紫薇 闫凤英 李卿 武卫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4-1031,共8页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免疫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获得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LAG-3纳米抗体,并鉴定其功能活性。方法采用人LAG-3蛋白免疫羊驼,获取外周血cDNA;通过巢式PCR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构建至pComb3XSS质粒,电转至大肠杆菌X...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免疫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获得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LAG-3纳米抗体,并鉴定其功能活性。方法采用人LAG-3蛋白免疫羊驼,获取外周血cDNA;通过巢式PCR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构建至pComb3XSS质粒,电转至大肠杆菌XL1-Blue中构建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并对文库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LAG-3特异性纳米抗体,通过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获得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构建到大肠杆菌BL21(DE3)周质表达载体pET-22b(+)中进行抗体表达,Prism A柱进行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ELISA、Western blot法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进行抗体性质和功能分析。结果构建的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的库容为7.2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序列分析文库多样性良好,经过4轮淘筛后获得3条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抗LAG-3纳米抗体,分别为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结构域-L1-3(VHH-L1-3)、VHH-L3-2和VHH-L13-2,纳米抗体表达纯化后纯度在95%以上,三种抗体均可以与重组人LAG-3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其中VHH-L13-2抗体的亲和力指数KD值为3.971×10^(-9)mol/L,且对于LAG-3和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GL-1)的结合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15.58 nmol/L。结论成功构建了LAG-3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筛选获得了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LAG-3纳米抗体,且对于LAG-3与其配体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噬菌体展示技术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全人源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秀秀 于晓杰 +3 位作者 刘剑飞 吴成林 钦可为 周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目的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从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LAG-3的单链抗体(scFv),将其转化为完整的全人源抗体。方法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LAG-3全人源噬菌体scFv,ELISA鉴定噬... 目的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从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LAG-3的单链抗体(scFv),将其转化为完整的全人源抗体。方法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LAG-3全人源噬菌体scFv,ELISA鉴定噬菌体scFv的特异性,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测定其亲和力,再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获得抗LAG-3全人源完整抗体。结果通过3轮筛选富集,获得了4个具有特异结合活性的scFv。亲和力测定最高的达到3.48×10-10。再通过构建完整的抗LAG-3全人源抗体表达载体,经真核细胞表达、纯化后,获得了3株特异性抗LAG-3全人源抗体。结论利用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成功筛选并表达出3种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LAG-3全人源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人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瑞红 张海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1年疾病转... 目的:探讨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1年疾病转归情况分为良好组34例、不良组1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血清sTim-3、LAG-3水平。分析术前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sTim-3、LAG-3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分析血清各指标不同表达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结果:与良好组比较,术后1d、术后1个月不良组血清sTim-3、LAG-3水平升高(P<0.05);血清sTim-3、LAG-3水平与临床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联合预测转归不良的AUC(0.906)均大于单项预测0.735、0.836(P<0.05);sTim-3、LAG-3高表达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分别是低表达者的1.789倍、1.737倍(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不良患者血清sTim-3、LAG-3水平明显增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在头颈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晓可 陶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35-437,共3页
近年来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类重要的共抑制分子,与其他分子协同参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负性调控作用。因此,LAG-3有望成为头颈部肿瘤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同时LAG-3... 近年来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类重要的共抑制分子,与其他分子协同参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负性调控作用。因此,LAG-3有望成为头颈部肿瘤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同时LAG-3和PD-1的联合免疫治疗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治疗前景。本文就LAG-3的基因定位和结构、表达与配体结合、生物学功能、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对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CD8^(+)T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阿比旦·艾尼瓦尔 孜比姑·肉素 +4 位作者 阿迪莱·多力坤 邓冰清 李静 王慧 张传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0-667,674,共9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取C57BL/6野生型(Wild-type,WT)和LAG3缺陷型(Knock-out,KO)小鼠各10只,每只小鼠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取C57BL/6野生型(Wild-type,WT)和LAG3缺陷型(Knock-out,KO)小鼠各10只,每只小鼠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模型。感染12周后,分别取两组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表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症微环境”与脾脏中CD8^(+)T的比例。收集两组小鼠肝脏与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不同CD8^(+)T细胞亚群,检测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Effector memory CD8^(+)T cell,CD8^(+)Tem)、中心记忆CD8^(+)T细胞(Central memory CD8^(+)T cell,CD8^(+)Tcm)、初始CD8^(+)T细胞(Naive CD8^(+)T cell,CD8^(+)Tn)比例与绝对数,以及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比例。通过多房棘球蚴虫体蛋白体外刺激两组小鼠肝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17A的比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形成的炎性病灶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病灶周围CD8^(+)T细胞募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3缺陷型小鼠脾脏CD8^(+)T细胞募集有降低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效应记忆型CD8^(+)T细胞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CD8^(+)T细胞比例降低,脾脏CD8^(+)Tem表型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L-10能力均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房棘球蚴的虫体蛋白体外刺激肝脏淋巴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CD8^(+)T细胞分泌IFN-γ、IL-10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3缺陷型小鼠CD8^(+)T细胞分泌IL-17A的能力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在小鼠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中,LAG3可抑制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调节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病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TIM-3、LAG-3、TIGIT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玉英 赵丽 +2 位作者 王蕾 焦今文 袁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宫颈鳞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TIGIT)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鳞...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宫颈鳞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TIGIT)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鳞癌组织、20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Ⅱ~Ⅲ级)患者的宫颈组织、30例HPV感染阴性健康体检者的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TIM-3、LAG-3和TIGIT,分析TIM-3、LAG-3和TIGIT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鳞癌组织、CIN组织中TIM-3、LAG-3、TIGIT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CIN组织比较,宫颈鳞癌组织TIM-3、LAG-3、TIGIT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TIM-3、TIGIT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相关(χ^(2)=3.879,5.871;P均<0.05)。TIM-3、LAG-3阳性表达宫颈鳞癌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宫颈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TIM-3阳性表达、LAG-3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TIM-3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4.553,3.979,0.285;95%CI分别为0.994~20.843,1.051~15.064,0.109~0.750;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TIM-3、LAG-3、TIGIT表达升高。TIM-3、TIGIT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有关及患者预后有关。TIM-3、LAG-3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PD-L1、LAG-3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志文 万鲁云 李鹏程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其...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其预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68例、死亡组28例,以同期体检的110名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在入院第1、3、5和7天查血清PD-L1、LAG-3,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并使用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对各组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进行评分;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的PD-L1、LAG-3和炎症因子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进行分析;影响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曲线进行分析;血清PD-L1、LAG-3与炎症因子对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PD-L1、LAG-3与IL-6、IL-8、PCT、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8、31.675、47.256、17.007、36.931、46.249、25.472、35.589,P<0.05);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PD-L1、IL-6、IL-8、CRP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在入院第3天开始上升,第5天降低,在入院第7天时与第1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45.102、291.957、38.741、51.782、23.215、100.872,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D-L1、LAG-3、IL-6、IL-8、IL-10、PCT、CRP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557、0.316、0.428、0.501、0.168、0.382、0.517,0.383、0.531、0.405、0.392、0.344、0.582、0.446,P<0.05)。生存组患者血清PD-L1、IL-6、IL-8、PCT、CRP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均显著低于死亡组(t=5.234、7.944、9.405、34.105、4.625、5.806、3.745,P<0.05)。PD-L1、IL-8、CRP水平和APACHEⅡ和SOFA评分是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7、2.058、0.319、2.331、2.252,P<0.05)。PD-L1、IL-8、CRP三者联合预测(0.987)高于单独预测(0.882、0.897、0.874),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PD-L1、LAG-3和IL-6、IL-8、PCT、CRP等炎症因子均高表达,与APACHEⅡ、SOFA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D-L1、IL-8、CRP三者联合对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更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炎症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闰 郑秀玉(综述) 王健(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0-747,共8页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多种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及其配体的抑制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些药物仅有部分人群响应,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多种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及其配体的抑制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些药物仅有部分人群响应,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是临床上继PD-1和CTLA-4后的又一个重要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与CD4分子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于活化的T、B和NK细胞表面,与配体结合后可抑制或下调T细胞活性,利用其抑制剂可解除对T细胞的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目前临床上有4种靶向LAG-3的疗法,还有更多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开发。本文主要探讨了LAG-3分子的结构、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靶向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抑制性受体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中EZH2、LAG-3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1
作者 李学敏 吴莉莉 +1 位作者 方琴 田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1807-1812,共6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54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并行宫颈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477例宫颈良性病...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54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并行宫颈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477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EZH2、LAG-3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宫颈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EZH2、LAG-3表达水平差异,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造成宫颈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EZH2、LAG-3阳性表达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临床分期在Ⅲ或Ⅳ期、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浸润深度>3 mm、已发生脉管浸润和淋巴转移患者的EZH2、LAG-3阳性表达率相较于临床分期在Ⅰ或Ⅱ期、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浸润深度≤3 mm、未发生脉管浸润和淋巴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更高(P<0.05);随访6个月后,54例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1.11%(6/54);预后不良组低中分化、浸润深度>3 mm、淋巴转移阳性、EZH2和LAG-3阳性表达占比相较于预后良好组均更高(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中分化程度、淋巴转移阳性、EZH2和LAG-3阳性表达是造成宫颈癌术后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组织EZH2、LAG-3阳性表达率较高,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转移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低中分化程度、淋巴转移阳性、EZH2和LAG-3阳性表达是造成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在收治上述患者时应提前采取干预措施,谨防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病理特征 相关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内PGK1、SOCS1、LAG-3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立文 曹罗元 +1 位作者 陈惠华 陈锦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4期2624-2628,共5页
目的 研究组织内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PGK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目的 研究组织内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PGK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各2块。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GK1、SOCS1、LAG-3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GK1高表达占比及SOCS1、LAG-3的阳性检出率;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PGK1高表达占比及SOCS1、LAG-3的阳性检出率表达情况。最后对98例患者行3年院外随访,观察癌组织PGK1高、低表达及SOCS1、LAG-3阳性、阴性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差异。结果 癌组织内PGK1高表达占比及LAG-3阳性检出率为39.80%、62.2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8.16%、13.27%),SOCS1阳性检出率为22.45%,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5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患者的PGK1高表达占比及SOCS1、LAG-3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GK1高表达占比及LAG-3阳性检出率较高,SOCS1阳性检出率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行根治性手术患者均获得3年院外随访,3年病死率25.51%(25/98),存活率74.49%(73/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PGK1表达越高患者存活率越低(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SOCS1阳性检出率越高患者存活率越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LAG-3阳性率越高患者存活率越低(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内PGK1、SOCS1、LAG-3与疾病的进展关系密切,且癌组织PGK1高表达及SOCS1、LAG-3阳性检高均会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组织内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AG-3、PD-1、PD-L1的表达和TIL计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祝梦娇 罗昆仑 +4 位作者 芮小平 赵海滨 肖献秋 朱振成 朱庆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3,LAG-3)、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3,LAG-3)、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原发性TNBC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LAG-3、PD-1、PD-L1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法染色并计数TIL,分析四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组织中LAG-3、PD-1和PD-L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LAG-3表达与TN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Ki-67、PD-1、PD-L1表达和TIL计数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NBC患者DFS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Ki-67、TIL、LAG-3^(+)PD-1^(+)、LAG-3^(+)PD-L1^(+)、LAG-3^(+)TIL^(low)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LAG-3^(+)PD-L1^(+)和TIL是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M分期、LAG-3^(+)PD-L1^(+)和TIL与TNBC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特别是LAG-3和PD-L1结合共表达,可为免疫检查点双重阻滞在TNBC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D-1、TIM-3、LAG-3与BTL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笑吟 袁晓莉 +7 位作者 马荣军 徐慧 杨世伟 聂璐 张琳 胡爱侠 李真 朱尊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2846-2853,共8页
目的:探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BTLA)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初诊的30例非特指... 目的:探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BTLA)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初诊的30例非特指型DLBCL患者的石蜡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上述分子单个阳性及共表达对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影响。结果:PD-1、TIM-3、LAG-3、BTLA单个阳性组与单个阴性组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1、TIM-3共表达组及TIM-3、BTLA共表达组的中位PFS期分别是26和24个月,分别低于其非共表达组的54个月(P=0.021)和47个月(P=0.037);PD-1、TIM-3、LAG-3共表达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17和25个月,显著低于非共表达组的41个月(P=0.024)和60个月(P=0.015);PD-1、TIM-3、LAG-3、BTLA共表达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是18和26个月,显著低于非共表达组的40个月(P=0.038)和57个月(P=0.041)。结论:非特指型DLBCL患者中PD-1、TIM-3共表达以及TIM-3、BTLA共表达者具有较短的PFS期,PD-1、TIM-3、LAG-3共表达者及PD-1、TIM-3、LAG-3、BTLA共表达者具有较短的PFS期和O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非霍奇金 弥漫大B细胞淋巴 程序性死亡蛋白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LAG-3联合ANXA3水平与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宗大同 赵旭东 +2 位作者 韩正祥 李雷 刘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9期3792-3794,37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联合膜联蛋白A3(ANXA3)与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47例中晚期HCC患者,根据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 目的:探讨血清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联合膜联蛋白A3(ANXA3)与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47例中晚期HCC患者,根据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晚期HCC患者经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未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147例中晚期HCC患者经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36.05%,未缓解率为63.95%。未缓解组Child-Pugh分级B级比例、AFP≥400μg/L比例、低分化比例、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C期、血管侵犯比例和血清LAG-3、ANXA3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Child-Pugh分级B级、低分化、BCLC分期C期、血管侵犯和LAG-3、ANXA3水平升高为中晚期HCC患者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未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LAG-3、ANXA3水平升高与中晚期HCC患者治疗后未缓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中晚期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膜联蛋白A3 仑伐替尼 经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原文传递
新型免疫检查点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坤 吴锦 +1 位作者 方梦莹 刘文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0-1054,共5页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已在肿瘤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成果。此外,一些新型检查点,如腺苷酸A2A受体(A2AR),B7同源物3(B7-H3)...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已在肿瘤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成果。此外,一些新型检查点,如腺苷酸A2A受体(A2AR),B7同源物3(B7-H3),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CD366和T细胞活化的Ig可变区结构域抑制物(VISTA)等正处于研究中。其中,LAG-3、TIM-3和VISTA这三个检查点的抗瘤研究较多,阻断它们也可以取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免疫细胞活化和提高生存率等效果。另外,这三个检查点阻滞剂可以和PD-1阻滞剂等联合使用,并且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较好疗效。我们主要总结了各新型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HAVCR2/CD366 T细胞活化的Ig可变区结构域抑制物(VISTA)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LAG-3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杰 李晋虎 +2 位作者 刘晓东 慕伟 范益民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182-186,共5页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体内重要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通过抑制各种淋巴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分泌,从而确保免疫稳态。然而肿瘤细胞常利用这一点发生免疫逃逸,目前LAG-3已被发现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高表达。本文将从LAG-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体内重要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通过抑制各种淋巴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分泌,从而确保免疫稳态。然而肿瘤细胞常利用这一点发生免疫逃逸,目前LAG-3已被发现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高表达。本文将从LAG-3的基因、结构、功能以及LAG-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双重阻断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癌症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相关标志物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叶彬 王昌成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347-1352,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相关标志物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APRIL/TNFSF1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相关标志物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APRIL/TNFSF1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手术获取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APRIL/TNFSF13、BAFF、LAG-3的表达。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患者APRIL/TNFSF13、BAFF、LAG-3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PRIL/TNFSF13(90.83%vs 17.50%,χ^(2)=129.969,P<0.01)、BAFF(85.83%vs 12.50%,χ^(2)=147.590,P<0.01)、LAG-3阳性表达率(84.17%vs 14.17%,χ^(2)=117.633,P<0.01)高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预后的APRIL/TNFSF13、BAFF、LAG-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RIL/TNFSF13、BAFF、LAG-3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情况独立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PRIL/TNFSF13、BAFF、LAG-3高表达,且三者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高病理分期、低分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