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在头颈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晓可 陶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35-437,共3页
近年来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类重要的共抑制分子,与其他分子协同参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负性调控作用。因此,LAG-3有望成为头颈部肿瘤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同时LAG-3... 近年来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类重要的共抑制分子,与其他分子协同参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负性调控作用。因此,LAG-3有望成为头颈部肿瘤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同时LAG-3和PD-1的联合免疫治疗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治疗前景。本文就LAG-3的基因定位和结构、表达与配体结合、生物学功能、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结构功能及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柯舒慧 林丹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02-106,共5页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LAG-3蛋白主要表达于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中,由4个与CD4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域组成,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半乳糖凝集素-3为配体,参与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LAG-3蛋白主要表达于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中,由4个与CD4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域组成,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半乳糖凝集素-3为配体,参与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保持免疫稳态。LAG-3蛋白可直接抑制T细胞增殖、调控Tregs细胞功能、调节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抑制T细胞活化三种途径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LAG-3对结直肠癌或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其甲基化状态可能对结直肠癌的风险评估及诊断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联合阻断PD-1和LAG-3作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策略已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 结肠癌 直肠癌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倪金菊 王馨辰 +2 位作者 胡茂贵 张瑰红 丁凯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D-1、LAG-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CCR4)、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B(CXCR3B)、叉头蛋白P3抗体(FOXP3)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PD-1、LAG-3与F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PD-1高表达组和LAG-3高表达组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LAG-3双高表达组乳酸脱氢酶(LDH)和β2-MG水平高于PD-1/LAG-3单高表达组与PD-1/LAG-3双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FL组织中,PD-1表达水平与LAG-3、CCR4、CXCR3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0.440、0.506,P<0.05),而与PD-L1和FOXP3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PD-1高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和PD-1/LAG-3共同高表达组CD8^(+)T细胞计数少于对应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1表达、LAG-3表达以及PD-1/LAG-3共同表达与CD8^(+)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31、-0.425、-0.552,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优于高表达组;PD-1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和PD-1/LAG-3双低表达组的PFS和OS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LAG-3高表达与FL患者较高的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及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PD-1、LAG-3等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微环境中共同表达,影响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肿瘤微环境 滤泡性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淋巴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许子成 王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13-17,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阻断治疗推动了免疫肿瘤学领域的发展,改善了某些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蛋白,存在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能与抗原呈递细胞(APCs)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阻断治疗推动了免疫肿瘤学领域的发展,改善了某些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蛋白,存在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能与抗原呈递细胞(APCs)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结合,抑制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化,对免疫逃逸发挥作用,或许可能成为淋巴瘤免疫治疗中有前景的靶点。本文综述了LAG-3的结构、作用机制在不同淋巴瘤中的表达及目前的LAG-3阻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免疫检查点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白耀俊 胡晓红 +1 位作者 李红丽 刘畅(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6-571,共6页
妇科肿瘤是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经过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改善妇科肿瘤预后、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方法,因此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点。淋巴细胞活化基因-... 妇科肿瘤是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经过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改善妇科肿瘤预后、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方法,因此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点。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是一个新兴的免疫检查点分子,高表达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面,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参与免疫抑制并造成肿瘤免疫逃逸。近年研究发现,LAG-3在妇科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阐述LAG-3的结构及功能,并就LAG-3与三大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妇科肿瘤的后续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肿瘤药 肿瘤微环境 免疫疗法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闰 郑秀玉(综述) 王健(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0-747,共8页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多种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及其配体的抑制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些药物仅有部分人群响应,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多种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及其配体的抑制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些药物仅有部分人群响应,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是临床上继PD-1和CTLA-4后的又一个重要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与CD4分子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于活化的T、B和NK细胞表面,与配体结合后可抑制或下调T细胞活性,利用其抑制剂可解除对T细胞的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目前临床上有4种靶向LAG-3的疗法,还有更多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开发。本文主要探讨了LAG-3分子的结构、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靶向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抑制性受体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靶向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纳米抗体的筛选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文蕊鑫 陈玥雯 +3 位作者 杨紫薇 闫凤英 李卿 武卫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4-1031,共8页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免疫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获得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LAG-3纳米抗体,并鉴定其功能活性。方法采用人LAG-3蛋白免疫羊驼,获取外周血cDNA;通过巢式PCR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构建至pComb3XSS质粒,电转至大肠杆菌X...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免疫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获得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LAG-3纳米抗体,并鉴定其功能活性。方法采用人LAG-3蛋白免疫羊驼,获取外周血cDNA;通过巢式PCR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构建至pComb3XSS质粒,电转至大肠杆菌XL1-Blue中构建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并对文库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LAG-3特异性纳米抗体,通过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获得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构建到大肠杆菌BL21(DE3)周质表达载体pET-22b(+)中进行抗体表达,Prism A柱进行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ELISA、Western blot法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进行抗体性质和功能分析。结果构建的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的库容为7.2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序列分析文库多样性良好,经过4轮淘筛后获得3条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抗LAG-3纳米抗体,分别为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结构域-L1-3(VHH-L1-3)、VHH-L3-2和VHH-L13-2,纳米抗体表达纯化后纯度在95%以上,三种抗体均可以与重组人LAG-3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其中VHH-L13-2抗体的亲和力指数KD值为3.971×10^(-9)mol/L,且对于LAG-3和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GL-1)的结合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15.58 nmol/L。结论成功构建了LAG-3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筛选获得了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LAG-3纳米抗体,且对于LAG-3与其配体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噬菌体展示技术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全人源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秀秀 于晓杰 +3 位作者 刘剑飞 吴成林 钦可为 周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目的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从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LAG-3的单链抗体(scFv),将其转化为完整的全人源抗体。方法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LAG-3全人源噬菌体scFv,ELISA鉴定噬... 目的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从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LAG-3的单链抗体(scFv),将其转化为完整的全人源抗体。方法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LAG-3全人源噬菌体scFv,ELISA鉴定噬菌体scFv的特异性,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测定其亲和力,再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获得抗LAG-3全人源完整抗体。结果通过3轮筛选富集,获得了4个具有特异结合活性的scFv。亲和力测定最高的达到3.48×10-10。再通过构建完整的抗LAG-3全人源抗体表达载体,经真核细胞表达、纯化后,获得了3株特异性抗LAG-3全人源抗体。结论利用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成功筛选并表达出3种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LAG-3全人源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人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B细胞淋巴瘤基因-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侯立维 孔丽娜 杜开先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级7日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级7日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用丝线结扎颈外动脉(假手术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模型制备4 h后,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内注射10 mg·kg-1地塞米松,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内注射5、10、15 mg·kg-1外源性胆红素,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均显著延长(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均显著降低(P <0. 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均显著缩短(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均显著增加(P <0. 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外源性胆红素低、中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均显著降低(P <0. 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外源性胆红素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外源性胆红素剂量增加,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大鼠逃避潜伏时间呈缩短趋势,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呈增加趋势,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源性胆红素能够提高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抑制海马组织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JAK2/STAT3/Bcl-2通路的活性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认知功能 酪氨酸蛋白激酶2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3 B细胞淋巴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Dickkop-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Dickkop-1(DKK-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80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的OPN、sLAG-3、DKK-1水平;分析OPN、sLAG-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Dickkop-1(DKK-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80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的OPN、sLAG-3、DKK-1水平;分析OPN、sLAG-3、DKK-1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OPN、DKK-1水平及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sLAG-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LAG-3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分化胃癌、TNM分期为Ⅱ~Ⅳ期及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OPN及DKK-1水平越高,sLAG-3水平越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分型、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OPN、sLAG-3及DKK-1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OPN、sLAG-3、DKK-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NT3基因工程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11
作者 麻晓峰 陈杰 +2 位作者 徐琳 顾香芳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396,399,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使其良好生长。通过RT-PCR得到人胎肝组织的NT3cDNA,以T4DNA连接酶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DsRed2相连接。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将pIRES-DsRed2-NT3转染人淋巴细胞,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建立了一种能使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成活时间延长的新方法,成功转染NT3基因至淋巴细胞中,并能继续存活相对较长时间,Western Blot证明细胞上清液中有NT3,构建了稳定表达NT3的人基因工程淋巴细胞。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IRES-DsRed2-NT3,利用淋巴细胞作为中介宿主,进而表达、分泌NT3,为进一步NT3基因转染致聋动物耳蜗实验奠定了基础,并有可能为人体基因转染治疗耳聋找到很好的中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基因克隆 淋巴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对鼠细胞钙激活蛋白43及B淋巴细胞瘤-2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王洪州 邓丽娟 +1 位作者 王利民 董发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对鼠细胞钙激活蛋白43(calciumactinated protein 43,CAP43)及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ghoma,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温石棉及其代用品的致癌性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其代用品[四川新康温石棉(A)、... 目的研究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对鼠细胞钙激活蛋白43(calciumactinated protein 43,CAP43)及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ghoma,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温石棉及其代用品的致癌性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其代用品[四川新康温石棉(A)、陕西陕南温石棉(B)、玻璃纤维(C)、陶瓷纤维(D)、硅灰石(E)、岩棉(F),阴性对照组(G)]暴露于V79细胞,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P43及Bcl-2的表达,并使用SPSS 21.0对表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的仓鼠肺细胞中CAP43及Bcl-2表达增强较为显著,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 43及Bcl-2基因表达随着粉体浓度的增加,其OD值也呈上升趋势。结论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对于鼠细胞CAP43及Bcl-2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 代用品 肿瘤基因 激活蛋白43 B淋巴细胞-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吴鹏 尹欣悦 陈创夫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19,182,共5页
为了研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胞外区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并对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通过ProtParam软件分析... 为了研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胞外区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并对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通过ProtParam软件分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性质,通过SWISS-MODEL软件预测蛋白质结构。结果表明:PCR法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大小约为1 430 bp,1. 0%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酶切成功;经10%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在68 ku处出现目的条带,目的蛋白成功表达;纯化后的蛋白质经Western-blot检测证明具有特异性;目的蛋白具有22种可能的折叠形态,理论等电点pI值为9. 08,蛋白质结构不稳定,亲水性较差。说明试验成功表达了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瞬时转染 HEK293细胞 蛋白表达 蛋白结构
原文传递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α-突触核蛋白水平对帕金森病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小娟 蒋森 +3 位作者 蔡倩 刘娜 张杨 杨新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PD患者作为PD组,选择门诊同期年龄、性别与PD患者相匹配的36名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PD患者作为PD组,选择门诊同期年龄、性别与PD患者相匹配的36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LAG-3、血浆α-syn、红细胞α-syn的表达水平,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Hoehn-Yahr分级、PD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估PD患者临床症状,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LAG-3、红细胞α-syn、血浆α-syn水平对PD的诊断价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α-syn与sLAG-3的关系。结果PD组血清sLAG-3、红细胞α-syn、血浆α-sy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PD组血清sLAG-3水平与性别、NMSS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sLAG-3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822,敏感度61.7%、特异度86.1%;红细胞α-syn曲线下面积为0.923,敏感度83.0%、特异度83.3%;血浆α-syn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916,敏感度97.7%、特异度66.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sLAG-3与红细胞α-syn相关(OR=1.073,P<0.05)。结论sLAG-3、α-syn在PD组高表达;PD组血清sLAG-3与性别、NMSS相关;血清sLAG-3与红细胞α-syn相关,检测血清sLAG-3、红细胞α-syn和血浆α-syn水平对PD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血浆α-突触核蛋白 细胞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树燕 戚春建 沈冬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28-30,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类型的15%~20%。由于TNBC患者无法从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其预后往往较差,且易复发。化疗是晚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类型的15%~20%。由于TNBC患者无法从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其预后往往较差,且易复发。化疗是晚期TNB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患者常出现化疗耐药。因此,为TNBC患者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TNBC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突破。基于此,本文将对免疫检查点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腺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慧雨 王道存 +8 位作者 董志广 李慧芝 管淑敏 孙万仆 安志强 岳盼盼 曹利艳 黄胜迪 牛漫漫 《食管疾病》 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组织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10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GCA患者...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组织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10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GCA患者的病理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G-3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LAG-3主要定位在GCA组织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阳性表达率为53.5%(54/101),LAG-3表达与年龄、性别、大体分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LAG-3阳性组较LAG-3阴性组生存期短(P=0.0099)。结论LAG-3的表达与GCA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联,其阳性表达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免疫组织化学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晓琴 马瑛 +3 位作者 谢刚 陈丽娟 潘长清 张勇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癌前病变组病人69例,宫颈癌组病人51例。对比两组病人的BAG3、P16水平,将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P16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联合检测效能。结果宫颈癌组病人的BAG3(2.74±0.37)水平、P16(1.45±0.38)水平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BAG3(1.70±0.51)、P16(0.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和P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的BAG3(1.01±0.24)水平低于CINⅡ组BAG3(1.78±0.79)和CINⅢ组的BAG3(2.33±0.88),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的P16(0.21±0.06)水平低于CINⅡ组P16(0.45±0.10)和CINⅢ组的P16(0.72±0.17)水平,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于宫颈癌的诊断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P16、BAG3表达增加,BAG3蛋白、P16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于病人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癌前病变 B淋巴细胞-2关联永生基因3(BAG3) 联合检测 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src通过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蛋白影响大鼠精原干细胞活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加祥 王新长 +5 位作者 王晶磊 徐斯凡 秦海燕 杨蓓 杨俊玲 邹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1-396,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原癌基因c-src在体外培养的9日龄大鼠精原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精原干细胞活性相关的信号通路。用MTT比色法观察反义c-src脱氧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s,ODNs)对精原干细胞作用的量效及时效关系;用RT-PCR检测c-src m... 本文旨在研究原癌基因c-src在体外培养的9日龄大鼠精原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精原干细胞活性相关的信号通路。用MTT比色法观察反义c-src脱氧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s,ODNs)对精原干细胞作用的量效及时效关系;用RT-PCR检测c-src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c-src表达产物pp60c-src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phosphorylated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p-STAT3)的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mol/L反义c-srcODNs作用12h后精原干细胞活性下降8.1%(P<0.05),且c-src mRNA表达明显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反义c-src ODNs组pp60c-src、p-STAT3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3.8%、45.3%(均P<0.01)。以上结果提示,原癌基因c-src可能通过p-STAT3蛋白影响精原干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精原干细胞 原癌基因c-Src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郑旭然 邓冰清 +9 位作者 康雪娇 李寅时 阿比旦·艾尼瓦尔 余倩 孜比姑·肉素 阿迪莱·多力坤 王茂林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6,共8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感染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脏CD19和α-SMA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B细胞及其各亚群和表面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泡球蚴感染12周小鼠肝脏LAG3-KO组CD19阳性区及面积占比略高于W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α-SMA在LAG3-KO组阳性区及面积占比显著高于WT组(t=-3.224、-3.227,P均<0.05)。LAG3-KO组肝脏B细胞表达CD80和MHC-Ⅱ分子的比例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9、-3.321,P均<0.05)。LAG3-KO组B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5,P<0.05)。LAG3-KO组B1b细胞表达CD80比例亦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15,P<0.001),而B2细胞表达CD80比例显著低于WT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06,P<0.05)。LAG3-KO组B2细胞表达MHC-Ⅱ分子显著上调,且具统计学差异(t=-4.227,P<0.01)。结论 泡球蚴感染中期12周,LAG3分子影响小鼠肝脏B细胞亚群及功能,并以B2型淋巴细胞尤为显著,LAG3对B细胞的活化以及MHC-Ⅱ类分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下的B细胞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细胞 B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瑞红 张海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1年疾病转... 目的:探讨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1年疾病转归情况分为良好组34例、不良组1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血清sTim-3、LAG-3水平。分析术前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sTim-3、LAG-3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分析血清各指标不同表达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结果:与良好组比较,术后1d、术后1个月不良组血清sTim-3、LAG-3水平升高(P<0.05);血清sTim-3、LAG-3水平与临床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联合预测转归不良的AUC(0.906)均大于单项预测0.735、0.836(P<0.05);sTim-3、LAG-3高表达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分别是低表达者的1.789倍、1.737倍(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疾病转归不良患者血清sTim-3、LAG-3水平明显增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