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4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蒙玉娜 黄文娇 +2 位作者 段宝英 高溧鲜 万芳 《甘肃医药》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P-ALL/LB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应根据组织病理活检、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受体基因重排、细胞遗传学等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TP-ALL/LBL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T-ALL/LBL的认识。
关键词 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免疫分型 VDCL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云阁 王社论 +5 位作者 雷琰 郑成中 翟树森 宋立松 张瑞萍 周学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6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例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 目的探讨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6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例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及治疗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所分析2例患者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无高钙血症,病初血常规异常不明显,外周血分类未见幼稚细胞,LHD明显升高,骨髓广泛受累,伴有IgH基因重排及超二倍体异常,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样方案化疗,近期疗效尚可。结论多发骨破坏可以是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主要表现,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骨质破坏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盛俊杰 刘聪艳 万岁桂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663-1667,1672,共6页
目的分析2例早期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ETP-ALL/LB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例ETP-ALL/LBL患者病例资... 目的分析2例早期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ETP-ALL/LB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例ETP-ALL/LBL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起病。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符合ETP-ALL/LBL(病例1为胸水标本,病例2为淋巴结标本)。病例1先后给予VDCLP方案及Hyper-CVAD方案化疗,病例2给予BFM-90方案化疗,2例患者化疗后均无效,因疾病进展死亡。结论ETP-ALL/LBL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点,病理诊断时注意加做早期标记和髓系抗体;ETP-ALL/LBL常规化疗效果较差,复发率高,预后差,强化疗及早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免疫表型 基因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伴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4
作者 李沙 王菡 +3 位作者 程辉 赵气孟 邓黎黎 吴利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该文报道了1例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成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该病例经淋巴结病理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流式免疫分型和骨髓活检等均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为复杂核型47,XX,+4,add... 该文报道了1例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成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该病例经淋巴结病理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流式免疫分型和骨髓活检等均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为复杂核型47,XX,+4,add(18)(q21)[15]/49,idem,+14,+21[4]/46,XX[2],骨髓靶基因深度测序检出NPM1、JAK3、SH2B3、IL7R和KRAS基因突变。该患者治疗采用兼顾淋系和髓系的VP和DA化疗方案,第一和第二疗程治疗后均达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野 张琳琳 +3 位作者 迟昨非 孙若文 姜泽慧 徐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报告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10岁,因“间断发热”起病,确诊APL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复燃,调整治疗方案后达完全缓解,然而在结束白血病治疗后因淋巴结肿大诊断为T-LBL,经规范化疗再次得以缓解。检索近10年文献,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共报告9例,均为成人病例,其中6例患者至报告时均为无病生存状态。结论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低、预后较好。此外,对肿瘤性疾病化疗后的患者,需注意继发性肿瘤的发生,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可提高对继发性肿瘤致病机制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淋巴母细胞淋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较多CD20+RS样细胞1例
6
作者 李慧兰 刘恩彬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94,共2页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ATLL)起源于成熟T细胞,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uman T lymphotropic virus,HTLV-1)感染密切相关。ATLL较为少见,有特定流行区域,主要分布在日本西南部、中非部分区域、南美...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ATLL)起源于成熟T细胞,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uman T lymphotropic virus,HTLV-1)感染密切相关。ATLL较为少见,有特定流行区域,主要分布在日本西南部、中非部分区域、南美及加勒比海等区域,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区域[1-2],临床表现多样,异质性较大,受累的淋巴结形态特征较为多样,本文报道1例少见伴有较多RS(Reed-Sternberg,RS)样细胞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亚型,以提高对该病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 淋巴 RS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8
作者 王彦平 丁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83-284,279,共3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cytosis,HLH),是一种由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病死率高。HPS按有无基因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cytosis,HLH),是一种由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病死率高。HPS按有无基因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HPS存在基因突变,多见于儿童;继发性HPS主要源于感染、肿瘤和风湿性疾病等,多见于成人,其中肿瘤相关HPS者以血液肿瘤为主,尤以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最常见[1]。本文报道老年男性患者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确诊前继发HPS 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多症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采用白血病方案治疗的预后分析
9
作者 后书敏 邵静波 +4 位作者 李红 张娜 朱嘉莳 王丹 付盼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方案治疗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29例T-LBL患儿采用同期ALL方案(ALL-... 目的探讨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方案治疗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29例T-LBL患儿采用同期ALL方案(ALL-2009方案或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预后特点。结果29例T-LBL患儿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rate,OS)率及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分别为(84±7)%、(81±8)%。初诊时全身症状有B症状(不明原因发热>38℃,连续3d以上;盗汗;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大于10%)的患儿5年EFS率低于无B症状患儿(P<0.05)。初诊时血小板计数>400×10^(9)/L、同时累及纵隔和淋巴结的患儿5年OS率较低(P<0.05)。CCCG-ALL-2015方案和ALL-2009方案的5年OS率及E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G-ALL-2015方案相较于ALL-2009方案减少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次数,降低重症感染率(P<0.05)。结论儿童T-LBL采用ALL方案治疗安全有效;初诊时全身症状有B症状、血小板计数>400×10^(9)/L、同时累及纵隔和淋巴结的患儿预后较差;减少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次数能够降低重症感染率,但不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晓燕 华子萱 +4 位作者 朱天祺 张俏俏 谢婷婷 成官迅 黎永滨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8,共4页
目的探讨非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提高对T-LBL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非纵隔T-LB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非纵隔T-LBL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 目的探讨非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提高对T-LBL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非纵隔T-LB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非纵隔T-LBL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分别为全身多发浅表淋巴结、左侧眼外肌,例1有B症状,CT显示双侧腋窝、锁骨上区、纵隔、腹腔内、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轻中度肿大,例2临床症状为左眼视物模糊2月,MR显示左侧多发眼外肌弥漫性肌腹增粗并包绕视神经、延伸至左侧鞍旁,经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检查、骨髓穿刺等检查证实为T-LBL。结论非纵隔T-LBL临床罕见,常发生于青年男性,CT及MRI显示病灶多发,呈多病灶、多中心性生长,病变形态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且强化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胆囊浆母细胞淋巴瘤一例
11
作者 陈海静 杨亚英 +3 位作者 刘思佳 王艺洁 魏博 李青青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7天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Nurphy征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113.8U/m 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7.2ng/m L.超声内镜:胆囊...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7天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Nurphy征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113.8U/m 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7.2ng/m L.超声内镜: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体部及颈部见低回声占位影,大小约3.0cm×2.4c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 母细胞淋巴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增量价值研究
12
作者 梁泓中 周庆陆 +4 位作者 陈夏宜 郭睿 张学梅 肖运平 覃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增量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PCNSL及48例GBM患者术前增强T1WI、增强T2 FLAIR图像。比较PCNSL组和GBM组在增强T1WI、增强T... 目的:探讨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增量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PCNSL及48例GBM患者术前增强T1WI、增强T2 FLAIR图像。比较PCNSL组和GBM组在增强T1WI、增强T2 FLAIR上强化特征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增强T1WI、增强T2FLAIR强化特征鉴别PCNSL和GBM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在增强T1WI的强化比例和强化均匀度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增强T2 FLAIR的边缘强化和中心强化上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使用增强T1WI强化特征和增强T2 FLAIR强化特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增强T1WI强化特征、增强T2 FLAIR强化特征的AUC值(P<0.05)。结论: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PCNSL和GBM有一定增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胶质母细胞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13
作者 李晸华 罗澜 +4 位作者 杨萍 李艳 邹德慧 高春记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3个血液研究中心共113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其中ETP-ALL/LBL及非ETP-ALL/LB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3例T-ALL/LBL患者中,13例诊断为ETP-ALL/LBL(11.5%),其中男性患者11例(84.6%),中位年龄28(18-53)岁。与非ETP-ALL/LBL患者相比,ETP-ALL/LBL患者在年龄、性别、纵隔大包块发生率、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ETP-ALL/LBL患者中,9例(69.2%)获得完全缓解,ETP-ALL/LBL患者较非ETP-ALL/LB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纯化疗未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ETP-ALL/LBL组较非ETP-ALL/LBL组显示出更差的5年生存率(0 vs 7.1%,P=0.008),而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37.5%vs 40.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影响T-ALL/L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TP-ALL/LBL较其他类型T-ALL/LBL患者诱导化疗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诱导缓解后续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于提高ETP-ALL/LBL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PVT1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柳善伟 刘艳芬 +1 位作者 孟庆华 孙宪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在首次确诊(T1)、早期强化治疗前(T2)、巩固治疗前(T3)、延迟强化治疗前(T4)、维持治疗前(T5)进行骨髓检查及lncRNA-PVT1检查。收集同期2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骨髓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ALL组和对照组的lncRNA-PVT1表达情况。将ALL患儿按照T3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统计两组的lncRNA-PVT1表达变化。分析lncRNA-PVT1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L患儿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PVT1诊断ALL的AUC为0.919(95%CI:0.863-0.975),最佳截断值为1.465,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8.80%。根据lncRNA-PVT1的中位值2.18将64例ALL患儿分为低表达组(lncRNA-PVT1<2.18)和高表达组(lncRNA-PVT1≥2.18)。高表达组存在更高的Day 33 MRD,与低表达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T3、T4、T5时,高危组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均P<0.01);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非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的中位OS为35(9-37)个月,高表达组为25(5-33)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Day 33 MRD(>10^(-2))、lncRNA-PVT1(≥2.18)是影响ALL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PVT1参与儿童ALL的发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变异易位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诊断价值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T阴性的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建园 陈琳 +2 位作者 王原 王萍 李文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8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TdT阴性的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ALL/LB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TdT阴性的ALL/L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13岁、28岁和39岁,均为女性... 目的探讨TdT阴性的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ALL/LB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TdT阴性的ALL/L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13岁、28岁和39岁,均为女性,临床首发症状分别为咽痛、腰背疼痛及多发皮下包块,镜下见小~中等大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胞质少,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瘤细胞CD99(3/3)、CD34(2/3)、CD43(1/2)、CD10(1/2)、PAX-5(2/3)、CD3(1/3)、CD7(1/3)(+),TdT、MPO、CD20均(-),1例诊断为T-ALL/LBL,2例为B-ALL/LBL。随访1年,2例死亡。结论 TdT是ALL/LBL的特异性标记物,TdT阴性时需结合临床、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TDT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侯松燕 陈凤娟 +1 位作者 赵国江 陈克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69-772,840,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2021年3月—2023年3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入的86例ALL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段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其血清NSE水平,比较... 目的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2021年3月—2023年3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入的86例ALL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段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其血清NSE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NSE水平差异。根据观察组病情将其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31例以及非CNSL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介素-10(IL-10)、血小板(PLT)、红细胞计数(RBC)]以及NSE水平。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NSE诊断、鉴别ALL与CNSL的价值。结果CNSL组NSE水平高于非CNSL组、对照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与非CNSL组相比,CNSL组患者WBC、IL-10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ALL患者NSE水平与WBC、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b、RBC、PLT无显著相关性(P>0.05)。NSE水平诊断ALL曲线下面积为0.79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3、0.938,cut-off值为11.360μg/L,约登指数为0.601;NSE水平鉴别ALL类型曲线下面积为0.96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3、0.964,cut-off值为13.320,约登指数为0.867。结论NSE在ALL患者中有异常表达,且CNSL型患者异常程度更为明显,NSE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ALL类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表面CD3^(-)CD20^(+)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1例
17
作者 柯娟玉 陈雷 +5 位作者 李少波 余晓红 黄婷婷 李清 陈思平 汤希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该文报道了1例特殊免疫表型的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74岁,男性,因“下肢水肿”就诊,外周血涂片可见胞浆空泡状的异常淋巴细胞,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显示,异常T淋巴细胞跨系表达B淋巴细胞标志——CD20,且丢失T淋巴细胞... 该文报道了1例特殊免疫表型的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74岁,男性,因“下肢水肿”就诊,外周血涂片可见胞浆空泡状的异常淋巴细胞,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显示,异常T淋巴细胞跨系表达B淋巴细胞标志——CD20,且丢失T淋巴细胞标志——膜表面CD3(mCD3)。后续结合病理活检、染色体分析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等综合检查,确诊为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少见且预后差,病理活检为诊断金标准,但存在局限性。该案例证实,外周血形态学联合流式细胞学适用于早期、低创伤性筛查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针对如跨系表达CD20这类特殊免疫表型开展靶向治疗,有望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 CD3 CD20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高度异常的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丽 汤静 +1 位作者 汤屹 孟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提高对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LBL/ALL)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T-LBL/AL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持续咳嗽、低热、颜面部水肿,前纵膈病理提示前纵膈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CD3、CD7、TDT... 目的:提高对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LBL/ALL)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T-LBL/AL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持续咳嗽、低热、颜面部水肿,前纵膈病理提示前纵膈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CD3、CD7、TDT、CD34、CD99均(+),CD43散在(+),CD20、PAX5、CD2、PCK、EMA、CK8/18均(-),KI-67LI 50%左右,骨髓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92.5%,骨髓流式细胞考虑为恶性T系淋巴细胞伴CD117、CD56表达,T淋巴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可能性大,骨髓融合基因阴性,检测到TCRγ呈单克隆性重排的抗原受体基因条带,染色体为高度复杂混合异常克隆,符合T-LBL/ALL的诊断标准。对化疗反应差,自动要求出院。结论:T-LBL/ALL比较少见,仅凭临床表现很难确诊,遇到疑似病例,应做组织病理活检、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受体基因重排、细胞遗传学以明确诊断。T-LBL/ALL采用Hyper-CVAD方案及T-ALL方案,诱导缓解率比较高,并且进行常规的中枢神经系统预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染色体 淋巴结活检 免疫分型 Hyper-CVAD方案
原文传递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疗效
19
作者 姚金融 高玲 周竟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治疗中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20例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予以西达苯胺单药治疗用对照组表示,10例予以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用观... 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治疗中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20例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予以西达苯胺单药治疗用对照组表示,10例予以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用观察组表示,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50.00%、客观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20.00%、50.00%,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以1~2级居多。结论 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方案安全性良好,适用于AITL患者,对其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 西达苯胺 阿扎胞苷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1例
20
作者 冯超逸 孙平 +2 位作者 陈倩 孙兴怀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因其高度的特异性与强大的肿瘤细胞杀伤力,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与淋巴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 a...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因其高度的特异性与强大的肿瘤细胞杀伤力,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与淋巴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 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为CAR-T细胞回输后诱发的内源性或输注的T细胞和(或)其他免疫效应细胞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效应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淋巴患者 根治性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毒性综合征 白血病 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