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
1
作者 杨盛茹 张秋双 +7 位作者 温许康 肖文慧 吴凯歌 邹建 牛雯菲 张镨月 段俊 侯银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7-2386,共10页
本研究以复合率为指标,探索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并对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消化特性和溶解度、膨胀率、冻融性等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适于与小麦淀粉复合的脂质为月桂酸。最佳复合条件为,复合时间66 m... 本研究以复合率为指标,探索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并对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消化特性和溶解度、膨胀率、冻融性等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适于与小麦淀粉复合的脂质为月桂酸。最佳复合条件为,复合时间66 min,温度75℃,脂质添加量5%,小麦淀粉与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料液比)1∶10,该条件下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的复合率为88.74%。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快速消化淀粉(RDS)含量显著低于小麦淀粉(P<0.05),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和抗性淀粉(RS)含量显著高于小麦淀粉(P<0.05)。在复合时间为66 min时,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中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最低。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溶解性和膨胀率显著低于小麦淀粉(P<0.05),在复合时间为66 min时,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溶解性和膨胀率最低。表明该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相对致密,冻融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小麦淀粉-脂质复合物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缪铭 江波 张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83-8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制备方法、形成影响因素、功能性质及应用方面的基本研究状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及其结构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贾祥泽 陈秉彦 +2 位作者 赵蓓蓓 郑宝东 郭泽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84,共9页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赋予淀粉抗消化、包埋有益脂质、改善食品质地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可以调控淀粉的糊化、老化等性质,已逐渐成为淀粉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主流及新...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赋予淀粉抗消化、包埋有益脂质、改善食品质地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可以调控淀粉的糊化、老化等性质,已逐渐成为淀粉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主流及新兴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形成机理,并介绍了复合物对淀粉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 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褚绍言 孙冰华 +1 位作者 田潇凌 王晓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6-211,共6页
淀粉中的直链淀粉由线性分子组成,具有螺旋结构,在适当的条件下脂质等小分子客体可以进入疏水螺旋空腔内,进而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能够改善淀粉的一些功能性质,如可以降低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淀粉的稳定性、延缓淀粉的老化、减缓... 淀粉中的直链淀粉由线性分子组成,具有螺旋结构,在适当的条件下脂质等小分子客体可以进入疏水螺旋空腔内,进而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能够改善淀粉的一些功能性质,如可以降低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淀粉的稳定性、延缓淀粉的老化、减缓淀粉的消化、制备新型淀粉等。目前,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为淀粉基物料提供新的应用平台。该文主要介绍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及结构特征,重点讨论影响淀粉-脂质复合物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对淀粉性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功能及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石少侠 董瑶瑶 +1 位作者 李琪 于修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8-245,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功能及营养特性,本文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复合机制及其螺旋结构和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功能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力、抗消化性、糊化特性、流变性、介电性、热稳定性和成膜性)及其在... 为进一步研究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功能及营养特性,本文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复合机制及其螺旋结构和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功能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力、抗消化性、糊化特性、流变性、介电性、热稳定性和成膜性)及其在降低血糖和缓释活性组分等方面的营养特性,以期为开发复合物的营养特性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功能特性 营养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对体外消化性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秦仁炳 王书军 +1 位作者 项丰娟 王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研究压热处理和回生对硬脂酸与脱支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之间所形成复合物(HA7-SA)的结构和体外酶消化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方法比较处理前后HA7-SA的长程-短程分子有序性和复合物的相转变... 为研究压热处理和回生对硬脂酸与脱支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之间所形成复合物(HA7-SA)的结构和体外酶消化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方法比较处理前后HA7-SA的长程-短程分子有序性和复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并采用体外消化实验测定HA7-SA的体外酶消化率。结果发现,压热处理显著降低了HA7-SA的V-型晶体结晶度(P<0.05),显著升高了HA7-SA的B-型晶体结晶度、相转变温度及短程分子有序性(P<0.05)。压热处理后HA7-SA的体外酶促消化率和评估血糖指数显著降低(P<0.05)。样品于4、25℃和50℃贮藏24 h对HA7-SA复合物的结构和体外酶促消化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体外消化 压热处理 结构 评估血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脂质复合物对曲奇饼干体外消化和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雪华 陈山 +2 位作者 陈旭 邹水洋 邱华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80-2686,共7页
目的 探究玉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和消化特性以及对曲奇饼干的体外消化特性与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脂质(包括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与玉米直链淀粉的复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 目的 探究玉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和消化特性以及对曲奇饼干的体外消化特性与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脂质(包括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与玉米直链淀粉的复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与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探究了淀粉分子短程和长程有序性。结果 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使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降低,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部分增加。水热法制备中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得到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利用氢键链接使其结构更加稳定,体外消化速率呈降低趋势。其中玉米淀粉-卵磷脂复合物、玉米淀粉-硬脂酸复合物与玉米淀粉-肉豆蔻酸复合物为V+B型晶体结构,玉米淀粉-大豆油复合物与玉米淀粉-玉米油复合物的晶型结构未发生改变。在5种淀粉-脂质复合物中,玉米淀粉-卵磷脂复合物的水解率最低,水解指数预估血糖指数分别为44.65%、64.22%,所对应的曲奇饼干的水解指数与预估血糖指数也最低,分别为51.68%、68.08%。结论 玉米淀粉-卵磷脂复合物适合作为新型淀粉-脂质复合物用于开发具有低血糖指数的饼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体外消化 预估血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及体外消化性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秦仁炳 王书军 +2 位作者 项丰娟 王津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0,共6页
该文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月桂酸(lauric acid,LA)与脱支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之间形成的复合物(DHA7-LA)的结构和对体外酶消化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方法比较处理前后DHA7-LA的长程-短程分... 该文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月桂酸(lauric acid,LA)与脱支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之间形成的复合物(DHA7-LA)的结构和对体外酶消化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方法比较处理前后DHA7-LA的长程-短程分子有序性和复合物的相转变温度。结果发现,经过200 MPa~500 MPa压力处理后复合物长程-短程分子有序性和复合物总焓值逐渐降低,I型和II型复合物的熔融温度逐渐增高。随着压力的升高,DHA7-LA复合物结构逐渐遭到破坏,复合物类型由II型复合物向I型复合物转变直至消失。随着压力的增加,淀粉消化率增加、快速消化淀粉的含量和评估血糖指数增加,抗性淀粉含量逐渐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能够有效改变DHA7-LA的体外消化率和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体外消化 超高压 结构 评估血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及体外消化性质 被引量:19
9
作者 郭宏伟 赵城彬 +5 位作者 吴玉柱 张浩 张隋鑫 李妍 许秀颖 刘景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1-27,共7页
将红豆淀粉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复合,采用微波处理淀粉后,使用水浴加热方法制备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探讨复合物的结构变化,并测定复合物的体... 将红豆淀粉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复合,采用微波处理淀粉后,使用水浴加热方法制备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探讨复合物的结构变化,并测定复合物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红豆淀粉相比,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的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淀粉只有单一峰,而复合物有3个峰,证明复合物是由Ⅰ型和Ⅱ型复合物共同构成;糊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结束温度均升高,说明加入脂肪酸抑制了淀粉的糊化;热焓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及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热焓的增加可能与抗性淀粉的形成有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形成,氢键的增加可能使抗性淀粉含量增多。复合物产生了Ⅴ型结晶结构的衍射角,晶体特性发生改变,证明了复合物的存在,添加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形成复合物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添加亚油酸形成复合物的特征峰强度,随着Ⅴ型特征峰强度的增加,抗性淀粉含量增多。复合物的快速消化淀粉质量分数降低、缓慢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升高,抗消化性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及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4种脂肪酸对红豆淀粉结构及体外消化影响不同,其中,以棕榈酸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本实验可为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抗性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磨辅助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
10
作者 董营 代养勇 +6 位作者 曹健 侯汉学 王文涛 张慧 丁秀臻 李诚 王斌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8,共8页
基于湿磨在改善淀粉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探究湿磨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玉米淀粉与月桂酸为原料,采用先复合后湿磨(C/WG)和先湿磨后复合(WG/C)两种处理方式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未进行湿磨处理... 基于湿磨在改善淀粉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探究湿磨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玉米淀粉与月桂酸为原料,采用先复合后湿磨(C/WG)和先湿磨后复合(WG/C)两种处理方式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未进行湿磨处理的对照组、先复合后湿磨组(CS-C/WG)和先湿磨后复合组(CS-WG/C)样品具有强烈的V型晶体特征衍射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样品在2850 cm^(-1)和1740 cm^(-1)处出现了两个新的吸收峰,表明玉米淀粉和月桂酸形成了淀粉-脂质复合物;与对照组相比,CS-WG/C和CS-C/WG表现出了更高的复合指数、V型晶体特征衍射峰强度与焓变值,并且,先湿磨后复合的制备方式更有利于形成更多的淀粉-脂质复合物。湿磨可显著提高淀粉的热稳定性和抗消化性,且适当的湿磨处理有助于促进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磨 玉米淀粉 月桂酸 淀粉-脂质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俊杰 王鹏 +8 位作者 岳程程 时家峰 元沅 王振国 王海观 王莉 肖志刚 段玉敏 于小帅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0-259,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和理化特性,拓宽其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及结构和特性表征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开发健康且功能多元... 为进一步研究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和理化特性,拓宽其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及结构和特性表征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开发健康且功能多元化的淀粉-脂质复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制备方法 影响因素 结构表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12
作者 马文华 杨帆 +2 位作者 钱晓洁 孙冰华 马森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9期414-423,共10页
谷物食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是影响餐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关键因素。淀粉依其消化速度可分为抗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快消化淀粉。淀粉-脂质复合物被认为是第五类抗性淀粉,可以在大肠中分解而不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GI。... 谷物食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是影响餐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关键因素。淀粉依其消化速度可分为抗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快消化淀粉。淀粉-脂质复合物被认为是第五类抗性淀粉,可以在大肠中分解而不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GI。本文综述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结构、脂肪酸含量和结构、复合过程、消化酶的作用以及食品体系内其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地揭示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形成机制,为低GI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参数,深入探究淀粉和脂质与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之间的互作机制,并研究复合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对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提高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性和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复合方式 耐消化性 影响因素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延奇 秦令祥 +1 位作者 吴史博 毛自荐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9-213,共5页
综述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相互作用及形成机理,论述了淀粉-脂质复合物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它在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及功能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形成 应用
原文传递
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宏升 曹世阳 林莹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为确定加热搅拌法制备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不同种大米为原料,以复合指数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不同大米原料、脂肪酸用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对复合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 为确定加热搅拌法制备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不同种大米为原料,以复合指数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不同大米原料、脂肪酸用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对复合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原料使用桂朝大米、脂肪酸用量4%、反应温度90℃、搅拌时间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 肪酸 复合指数
原文传递
淀粉—脂质复合物形成及其在食品中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培彦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含有淀粉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淀粉老化,进而影响到产品食用性能,在食品中加入乳化剂能改善产品品质,延长货架期。该文主要介绍淀粉-脂质复合物形成过程及其抗老化作用。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抗老化 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脂肪酸复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小云 黄琪琳 +3 位作者 张宾佳 曾令军 张甲奇 文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38-347,共10页
淀粉-脂质/脂肪酸复合物作为新型改性淀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它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复合体系实现对淀粉的改性,最终扩大了淀粉的应用范围。文中综述了淀粉-脂质/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形成... 淀粉-脂质/脂肪酸复合物作为新型改性淀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它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复合体系实现对淀粉的改性,最终扩大了淀粉的应用范围。文中综述了淀粉-脂质/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微观结构和稳定性、对淀粉特性的影响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改性淀粉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肪酸复合物 制备方法 影响因素 形成机理 微观结构 淀粉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链玉米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的体外大肠发酵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诗琪 周倩雯 +2 位作者 扶雄 黄强 张斌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0,共11页
该研究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Amylose Maize Starch,HAMS)与四种饱和度不同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备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研究不同复合物体外大肠发酵特性及菌群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除淀粉-油酸复合物(34.8... 该研究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Amylose Maize Starch,HAMS)与四种饱和度不同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备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研究不同复合物体外大肠发酵特性及菌群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除淀粉-油酸复合物(34.87%)外,形成的复合物V型结晶越少(30.42%~32.93%)。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终产气量基本一致(13.8~14.2 mL)。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产丁酸浓度(14.83~17.91 mmol/L)低于HAMS(22.42 mmol/L),但产较多乙酸(60.25~63.73 mmol/L)和丙酸(21.22~24.81 mmol/L)。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均能显著促进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这与其较高的丙酸产量有关。综上,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大肠发酵特性受脂肪酸饱和度的影响较小,主要与淀粉-脂质复合物自身结构有关,复合物中脂肪酸的饱和度对高链玉米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菌群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肪酸饱和度 体外发酵特性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形成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承刚 李津源 +4 位作者 徐任园 刘娜 余邵鹏 刘菊 郭东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9-55,共7页
本研究以不同直支比的玉米淀粉和硬脂酸为原料制备了三种不同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淀粉-脂质复合物外部形态、晶体结构、抗消化性、缓释性等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结果表明:在扫描电... 本研究以不同直支比的玉米淀粉和硬脂酸为原料制备了三种不同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淀粉-脂质复合物外部形态、晶体结构、抗消化性、缓释性等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与原淀粉相比,复合物的体积增大,同时表面凹凸不平。红外光谱证明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同时氢键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复合物的形成使得晶体构象变为V型结构。普通玉米淀粉(normal)及高直链玉米淀粉(G60)在处理后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减少,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抗性淀粉(RS)含量增加,其中抗性淀粉含量分别达到52.0%和52.4%。硬脂酸在复合物内的释放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并且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复合物对于硬脂酸的缓释能力。本文可为进一步提高直链淀粉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脂质复合物 理化性 淀粉改性 缓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粒径对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结构及消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褚绍言 孙冰华 +1 位作者 马森 王晓曦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9,共9页
为了探究淀粉粒径对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理化特性的影响,基于Stokes沉降法分级得到3种粒径小麦淀粉(小颗粒D 50=5.81μm、中颗粒D_(50)=11.09μm、大颗粒D_(50)=24.21μm),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以中长链的脂肪酸——月桂酸作为脂质配体,... 为了探究淀粉粒径对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理化特性的影响,基于Stokes沉降法分级得到3种粒径小麦淀粉(小颗粒D 50=5.81μm、中颗粒D_(50)=11.09μm、大颗粒D_(50)=24.21μm),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以中长链的脂肪酸——月桂酸作为脂质配体,考察淀粉粒径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络合指数、热力学性质、晶体结构、短程有序性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消化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对复合物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粒径越大,与月桂酸的复合程度越高;络合指数较大的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焓(ΔH);与原淀粉相比,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的相转变温度(T_(0))、相对结晶度和短程分子有序度均显著升高,且随粒径的增加,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相关消化性试验发现,淀粉粒径大小影响其复合物的消化行为,相比于原淀粉,大颗粒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的消化速率下降(k_(原淀粉)=0.0230 min^(-1),k_(复合物)=0.0189 min^(-1)),并表现出快消化性淀粉含量降低,抗性淀粉含量升高;中颗粒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消化速率有明显差异;小颗粒小麦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的消化速率升高(k_(原淀粉)=0.0296 min^(-1),k_(复合物)=0.0332 min^(-1)),并伴随着快消化性淀粉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kes沉降法 粒径 淀粉-脂质复合物 结构特性 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的超声波处理对玉米淀粉脂质复合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郁映涛 曹少攀 +4 位作者 肖刘洋 黄继鹏 高颖 陆雪 韩立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7-85,共9页
为探究不同温度(0、20、40、60℃)超声处理对淀粉脂质复合能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等对玉米淀粉颗粒经处理前后多层级结构的变化进行表征,并分析其与月桂酸复合能... 为探究不同温度(0、20、40、60℃)超声处理对淀粉脂质复合能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等对玉米淀粉颗粒经处理前后多层级结构的变化进行表征,并分析其与月桂酸复合能力改变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显著降低淀粉的脂质复合能力(P<0.05),且随着处理温度从0℃升至60℃,玉米淀粉与月桂酸的复合指数由27.9%降至15.0%,所形成复合物的焓值(ΔH)、相对结晶度、短程分子有序度及抗性淀粉相对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对处理前后淀粉多层级结构分析发现,超声处理引起淀粉分子链段解聚,60℃条件下超声处理使淀粉颗粒内部直链淀粉浸出,颗粒完整性遭到破坏,表面变得粗糙。综上,不同温度超声处理可通过改变玉米淀粉的多尺度结构,进而降低其脂质复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玉米淀粉 淀粉-脂质复合物 多层级结构 体外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