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芯片的液压气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建中 任丰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3-75,共3页
船舵是控制船舶转向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是液压船舵,其具有运行稳定、舵角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为了提高船舵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从液压气动控制系统出发,设计一种基于智能芯片PLC的新型船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 船舵是控制船舶转向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是液压船舵,其具有运行稳定、舵角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为了提高船舵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从液压气动控制系统出发,设计一种基于智能芯片PLC的新型船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重点对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液压回路等进行介绍。后期仿真试验表明,基于智能芯片的船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响应和较高的工作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舵 液压气动控制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机可控中高辊及其液压气动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忠 《中华纸业》 CAS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广州造纸有限公司于1991年在#5纸机技术改造中,引进了芬兰VALMET公司的具有可控中高的沟纹压榨辊和压光机底辊,辊子中高可以根据生产操作上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控。经过几年的纸机实践,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其后,在199... 广州造纸有限公司于1991年在#5纸机技术改造中,引进了芬兰VALMET公司的具有可控中高的沟纹压榨辊和压光机底辊,辊子中高可以根据生产操作上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控。经过几年的纸机实践,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其后,在1996年9月#5纸机的第二次技改中,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机 中高辊 液压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的液压气动控制液位的识别
3
作者 付海娟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针对传统的超声液位检测技术进行液压气动控制液位识别受到多层介质传播损失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液压气动控制液位识别技术,对采集的液压气动控制液位标记视觉图像进行模板特征匹配,进行液位... 针对传统的超声液位检测技术进行液压气动控制液位识别受到多层介质传播损失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液压气动控制液位识别技术,对采集的液压气动控制液位标记视觉图像进行模板特征匹配,进行液位视觉图像的信息增强和边缘轮廓检测处理,结合气动控制液位成像区域特征分割方法实现液位标记线分割,实现液位视觉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液压气动控制液位识别的精准度较高,抗介质传播损伤的干扰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液压气动控制 液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安全切断块设计
4
作者 任国振 陈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8-112,共5页
为解决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设备安全问题,使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危险区域后能够在安全条件下进行操作、维护和检查,以安全区域设计为理念,提出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安全切断块设计,利用安全PLC建立安全逻辑控制,满足GB/T 16855.1—2018/ISO 13... 为解决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设备安全问题,使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危险区域后能够在安全条件下进行操作、维护和检查,以安全区域设计为理念,提出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安全切断块设计,利用安全PLC建立安全逻辑控制,满足GB/T 16855.1—2018/ISO 13849-1:2015机械安全标准,符合国际和欧盟设备安全认证要求。根据不同的安全功能、压力和流量要求,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方法设计安全切断块,以节省设计和投资成本。实践表明:安全切断块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有效切断设备动力能源,保障现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气动控制系统 安全切断块 标准化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下液压与气动控制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勇刚 职山杰 +4 位作者 尤凤翔 赵翔鹏 田宏伟 沈晓峰 徐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1,共6页
液压与气动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跨学科整合知识能力,把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课程学习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适应现代职... 液压与气动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跨学科整合知识能力,把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课程学习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3+4”生源的液压与气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机电“3+4”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控制课程的理解与应用为目的,将中职与本科教育进行有机衔接,对“3+4”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也可为其他高校进行相关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气动控制 “3+4”分段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职教师资培养的《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娜 孟庆国 赵巍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38-40,共3页
结合学校"动手动脑"的办学特色,以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为目标,分析了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思路及研究内容;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德国FESTO自控教学系统,在... 结合学校"动手动脑"的办学特色,以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为目标,分析了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思路及研究内容;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德国FESTO自控教学系统,在教学中探索现场教学、在学中做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典型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主线创新教学设计,拟定了教学执行方案并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职教师资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养 液压气动控制技术 课程改革 教学方案 现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的“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7
作者 翟红云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4期112-113,146,共3页
文章对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对"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及相关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以确保"液压与气动控制技... 文章对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对"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及相关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以确保"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模式的高效构建,培养学生树立建构主义思想,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对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与应用,同时也为我国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液压气动控制技术 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利卿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28-132,共5页
为解决传统超塑成形机床液压力与气动加载力无法同步变化的问题,将超塑成形机床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同时对设定系统技术参数,对检测装置、比例阀等主要工作部件与控制部件进行选型;基于超塑成形工艺要求,... 为解决传统超塑成形机床液压力与气动加载力无法同步变化的问题,将超塑成形机床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同时对设定系统技术参数,对检测装置、比例阀等主要工作部件与控制部件进行选型;基于超塑成形工艺要求,设计PLC控制程序,再在气动系统中采用线性插值法实现压力补偿,按照预定参数值进行压力输出与调整,确保环境温度与压力值全程处于正常区间,从而实现了原理先进、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的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经企业实践应用,确认该系统可使超塑成形机床液压力跟随气动加载力同步变化,各工序内作业效果良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成形机床 液压气动控制系统 同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9
作者 唐著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35期294-294,共1页
本文简单分析了职业院校《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并以结合教学实例进一步对课程一体化教学进行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 液压气动控制技术 一体化教学 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流量计泄漏全自动测试机液压系统设计
10
作者 王孝聪 王增豪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8-49,共2页
针对电磁流量计泄漏测试要求 ,研制了全自动泄漏测试机。
关键词 测试机 液压气动控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多工位曲轴并行热处理装置设计
11
作者 李然 王生怀 +1 位作者 王宸 赵国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162,共6页
轴颈表面磨损、轴颈与曲柄过渡圆角处疲劳裂纹或断裂是曲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故合理的热处理是曲轴加工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在线多工位曲轴并行热处理装置,热处理时曲轴竖直放置,采用定位板+活动顶尖+气动三爪卡盘+偏心顶尖定位,气动三爪... 轴颈表面磨损、轴颈与曲柄过渡圆角处疲劳裂纹或断裂是曲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故合理的热处理是曲轴加工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在线多工位曲轴并行热处理装置,热处理时曲轴竖直放置,采用定位板+活动顶尖+气动三爪卡盘+偏心顶尖定位,气动三爪卡盘夹紧;同步传动机构带动曲轴和平行四边形机构转动,向外输出同步转速;平行四边形机构上配备有3~15个感应加热机构,能同时对曲轴在线多工位并行热处理;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感应加热机构在水平面内平动,保证感应加热器与曲轴轴颈相对位置不变,且与轴颈不接触,防止划伤轴颈已加工表面;感应加热机构加热温度稳定,且具有保温功能;同时,还设计有自动送料机构;定位夹紧机构和自动送料机构的运动由液压气动控制系统控制。该曲轴热处理装置效率高、热处理部位受热均匀、效果好、变形小,能适应多品种曲轴的在线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在线多工位 并行热处理 结构设计 液压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底壳气检试漏机的智能化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国庆 徐飞跃 +1 位作者 周海军 池晓钦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对油底壳的水检试漏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了气检试漏机总体方案设计,阐述了气检试漏机的气检试漏工艺的工作原理、密封夹具工作原理、基于触摸屏的人机交换工作界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方案、气密仪的工作原理及液压气动控制原理... 对油底壳的水检试漏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了气检试漏机总体方案设计,阐述了气检试漏机的气检试漏工艺的工作原理、密封夹具工作原理、基于触摸屏的人机交换工作界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方案、气密仪的工作原理及液压气动控制原理等具体设计,对批量生产的试漏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检试漏机 气检试漏机 气密仪 触摸屏 液压气动控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床旁置自动送料机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泰安 周伟 +1 位作者 郭根保 杜剑婷 《机电产品市场》 1999年第10期27-28,共2页
研制自动送料机的目的 我单位生产制造产品的主要工序是冲压工序,所有原料为厚度0.2mm的整卷钢带,生产中要求钢带在进入冲床上的冲压模具前,一直保持自然下垂状态,既不堆积,也不出现爱力拉紧现象。当向冲床方向移动钢带时。
关键词 自动送料机 冲床 行程开关 送料辊 手动控制开关 自动送料装置 冲压工艺 冲压模具 电路设计 液压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线生产曲轴柔性热处理装置的设计研究
14
作者 李然 徐欢 +2 位作者 张晓洋 袁海兵 胡大鹏 《机械工程师》 2023年第8期37-40,共4页
曲轴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重和热传递。文中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分析曲轴不同放置方式时的热处理变形,通过研究可知:曲轴热处理时,与水平放置相比,竖直放置时因自重而产生的变形大大减小,变形量降低了78.2%。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基... 曲轴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重和热传递。文中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分析曲轴不同放置方式时的热处理变形,通过研究可知:曲轴热处理时,与水平放置相比,竖直放置时因自重而产生的变形大大减小,变形量降低了78.2%。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基于仿形机构原理,设计了一种并线生产柔性曲轴热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定位机构、自动上下料机构、同步运动机构、热处理机构等,热处理时曲轴竖直放置,可以同时对多个轴颈并行热处理;同时,针对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了专门的采用PLC控制的液压与气动系统。该装置曲轴热处理节拍快、轴颈加热均匀、变形量小、热处理柔性好,能适应四缸、六缸等多种曲轴的在线生产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线热处理 曲轴竖置 结构设计 变形 液压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3+4”衔接教改研究
15
作者 陈辉 《江苏教育》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3+4'中职本科衔接'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从事机电相关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 '3+4'中职本科衔接'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从事机电相关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岗位分析,实现'3+4>7'的效果,为学生走入本科院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 中职本科衔接 液压气动控制技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高效电磁阀的线性伺服机构
16
作者 于亚非 《液压工业》 1989年第2期51-53,共3页
一、前言由于电磁机构便宜,可靠性高,所以被广泛地作为小行程的驱动机构。可以在液压气动控制的伺服阀上,由于它响应慢,具有难以补偿的时间滞后特性,所以它的使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计算机对高速液压伺服阀使用的电磁系统动特性进行了分... 一、前言由于电磁机构便宜,可靠性高,所以被广泛地作为小行程的驱动机构。可以在液压气动控制的伺服阀上,由于它响应慢,具有难以补偿的时间滞后特性,所以它的使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计算机对高速液压伺服阀使用的电磁系统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搞清楚了滞后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第一是由阀芯质量引起的响应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阀 电磁阀 液压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