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马铃薯外敷治疗液体外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玲 曹立新 +1 位作者 安红 董建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静脉输液造成的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和温热水湿热敷对60例静脉输液导致的液体外渗患者进行处理。按液体外渗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各3O例.对其更换次数、显效时间及痊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静脉输液造成的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和温热水湿热敷对60例静脉输液导致的液体外渗患者进行处理。按液体外渗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各3O例.对其更换次数、显效时间及痊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在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液体外渗处,其消除水肿效果明显优于温热水湿热敷,且操作简便,无任何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 敷治疗 临床探讨 静脉输液 湿热敷 温热 痊愈 结论 效果明显 推广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颖 高国娥 白咏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1期141-142,共2页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011年3~12...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011年3~12月,为了降低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开展QCC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住院患儿 品管圈 液体外渗 现场管理 工作场所 工作性质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静脉输液高危液体外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金叶 王诚 +2 位作者 肖波涛 刘卉 孙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静脉输液高危液体外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接受高危液体静脉输液治疗的2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液时进行常规的输液程序;观察组患儿在输...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静脉输液高危液体外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接受高危液体静脉输液治疗的2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液时进行常规的输液程序;观察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观察静脉输液高危液体外渗情况、患儿监护人对输液的满意度及静脉输液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儿高危液体静脉输液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服务态度以及医院环境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患儿高危液体静脉输液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外渗率,有助于减少高危液体静脉输液的其他意外发生,同时还能够提升患儿监护人的输液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 高危液体外渗 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 家属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辽妥在PICU患儿液体外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爱萍 李聪慧 蒋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 78例液体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实验组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治... 目的观察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 78例液体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实验组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U患儿液体外渗后及时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轻和避免局部炎症反应,且安全、简便、省时、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辽妥 硫酸镁 液体外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乙醇液治疗液体外渗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阮江华 尹淑丽 赵洋洋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0期796-796,共1页
将 16 0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80例 ,观察组采用白花丹乙醇液外涂 ,对照组采用 33%硫酸镁湿敷 ,30~ 6 0min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白花丹乙醇液具有散瘀止痛、消肿... 将 16 0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80例 ,观察组采用白花丹乙醇液外涂 ,对照组采用 33%硫酸镁湿敷 ,30~ 6 0min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白花丹乙醇液具有散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液体外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 白花丹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新生儿液体外渗性损伤应用贝复新联合局部氧疗处理的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玲 刘宏 丁洁 《全科护理》 2016年第19期2047-2048,共2页
静脉留置针输液是新生儿最常用的一种经外周静脉输注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新生儿自身血管细薄、弹性不佳,加上其容易哭闹、活动,给输液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部分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会出现药液外渗现象,若处理不好,严重的可致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输液是新生儿最常用的一种经外周静脉输注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新生儿自身血管细薄、弹性不佳,加上其容易哭闹、活动,给输液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部分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会出现药液外渗现象,若处理不好,严重的可致静脉炎、皮下组织坏死等[1],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报道,不同年龄人群同一时段的输液外渗率为2.3%,新生儿输液外渗率更是高达23%-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性损伤 贝复新 局部氧疗 新生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液体外渗补救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伟贞 高宗兰 何林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液体外渗 补救方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皮下冲洗法成功处理1例新生儿液体外渗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建英 张英娜 吴照凤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4期957-958,共2页
新生儿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管理过程中,非故意地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血管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据Frank等[1]报道,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很高,可达23%~63%。而且由于新生儿生理发育、治疗需求、疾病状态、皮肤解剖... 新生儿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管理过程中,非故意地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血管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据Frank等[1]报道,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很高,可达23%~63%。而且由于新生儿生理发育、治疗需求、疾病状态、皮肤解剖结构如皮肤薄、嫩、脂肪少、血管细、脆弱、弹性差、角质层发育不成熟、易受损伤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 新生儿 冲洗法 护理 应用 血管通路 输液 生理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在治疗留置针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佳 万京梅 +1 位作者 李玉芝 杨婧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在治疗留置针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红、肿、硬的疗效。方法:将留置针静脉输液外渗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照组(使用利凡诺尔纱布)两组。观察红肿硬消退情况。结果:使用康惠...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在治疗留置针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红、肿、硬的疗效。方法:将留置针静脉输液外渗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照组(使用利凡诺尔纱布)两组。观察红肿硬消退情况。结果: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局部红肿硬消退时间短于利凡诺尔组。结论: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输液外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 水胶体敷料 静脉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外渗后针头放置位置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素伟 宋福聪 +1 位作者 贾永 冯欣 《全科护理》 2012年第1期96-96,共1页
临床上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常出现液体外渗,护士在巡视病房或更换液体时发现液体外渗后会给予拔针,更换针头后重新穿刺,但是如何合理放置拔出的针头,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液体外渗 放置位置 改良方法 针头 输液过程 更换液体 巡视病房 重新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明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索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发生的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近期损害,3例远期损害,经治疗均痊愈。结论:液体渗漏原因比较复杂,除与输入药物性质、血管穿刺等有关外,与... 目的:探索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发生的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近期损害,3例远期损害,经治疗均痊愈。结论:液体渗漏原因比较复杂,除与输入药物性质、血管穿刺等有关外,与患者特殊体质、疾病种类等也有密切联系,提示临床护理中重视液体渗漏引起的远期损害,加强问题追踪与防范,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减少损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 原因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262-262,共1页
目的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静脉输液病例120例,年龄1~28 d,体质量1.2~4.1 kg,根据症状、体征和临床诊断,均满足静脉输液的标准。所有静脉穿刺均由具有... 目的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静脉输液病例120例,年龄1~28 d,体质量1.2~4.1 kg,根据症状、体征和临床诊断,均满足静脉输液的标准。所有静脉穿刺均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以上人员完成,穿刺使用静脉留置针。为降低外渗发生概率,尽量选择近心端血管,避免选择下肢及关节部位血管。每日对穿刺部位实施消毒护理,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现象。结果 120例静脉输液病例中,发生液体外渗21例,占全部病例的17.5%,通过及时的护理处置,无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穿刺部位的红肿在3 d内全部消失。结论液体外渗的原因主要有血管因素、药物因素、操作因素和疾病本身的因素等几个方面。液体外渗的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红晕;输液血管的条索状静脉炎或颜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烧灼疼或刺痛。一旦出现液体外渗症状后,护理人员须及时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对患处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新生儿发生液体外渗的概率高,而且一旦发生,危害巨大,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医疗纠纷,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更精确的护理措施,提高穿刺技术,在出现液体外渗后,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不但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也可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输液 液体外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液体外渗致新生儿胸腔积液的救护 被引量:10
13
作者 纪银锁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7-38,共2页
对2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患儿立即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位置;停PICC输液,拔出导管改用外周静脉营养,合理给氧,纠正低氧血症;胸腔穿刺解除压迫,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2例均体质量增加,痊愈出院。提出导管异位是发生渗漏的主... 对2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患儿立即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位置;停PICC输液,拔出导管改用外周静脉营养,合理给氧,纠正低氧血症;胸腔穿刺解除压迫,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2例均体质量增加,痊愈出院。提出导管异位是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规范置管操作,术后严密监护是减少并发症的保证;积极的抢救和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液体外渗 胸腔积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果蔬在液体外渗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婷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82-82,共1页
外周浅静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各种原因而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导致局部酸麻、肿痛,引起静脉炎,重则则引起皮下组织坏死和功能障碍,病人因此也非常痛苦。近年来,诸多护理同仁在处理液体外渗的问题上提出很多新... 外周浅静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各种原因而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导致局部酸麻、肿痛,引起静脉炎,重则则引起皮下组织坏死和功能障碍,病人因此也非常痛苦。近年来,诸多护理同仁在处理液体外渗的问题上提出很多新观念和新见解,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蔬菜因其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疗效显著而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外渗 水果蔬菜 治疗作用 皮下组织坏死 给药途径 周围组织 药物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外敷治疗液体外渗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葵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液体外渗 敷治疗 马铃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制动方法对静脉输液病人肢体疲劳和液体外渗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洪芬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年第9期2505-2506,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病人 液体外渗 疲劳 肢体 制动方法 护理技术操作 临床观察 输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凤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18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笔者对自己所在科室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6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不同穿刺部位...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笔者对自己所在科室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6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输液时间、不同药物性质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并发症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44例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者9例,发生率为0.55%;致液体外渗的有29例,总发生率为1.76%。发生静脉炎与刺激性或高渗性药物致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有关;发生液体外渗与置管的部位、输液时间、药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穿刺部位为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66%、1.12%、0.94%;≤24h、25~48h、49~71h、≥72h各时间段液体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41%、0.88%、1.76%、3.40%;输注刺激性和非刺激性药物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1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方法、合理科学安排输液顺序、缩短液体持续滴入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等措施,能降低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保证输液治疗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输液 液体外渗 静脉炎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外渗致皮肤损伤3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液体外渗 布胶带 敷贴固定 穿刺部位 足背静脉穿刺 留置针 硫酸镁 局部湿敷 肿胀范围 漏性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湿敷治疗液体外渗致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滕金红 肖辉丽 李静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8期80-80,共1页
2012年8月我科收住一位脑出血患者,该患者由于液体外渗给予硫酸镁湿敷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现将后期处理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女,83岁。2012年8月23日8:00人院。入院诊断:脑出血,收入神经内科治疗,2h后病情加重,出... 2012年8月我科收住一位脑出血患者,该患者由于液体外渗给予硫酸镁湿敷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现将后期处理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女,83岁。2012年8月23日8:00人院。入院诊断:脑出血,收入神经内科治疗,2h后病情加重,出现呼吸衰竭,于8月23日10:30转入重症医学科,病人昏迷,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湿敷 液体外渗 内科治疗 致过敏反应 护理 脑出血患者 呼吸机辅助治疗 皮肤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外敷及其它方法治疗液体外渗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刘昌红 王国英 +2 位作者 曹乃美 尹莉 王美波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 比较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与5096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对治疗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120例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至皮下组织的病人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5096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治疗,观... 目的 比较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与5096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对治疗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120例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至皮下组织的病人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5096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治疗,观察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马铃薯外敷组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最短,温水热敷组时间最长,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损伤具有独特疗效,且取材方便、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静脉输液 液体外渗 50%硫酸镁 湿热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