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涪陵气田立体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
1
作者 路智勇 刘莉 +3 位作者 姜宇玲 张谦 湛小红 肖佳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0,共11页
针对涪陵页岩气田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气储量动用不充分的问题,立体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是提高气藏采收率,实现对剩余储量精准动用的核心手段。通过建立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开发新模式,创新形成页岩气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进行剩... 针对涪陵页岩气田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气储量动用不充分的问题,立体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是提高气藏采收率,实现对剩余储量精准动用的核心手段。通过建立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开发新模式,创新形成页岩气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进行剩余气精细研究,明确页岩剩余气分布情况;通过地质工程双甜点耦合,明确穿行黄金靶窗,建立“资源+应力+天然裂缝”三位一体分层效益组合体划分标准体系;基于剩余气差异化分布形态,建立“地质—钻井—压裂—地面协同优化”钻井与压裂优化设计流程;通过实时监测进行钻井轨迹与压裂施工的动态调整,建立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及实时决策系统。立体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指导焦石坝区块预期采收率从12.6%提高到23.3%,立体开发区采收率达39.2%。该技术的应用使页岩气钻采投资、10×10^(8)m^(3)产能建设投资及开发成本逐年缩减,有效指导了涪陵页岩气田提高采收率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页岩气田 地质工程一体化 立体开发 提高采收率 剩余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气田压缩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乔雨露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9期138-140,143,共4页
压缩机是气田开采、气体集输的核心设备,压缩机的故障诊断对基层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涪陵页岩气田压缩机的故障诊断效率,在梳理现场压缩机故障类型、分析故障成因的基础上,构建智能诊断系统,实现对压缩机动态压力、振动、温... 压缩机是气田开采、气体集输的核心设备,压缩机的故障诊断对基层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涪陵页岩气田压缩机的故障诊断效率,在梳理现场压缩机故障类型、分析故障成因的基础上,构建智能诊断系统,实现对压缩机动态压力、振动、温度等方面的主要故障诊断,并通过构建多元信息融合的复合诊断模型,完成对典型故障的自动预警。结果表明,研发的压缩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可自动诊断涪陵页岩气田压缩机压力异常、壳体振动异常、温度过高等典型故障,实现了故障的智能诊断预警,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涪陵气田 压缩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气田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定量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燕 冯明刚 +3 位作者 魏祥峰 严伟 刘帅 王建波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4,共6页
四川盆地涪陵气田焦石坝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海相页岩气储层是由孔隙和裂隙组成的双孔隙岩层。为确定储层的含气量和产出能力,应用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定性认识,并提出了定量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涪陵气田焦石坝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海相页岩气储层是由孔隙和裂隙组成的双孔隙岩层。为确定储层的含气量和产出能力,应用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定性认识,并提出了定量评价方法。认为用"经验统计法"可以有效计算出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度,但由目前的测井评价技术所得到的渗透率仅能反映储层渗透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储层 储集层特征 孔隙度 渗透率 定量评价 涪陵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涪陵气田白马区块效益开发实践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超 包汉勇 +1 位作者 万云强 甘玉青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0-1056,共7页
近年来,涪陵页岩气田在积极推进焦石坝等高压页岩气藏开发调整的同时,为了确保气田持续稳产能力,开发对象也向白马等复杂构造区块稳步拓展。基于白马区块构造变形强、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能低、开发难度大等问题,通过断裂带方解石U-Pb... 近年来,涪陵页岩气田在积极推进焦石坝等高压页岩气藏开发调整的同时,为了确保气田持续稳产能力,开发对象也向白马等复杂构造区块稳步拓展。基于白马区块构造变形强、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能低、开发难度大等问题,通过断裂带方解石U-Pb定年、三维应力场建模、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等技术方法,深入研究白马区块的构造变形期次、应力场分布特征、开发有利目标、开发技术对策等,取得了积极进展:提出了逆冲推覆作用力是涪陵地区海相常压页岩气藏构造变形差异的主控因素;创建了“两类6项”的开发选区评价参数体系,明确了白马向斜核部以南为效益建产最有利目标;形成了以天然裂缝发育特征为核心的差异化开发技术政策;形成了基于气井埋深、应力性质、裂缝等不同地质特征的工程工艺对策。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按照“整体部署、评建一体、平台接替”思路,2021—2022年部署实施开发井位30口,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8%,压裂施工速度提升2~3倍,单段压裂费用降至85万元,日产气量稳定在80万方,2022年年产气量达2.24亿方,基本实现了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 页岩气 效益开发 涪陵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涪陵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优势岩相 被引量:97
5
作者 吴蓝宇 胡东风 +2 位作者 陆永潮 刘若冰 刘晓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7,共9页
以四川盆地涪陵气田主力产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硅质矿物.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三端元图解,对其页岩岩相类型进行精细划分。涪陵气田五峰组一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8种岩相:硅质页岩相(S)... 以四川盆地涪陵气田主力产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硅质矿物.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三端元图解,对其页岩岩相类型进行精细划分。涪陵气田五峰组一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8种岩相:硅质页岩相(S)、混合硅质页岩相(S-2)、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含灰/硅混合质页岩相(M-1)、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相(M-2)、混合质页岩相(M)、含硅黏土质页岩相(CM-1)和含黏土/灰混合质页岩相(M-3)。将优势岩相定义为页岩的含气量达到特定工业标准的岩相,结合研究区开发现状,划分出2类优势岩相,即含气量大于4.0m3/t评为I类(特优),含气量在2.0~4.0m3/t评为II类(优)。筛选出有机质丰度、硅质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3项参数与含气量作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优势岩相的分级标准,确定了研究区混合硅质页岩相(S-2)、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为I类优势岩相,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相(M-2)为II类优势岩相。页岩优势岩相分级标准可为其他区块页岩气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优势岩相 奥陶系五峰组 志留系龙马溪组 涪陵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用于页岩岩相划分及识别——以涪陵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车世琦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钻探项目的推进,不断揭示出区内海相页岩具有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等特征。以涪陵气田主力气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首先采用详细、准确的ECS(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 Sonde)特殊测井资料,开展页岩中硅质...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钻探项目的推进,不断揭示出区内海相页岩具有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等特征。以涪陵气田主力气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首先采用详细、准确的ECS(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 Sonde)特殊测井资料,开展页岩中硅质成分来源分析,根据ECS测井和岩石薄片资料,结合页岩硅质成分来源分析结果,建立页岩矿物组分三端元图版,准确划分出页岩岩相;再运用常规测井资料,总结不同页岩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选取对页岩岩相敏感的去铀伽马和密度测井曲线建立测井识别图版。结果表明: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出的页岩岩相与ECS特殊测井资料识别结果一致,匹配程度较高。整体而言,当TOC质量分数≥2%时,涪陵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硅质成分来源以生物成因为主;当TOC质量分数<2%时,硅质成分来源以陆源碎屑为主。涪陵气田主要发育硅质页岩、混合型硅质页岩、富黏土硅质页岩、富钙硅质页岩、混合页岩、富黏土-粉砂混合页岩、富黏土粉砂质页岩和富粉砂黏土质页岩等8种页岩岩相,其中,具有高硅质含量、高TOC含量的硅质页岩和混合型硅质页岩岩相为开发较有利页岩岩相。研究成果提高了页岩岩相分类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页岩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岩相划分 测井识别 涪陵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前沿技术支撑作用 深入推进气田两化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在涪陵气田的实际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夏钦锋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当前油气田信息建设中存在着现有系统多为独立运行,整合不够;业务协同困难,手段单一;开发技术和应用平台过多,集成难度高;业务功能复用程度低,难于积累;登录多个系统,口令权限管理复杂;高自动化与低利用率等问题。在国家积极推进两化融... 当前油气田信息建设中存在着现有系统多为独立运行,整合不够;业务协同困难,手段单一;开发技术和应用平台过多,集成难度高;业务功能复用程度低,难于积累;登录多个系统,口令权限管理复杂;高自动化与低利用率等问题。在国家积极推进两化融合背景下,在涪陵气田的信息化建设中采用了应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来提升气田信息化水平,并加以实践,为涪陵气田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实现了简洁、实用、覆盖面广、扩展性良好的涪陵气田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气田 物联网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气田凝析气井相态模拟研究
8
作者 周忠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凝析气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国内目前已探明的凝析气藏多为中小型,凝析油含量偏低且地质特征复杂,这都对凝析气藏的开采产生了巨大难度,为此,相态研究成为了凝析气藏开发的关键。以涪陵气田凝析气流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流体PVT实验... 凝析气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国内目前已探明的凝析气藏多为中小型,凝析油含量偏低且地质特征复杂,这都对凝析气藏的开采产生了巨大难度,为此,相态研究成为了凝析气藏开发的关键。以涪陵气田凝析气流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流体PVT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结合流体相态理论计算方法,利用PVTsim软件拟合方法计算研究涪陵气田凝析气井的流体参数,绘制流体相图,做了恒质膨胀、定容衰竭的实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井闪蒸气油比1 744.39m^(3)/m^(3),凝析油含量538.2g/m^(3),露点压力46.07MPa;恒质膨胀模拟表明,随着模拟压力的降低,凝析液量逐步增加,压力降至20MPa时反凝析油饱和度峰值达25%;定容衰竭模拟表明,随着压力的逐步降低,气井生产气油比逐渐变大,采出油密度变轻,模拟得到反凝析油饱和度高达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气田 凝析气井 相态模拟 定容衰竭 恒质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气田:高效开发确保天然气冬季供应
9
作者 戴莹 《中国石化》 2023年第1期19-20,共2页
2022年12月20日深夜,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平台灯火通明。气田钻井队长肖勤紧盯钻井曲线,两眼布满血丝。为了打好焦页11号北平台气井,他和同事已经熬了几个通宵。“到了关键的造斜井段,钻头每钻进一米,都像是走钢丝,大家要盯紧了!... 2022年12月20日深夜,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平台灯火通明。气田钻井队长肖勤紧盯钻井曲线,两眼布满血丝。为了打好焦页11号北平台气井,他和同事已经熬了几个通宵。“到了关键的造斜井段,钻头每钻进一米,都像是走钢丝,大家要盯紧了!”肖勤全神贯注盯着钻台,对身边的同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钻井平台 造斜井段 钻井队 涪陵气田 高效开发 肖勤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气田以“三结合”为抓手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10
作者 戴莹 黄慧 《中国石化》 2022年第3期60-61,共2页
“停,请停一下!”1月15日,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试采站拉油罐区,一名原油承包商驾车准备进入罐区拉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阻拦了他,“根据最新修订的《凝析油管理制度》,为了消除静电,防止火灾隐患,你和车辆应该在指定区域静置1... “停,请停一下!”1月15日,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试采站拉油罐区,一名原油承包商驾车准备进入罐区拉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阻拦了他,“根据最新修订的《凝析油管理制度》,为了消除静电,防止火灾隐患,你和车辆应该在指定区域静置15分钟后进入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油罐区 凝析油 现场安全管理 风险管控 消除静电 涪陵气田 指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科研平台助涪陵气田高效开发
11
作者 戴莹 黄慧 葛梁茜子 《中国石化》 2021年第12期47-48,共2页
“焦石坝老区一口调整井在三开钻进过程中漏失了三百多立方米油基泥浆,在院士团队建议下加入随钻堵漏剂后,效果明显,顺利完钻。”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钻井工程项目部陈小龙告诉记者。近年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通过建立页岩气院... “焦石坝老区一口调整井在三开钻进过程中漏失了三百多立方米油基泥浆,在院士团队建议下加入随钻堵漏剂后,效果明显,顺利完钻。”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钻井工程项目部陈小龙告诉记者。近年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通过建立页岩气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引进并集中科研人才,以项目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科研攻关,给气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平台 江汉油田 科研人才 涪陵气田 油基泥浆 钻进过程 涪陵页岩气 科技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气田创一项国内陆上页岩气开发纪录
12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1期82-82,共1页
2021年2月23日,由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承钻的涪陵页岩气田焦页56-7HF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5724 m,水平段达2235 m,创中国陆上页岩气井水平段水基钻井液应用最长纪录。为了更好地保护气层,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减少油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 2021年2月23日,由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承钻的涪陵页岩气田焦页56-7HF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5724 m,水平段达2235 m,创中国陆上页岩气井水平段水基钻井液应用最长纪录。为了更好地保护气层,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减少油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决定在焦页56-7HF井水平段应用水基钻井液体系施工,该井完钻井深较深、水平段长,且目的层页岩对钻井液水敏感性较强,一旦钻井液性能控制不好,极易造成井垮、井漏等复杂情况,施工风险大。为确保施工顺利,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组织强大的技术保障团队,总结施工经验,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细化技术措施,优化施工步骤,为安全平稳施工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性能控制 水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 江汉油田 涪陵页岩气 完钻井深 涪陵气田 水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邻井压裂干扰响应特征及机理探讨: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
13
作者 沈金才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7,共11页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非常规页岩气田,储层以页岩为主,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部署开发调整井并实施水力压裂,面临着由于压力场变化导致周围老井压力异常变化,从而影响老井正常生产等问题,给...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非常规页岩气田,储层以页岩为主,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部署开发调整井并实施水力压裂,面临着由于压力场变化导致周围老井压力异常变化,从而影响老井正常生产等问题,给气田采收率的提升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从已产生影响的一次井网老井生产情况来看,邻井压裂影响干扰特征呈现多类型、多特征、多结果、多主控因素的特点,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邻井压裂干扰响应特征描述方法和机理解释。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一次井网整体有效动用程度,开展了页岩气井邻井压裂干扰响应特征及机理探讨。研究表明:(1)页岩气邻井干扰按照对母井技术可采储量的影响结果分为正面、无、负面干扰3种类型,造成3种干扰类型的差异主要与子母井空间井距、穿行层位、采出程度、地层压力、应力差异等因素相关;(2)初步明确了产生邻井压裂干扰的机理是子井和母井裂缝沟通程度及两者人工缝网重叠程度不同;(3)根据干扰带来的不同结果需采取合理的井距设计,压裂施工前采取母井关井恢复压力至稳定状态、子井压裂施工期间采取远场封堵转向压裂技术等方式规避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的压裂防干扰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行业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邻井压裂 干扰响应特征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含量的新方法:黏土视骨架密度法--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燕 冯明刚 +2 位作者 严伟 魏祥峰 刘帅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2,共6页
常规测井计算方法难以满足页岩气田探明储量申报对储层矿物含量解释精度的要求。基于全岩X衍射和数字岩心构建实验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的认识,建立了简化的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把岩石骨架近似看作由硅质矿物、碳酸盐矿... 常规测井计算方法难以满足页岩气田探明储量申报对储层矿物含量解释精度的要求。基于全岩X衍射和数字岩心构建实验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的认识,建立了简化的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把岩石骨架近似看作由硅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组成。引入"黏土视骨架密度"参数,建立了新的储层矿物含量计算公式。采用岩心全岩X衍射、岩心物性、有机碳含量数据,建立适合研究区的黏土视骨架密度法系列计算图版。基于常规测井数据计算出有机碳含量,通过图版可求得黏土视骨架密度,进一步可求得页岩中与简化模型相对应的三类矿物含量。与传统方法对比,"黏土视骨架密度法"解释精度相对较高,且费用低廉,易于在研究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气田 页岩气储层 矿物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富集高产主控地质因素 被引量:142
15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3 位作者 李宇平 魏志红 魏祥峰 刘珠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91,共11页
在前期对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应用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开发资料,详细论述了涪陵页岩气田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气田富集的基础首先在于气体的生成和储... 在前期对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应用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开发资料,详细论述了涪陵页岩气田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气田富集的基础首先在于气体的生成和储集,研究区深水陆棚页岩气储集层具有"高TOC、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硅质"四高特征,生烃强度高,有机质孔发育,有利于储集层改造,是涪陵页岩气"成烃控储"的基础。保存条件对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至关重要,良好的页岩顶底板从页岩生烃开始就能有效阻止烃类纵向散失而滞留聚集,后期构造作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决定了页岩气保存条件,保存条件好是页岩气"成藏控产"的关键地质因素,页岩储集层含气性好、孔隙度高,地层(超)高压,有利于形成页岩气富集高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涪陵页岩气田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富集高产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与勘探认识 被引量:208
16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2 位作者 魏志红 李宇平 魏祥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7,共14页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以南方复杂构造区高演化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认识为指导,于2012年11月28日发现了中国首个商业性开发、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平均测试产量最高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至2015年底气田累计探明储...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以南方复杂构造区高演化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认识为指导,于2012年11月28日发现了中国首个商业性开发、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平均测试产量最高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至2015年底气田累计探明储量3805.98×10~8m^3,已完成一期50×10~8m^3年产能建设目标。气田具有源储一体、大面积层状分布、整体含气的特征,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式页岩气田;属于中深层、高压、优质天然气藏;发育深水陆棚优质页岩、具有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后期构造改造较弱是其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在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勘探实践,进一步分析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强调了保存条件是影响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认为:1盆外地区构造抬升时间、向斜宽度、埋深和断裂是评价页岩气层保存条件的主要参数;2盆缘则需重点评价控盆断裂对页岩气层的影响;3盆内断裂的性质、规模以及高角度裂缝的发育特征是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的关键。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对于中国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具有以下启示:1页岩气勘探需遵从油气形成的基本规律;2中国南方页岩气具有多个勘探方向,埋深大于4500m的深层、盆外常压区、陆相页岩气是急需探索和攻关的领域;3重视基础、创新思路、发展关键技术是页岩气勘探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发现历程 气藏特征 保存条件 勘探启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莉 包汉勇 +4 位作者 李凯 李根 曾勇 郑爱维 熊红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3,70,共7页
页岩气赋存形式多样,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为主,且不同赋存状态的页岩气主控因素差别较大,页岩含气性综合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为此,依据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生产特征实际资料,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地... 页岩气赋存形式多样,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为主,且不同赋存状态的页岩气主控因素差别较大,页岩含气性综合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为此,依据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生产特征实际资料,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岩石物性测试、等温吸附实验和岩心现场解吸等手段,研究影响不同赋存状态的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提出页岩含气性评价主要包括2大类6项参数的评价指标:直接指标(实测含气量、气测显示值和含气饱和度)和间接指标(孔隙度、电阻率和地层压力)的含气性定性—半定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气性评价 涪陵页岩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海相页岩气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湘涛 石文睿 +5 位作者 郭美瑜 李鑫 赵红燕 陈曦 任元 石元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1-15,4,共5页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突破,给业界专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例资料。为深化认识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龙马溪组下部-五峰组海相页岩气层特征,以参数井JY1井和探井JY2井、JY3井、JY4井为研究对象,结合岩心试验资料,系统...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突破,给业界专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例资料。为深化认识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龙马溪组下部-五峰组海相页岩气层特征,以参数井JY1井和探井JY2井、JY3井、JY4井为研究对象,结合岩心试验资料,系统研究了页岩气储层岩性、物性、地层压力、脆性、含气性等特征,建立了典型含气剖面。结果表明:页岩气层岩性主要为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形成的灰黑色页岩;气层厚度、孔隙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脆性、游离气与吸附气体积分数等"甜点"参数均优于北美地区的典型页岩气层指标;天然气以甲烷为主,不含硫化氢;页岩气层存在明显异常高压,脆性矿物含量高,水平地应力差异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页岩气田 焦石坝区块 海相页岩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页岩气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 被引量:39
19
作者 石文睿 张超谟 +3 位作者 张占松 肖世匡 石元会 任元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为深化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评价认识,以四川盆地首口参数井页岩岩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游离气、吸附气及总含气量计算模型与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工区内3口探井连续含气量剖面建立和综合评价。焦石坝页岩气田... 为深化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评价认识,以四川盆地首口参数井页岩岩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游离气、吸附气及总含气量计算模型与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工区内3口探井连续含气量剖面建立和综合评价。焦石坝页岩气田龙马溪组下部—五峰组页岩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为辅,游离气含量达到了吸附气含量的2倍以上。其页岩气层含气量呈"上低下高"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特征,其中下段总含气量大,游离气含量高,为最优"甜点"段,是典型的Ⅰ类气层,具有非常好的商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页岩气储层 含气量 焦石坝区块 涪陵页岩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井工厂”技术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金成 艾军 +2 位作者 臧艳彬 杨海平 陈小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5,共7页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第一个投入商业化开发的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及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山地页岩气特点的"井工厂"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涪陵页岩气田"井工厂"关键技术主要包...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第一个投入商业化开发的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及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山地页岩气特点的"井工厂"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涪陵页岩气田"井工厂"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山地"井工厂"布局优化设计、页岩气"井工厂"钻井作业模式、"井工厂"压裂作业模式以及撬装化建站等4个方面。现场试验与推广应用情况表明,采用单钻机2~4井和双钻机5~8井"井工厂"钻井模式,单机组拉链式"井工厂"压裂与双机组同步"井工厂"压裂模式,可以达到当年完成建平台、钻井、压裂、试气、投产的开发要求。"井工厂"技术为涪陵页岩气田50×108 m3/a一期产能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成为页岩气田经济开发的核心技术,对我国页岩气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工厂”技术 钻井 压裂 撬装化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