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α-烯烃和酯类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费逸伟 郭峰 +2 位作者 姚婷 杨宏伟 卞森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44-46,共3页
合成航空润滑油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黏温性能、高温安定性能、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挥发性。使用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能够有效满足航空发动机升级换代所带来的各种要求,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目前使用最多的聚α-烯... 合成航空润滑油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黏温性能、高温安定性能、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挥发性。使用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能够有效满足航空发动机升级换代所带来的各种要求,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目前使用最多的聚α-烯烃(PAO)和酯类油的结构与性能,对比了这两种润滑油品的性能特点,重点分析了两者的高温衰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 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 结构 性能 衰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下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的组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费逸伟 彭兴隆 +2 位作者 姚婷 郭峰 杨宏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4-1449,共6页
用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油样模拟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下进行氧化裂解反应,考察了油样的酸值变化,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了DIOA的结构组成随工作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工作温度为100℃时,DIOA油样中已有小分子的单酯和... 用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油样模拟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下进行氧化裂解反应,考察了油样的酸值变化,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了DIOA的结构组成随工作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工作温度为100℃时,DIOA油样中已有小分子的单酯和双酯产生,随工作温度的升高,酯含量不断增加;当工作温度为170℃时,油样中有小分子的酮、酸等化合物生成,油样呈淡黄色;当工作温度为300℃时,油样中酮和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605%和0.020%,酸值(每g油样消耗KOH的质量)高达12.597 mg/g,油样呈深黄色,且出现胶质状沉淀。该方法可用于分析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和主滑油性能变化,以确定合理的换油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己二酸二异辛酯 高温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超高温产物结构组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费逸伟 彭兴隆 +2 位作者 姚婷 郭峰 程治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8,共7页
以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PAO)为原料,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研究了超高温(350℃和400℃)作用对PAO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结构组分差异.结果表明:聚α-烯烃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 以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PAO)为原料,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研究了超高温(350℃和400℃)作用对PAO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结构组分差异.结果表明:聚α-烯烃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深度热裂解,尤其在400℃作用下几乎完全裂解.裂解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178种化合物,包括19种正构烷烃(NAs)、43种异构烷烃(IPs)、56种烯烃(OFs)、17种环烷烃(CAs)、15种芳烃(AHs)、4种含杂原子化合物(HCCs)及24种α-烯烃的聚合体(PMs).350℃和400℃下裂解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37.236%和65.160%,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大量产生是导致油品粘度变稀的主要原因,然而环烷烃、芳烃及杂原子化合物等含生色/助色基团化合物则是油品颜色加深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航空润滑基础油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超高温作用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和双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黏度/颜色衰变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彭兴隆 费逸伟 +1 位作者 姚婷 程治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7,共7页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模拟了聚α-烯烃(PAO)和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工作环境,结合GC/MS技术分析了两种基础油及170,200℃和300℃反应油样的结构组成。在300℃时,PAO呈淡黄色,酸值(KOH)为0.493mg/g,黏度从原来的17.9...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模拟了聚α-烯烃(PAO)和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工作环境,结合GC/MS技术分析了两种基础油及170,200℃和300℃反应油样的结构组成。在300℃时,PAO呈淡黄色,酸值(KOH)为0.493mg/g,黏度从原来的17.94mm2/s下降到8.279mm2/s,并检测出大量的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2.713%;而DIOA呈褐色,酸值高达12.597mg/g,比原样增加了114倍,黏度降低22.3%。分析可知,PAO黏度严重衰减主要是由高温裂解引起的;而DIOA中的酮、醚、醇、酸等生色物质的生成是导致颜色加深和酸值增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润滑基础油 聚Α-烯烃 己二酸二异辛酯 黏度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颜色衰变结构组成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峰 费逸伟 +2 位作者 姚婷 杨宏伟 彭兴隆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反应釜装置模拟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工况,借助无水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对添加N-苯基-α-萘胺(T531)的PAO高温试验油样进行萃取,并结合FTIR和GC/MS技术分析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油品颜色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加深,甲醇萃... 采用反应釜装置模拟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工况,借助无水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对添加N-苯基-α-萘胺(T531)的PAO高温试验油样进行萃取,并结合FTIR和GC/MS技术分析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油品颜色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加深,甲醇萃取物的颜色最深,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物颜色较浅。在甲醇萃取物中,反应2h、100h和200h的油样胺类相对含量分别为45.783%、59.958%和75.473%,促使油品颜色剧烈改变;而在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主要检测到无色的α-烯烃单体或二聚体,表明分子链发生断裂。这些信息为探究PAO航空润滑基础油的颜色衰变机理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润滑基础油 聚Α-烯烃 N-苯基-α-萘胺 萃取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分析润滑基础油的结构组成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婷 郝敬团 +3 位作者 马玉红 费逸伟 杨宏伟 程治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利用大气压固体分析探针技术对两种合成航空润滑油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两种润滑基础油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及种类.结果显示:在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中,检测到的化合物主要有烃类、酯类和含杂原子化合物(N,O和S).其中大... 利用大气压固体分析探针技术对两种合成航空润滑油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两种润滑基础油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及种类.结果显示:在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中,检测到的化合物主要有烃类、酯类和含杂原子化合物(N,O和S).其中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对烃类化合物的响应值较好,对酯类则相对较弱.检测到的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不高,但种类较多,有C6H16N,C6H10N3,C27H41N10,C6H13N6O3,C20H33N6O2,C21H35N6O2,C22H37N6O2和C24H41N6O3,含氮化合物特别是碱性含氮化合物对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化学电离 润滑基础油 分子量分布 含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下复合酯类润滑基础油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国星 张乐涛 +1 位作者 马莉 吾满江·艾力 《润滑油》 CAS 2014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二元羧酸、单元脂肪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三类复合酯类润滑基础油,以庚酸酯类复合酯合成为基础,考察了反应温度、真空度、反应时间和摩尔比例对酯化合成的影响,并对产品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此复... 以三羟甲基丙烷、二元羧酸、单元脂肪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三类复合酯类润滑基础油,以庚酸酯类复合酯合成为基础,考察了反应温度、真空度、反应时间和摩尔比例对酯化合成的影响,并对产品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此复合酯类润滑基础油在黏度指数、闪点、倾点及氧化安定性方面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润滑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油 复合酯 酯化反应 无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作用下HPLC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峰 费逸伟 +2 位作者 杨宏伟 姚婷 程治升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677-679,683,共4页
利用HPLC技术分析了双酯类、聚α-烯烃(PAO)两种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及其高温实验产物。HPLC分析显示,双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易于用C18柱进行分离,分离效果较好,所得到的物种的数量也较多,并且原样和高温反应后的油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特... 利用HPLC技术分析了双酯类、聚α-烯烃(PAO)两种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及其高温实验产物。HPLC分析显示,双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易于用C18柱进行分离,分离效果较好,所得到的物种的数量也较多,并且原样和高温反应后的油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特别在300 oC时,极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急剧增加;然而,PAO属于非极性物质,主要检测到小极性或者中极性的产物,物种信息没有双酯类基础油丰富。这些信息对考察在用油中有机质的结构变化和分析在用润滑油的性能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双酯 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 高温裂解 HPLC 热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裂解衰变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费逸伟 郭青鹏 +1 位作者 姚婷 杨学 《化工时刊》 CAS 2014年第6期22-25,共4页
随着飞机发动机工作温度的不断提高,在用航空润滑油品质衰变问题越发严重,特别是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严重的裂解衰变,由此引发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性能改变,难以满足现代飞机发动机使用的要求。从聚α-烯烃的本... 随着飞机发动机工作温度的不断提高,在用航空润滑油品质衰变问题越发严重,特别是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严重的裂解衰变,由此引发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性能改变,难以满足现代飞机发动机使用的要求。从聚α-烯烃的本体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作用下热裂解的衰变过程,比较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高温裂解前后理化性能的变化,并且论述了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热裂解衰变程度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油 聚Α-烯烃 分子结构 裂解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热衰变产物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费逸伟 郭峰 +2 位作者 姚婷 杨宏伟 程治升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1-3,8,共4页
利用 FTIR、HPLC 技术分析了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PAO)及其高温实验产物。FTIR 分析发现,966 cm^-1和888 cm^-1附近的不饱和烯烃吸收峰表现出增强的趋势;HPLC 分析显示,反应产物在240 nm波长下检测出的峰基本集中在7~9 min 范... 利用 FTIR、HPLC 技术分析了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PAO)及其高温实验产物。FTIR 分析发现,966 cm^-1和888 cm^-1附近的不饱和烯烃吸收峰表现出增强的趋势;HPLC 分析显示,反应产物在240 nm波长下检测出的峰基本集中在7~9 min 范围内,170 ℃ 温度下开始出现断链或脱氢反应,300 ℃ 试验温度下检测到的峰强度增加,说明体系中某些特定组分的含量急剧增加。这些信息对考察在用润滑油中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 FTTR HPLC 热安定性 高温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热氧化安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国 校云鹏 +2 位作者 赵媛莉 董仕宝 校云超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4期42-44,56,共4页
文章利用薄层油膜氧化试验与红外光谱分析联用技术模拟试验研究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油样氧化后沉积物含量、油样质量损失和红外面积比CSI随氧化时间变化的关系,对了解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氧化... 文章利用薄层油膜氧化试验与红外光谱分析联用技术模拟试验研究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油样氧化后沉积物含量、油样质量损失和红外面积比CSI随氧化时间变化的关系,对了解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氧化降解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 热氧化安定性 薄层油膜氧化试验 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定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豫 满瑞林 +1 位作者 曹晓燕 刘小风 《铝加工》 CAS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制定了一套适合工业检测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质量的综合评定标准,并对选用基础油的质量进行综合考评,以验证评定标准的实用性。
关键词 综合评定 铝箔轧制 润滑基础油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合成润滑基础油的发展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费逸伟 郭青鹏 +1 位作者 姚婷 姜会泽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45-47,共3页
现代战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条件越发苛刻,石油基基础油的某些性能已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这使得合成润滑基础油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合成润滑基础油的种类、发展及其应用,重点对聚α-烯烃、酯类油和硅油的性能和用途等进行了分... 现代战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条件越发苛刻,石油基基础油的某些性能已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这使得合成润滑基础油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合成润滑基础油的种类、发展及其应用,重点对聚α-烯烃、酯类油和硅油的性能和用途等进行了分析。与石油基基础油相比,合成润滑基础油具有独特的性质,广泛用作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润滑基础油 聚Α-烯烃 酯类油 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抗氧剂的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金属催化氧化生色产物
14
作者 阮少军 费逸伟 +2 位作者 马军 郭峰 彭显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4,共6页
通过甲醇萃取富集的方法,利用FTIR和GC/MS等手段对含抗氧剂的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金属催化氧化生色产物分子结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油品生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u片的油样中生成了更多的化合物,... 通过甲醇萃取富集的方法,利用FTIR和GC/MS等手段对含抗氧剂的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金属催化氧化生色产物分子结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油品生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u片的油样中生成了更多的化合物,裂解更明显;萃取物中含有大量C—O,O==C—H,C==O官能团,GC/MS分析检测到8种烃类化合物,19种酮类化合物和11种胺、醇、醛、酸和酯等化合物;生色原因主要是油品氧化后产生了酮、胺、醇、醛、酸和酯等含氧、含氮的极性生色化合物所引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油 金属催化 生色产物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异构润滑基础油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张峥 俞巧珍 《高桥石化》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用经典柱层析法结合旋转氧弹法考察了溶剂精制基础油,加氢异构丞的化学组成与油氧化安安全性的关系。探索了加氢异构基础油的加入抗氧剂前后的氧动力学特性,根据加氢基础油的组成特征,建立了加氢基础油的氧化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加氢异构 润滑基础油 氧化 动力学 研究 旋转氧弹法 柱色谱 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青鹏 姚婷 +1 位作者 费逸伟 杨宏伟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1790-1792,共3页
分析了聚α-烯烃的分子结构,研究了聚α-烯烃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的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重点探究了聚α-烯烃基础油组成结构与粘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可通过改变聚α-烯烃的主链长度、聚合度、侧链数量等结构因素来改变聚α-烯烃... 分析了聚α-烯烃的分子结构,研究了聚α-烯烃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的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重点探究了聚α-烯烃基础油组成结构与粘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可通过改变聚α-烯烃的主链长度、聚合度、侧链数量等结构因素来改变聚α-烯烃粘度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一烯烃 航空润滑基础油 分子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制备润滑基础油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小敏 陈丽丽 +1 位作者 肖宇峰 胡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60,共6页
对植物油制备润滑基础油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植物油的特点,分析了其作为润滑基础油的优势和不足,重点介绍了植物油的氢化、环氧化、支链化和酯交换等化学改性技术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改性方法的效果和存在... 对植物油制备润滑基础油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植物油的特点,分析了其作为润滑基础油的优势和不足,重点介绍了植物油的氢化、环氧化、支链化和酯交换等化学改性技术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改性方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环境友好型润滑基础油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润滑基础油 化学改性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管器在润滑油基础油输油管线清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黄建成 《石油商技》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管道流体推动活塞状物体清洁管道内壁,称为“清管”。清管作业是长输管道投产前或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可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输送效率。清管器是借助于本身动力或在油、气流推动下,在管腔内运动,用于清洁管壁及监测管道内部状况... 管道流体推动活塞状物体清洁管道内壁,称为“清管”。清管作业是长输管道投产前或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可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输送效率。清管器是借助于本身动力或在油、气流推动下,在管腔内运动,用于清洁管壁及监测管道内部状况的工具[2]。其具有以下优点[3]:清洗管径范围大、管道里程长;对管道无腐蚀,对环境无化学污染;清垢均匀、彻底,清洗费用低。清管器在长输管道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管道施工后、使用过程中的管道清理与检测。润滑油的管道清管作业是在每一次基础油输油后,使用清管器把管道中的油品全部清理除去,以使管道处于空管状态,防止输送过程中造成混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油 长输管道 输油管线 清管器 混油 管道清理 输送效率 管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行业现状及经济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峰 李帅 李波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8期29-31,共3页
对润滑油基础油领域现行状况、产业链布局以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行业未来可能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结合众多权威的数据资料和专家见解,全方位地研究了润滑油基础油产业的增长放缓、煤油制成的产能提高、原油处理性能的... 对润滑油基础油领域现行状况、产业链布局以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行业未来可能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结合众多权威的数据资料和专家见解,全方位地研究了润滑油基础油产业的增长放缓、煤油制成的产能提高、原油处理性能的增长以及新工厂生产能力的增长等核心议题,旨在为行业制订未来发展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尽管该行业的进步遭遇了某种挑战,但总的来说,未来的潜力非常巨大,而绿色和环境保护很可能是主导的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油 行业现状 经济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阶段碳足迹核算与评价
20
作者 王陶 张志智 +1 位作者 孙潇磊 石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润滑油基础油需求稳定增长,“双碳”背景下,碳足迹评估成为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新途径。基于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核算标准PAS 2050基本原理,对核算关键参数进行适应性优化,建立符合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以某企业润... 润滑油基础油需求稳定增长,“双碳”背景下,碳足迹评估成为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新途径。基于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核算标准PAS 2050基本原理,对核算关键参数进行适应性优化,建立符合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以某企业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为评价对象,核算其生产阶段碳足迹,并对生产工艺、单元装置、排放源等的影响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提出减排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老三套、加氢、异构脱蜡3种工艺下的碳足迹(以二氧化碳当量计)分别为437.9,372.4,494.4 kg/t,加氢裂化装置和润滑油加氢装置是减排的关键装置,蒸汽、电力、燃料气及循环水系统是重点排放源。从加快新能源替代、提高装置能效、加强碳排放因子监测、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等方面提出减排建议,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油 碳足迹 碳减排 碳排放 生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