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倩 《当代世界》 CSSCI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选择。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成就显著,重点领域涉外立法不断推进,涉外执法司法合作水平明显提...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选择。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成就显著,重点领域涉外立法不断推进,涉外执法司法合作水平明显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扎实开展,但也存在立法缺乏系统性与协同性、执法司法能力受限等短板。推动涉外法治建设,重在建立系统协同的涉外立法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能力,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建设 对外关系法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怀德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3-9,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需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近年来我国已培养了大批涉外法治人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短板。包括人才数量存在较大缺口,质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外开放和涉外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需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近年来我国已培养了大批涉外法治人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短板。包括人才数量存在较大缺口,质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外开放和涉外法治建设的需要等。要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就要强调德法兼修,以德为先;要加强横向合作,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要优化课程体系,补齐涉外法治人才的知识短板;要整合实践实训资源,强化涉外法治人才的实战能力;要加强国际化训练,坚持引进外国专家和送出优秀学生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的导向、内容及意义
3
作者 周小龙 王丹竹 王保进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选择。新时代推进涉外法治建设,需要牢牢把握“三重导向”,即: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导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导向,以中国古代国际法传... 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选择。新时代推进涉外法治建设,需要牢牢把握“三重导向”,即: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导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导向,以中国古代国际法传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外法律规范经验为历史导向。在此基础上,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的质量,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进而丰富我国的全球治理实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扩大法治精神的域外弘扬、推进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融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建设 导向 内容 意义
原文传递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4
作者 肖辉 肖蒙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4-12,共9页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公平提供了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但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人才质量有待提升、实...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公平提供了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但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人才质量有待提升、实践能力相对匮乏等不足。进一步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效能,应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逻辑主线,构建、完善以高校为核心,以实务单位为重要组成,以国际平台为有益补充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战略 涉外法治建设 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法学教育 高素质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护航钢铁企业扬帆远行
5
作者 刘明 《冶金管理》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当前,钢铁企业面对的国际贸易纠纷和法律合规问题愈加复杂,通过剖析涉外法治建设的意义、把握涉外法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助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与冲突,不断提升钢铁企业的涉外法治能力,提升钢铁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 当前,钢铁企业面对的国际贸易纠纷和法律合规问题愈加复杂,通过剖析涉外法治建设的意义、把握涉外法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助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与冲突,不断提升钢铁企业的涉外法治能力,提升钢铁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国钢铁“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建设 合规文化 顶层设计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法治话语国际传播新思维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法连 陈志君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坚定法治自信,创新思维法治话语建构是法治国际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尤其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是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前提保障。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具体体现为法... 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坚定法治自信,创新思维法治话语建构是法治国际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尤其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是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前提保障。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具体体现为法律翻译思维能力和误译纠错能力,法律翻译思维能力的目标是坚定维护和塑造法治中国形象,而误译纠错能力则重在纠正和重塑因误译产生的不良影响。只有两者并重,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法治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故事 法治国际传播 法治自信 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 涉外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法学教育困局 加强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被引量:9
7
作者 黄惠康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既是服务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所需,也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关键是要下大力抓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人才使用的“需求侧”,关键是要着力打造有利于涉外...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既是服务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所需,也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关键是要下大力抓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人才使用的“需求侧”,关键是要着力打造有利于涉外法治人才成长的需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建设 涉外法治人才 法学教育
原文传递
论涉外法治的底层逻辑 被引量:2
8
作者 莫纪宏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共11页
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主张,也是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由于在法理上受到传统法学理论的干扰,涉外法治的性质、内涵、外延、存在状态及制度功能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国际... 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主张,也是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由于在法理上受到传统法学理论的干扰,涉外法治的性质、内涵、外延、存在状态及制度功能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国际法治、外国法治等法治形态和法治价值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以涉外法治为研究对象的涉外法学的学术发展。本文从分析涉外法治的底层逻辑出发,通过形式逻辑上的排除法和推演法,将涉外法治的性质界定为作为国内法治组成部分的与“涉内法治”相对应的“涉外法治”,并分析了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外国法治在法理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交叉区域。本文主张,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关键是要确保“涉外法”的“当治”与“能治”,要从更加宏观的意义上来确认涉外法的法律渊源,同时秉持“条约不得违宪”的国内法治理念,科学确立涉外法治所具有的制度功能。“涉外法律服务”在涉外法治工作环节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是涉外法治工作的核心要义。从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应尽快在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层面将涉外法治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国内法治 国际法治 国外法治 外国法治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原文传递
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9
作者 吴福象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1-33,共3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这就需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向开放要活力,善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这就需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向开放要活力,善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为此,建议从发挥好政府技术公地投资带动资源配置的挤入效应、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借助耐心资本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对接高标准国际规则等方面入手,以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高水平对外开放 涉外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妥探索涉外行政检察工作
10
作者 郑雅方 魏小力 《人民检察》 2024年第22期24-27,共4页
在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涉外行政案件数量大幅增长,行政检察在推动涉外行政管理职权优化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当前,涉外行政执法存在行政处罚重于刑事处罚、部分涉外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涉外行... 在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涉外行政案件数量大幅增长,行政检察在推动涉外行政管理职权优化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当前,涉外行政执法存在行政处罚重于刑事处罚、部分涉外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涉外行政司法存在行政机关怠于申请执行、外籍人员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前已离境等问题。对此,应高质效办好涉外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强化涉外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完善涉外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夯实涉外行政检察基层基础,积极稳妥探索涉外行政检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行政检察 涉外法治建设 涉外行政执法 涉外行政司法
原文传递
国家总体安全观下对外关系法中的国家安全释义
11
作者 何志鹏 耿斯文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6期47-62,共16页
从传统安全观到新安全观再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对于国家安全事务的认知随着对外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立足于统筹涉外法治与国内法治的工作需求,且基于在开放发展中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我国颁布并实施《对外关系法》,旨... 从传统安全观到新安全观再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对于国家安全事务的认知随着对外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立足于统筹涉外法治与国内法治的工作需求,且基于在开放发展中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我国颁布并实施《对外关系法》,旨在推动对外关系的法治化进程,实现对外事务与国家安全事务的融合,以及强化中国在国家安全事务上的自主性。《对外关系法》针对我国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安全事务进行了原则性、系统性的规划,表达了中国对国家安全事务的总体认知,彰显了中国愿同其他国家共同促进全球安全的开放态度,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此同时,《对外关系法》纳入了灵活的制度设计,保留了宽广的工作空间,有待于在未来作出更加细致和深入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对外关系法》 国家安全 涉外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高校《国际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2
作者 王楠 王腾飞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3期0241-0243,共3页
关于国家教育厅倡导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作为国际法教师,本人结合国内外教研经 验和自身教学经历后有如下想法:国际法课程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长远上服务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涉外 法治建设建设亟需的应用... 关于国家教育厅倡导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作为国际法教师,本人结合国内外教研经 验和自身教学经历后有如下想法:国际法课程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长远上服务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涉外 法治建设建设亟需的应用型涉外法律人才。基于此,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变革应运而生。具体 而言,“一名教师”改为师资多元化;“一间教室”改为教学基地多样化;“固定时间”改为教学时间动态化;“一群学生” 改为学生主体多元化;“一言堂”改为“以学生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混合式教学改革 涉外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