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文旅引流消费效应显著
1
《上海戏剧》 2025年第1期25-25,共1页
1月21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综合评估报告》。数据显示,第二十三届艺术节56台161场主板演出总票房计达7025.4万元,较上一届增长25.5%,为历届最高;共吸引14.4万人次走进剧场观演,其中24.1%为外... 1月21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综合评估报告》。数据显示,第二十三届艺术节56台161场主板演出总票房计达7025.4万元,较上一届增长25.5%,为历届最高;共吸引14.4万人次走进剧场观演,其中24.1%为外省市观众,7.8%为境外观众(含港澳台地区);演出项目(含舞台演出、“艺术天空”“扶青计划”等板块)拉动消费约7.8亿元;总体1600余场演展活动撬动综合消费约40.2亿元。观众总体满意度达95.1%,并有99.1%的受访观众表示会再次参加艺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效应 数据显示 拉动消费 舞台演出 综合消费 总票房 港澳台地区 总体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与居民消费效应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新 刘伟 胡宝娣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共7页
运用经济计量技术对1985-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居民收入和利率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发现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对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而社会... 运用经济计量技术对1985-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居民收入和利率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发现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对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没有Granger影响,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没有消除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反而挤出了消费。其政策含义在于:要发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就必须打破1985-2008年长期的协整稳定格局,加快各项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改革尽早到位,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不确定性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消费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楚尔鸣 鲁旭 杨光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49,共4页
本文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边际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经验模型,用西部11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仅给农民带来正向消费效应,而且非生产性的公共物品... 本文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边际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经验模型,用西部11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仅给农民带来正向消费效应,而且非生产性的公共物品供给的消费边际效应大于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消费边际效应。因而建议在资金相对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应分主次、按层次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庆田 陈孝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79-80,共2页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2~2006年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加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2~2006年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加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消费效应 协整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的家庭消费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10
5
作者 向国成 钟世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9,共7页
使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基本研究单位,通过把城镇常住人口家庭划分为普通城市居民家庭、农民工市民化家庭和农民工家庭,以避免直接用农民工家庭与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差量衡量农民工市民化消费效应的估计偏误,试图... 使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基本研究单位,通过把城镇常住人口家庭划分为普通城市居民家庭、农民工市民化家庭和农民工家庭,以避免直接用农民工家庭与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差量衡量农民工市民化消费效应的估计偏误,试图更加准确地估计农民工市民化的家庭消费效应并检验社会保障的作用。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能够显著提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并且农民工市民化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比普通城市居民家庭高;农民工市民化还能降低家庭生存型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逐步改善消费结构;并且农民工市民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是一次性的,它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家庭消费改善和教育水平与就业能力提高—总收入增加—家庭消费进一步提升,持续地推动家庭消费的增加,按现有速度测算,如果将我国1亿农民工家庭全部市民化,每年至少新增国内消费约5万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家庭消费效应 社会保障 消费决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的农村家庭消费效应测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乔晗 刘奥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是缩小城乡养老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其有利于改进农村家庭福利水平,进而会对家庭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是缩小城乡养老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其有利于改进农村家庭福利水平,进而会对家庭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讨了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从总量上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使农村家庭总消费增加10.6%;从消费结构上看,农村家庭发展型消费提升24.8%,家庭教育消费、住房消费、衣物消费和交通通讯消费也显著增长,这表明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显著优化了农村家庭的消费结构,增进了农村家庭福利。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农村家庭消费的积极影响在东北部、东部、中部地区较为明显,西部农村家庭影响不显著,这反映出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的过程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第三,机制分析表明,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可能通过缓解农村家庭的预算约束以及降低预防性储蓄两条途径提高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研究结论可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动养老保险改革,促进农村家庭消费提供参考。政府应继续以城乡养老保险统筹作为新时期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城乡养老保险的支付水平和支付结构。同时,养老保险统筹要进一步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做到因地制宜,通过城乡养老保险统筹,使得农村家庭在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消费问题解决之后向更高层次的消费水平迈进,从本质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改革 农村家庭 双重差分法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消费效应分析——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7,共8页
基于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本文首先通过动态规划建立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产生直接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级辖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的老龄化水平与其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老... 基于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本文首先通过动态规划建立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产生直接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级辖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的老龄化水平与其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老龄化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还不凸显,但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率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影响。另外,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决策谨慎、习惯稳定,因而短期内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消费率可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消费效应 生命周期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变化的消费效应与资产替代效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殿荒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5-91,共7页
本文依据中国转轨经济体制背景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特征 ,提出了三个假说。第一 ,消费档次假说确认消费增长是一个缓慢积累与快速上档不断交替的过程 ,基本消费 (相对于额外消费 )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第二 ,储蓄目标假说指出 ,消费者一生可... 本文依据中国转轨经济体制背景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特征 ,提出了三个假说。第一 ,消费档次假说确认消费增长是一个缓慢积累与快速上档不断交替的过程 ,基本消费 (相对于额外消费 )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第二 ,储蓄目标假说指出 ,消费者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时期 ,每个时期有一定的储蓄目标 ;在未来收支不确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将满足于基本消费 ,尽最大努力多储蓄以保证储蓄目标的充分实现。第三 ,交易成本差异假说认为消费调整的交易成本大于资产替代的交易成本。然后 ,推导并验证了主要结论 :利率变化具有明显的资产替代效应 ,但消费效应是不显著的。最后针对利率政策归纳了两点建议。第一 ,非主动性姿态 ,利率政策应该尊重均衡利率规律 ,而不是作为调节消费需求的强效工具。第二 ,资产结构均衡导向 ,利率政策目标应该是采取微调手段保持资产市场结构相对均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消费效应 资产替代效应 中国 利率政策 资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消费效应——来自于三大经济地区的解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娟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50,共7页
在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消费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 在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消费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市场的拓展至关重要;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民消费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支农支出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范昆 刘东皇 朱晓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7-52,共6页
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公共(支农)支出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基于规模、结构和区域性特征视角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公共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农支出并未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公共支... 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公共(支农)支出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基于规模、结构和区域性特征视角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公共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农支出并未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公共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公共支农支出的消费效应,中部地区的公共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未产生挤入效应。依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公共支农支出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跨期依赖与居民消费效应--基于Carroll的新财富效应测度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剑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2,共10页
利用Carroll等(2006,2011)基于消费跨时依赖动态模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财富效应测度方法,结合我国1994-2012年的宏观季度数据,就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3年之后由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表现出显著的... 利用Carroll等(2006,2011)基于消费跨时依赖动态模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财富效应测度方法,结合我国1994-2012年的宏观季度数据,就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3年之后由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表现出显著的跨期负相关,导致房价波动不仅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还会引发消费的剧烈波动;在控制了利率、收入预期等共同因素的影响后,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依然显著,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短期中主要表现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在长期中则主要表现为财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跨期依赖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再分配的消费效应:理论及中国例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东皇 孟范昆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8,54,共7页
调整收入分配和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的两大热点话题。基于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实证检验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收入再分配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全国层面上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地制约着居民消费需求,但在其内... 调整收入分配和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的两大热点话题。基于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实证检验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收入再分配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全国层面上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地制约着居民消费需求,但在其内部结构上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需求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次之,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收入再分配调整的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再分配 基尼系数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消费效应评析与前瞻 被引量:8
13
作者 欧翠珍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2005年2月,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全面改善、提升农村的流通环境。消费与流通,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短短一年的实践中,较好地畅通了农村的商品流通渠道,同时也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 2005年2月,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全面改善、提升农村的流通环境。消费与流通,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短短一年的实践中,较好地畅通了农村的商品流通渠道,同时也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与消费水平、带动整个农村消费市场等,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农家店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及消费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平平 孙皓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50,共4页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时变性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并且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持续升级特征;城乡居民消费...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时变性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并且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持续升级特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异与边际消费倾向差异的变化具有协同性,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各项消费支出变化具有影响;城乡居民对于高层次消费品的消费偏好逐步增强,推动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端化;以边际消费倾向为代表的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趋同是消费结构趋同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需要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升级 可变参数模型 消费效应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的居民消费效应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微微 何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27,共5页
文章首先从理论模型推导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利用中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固定效应和分位数的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城镇地区... 文章首先从理论模型推导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利用中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固定效应和分位数的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城镇地区老年抚养比对居民的消费率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的消费作用不显著,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农村地区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消费效应 测度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都市休闲农业消费效应的路径 被引量:6
16
作者 段小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3-486,共4页
通过在郑州市都市休闲农业区的拦截式调查,表明都市农业休闲产品品种单一、硬件设施落后、管理服务不到位、休闲消费观念滞后等因素制约了都市休闲农业消费效应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为了充分提升都市农业园区的消费效应,笔者... 通过在郑州市都市休闲农业区的拦截式调查,表明都市农业休闲产品品种单一、硬件设施落后、管理服务不到位、休闲消费观念滞后等因素制约了都市休闲农业消费效应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为了充分提升都市农业园区的消费效应,笔者提出了拓展都市农业产品特色项目、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价值实现、加大要素注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更新休闲理念、刺激市场需求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拦截式调查 休闲消费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消费效应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样本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均累计公共物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将增加0.08元。数据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偏低...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均累计公共物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将增加0.08元。数据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偏低、供给结构不合理。促进农村消费增长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和创新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消费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食品消费效应动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赖月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文章采取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2008—2011年的4年收入食品消费效应进行测算,力图找出在不同消费水平上收入所带来的消费效应,并且通过反事实分析的分位数分解方法,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差异分解为城乡差异和特征差异,以为... 文章采取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2008—2011年的4年收入食品消费效应进行测算,力图找出在不同消费水平上收入所带来的消费效应,并且通过反事实分析的分位数分解方法,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差异分解为城乡差异和特征差异,以为我国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反事实分析 城乡居民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大经济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消费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娟莉 倪永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5-854,共10页
利用中国2000—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消费等统计数据,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利用中国2000—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消费等统计数据,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现较快的增长,地区差异明显,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挤入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挤入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储蓄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保障收入、上一年人均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消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常态化视域下消费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春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1-55,共5页
人口频繁流动在我国是一种常态化现象,在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人口流动从早期的劳动力人口流动为主到当前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动并驾齐驱,必然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深度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经验数据,从人... 人口频繁流动在我国是一种常态化现象,在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人口流动从早期的劳动力人口流动为主到当前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动并驾齐驱,必然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深度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经验数据,从人口流动中不同类别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动双重维度,实证研究了人口流动常态化背景下的消费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动的消费规模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别人口流动对居民消费规模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不仅表现为消费溢出效应的强度差异性,而且还表现出消费溢出效应方向的差异性。人口流动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消费规模扩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规模则会产生负向抑制效应。进一步地,人口流动中不同类别人群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总体上而言,劳动力人口流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存在,而人才流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从区域差异性来看,劳动力人口流动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存在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溢出效应不存在,人才流动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却产生了不利的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劳动力人口 人才流动 消费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