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花消炎颗粒治疗下肢丹毒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季李华 曹烨民 +2 位作者 江艳芬 王御震 尹凌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2,I0002,共5页
目的对七花消炎颗粒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方法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丹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抗生素组)、试验组(抗生素联合七花消炎颗粒组)各50例。观察使用后的疗效,比较治疗... 目的对七花消炎颗粒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方法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丹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抗生素组)、试验组(抗生素联合七花消炎颗粒组)各50例。观察使用后的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临床症状指标(红、肿、热、痛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量、中医证候量化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皮肤张力、皮色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花消炎颗粒疗在改善红肿热痛症状,减少抗生素使用量,使用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花消炎颗粒 丹毒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栀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尹艳艳 董六一 +2 位作者 李前进 程燕 明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 研究芪栀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方法 芪栀消炎颗粒 (16、8、4 g·kg-1·d-1,7d)ig ,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小鼠热水缩尾法及小鼠热板法。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 目的 研究芪栀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方法 芪栀消炎颗粒 (16、8、4 g·kg-1·d-1,7d)ig ,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小鼠热水缩尾法及小鼠热板法。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Ⅱ相反应 ,可延长小鼠热水缩尾时间和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 ,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芪栀消炎颗粒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镇痛 芪栀消炎颗粒 慢性泌尿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法测定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雷 寇欣 +2 位作者 杨新建 徐永庆 张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0-650,共1页
关键词 一阶导数法 测定 消炎颗粒 黄芩苷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消炎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樊慧 王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究健胃消炎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治疗的6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健胃消炎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治疗的6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消炎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及复发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达到8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溃疡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胃消炎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提升Hp根除率,降低溃疡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消炎颗粒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HP根除率 复发
原文传递
清喉消炎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方锦霞 严鹏科 +2 位作者 江莲娣 黎刚 曾常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目的建立清喉消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板蓝根、地胆草、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甘草酸胺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图谱中能清晰鉴别板蓝根、地胆草、甘草;甘草酸胺浓度在0.495~1.73μg范... 目的建立清喉消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板蓝根、地胆草、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甘草酸胺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图谱中能清晰鉴别板蓝根、地胆草、甘草;甘草酸胺浓度在0.495~1.7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4%,RSD=1.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清喉消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喉消炎颗粒 甘草酸胺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章姐 陈师农 +1 位作者 张毅 马玲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胆消炎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大黄素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邢玉娟 王建国 +3 位作者 潘康锁 乔登江 杨彦平 陈玉库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研究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试验设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试验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评... 为研究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试验设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试验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评价蒲地蓝消炎颗粒体外、体内抑菌作用。通过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体温升高的影响,评价其解热作用。通过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试验,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6.25、25、100、12.5mg/mL,MBC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结果显示蒲地蓝消炎颗粒抗菌、解热、抗炎作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颗粒 抑菌作用 抗炎作用 解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栀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尹艳艳 明亮 +3 位作者 李前进 王绍斌 何婷 陈师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肿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法 ,测定血清及局部炎症组织中MDA和PGE2 。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对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松节油气囊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能降低血清和足爪局部炎症... 目的 :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肿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法 ,测定血清及局部炎症组织中MDA和PGE2 。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对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松节油气囊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能降低血清和足爪局部炎症组织中的MDA及足爪局部炎症组织中PGE2 的含量。结论 :芪栀消炎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 、MDA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栀消炎颗粒 炎症组织 作用机制 中医药疗法 尿路感染 前列腺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消炎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仇继玺 张振巍 +1 位作者 李园园 石磊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9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优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干浸膏得率和秦皮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烘干法测定干浸膏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加8倍量水,煎煮1.5 h,... 目的:优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干浸膏得率和秦皮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烘干法测定干浸膏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加8倍量水,煎煮1.5 h,煎煮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正交试验法筛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可行、方法简便,制备的颗粒质量合格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消炎颗粒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栀消炎颗粒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艳艳 明亮 +3 位作者 李前进 王绍斌 何婷 李中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行性大肠杆菌慢性尿路感染模型 ,观察芪栀消炎颗粒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的尿量、尿常规、尿培养、肾脏和膀胱病理组织学以及IL - 6和IL - 8的影响。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能增加... 目的 :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行性大肠杆菌慢性尿路感染模型 ,观察芪栀消炎颗粒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的尿量、尿常规、尿培养、肾脏和膀胱病理组织学以及IL - 6和IL - 8的影响。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能增加慢性尿路感染大鼠的尿量、降低尿液中细菌含量、改善肾脏和膀胱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降低血IL - 6和IL - 8的含量。结论 :芪栀消炎颗粒具有抗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栀消炎颗粒 慢性尿路感染 大鼠 中医药疗法 大肠杆菌 病理组织学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消炎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敏 许亚平 薛翠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96-597,共2页
目的观察健胃消炎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胃镜检查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一周,治... 目的观察健胃消炎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胃镜检查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一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胃消炎颗粒5g/次,3次/d,连服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为95.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81.7%(49/60),P<0.05。且治疗组的HP转阴率为91.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46/60),P<0.05。结论健胃消炎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好,HP根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消炎颗粒 HP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收平 李海英 蒋雷服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雷贝拉唑钠、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组)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0例,设立对照组36例,雷贝拉唑钠加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雷贝拉唑钠、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组)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0例,设立对照组36例,雷贝拉唑钠加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雷贝拉唑钠 枸橼酸莫沙必利 健胃消炎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消炎颗粒治疗输卵管梗阻9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彬 王缤 +1 位作者 孙永国 杨永军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4期68-68,共1页
目的:探讨自制康复消炎颗粒治疗输卵管梗阻的疗效。方法:将127例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患者,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康复消炎颗粒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及好转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目的:探讨自制康复消炎颗粒治疗输卵管梗阻的疗效。方法:将127例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患者,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康复消炎颗粒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及好转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康复消炎颗粒是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消炎颗粒 输卵管梗阻 不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喉消炎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乐珊 黄汉辉 +1 位作者 伍月红 严鹏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43-3846,共4页
目的:研究清喉消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空白组和清喉消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实验观察清喉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清喉消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空白组和清喉消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实验观察清喉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观察清喉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清喉消炎颗粒对二甲苯、角叉菜胶、棉球致肉芽肿炎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可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热刺激和化学物质刺激致痛动物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清喉消炎颗粒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喉消炎颗粒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颗粒中绿原酸与秦皮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杰 刘弘 +1 位作者 张玲昂 张松亮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9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颗粒中绿原酸、秦皮乙素的含量,为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V∶V=10∶90),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颗粒中绿原酸、秦皮乙素的含量,为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V∶V=10∶9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绿原酸)、353 nm(秦皮乙素)。结果:指标成分绿原酸、秦皮乙素进样量各在0.103~0.821、0.107~0.85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7%(RSD=1.06%)、101.06%(RSD=1.27%)。结论:本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消炎颗粒 绿原酸 秦皮乙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清肺消炎颗粒中葛根素血浆浓度及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晓霞 高建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91-189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肺消炎颗粒水溶液灌胃给药后小鼠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并研究其在小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肺消炎颗粒水溶液灌胃给药后小鼠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并研究其在小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血浆样品采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后,测定小鼠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小鼠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0.6563~42.00μg/mL,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10%,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7.39±1.44)%。灌胃给药后葛根素在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575μg.L-1,tmax为0.9901 h,t1/2α为0.3281 h,AUC为6.039μg·L-1.h-1。结论:该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小鼠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消炎颗粒 葛根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黄消炎颗粒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涓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45-546,共2页
目的:评价蒲黄消炎颗粒的急性毒性,为畜用临床剂量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蒲黄消炎颗粒按原生药4 g/mL的浓度及40 mL/kg的给药容量,24 h内给昆明种小鼠灌胃1次,连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体重,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在... 目的:评价蒲黄消炎颗粒的急性毒性,为畜用临床剂量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蒲黄消炎颗粒按原生药4 g/mL的浓度及40 mL/kg的给药容量,24 h内给昆明种小鼠灌胃1次,连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体重,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第1、7、14天的体重并无差异;小鼠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蒲黄消炎颗粒最大耐受量(MTD)为原生药160 g/kg(成人临床拟用量的333倍)。结论:蒲黄消炎颗粒在临床常用剂量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消炎颗粒 急性毒性 最大耐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1期手足口病45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秋玲 吴烨 +1 位作者 王翔 王家蔚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2期126-126,共1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笔者运用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颗粒治疗1期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利巴韦林气雾剂 猴耳环消炎颗粒 手足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等盆腔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关杏英 林丽仪 +2 位作者 马文辉 叶翠芬 梁丽谊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等盆腔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4月—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薄... 目的:探讨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等盆腔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4月—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薄膜衣片(JK)和甲硝唑片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等盆腔理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慢盆消炎颗粒并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等盆腔理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3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薄膜衣片(JK)和甲硝唑片治疗基础上,使用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盆腔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盆消炎颗粒 红外线局部照射 慢性盆腔炎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明 薛文娟 潘振彬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健胃消炎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44.3%,... 目的:观察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健胃消炎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4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健胃消炎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