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3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双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伴胃转移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疗总结
1
作者 贾平凡 杨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57-59,共3页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通过血液和淋巴发生转移,但胃肠道的转移较少见。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为常见的浸润性乳腺癌亚型,易发生远处转移。该文总结了1例双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伴胃转移患者的诊疗经过,分析其诊断关键,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癌 胃转移 消化道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中华 陈曦 +1 位作者 王宗仁 邓辉球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钛夹治疗... 目的分析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钛夹治疗,观察组采用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即时止血率、术后1周内再发出血率及死亡率、中转外科手术率、术后穿孔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即时止血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周内再发出血率及中转外科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情况。观察组术后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较好,可及时止血,减少术后穿孔和再出血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夹 尼龙绳 消化道大出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结合压疮预警模式对消化道大出血伴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陈丹 杜亚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结合压疮预警模式对消化道大出血伴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消化道大出血伴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结合压疮预警模式对消化道大出血伴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消化道大出血伴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结合压疮预警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生理、社会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结合压疮预警模式可提高消化道大出血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 压疮预警模式 消化道大出血 脑梗死 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娟 陈燕 +2 位作者 杨欣欣 豆路行 史晓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消化道大出血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莉娟 彭春艳 张晓琦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疾病转归。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 612例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IBD患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疾病转归。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 612例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IBD患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疾病转归。结果 1 612例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28例,克罗恩病(CD)患者1 284例。24例(1.5%)IB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UC患者9例,CD患者15例,其中2例CD患者以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有9例IBD患者明确了出血部位,其中UC患者4例(44.4%),CD患者5例(33.3%)。24例IBD患者发生出血后,接受内科保守治疗14例(UC患者5例,CD患者9例),手术治疗10例(UC患者4例,CD患者6例)。U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8.9%)、腹泻(88.9%)、发热(66.7%)和关节痛(22.2%),血红蛋白最低值为45~76 g/L,白蛋白为18~38.3 g/L,C反应蛋白(CRP)为13.2~175.5 mg/L。C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6.7%)、腹泻(26.7%)、发热(13.3%)和口腔溃疡(6.7%),血红蛋白最低值为24~100 g/L,白蛋白为23.5~39.0 g/L,CRP为2.2~131.5 mg/L。UC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别为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各1例,CD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别为小肠2例,结肠2例,回结肠吻合口1例。UC患者在出血前大多接受过糖皮质激素(77.8%)和生物制剂治疗(11.1%),而CD患者在出血前大多接受过糖皮质激素(40.0%)、免疫抑制剂(13.3%)和生物制剂治疗(13.3%)。U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科治疗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术,C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科治疗和不同类型的肠切除术。本研究无死亡病例。结论 IBD患者可能会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其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春艳 刘媛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Rockall评分系统护理流程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再出血风险,保障患者的止血效果,临床护理干预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Rockall评分系统 护理流程 出血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止血联合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苗涛 赵春梅 +1 位作者 余春慧 张瑞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钛夹止血联合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生... 目的探究内镜下钛夹止血联合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低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钛夹止血联合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凝血指标,还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轻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钛夹止血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消化道大出血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盐与医用组织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PICC穿刺止血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高晓佩 张鲁 +3 位作者 仲光威娜 薛慧 米丽强 程玉霞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比较藻酸盐与医用组织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止血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比较藻酸盐与医用组织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止血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穿刺点应用藻酸盐敷料,观察组在穿刺点涂抹医用组织胶治疗,观察2组穿刺点渗血情况、换药次数及导管位移情况、局部感染情况,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置管后,研究组渗血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3 d内,研究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1,P=0.017);研究组置管后24 h内、24~72 h内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后导管移位率2.94%(1/34)、局部感染率5.88%(2/34),低于对照组的11.76%(4/34)、23.53%(8/34)(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藻酸盐敷料,医用组织胶能更有效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PICC穿刺点渗血,减少置管后换药次数,并能避免导管移位,降低局部感染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敷料 医用组织胶 肝硬化 消化道大出血 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清FAR与随访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向奥晴 吴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812-281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与白蛋白(ALB)比值(FAR)与随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1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96)和死亡组(n...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与白蛋白(ALB)比值(FAR)与随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1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96)和死亡组(n=21)。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FI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B水平,并计算FA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B、ALB、FAR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FIB、ALB水平及FAR均低于存活组(P<0.05)。FIB、ALB、FAR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95%CI:0.790~0.892)、0.762(95%CI:0.711~0.813)、0.901(95%CI:0.850~0.952),截断值分别为1.26 g/L、34.17 g/L、0.24,特异度分别为65.72%、56.17%、85.49%,灵敏度分别为92.06%、92.06%、84.22%。死亡组年龄≥60岁占比、入院时休克指数≥1占比、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休克指数≥1(OR=2.467,95%CI:1.641~3.709)、PLT减少(OR=2.038,95%CI:1.415~2.935)、低FIB水平(OR=2.291,95%CI:1.557~3.371)、FAR≤0.24(OR=3.053,95%CI:1.968~4.735)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AR异常降低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曾斌 刘娜 +1 位作者 郑婷婷 翁静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78-80,87,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联合泮托拉唑(Pan)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SST+Pan组和Pan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Pan组予注射用泮...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联合泮托拉唑(Pan)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SST+Pan组和Pan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Pan组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SST+Pan组在Pan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皮质醇(Co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SST+Pan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Pan组的75.00%(χ2=6.275,P=0.012);SST+Pan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an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Pan组(P<0.05或P<0.01)。治疗7 d后,2组APTT、PT较治疗前缩短,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hs-CRP、Co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SST+Pan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Pan组(P均<0.01);SST+Pan组与Pan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vs.12.50%,χ2=0.105,P=0.74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抑制出血,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大出血 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 临床指标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输血方法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血情况的影响
11
作者 翟晓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输血方法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积极输血治疗,观... 目的:探究不同输血方法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积极输血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输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限制输血比采用积极输血效果更佳,可实现快速止血,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再出血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促进预后恢复。此外,通过限制输血,可以有效减少血液资源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大出血 限制输血 积极输血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治疗有绝招
12
作者 高晶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十年前,黄女士在一次进食后突发腹痛,期间并未出现呕吐、腹泻、咳血、发热等症状,起初,她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却发现自己患有乙肝,并且已经出现肝硬化。在进行脾切除后,黄女士的病情得到控制。出院后,除了长期服用药物... 十年前,黄女士在一次进食后突发腹痛,期间并未出现呕吐、腹泻、咳血、发热等症状,起初,她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却发现自己患有乙肝,并且已经出现肝硬化。在进行脾切除后,黄女士的病情得到控制。出院后,除了长期服用药物,为预防肝病进展,黄女士每年都会进行规律检查。一年前,黄女士在外院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她已出现重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消上化道出血的危险。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 出院后 胃镜检查 咳血 乙肝 治疗及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护理
13
作者 齐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26-0130,共5页
主要研究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将96名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48名,对照组48名。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分别用SAS、SDS对两组进行评定。对照组采取特... 主要研究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将96名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48名,对照组48名。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分别用SAS、SDS对两组进行评定。对照组采取特殊的急救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SAS、SDS均较对照组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均有较大提高,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住院天数、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等指标上均有较大改善,总体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 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止血的成功率,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而且能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护理 抑郁自评量表(SDS)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14
作者 段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6-0029,共4页
目标 探讨重症消化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疗效性治疗策略。方法在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的研究时段内,针对74位特定重症消化内科患者,我们精心设计了一项实验,将他们划分为两个相等的群体——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包含37名参与... 目标 探讨重症消化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疗效性治疗策略。方法在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的研究时段内,针对74位特定重症消化内科患者,我们精心设计了一项实验,将他们划分为两个相等的群体——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包含37名参与者。对照组遵循常规的治疗路径,而观察组则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附加了奥曲肽药物疗法作为辅助手段。我们着重分析了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焦虑水平的显著下降情况,以及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升。结果,治疗结束后,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焦虑评分都有明显下降,然而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超过了对照组。在治疗满意度评估上,观察组的满意度高达97.29%,对比之下,对照组仅为81.08%。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值小于0.05,显示出显著的优效性(P<0.05)。结论,对于这类患者,采用优化的治疗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他们的焦虑,促进康复进程,还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并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大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输血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杨丽莉 陈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53-0056,共4页
研究限制性输血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开放性积极输血,观察组进行限制性输血,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限制性输血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开放性积极输血,观察组进行限制性输血,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应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输血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冰冻血浆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赵秀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50-0153,共4页
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 抽选梧州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到2023年6月诊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等量分两组,对照组做新鲜冰冻血浆输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 抽选梧州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到2023年6月诊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等量分两组,对照组做新鲜冰冻血浆输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搭配冷沉淀输注,评价两组对象的具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还有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新鲜冰冻血浆联合冷沉淀输注,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结果,促进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快速恢复,全面促进患者的机体状况改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输注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高斌 徐圣德 +4 位作者 陈兵 彭琼 洪慈 许国忠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对策、方法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15例 ,其中上消化道 4例 ,下消化道 11例。分别采用PVA、明胶海绵、钢丝圈 3种材料进行栓塞。下消化道采用同轴导管法。结果  15例中 1...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对策、方法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15例 ,其中上消化道 4例 ,下消化道 11例。分别采用PVA、明胶海绵、钢丝圈 3种材料进行栓塞。下消化道采用同轴导管法。结果  15例中 14例成功止血 ,共对 16个病灶进行了 17次栓塞 ,止血成功率为 94 .1%。其中 1例术后出现小肠坏死行手术治疗切除肠管。随访 15例 ,1例术后 3个月再次出血 ,手术证实为小肠血管淋巴瘤。 2例小肠恶性肿瘤择期手术。另 1例术中出血速度太快、量太大 ,出现休克 ,以钢丝圈栓塞止血成功 ,术后外科手术证实为小肠良性肿瘤伴大面积出血。结论 使用不同方法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治疗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8
作者 方喜 陈汉然 +2 位作者 吴俊伟 李进展 张银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提高对该临床急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5例,在常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持续匀速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同时间歇予以白芨粉口服或...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提高对该临床急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5例,在常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持续匀速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同时间歇予以白芨粉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胃内,按疗效判定标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中,显效42例(49·4%),平均止血时间为(19±5)h;有效35例(41·2%),平均止血时间为(36±16)h;无效8例(9·4%),总有效率为90·6%。8例无效患者中,6例转急诊手术,其中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另2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和急性心功能衰竭。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两者具有互相增进疗效的作用,止血快,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生长抑素 白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道清洁度下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璟 唐瑾 +3 位作者 陈烨 智发朝 刘思德 何美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肠镜的必要性及最佳肠道准备方式。方法收集近年南方医院188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肠镜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检查时机将患者分为急诊组与择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同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下消化...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肠镜的必要性及最佳肠道准备方式。方法收集近年南方医院188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肠镜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检查时机将患者分为急诊组与择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同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断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纳入肠道清洁度进行多因素分层分析,分析不同肠道清洁度对急诊肠镜诊断率的影响。结果急诊组118例,择期组70例,两组的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724),但急诊组确定性出血灶的诊断率显著高于择期组(P=0.041),口服泻药的比例则显著低于择期组(P<0.001)。肠道清洁度"优"、"良"、"差"在口服泻药及清洁灌肠的患者中的比例依次为63.6%vs 13.5%、28.6%vs 24.3%、7.8%vs 62.2%(P<0.00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清洁度"优"较"差"显著提高肠镜诊断率(P=0.012),多因素logistic模型中,分组与清洁度的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清洁度"优"时急诊组诊断率显著高于择期组(P=0.0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组清洁度"优"时诊断率显著高于清洁度"差"(P=0.015)。结论当肠道清洁度为"优"时,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率优于择期肠镜,但通过清洁灌肠准备肠道时肠道清洁度差,从而降低了其诊断优势,因此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急诊肠镜肠道准备应尽量选用口服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肠镜 择期肠镜 肠道准备方式 肠道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内镜诊治应用于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理辉 罗勇 +3 位作者 廖文秋 张琍 李国庆 谢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在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ANVUGIB)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150例老年ANVUGIB的患者早期内镜和择期内镜的诊疗结果,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比较两组患者在内镜...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在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ANVUGIB)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150例老年ANVUGIB的患者早期内镜和择期内镜的诊疗结果,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比较两组患者在内镜病因检出率、首次出血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别。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老年ANVUGIB出血患者中,消化性溃疡、胃癌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是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与择期内镜组相比,早期内镜组病因检出率、首次出血止血成功率明显增高(P<0.05),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明显降低,患者输血量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内镜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择期内镜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ANVUGIB患者进行早期内镜检查及治疗安全,效果确切,能尽快明确出血原因,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内镜 消化道大出血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