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光炽院士与我国地球化学的发展(一)
1
作者 赵振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895,共5页
涂光炽先生是闻名世界的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领军人,有关他对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重大科研成果国内学术界已出版有不少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报道,然而,关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中关键历史事件与重大... 涂光炽先生是闻名世界的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领军人,有关他对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重大科研成果国内学术界已出版有不少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报道,然而,关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中关键历史事件与重大成果产出的背景以及涂先生本人又是怎样的思考则披露及讨论的甚少。为此,本刊特约涂光炽先生的早期研究生、业务秘书及多年的部下与密切合作者,我国著名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家赵振华研究员,根据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所保存的各种文字材料,如涂先生本人的论文、学术报告、与科研人员通信、讲话和为科研人员的专著作序等原始材料,就国内首开地球化学课程、发展我国地球化学及各分支学科、建立我国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创办地球化学学会和学术期刊、组织撰写地球化学学科专著、提出并支持地球化学发展新方向、热心培养地球化学与矿床学青年科研人才、执着发展地球化学以及终生献身地球科学事业等方面一一加以系统梳理始成本文。无疑,本文的发表将对弘扬以涂光炽先生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地球科学家矢志报国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中青年地球科学科研人员,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地球化学和矿床学学科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刊将分3期刊载该文,并在本刊公众号上逐一发表,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成果产出 地球化学家 重大科研成果 地球科学家 涂光炽 学术期刊 矿床学
原文传递
涂光炽院士与我国地球化学的发展(二)
2
作者 赵振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3-1097,共5页
涂光炽先生是闻名世界的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领军人,有关他对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重大科研成果国内学术界已出版有不少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报道,然而,关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中关键历史事件与重大... 涂光炽先生是闻名世界的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领军人,有关他对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重大科研成果国内学术界已出版有不少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报道,然而,关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中关键历史事件与重大成果产出的背景以及涂先生本人又是怎样的思考则披露及讨论的甚少。为此,本刊特约涂光炽先生的早期研究生、业务秘书及多年的部下与密切合作者,我国著名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家赵振华研究员,根据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所保存的各种文字材料,如涂先生本人的论文、学术报告、与科研人员通信、讲话和为科研人员的专著作序等原始材料,就国内首开地球化学课程、发展我国地球化学及各分支学科、建立我国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创办地球化学学会和学术期刊、组织撰写地球化学学科专著、提出并支持地球化学发展新方向、热心培养地球化学与矿床学青年科研人才、执着发展地球化学以及终生献身地球科学事业等方面一一加以系统梳理始成本文。无疑,本文的发表将对弘扬以涂光炽先生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地球科学家矢志报国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中青年地球科学科研人员,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地球化学和矿床学学科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刊将分3期刊载该文,并在本刊公众号上逐一发表,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成果产出 地球化学家 重大科研成果 地球科学家 涂光炽 学术期刊 矿床学
原文传递
涂光炽院士与我国地球化学的发展(三)
3
作者 赵振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5-1328,共4页
涂光炽先生是闻名世界的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领军人,有关他对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重大科研成果国内学术界已出版有不少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报道。然而,关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中关键历史事件与重... 涂光炽先生是闻名世界的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领军人,有关他对这两个学科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重大科研成果国内学术界已出版有不少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报道。然而,关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中关键历史事件与重大成果产出的背景以及涂先生本人又是怎样的思考则披露及讨论的甚少。为此,本刊特约涂光炽先生的早期研究生、业务秘书及多年的部下与密切合作者,我国著名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家赵振华研究员,根据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所保存的各种文字材料,如涂先生本人的论文、学术报告、与科研人员通信、讲话和为科研人员的专著作序等原始材料,就国内首开地球化学课程、发展我国地球化学及各分支学科、建立我国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创办地球化学学会和学术期刊、组织撰写地球化学学科专著、提出并支持地球化学发展新方向、热心培养地球化学与矿床学青年科研人才、执着发展地球化学以及终生献身地球科学事业等方面一一加以系统梳理始成本文。无疑,本文的发表将对弘扬以涂光炽先生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地球科学家矢志报国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中青年地球科学科研人员,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地球化学和矿床学学科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刊将分3期刊载该文,并在本刊公众号上逐一发表,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成果产出 地球化学家 重大科研成果 地球科学家 涂光炽 学术期刊 矿床学
原文传递
忆涂光炽院士(二):涂先生的地化所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被引量:3
4
作者 卢焕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0-422,426,共4页
1986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基金局回到地化所。考虑到女儿、儿子和老婆在费城,我一个人在贵阳,于是请我的导师、全美矿物学协会副主席、国际流体包裹体委员会主席Roedder 帮我在北美找工作, 以便解决家庭问题。正好魁北克大学Chicoutimi(席... 1986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基金局回到地化所。考虑到女儿、儿子和老婆在费城,我一个人在贵阳,于是请我的导师、全美矿物学协会副主席、国际流体包裹体委员会主席Roedder 帮我在北美找工作, 以便解决家庭问题。正好魁北克大学Chicoutimi(席库提米)分校的Guha教授给Roedder去信想聘一位他的博士生到该校当教授。Roedder 立马给我打电话, 问我的意思,我说“去”,并按要求把个人简历寄给Gu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涂光炽 人才培养计划 个人简历 魁北克 (二) 流体包裹体 地化
原文传递
忆涂光炽院士(一):陪涂先生考察秦岭地质
5
作者 卢焕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9-1310,共2页
1969年汉中人民银行的人带了几颗黄白色的砂粒到我所要求鉴定。原因是他们在收老乡在汉江淘的金砂时,发现这次收到的砂金成色偏白,但偏重,不知原因。我把样品砂放在显微镜下一看,原来是砂金中混进了砷铂矿。砷铂矿比重较黄金大,呈乳白... 1969年汉中人民银行的人带了几颗黄白色的砂粒到我所要求鉴定。原因是他们在收老乡在汉江淘的金砂时,发现这次收到的砂金成色偏白,但偏重,不知原因。我把样品砂放在显微镜下一看,原来是砂金中混进了砷铂矿。砷铂矿比重较黄金大,呈乳白色。砷铂矿与黄金相混导致成色低、比重大。所科技处的同志听了我的报告,要求我去一趟汉中勉县。老乡淘金砂的地方是陕西勉县定军山下的汉江中。定军山上有武侯词,是当年布阵和尘战的地方。我到时陕西省地质二队已得知这一消息,已开始在汉江中找砂金。我的工作与他们同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铂矿 涂光炽 砂金 人民银行 成色 汉江 陕西勉县 汉中
原文传递
忆涂光炽院士(三):涂先生对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和成矿模式研究的指导和支持
6
作者 卢焕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0-664,共5页
本文介绍涂先生对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地球中的流体、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的教导。1筹建实验室开展流体包裹体研究我从事流体包裹体研究是受Roedder 1971年发表在Economic Geology杂志上的关于美国斑岩铜矿Bingham,Climax和Butte... 本文介绍涂先生对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地球中的流体、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的教导。1筹建实验室开展流体包裹体研究我从事流体包裹体研究是受Roedder 1971年发表在Economic Geology杂志上的关于美国斑岩铜矿Bingham,Climax和Butte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影响(Roedder E.1971.Fluid inclusion studies on the porphyry type deposits at Bingham,Utah,Butte,Montana and Climax,Colorado.Econ.,Geol.,66:98-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模式 成矿流体 涂光炽 斑岩铜矿 矿床成因
原文传递
中国科协“四大”在北京隆重举行——我会代表欧阳自远副理事长和刘若新副秘书长与会涂光炽理事长特邀参加会议并当选为“四届”全国委员
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37-237,共1页
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5月22—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出席了大会。中国科协副主席钱三强致开幕诃,钱学森主席作“九十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的工作报告。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活... 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5月22—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出席了大会。中国科协副主席钱三强致开幕诃,钱学森主席作“九十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的工作报告。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活,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大会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朱光亚当选为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通过“关于三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的决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自远 钱三强 朱光亚 中国科协 涂光炽 刘若新 工作报告 科技工作者 全国代表大会 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愿更多的后起之秀脱颖而出——涂光炽理事长在第三届侯德封奖颁奖大会上的讲活
8
作者 涂光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68-269,共2页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有这么多青年同志聚集在一起,又有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领导同志参加我们的大会,确实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这表明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领导对这个会议的支持和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也是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后...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有这么多青年同志聚集在一起,又有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领导同志参加我们的大会,确实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这表明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领导对这个会议的支持和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也是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光炽 侯德 中国科学院 科技工作者 岩石地球化学 石油成因 地球科学 第四纪地质 理沦 重点科研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缅怀涂光炽院士
9
作者 仉宝聚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院士 涂光炽 铀矿地质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涂光炽:中国地球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10
作者 姚昆仑 《中国高新科技》 2021年第17期5-10,共6页
奋斗百年,风华正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我们深深缅怀那些为中国科技事业崛起、自立自强而奋斗终身的科学家,涂光炽院士就是其中之一。从小树立远大志向1920年4月2日,涂光炽在北平出生。父亲涂允檀与母亲范瑞珍决定按照中国传... 奋斗百年,风华正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我们深深缅怀那些为中国科技事业崛起、自立自强而奋斗终身的科学家,涂光炽院士就是其中之一。从小树立远大志向1920年4月2日,涂光炽在北平出生。父亲涂允檀与母亲范瑞珍决定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给孩子取名光炽,炽字中带火,希望他如同炽热的火焰(后来的弟弟为光涵,涵带水;三弟为光楠,楠带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涂光炽 奋斗终身 自然科学院 自立自强 远大志向 地球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床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涂光炽教授...
11
作者 宁仁祖 《江苏地质科技情报》 1991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矿床学 研究 学术报告 涂光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翰林、大使到科坛巨匠——涂芥庵、涂允檀、涂光炽一家三代谱写百年传奇
12
作者 裴高才 《湖北文史》 2014年第2期201-220,共20页
笔者查阅清光绪年以来的《涂氏宗谱》发现,湖北黄陂涂家大湾是当地望族,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教育家、外交家、科学家,其中涂光炽荣膺中科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两弹一星杰出贡献奖"。最近,... 笔者查阅清光绪年以来的《涂氏宗谱》发现,湖北黄陂涂家大湾是当地望族,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教育家、外交家、科学家,其中涂光炽荣膺中科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两弹一星杰出贡献奖"。最近,笔者又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译审涂光楠教授与著名作家涂光群先生,他们给我讲述了涂氏一门"三杰"的传奇故事。涂芥庵:"末代翰林"育满门精英在涂氏家族中,涂芥庵(字福田)满腹经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允檀 芥庵 涂光炽 涂氏 中科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杰出贡献奖 涂光群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科学院
原文传递
滇东南建水九头山铅锌矿床铟超常富集新发现及其意义
13
作者 王加昇 叶彬 +3 位作者 江小均 王蓉 洪鑫科 王春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66,共4页
铟是典型的稀散金属。稀散金属也被称为分散元素或分散金属,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涂光炽等,1994),包括镉(Cd)、镓(Ga)、铟(In)、铊(Tl)、锗(Ge)、硒(Se)、碲(Te)和铼(Re)共八种元素。稀散金... 铟是典型的稀散金属。稀散金属也被称为分散元素或分散金属,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涂光炽等,1994),包括镉(Cd)、镓(Ga)、铟(In)、铊(Tl)、锗(Ge)、硒(Se)、碲(Te)和铼(Re)共八种元素。稀散金属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高、精、尖科技和未来能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温汉捷等,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铅锌矿床 涂光炽 稀散金属 科技革新 镉(CD) 超常富集 九头山
原文传递
留学美国(三):中国学者在费城获得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14
作者 卢焕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9-1332,共4页
本刊近期“科学人生”栏目将分“忆涂光炽院士”“留学美国”“执教北美大学”“流体包裹体会议”四个主题连载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卢焕章先生的系列文章。卢焕章教授是我国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开拓者,也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学者,在加拿... 本刊近期“科学人生”栏目将分“忆涂光炽院士”“留学美国”“执教北美大学”“流体包裹体会议”四个主题连载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卢焕章先生的系列文章。卢焕章教授是我国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开拓者,也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学者,在加拿大的30多年里,他在中加两国积极推广联合培养“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教育,为内地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加及中美之间地球科学及地方经济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届侯徳封奖、浙江省留学英才奖、加拿大华人精英奖、华裔之光学术成就奖,以及本会流体包裹体专业委员会“流体包裹体研究终身成就奖”,曾应邀出席国庆50、60周年观礼。本期将刊出“留学美国”系列中的第三篇文章,以展示作者那段求学奋斗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教育 博士学位 终身成就奖 留学美国 加拿大魁北克 专业人才 地球科学 涂光炽
原文传递
海洋铁锰矿床中碲的富集过程研究进展
15
作者 崔迎春 周洋 +3 位作者 高晶晶 张辉 石学法 刘季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54-,共1页
碲元素(tellurium或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银剑钊等,1995),广泛用于冶金等行业。但其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为0.005μg.g-1,属分散元素(涂光炽等,2003)。但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了碲的... 碲元素(tellurium或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银剑钊等,1995),广泛用于冶金等行业。但其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为0.005μg.g-1,属分散元素(涂光炽等,2003)。但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了碲的独立矿床(陈毓川等,1994),表明碲不仅能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富集过程 分散元素 陈毓川 现代工业 中国西南地区 涂光炽 重要矿产资源 人间奇迹 热液成因
原文传递
深切怀念著名花岗岩矿床学家、中国地质学家的良师益友石原舜三先生
16
作者 秦克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5-676,共2页
2020年3月2日,国际著名花岗岩学家与矿床学家石原舜三先生因病去世。他的离世是国际地学界的一大损失。石原先生是中国地质学界的老朋友,与我国几代地质学家,如涂光炽先生、徐克勤先生、裴荣富先生等都保持有长期合作与学术交往的关系,... 2020年3月2日,国际著名花岗岩学家与矿床学家石原舜三先生因病去世。他的离世是国际地学界的一大损失。石原先生是中国地质学界的老朋友,与我国几代地质学家,如涂光炽先生、徐克勤先生、裴荣富先生等都保持有长期合作与学术交往的关系,他对中国人民一直怀有深厚情谊,接待及培养了不少我国中青年学者。为了表达中国地学界同行悼念与怀念之情,本刊特发石原先生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克章研究员的回忆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 中青年学者 学术交往 徐克勤 良师益友 学界同行 涂光炽 深厚情谊
原文传递
断裂重熔的机制及其所说明的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0年第2期33-40,119,共9页
有关断裂重熔的问题,国外曾有人从理论上进行过探讨,最近,又有人进行模拟实验。但是,还没有人像涂光炽教授那样,结合具体地质情况明确地提出花岗岩岩浆断裂重熔而成的观点。根据涂光炽教授关于花岗岩岩浆断裂重熔而成的解释,断裂不仅是... 有关断裂重熔的问题,国外曾有人从理论上进行过探讨,最近,又有人进行模拟实验。但是,还没有人像涂光炽教授那样,结合具体地质情况明确地提出花岗岩岩浆断裂重熔而成的观点。根据涂光炽教授关于花岗岩岩浆断裂重熔而成的解释,断裂不仅是花岗岩岩浆的上升通道,而且是导致它生成的外因。他结合我国华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认为,它们主要由地壳硅铝层物质断裂重熔而成。究竟怎样由断裂而引起硅铝层的重熔呢,这是本文主要想阐明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化 岩浆作用 重熔 燕山期花岗岩 硅铝层 涂光炽 地质特征 黑云母花岗岩 固相线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火德红铅锌矿床铊超常富集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家喜 杨智谋 +2 位作者 肖嵩 安芸林 罗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7-429,共3页
稀散元素也称分散元素,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包括镉(Cd)、锗(Ge)、镓(Ga)、铟(In)、铊(Tl)、硒(Se)、碲(Te)和铼(Re)等八种元素(涂光炽等,2003)。铊(Tl)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也是一种剧毒元... 稀散元素也称分散元素,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包括镉(Cd)、锗(Ge)、镓(Ga)、铟(In)、铊(Tl)、硒(Se)、碲(Te)和铼(Re)等八种元素(涂光炽等,2003)。铊(Tl)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也是一种剧毒元素。铊的地壳丰度为0.45×10^(−6)(温汉捷等,2020),主要以“稀”、“伴”、“细”特征共伴生于其他矿床中(陈骏,2019;温汉捷等,2019;翟明国等,2019;侯增谦等,2020;胡瑞忠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铅锌矿床 涂光炽 稀散元素 滇东北 地壳丰度 镉(CD) 共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名誉理事名单
19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23-223,共1页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名誉理事名单名誉理事长:涂光炽名誉理事:王恒升叶连俊业治锋李希  陈 正 郭承基郭宗山  康永孚 徐克勤 莫柱孙 董申保 程裕淇郭文魁 吴崇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名誉理事名单名誉理事长:涂光炽名誉理事:王恒升叶连俊业治锋李希  陈 正 郭承基郭宗山  康永孚 徐克勤 莫柱孙 董申保 程裕淇郭文魁 吴崇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名誉理事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事名单 徐克勤 董申保 王恒升 程裕淇 涂光炽 承基 文魁 郭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编辑委员会
20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 赵振华 李献 徐义 涂光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