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小结节与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耿春 李阳 邱士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4期4010-4012,共3页
目的探究肺部小结节与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mm微小结节的患者,观察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探讨肺部小结节与浸润性肺... 目的探究肺部小结节与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mm微小结节的患者,观察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探讨肺部小结节与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相关性。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结节大小、密度、血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上,结节最大径、肿瘤血管、分叶、胸膜凹陷征呈弱相关(P<0.05),微小结节肺癌的密度与病理类型呈强相关(P<0.05)。结论临床可根据影像学资料,利用最大径和密度来判断微小肺癌侵袭性病理类型,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浸润性肺癌 影像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直方图分析对肺部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斐 王玉强 +2 位作者 苏伟 张凡涛 杨新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CT直方图参数分析对肺部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肺癌和肺部浸润前病变共199例,其中浸润性肺癌111例,肺部浸润前病变88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CT检查.CT图像经MATLAB软件... 目的:探讨CT直方图参数分析对肺部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肺癌和肺部浸润前病变共199例,其中浸润性肺癌111例,肺部浸润前病变88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CT检查.CT图像经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肿瘤区域的直方图参数,包括CT最大强度值、CT最小强度值、CT直方图偏度等共12个参数.对CT直方图参数的分析分为2个部分:①Mann-Whitney检验和ROC曲线分析被用来评价直方图参数在两类病变中的统计学差异;②将回归分析用于所有的CT直方图参数,尝试对两类肺部病变进行分类鉴别.结果:在单参数分析中,除直方图峰度外,余11个CT直方图参数对两类肺部病变的分类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直方图熵值表现出最好的诊断能力(P<0.01,ROC曲线下面积0.912,敏感度0.901,特异度0.784).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类样本的鉴别准确率为93.0%,敏感度0.909,特异度0.946;Fisher系数回归分析对两类样本的鉴别准确率为90.5%,敏感度0.852,特异度0.946.结论:CT直方图参数分析及回归分析可鉴别肺部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浸润性肺癌 肺部浸润前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直方图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小于2 cm的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金玉麟 郑明峰 陆荣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4期4538-4541,共4页
目的对比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浸润性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直径<2 cm的浸润性肺癌(n=100)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50)接受胸腔镜下肺... 目的对比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浸润性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直径<2 cm的浸润性肺癌(n=100)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50)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0)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生存率;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天数、24 h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两组FVC、FEV_(1)均降低,观察组FVC、FEV_(1)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浸润性肺癌疗效确切,该术式能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远期肺功能保存更多,且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肺段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且不增加复发风险,特别适用于对肺叶切除术不耐受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肺癌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韩乐洋 陈栋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7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浸润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两组。51例行胸腔镜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51例行胸腔... 目的探讨胸腔镜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浸润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两组。51例行胸腔镜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51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及术前、术后3 d免疫细胞[CD4^(+)T、CD8^(+)T/、CD4^(+)T/CD 8^(+)T、自然杀伤细胞(NK)]变化,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淋巴结切除数均短于(或低于/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的肺功能指标(FEV_(1)、FVC、MVV)均降低,但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CD4^(+)T、CD8^(+)T/、CD4^(+)T/CD 8^(+)T、NK)均降低,但观察组上述免疫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19.61%,P<0.05)。结论胸腔镜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可减少肺功能损伤,减轻对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肺癌 早期 胸腔镜 妥协性亚肺叶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戚维波 牛牛 +3 位作者 赵俊杰 杨帆 刘海涛 王黎彬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9期1268-1269,127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在早期浸润性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月215例胸腔镜手术的早期浸润性肺癌(I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因各种原因行妥协性亚肺叶切除组78例(楔形切除56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 目的探讨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在早期浸润性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月215例胸腔镜手术的早期浸润性肺癌(I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因各种原因行妥协性亚肺叶切除组78例(楔形切除56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2例);行标准肺叶切除组1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量、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70岁患者占比(30.7%vs.19.0%,P<0.05);术前≥3个重大合并症占比(23.3%vs.8.0%,P<0.05);Ia期占比(91.0%vs.74.4%,(P<0.05);平均手术时间[(100.6±51.9)min vs.(141.2±46.5)min,P<0.05];术后3d总引流量[(692.9±366.8)ml vs.(984.9±424.8)ml,P<0.05];住院总费用[(4.1±1.8)万元vs.(4.6±1.8)万元,P<0.05]、术后较大并发症发生率[(17.9%vs.34.3%,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10.1±5.03)个vs.(14.9±7.5)个,P<0.05)];淋巴结清扫组数[(4.1±1.6)组vs.(5.5±1.6)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96.2%vs.99.3%、91.0%vs.97.6%、91.0%vs.9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可获得与标准肺叶切除术相似的近、中期疗效,同时较多保留肺功能或简化手术操作,适用于高龄、一般情况差的患者手术治疗,但对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亚肺叶切除 肺叶切除 早期浸润性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预测浸润性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6
作者 王杰 王贵波 +2 位作者 林玉芬 魏鑫 黄学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CT预测浸润性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21年4月治疗的231例浸润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CT检测,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野生组与突变组的表现差异。结果 ...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CT预测浸润性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21年4月治疗的231例浸润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CT检测,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野生组与突变组的表现差异。结果 有90例发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占总数38.96%,另外141例为野生型,占总数的61.04%,具有磨玻璃密度影(GG0)、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率显著更高(P值均<0.05);贴壁为主型的浸润性肺癌患者发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几率更高(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对于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 高分辨率CT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浸润性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尤其是通过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浸润性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X线计算机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小结节与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分析
7
作者 马骥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肺部小结节和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来该院诊治的82例手术明确肺癌,且CT三维重建与薄层均显示≤30 mm的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分析肺部小结节和... 目的探究肺部小结节和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来该院诊治的82例手术明确肺癌,且CT三维重建与薄层均显示≤30 mm的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分析肺部小结节和浸润性肺癌影像学特点。结果有、无毛刺结节分别有32个、59个,有无分叶结节分别有56个、35个,有无血管结节分别有76个、15个,结节密度为GGO、25%、50%、75%、SN的结节分别有20个、16个、10个、18个、27个,结节最大直径≤5 mm、5~10 mm、10~15 mm、15~30 mm的结节分别有3个、23个、38个、27个,有、无胸膜凹陷征分别有51个、40个。结论临床可根据胸膜凹陷征、毛刺、分叶、血管、密度、结节大小判断浸润性肺癌病理类型,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浸润性肺癌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征象鉴别诊断肺浸润性腺癌与微浸润腺癌
8
作者 缪华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45-246,共2页
探讨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肺微浸润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C)的CT鉴别诊断。方法:本次实验报告采取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实验数据均是在2018年6月-2021年9月这段时期抽取的,实验中符合条件的200例对象是实验对象,经病理诊断证实肺... 探讨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肺微浸润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C)的CT鉴别诊断。方法:本次实验报告采取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实验数据均是在2018年6月-2021年9月这段时期抽取的,实验中符合条件的200例对象是实验对象,经病理诊断证实肺浸润性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分别为115例和85例,均进行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浸润性腺癌在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等发生率上更高,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征象在分辨肺浸润性腺癌和微浸润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浸润性肺癌 浸润性肺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直径及实变肿瘤比等指标在术中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金海洋 徐爱晖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11-717,共7页
目的 探究肺结节直径及实变肿瘤比等指标对早期浸润性肺癌(cT1aN0M0)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以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发肺结节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 目的 探究肺结节直径及实变肿瘤比等指标对早期浸润性肺癌(cT1aN0M0)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以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发肺结节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癌的患者50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两亚组,分别对组间人口学、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肺结节直径及实变肿瘤比等指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探究结节直径及实变肿瘤比的临界值及诊断性能。结果 502例早期浸润性肺癌患者中,共有88例(17.5%)发现淋巴结转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结节直径、CEA、病理类型、脉管癌栓侵犯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肺结节直径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最大截止值为17.70mm。术前检查为部分实性结节的260例早期浸润性肺癌患者,共有28例(10.8%)存在淋巴结转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实变肿瘤比、肺结节直径、CEA、病理类型、脉管癌栓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肺结节直径、实变肿瘤比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最大截止值分别为19.45 mm、0.717。结论 肺结节直径及实变肿瘤比可通过预测淋巴结转移有效指导肺结节患者术中是否需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CEA、病理类型、脉管癌栓侵犯可作为综合评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直径 实变肿瘤比 浸润性肺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熠调神解郁法治疗癌症验案二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劲敏 肖芸 卓鹏伟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第6期55-58,共4页
临床上癌症术后仍然面临肿瘤标志物高、复发和/或转移的风险高、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等难题。上海市名中医陈熠善用调神解郁法治疗各种癌症,包括但不限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减少放化疗副作用等,获效甚多。本文总结... 临床上癌症术后仍然面临肿瘤标志物高、复发和/或转移的风险高、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等难题。上海市名中医陈熠善用调神解郁法治疗各种癌症,包括但不限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减少放化疗副作用等,获效甚多。本文总结陈熠辨治浸润性肺腺癌和低分化胃癌伴肝转移、癌胚抗原升高验案二则,从不同角度展示陈熠以调神解郁为主辨治恶性肿瘤的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熠 调神解郁 浸润性肺癌 低分化胃癌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