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5例救治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陈宏颉 魏梁锋 +1 位作者 张灏 王守森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总结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治疗结果,探讨海水浸泡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20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病例,总结治疗效果并与文献报道相比较。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6、23、24、25及49岁... 目的 总结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治疗结果,探讨海水浸泡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20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病例,总结治疗效果并与文献报道相比较。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6、23、24、25及49岁。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预后良好。结论 虽然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伤情复杂。但早期迅速脱离海水、彻底清创、预防感染、复温及必要的外科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损 海水浸泡伤 救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救治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4 位作者 刘献棠 罗真东 喻洪涛 胡世雄 金浩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8-630,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治疗组 (C组 )、0 .9%氯化钠治疗组 (D组 )及低张... 目的 :观察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治疗组 (C组 )、0 .9%氯化钠治疗组 (D组 )及低张胶体液治疗组 (E组 ) ,观察每组动物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 (MAP)、心排血量 (CO)、尿量、血浆渗透压及脑、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低张胶体液可显著改善 MAP及 CO,增加尿量 ,降低血浆渗透压 ,预防脑、肺水肿的发生。结论 :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失血 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3 位作者 刘献棠 谢尚奎 蒋邦好 金浩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腹腔冲洗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死亡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聚...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腹腔冲洗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死亡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组伤口感染、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腹腔可以显著降低腹部海水浸泡伤大鼠术后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提高其术后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聚维酮碘 右旋糖酐40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腹腔海水浸泡伤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志伟 吴印爱 +3 位作者 刘献棠 谢尚奎 蒋邦好 金浩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海水浸泡对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浸泡组及海水浸泡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死亡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生理盐水浸泡组间伤口感染、腹腔... 目的:观察腹腔海水浸泡对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浸泡组及海水浸泡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死亡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生理盐水浸泡组间伤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及死亡发生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海水浸泡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以上两组(P<0.05)。结论:腹腔海水浸泡可以引起机体腹腔脓肿、伤口感染、肠粘连发生率升高,造成死亡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伤 肠粘连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腹腔海水浸泡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伟 吴印爱 +4 位作者 刘献棠 蒋邦好 胡世雄 罗真东 金浩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36-437,共2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地塞米松 (DXM)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 88只腹腔海水浸泡伤 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 (n=6 )丙氨酸转氨酶 (AL T)、血清淀粉酶 (AMS)、尿素氮 (BUN)、肌酸激酶 ...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地塞米松 (DXM)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 88只腹腔海水浸泡伤 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 (n=6 )丙氨酸转氨酶 (AL T)、血清淀粉酶 (AMS)、尿素氮 (BUN)、肌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乳酸 (L A )水平变化 ;同时计算两种不同处理情况下实验动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 12、2 4和 36小时存活率分别为6 0 %、35 %和 2 0 % ,而模型组分别为 35 %、2 5 %和 10 %。治疗组 SOD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 (P均 <0 .0 5 ) ,而AL T、AMS、BU N、CK、MDA及 L 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腹腔海水浸泡后早期应用 DXM能保护机体多器官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开放 浸泡伤 海水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5 位作者 刘献棠 谢尚奎 金浩生 蒋邦好 黄建强 罗真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 杂种犬 8只 ,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 ,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 实验动物长期存活 5只。结论 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 目的 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 杂种犬 8只 ,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 ,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 实验动物长期存活 5只。结论 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送、进一步清创程序对腹腔海水浸泡伤进行战地救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环境 腹腔海水浸泡伤 战地救治 救治模式 聚维酮碘 腹腔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救治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4 位作者 刘献棠 蒋邦好 胡世雄 黄建强 喻洪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42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5%葡萄糖治疗组(B组)、045%氯化钠治疗组(C组)、09%氯化钠治疗组(D组)、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救治组(E组)及... 目的观察两种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42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5%葡萄糖治疗组(B组)、045%氯化钠治疗组(C组)、09%氯化钠治疗组(D组)、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救治组(E组)及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救治组(F组),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尿量、血浆渗透压及脑肺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两种低张胶体液均可显著改善MAP及CO,增加尿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预防脑肺水肿发生。伤后24h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改善MAP及CO作用优于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P<005)。结论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后早期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与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有类似救治效果,伤后24h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优于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失血 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腹腔灌洗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术后败血症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伟 金浩生 +4 位作者 罗真东 谢尚奎 胡世雄 刘献棠 吴印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腹腔灌洗对防治腹腔海水浸泡伤后败血症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腹腔开放伤动物模型。选取 SD大鼠 84只 ,随机均分为腹腔海水浸泡组 (A组 ,4 2只 )及聚维酮碘灌洗组 (B组 ,4 2只 ) ,观察每个时间点 6只动物处理前后血...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腹腔灌洗对防治腹腔海水浸泡伤后败血症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腹腔开放伤动物模型。选取 SD大鼠 84只 ,随机均分为腹腔海水浸泡组 (A组 ,4 2只 )及聚维酮碘灌洗组 (B组 ,4 2只 ) ,观察每个时间点 6只动物处理前后血浆内毒素 (ET)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变化及每组 18只大鼠腹腔灌洗后 2 4 h血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1腹腔海水浸泡后 A、B组 ET及 TNF水平均显著升高 (与浸泡前比较 ,P均 <0 .0 5 ) ;自术后 12 h开始 ,B组血浆 ET及 TNF水平均显著低于 A组 (P<0 .0 5或 P<0 .0 1)。2术后 2 4 h,B组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 16 .7% (3/ 18) ,显著低于 A组 77.8% (14 / 18,P<0 .0 1)。结论 聚维酮碘灌洗腹腔可显著降低血浆 ET及 TNF水平 ,降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 ,减少机体败血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聚维酮碘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张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犬的救治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毅然 吴印爱 +4 位作者 王志伟 李文红 陈睿 吴会红 赖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低张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制作30%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15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治疗组、低张羟乙基淀粉治疗组,观察每组动物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 目的观察低张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制作30%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15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治疗组、低张羟乙基淀粉治疗组,观察每组动物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尿量、血浆渗透压及存活时间。结果低张羟乙基淀粉130/0.4可显著改善MAP及CO,增加尿量,降低血浆渗透压,延长存活时间。结论低张羟乙基淀粉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失血 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毅果 谭小云 +2 位作者 蔡宏伟 金国荣 邱瑞桂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93-95,共3页
开放性眼外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在海战中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疾病,国内外公开文献很少,伤后的救治理论基础匮乏。我国海洋捕捞等作业活动快速增加,加上日益严峻的海洋安全问题,急需加强开放性眼外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基础研究,为卫勤保障提供... 开放性眼外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在海战中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疾病,国内外公开文献很少,伤后的救治理论基础匮乏。我国海洋捕捞等作业活动快速增加,加上日益严峻的海洋安全问题,急需加强开放性眼外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基础研究,为卫勤保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整个外伤数量中,头颈部的外伤占25.37%~38.4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 海水浸泡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海水浸泡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爱群 孙富国 +3 位作者 陈录庭 张斌 孙奇 闫计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海战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战中伤口很难避免海水的浸泡,导致海水浸泡伤的发生率很高[1]。海水浸泡伤的研究已成为军事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海水浸泡伤的病理生理与相关因子之间的... 海战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战中伤口很难避免海水的浸泡,导致海水浸泡伤的发生率很高[1]。海水浸泡伤的研究已成为军事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海水浸泡伤的病理生理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海水浸泡伤早期救治效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浸泡伤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血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王志伟 吴印爱 +4 位作者 刘献棠 罗真东 喻洪涛 金浩生 胡世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0-681,共2页
目的 观察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血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 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5 %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 (含 2 5 %葡萄糖液 )治疗组 (C... 目的 观察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血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 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5 %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 (含 2 5 %葡萄糖液 )治疗组 (C组 )、0 9%氯化钠治疗组 (D组 )及低张胶体液治疗组 (E组 ) ,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及乳酸 (lacticacid ,LA)水平的变化。结果 补液后B、C、D、E组MDA及LA水平均显著下降 ,SOD水平显著上升 (与A组比较 ,P <0 0 5 ) ,补液后 2 4hE组MDA及LA水平均显著低于而SOD水平显著高于B、C、D组 (P <0 0 5 )。结论 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后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可显著降低血自由基水平 ,改善机体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失血 补液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邦清 潘速跃 王守森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第3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颅脑损 海水浸泡伤 临床救治 医务人员 机理
原文传递
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模式探讨
14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5 位作者 刘献棠 谢尚奎 金浩生 蒋邦好 黄建强 罗真东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杂种犬8只,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实验动物长期存活5只。结论: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送→进一... 目的: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杂种犬8只,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实验动物长期存活5只。结论: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送→进一步清创程序,对腹腔海水浸泡伤进行战地救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环境 腹腔开放性 海水浸泡伤 战地救治 情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天帅 刘兆辰 +4 位作者 彭智颖 温镕博 贾航 张卫 于冠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8-1232,共5页
随着军事武器的发展,高威力精确制导炸弹导致的腹部炸伤成为海战伤高发伤情。同时,该伤情在海战环境下极易复合海水浸泡伤,形成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本文分析了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机制、伤情特点以及救治难点,依据损伤控制性手... 随着军事武器的发展,高威力精确制导炸弹导致的腹部炸伤成为海战伤高发伤情。同时,该伤情在海战环境下极易复合海水浸泡伤,形成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本文分析了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机制、伤情特点以及救治难点,依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提出针对此种伤情的“两部分、三阶段”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策略,对每一阶段的救治要点进行阐述,并对该救治策略的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开放性损 海水浸泡伤 控制性手术 救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战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世荣 姚远 皮静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255-1257,共3页
在海战中,受伤伤员常合并海水浸泡伤。海水浸泡伤伤员各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扩张,肺毛细血管淤血,线粒体水肿等特点,肝、心、肾等脏器损伤相对较轻。此外,不同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时,其对各组... 在海战中,受伤伤员常合并海水浸泡伤。海水浸泡伤伤员各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扩张,肺毛细血管淤血,线粒体水肿等特点,肝、心、肾等脏器损伤相对较轻。此外,不同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时,其对各组织器官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特别是烧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伤情明显加重,并且伴随着多组织器官结构改变。因海水特殊的理化性质及成份复杂,腹部开放伤、胸部开放伤、皮肤软组织损伤、颅脑伤、烧伤等合并海水浸泡伤均有不同的伤情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本病治疗上也有较大进展,在采取迅速脱离海水浸泡,复温、保暖、吸氧等基础治疗措施外,有条件可针对性地输注血浆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运用可减少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新式材料和装备的运用等综合措施,可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笔者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海战伤合并海水浸泡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战 浸泡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伤伤口紧急处理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琪霞 王雅婧 刘国帧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39-240,F0003,共3页
在海上作战时的皮肤创伤难以避免被海水浸泡和细菌感染,海战伤与传统陆地战伤的明显区别在于皮肤创伤被海水浸泡后会快速出现组织水肿和坏死感染等二次创伤,且容易成为慢性伤口,增加救治难度[1-2]。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称为海水浸泡伤,是... 在海上作战时的皮肤创伤难以避免被海水浸泡和细菌感染,海战伤与传统陆地战伤的明显区别在于皮肤创伤被海水浸泡后会快速出现组织水肿和坏死感染等二次创伤,且容易成为慢性伤口,增加救治难度[1-2]。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称为海水浸泡伤,是部队登岛作战中最常遇到的战创伤类型,海战中常见的火器伤、切割伤、爆炸伤和烧伤等武器伤,还有海洋生物造成的蜇伤、刺伤和咬伤,统称海洋生物伤(图1)[2]。海水浸泡后,伤口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会加剧[1-3],因为海洋动物口腔和皮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此外,海洋生物大都有毒性,蜇伤、刺伤和咬伤后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毒性反应,继而引发深部组织感染、坏死,甚至引起全身中毒反应,加重伤情[4]。受环境限制,海上医疗救助由于远离陆地和海岸线,在持续的战斗环境中难以实施[5]。作者基于大量文献和前期研究基础,研究了适宜单人自救或双人互救的海战伤海水浸泡后伤口现场紧急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流程,以便于为现场紧急处理海战伤海水浸泡后伤口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 海水浸泡伤 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影响
18
作者 潘振洪 张灏 +6 位作者 杨洋 叶丹 徐永君 黄银兴 吴再新 魏梁锋 王守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导电聚吡咯制备水凝胶,同时将生理盐水包裹在水凝胶中制备成新型渗透性敷料用于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 目的探讨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导电聚吡咯制备水凝胶,同时将生理盐水包裹在水凝胶中制备成新型渗透性敷料用于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治疗。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2)、TBI+海水浸泡伤(B组,n=12)和新型渗透性敷料治疗组(C组,n=12)。利用颅脑打击器制备TBI大鼠模型,采用人工海水浸泡30min。C组在浸泡海水结束后于损伤部位贴敷新型渗透性敷料。于模型制备成功后72h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vansblue,EB)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NF-кB、TNF-α、IL-10)表达情况。结果新型渗透性敷料能够包裹生理盐水并且以一定速率渗透出生理盐水,45min后渗出约80%左右。病理学检查可见,B组出现明显脑水肿,脑出血严重;C组脑出血及脑水肿较B组减轻。Nissl染色显示,A组神经元结构完整,C组髓鞘完整性与神经元存活数量均明显优于B组。透射电镜下,B组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增厚、嵴断裂,C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发生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中NF-кB、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新型渗透性敷料能有效促进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 海水浸泡伤 新型渗透性敷料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黄金林 李川 苑同业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2期236-238,共3页
随着高科技兵器的大量使用,特别是精确制导导弹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枪弹伤已经越来越少,爆炸伤已成为火器伤中最多的伤种。以往海战是以常规条件下的战。而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海战中,伤口很难避免海水的浸泡。因此,海水浸泡伤的... 随着高科技兵器的大量使用,特别是精确制导导弹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枪弹伤已经越来越少,爆炸伤已成为火器伤中最多的伤种。以往海战是以常规条件下的战。而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海战中,伤口很难避免海水的浸泡。因此,海水浸泡伤的发生率很高。战伤合并海水浸泡足指海战中伤员受海水浸泡的一类特殊战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浸泡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伤伤口冲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建玲 翁艳秋 +1 位作者 张玲娟 陈文瑶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近年来,海水浸泡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海水环境特殊,患者负伤落水后除自身伤势外,还可能发生软组织坏死、感染概率增加、炎症反应加重、低体温、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微循环障碍等。正确的伤口冲洗可有效降低海水浸泡伤伤口的感染风险,使患... 近年来,海水浸泡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海水环境特殊,患者负伤落水后除自身伤势外,还可能发生软组织坏死、感染概率增加、炎症反应加重、低体温、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微循环障碍等。正确的伤口冲洗可有效降低海水浸泡伤伤口的感染风险,使患者及时脱离海水环境,延缓伤情进一步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海水浸泡伤伤口最佳的冲洗液种类、压力、体积和温度尚无定论,缺乏动物实验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行相关验证。本文对冲洗压力、冲洗液种类、冲洗水流方向、冲洗时间(液体用量)等影响伤口冲洗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口护理 冲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