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国航天海洋遥感技术的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淑菁 潘德炉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 ,从 1987年起在FY - 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 ,发展到 2 0 0 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 - 1A卫星 ;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 ,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 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 ,从 1987年起在FY - 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 ,发展到 2 0 0 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 - 1A卫星 ;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 ,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仪 ;从简单的假彩色合成处理技术 ,发展到多要素、多功能的海洋要素提取和应用技术。总之 ,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但在以海洋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监测体系 ,高精度分析与定量比测量 ,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技术集成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 ,还存在着差距。就以上方面的差距出发 ,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体系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提高海洋遥感精度和开发同化技术研究的应用水平 ,提出了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FY-1A卫星 航天海洋遥感技术 海洋卫星 海洋反射率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海洋遥感理论 发展海洋遥感技术——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导论》
2
作者 赵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侧视成像雷达,具备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宽刈幅成像的优势,是可见光、红外传感器及其他微波传感器所不具备的。自美国于1978年发射第一颗海洋遥感卫星SEASAT以来,...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侧视成像雷达,具备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宽刈幅成像的优势,是可见光、红外传感器及其他微波传感器所不具备的。自美国于1978年发射第一颗海洋遥感卫星SEASAT以来,SAR海洋遥感理论、SAR海洋遥感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始终是海洋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航天飞机成像雷达以及X波段SAR(SIR-C/X-SAR)运行之后,多波段、多极化、多入射角和多观测模式成为SAR海洋遥感研究的主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海洋遥感技术 微波传感器 成像雷达 海洋遥感卫星 RADAR 红外传感器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海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 《科技成果纵横》 2007年第4期29-30,共2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海洋遥感技术日益成为国际科技界关注的热点。美国于1978年就发射了海洋卫星;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已发射了海洋卫星:俄罗斯有一系列卫星,其中“宇宙”系列卫星就包含了海洋遥感观测技术:欧洲资源卫星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海洋遥感技术日益成为国际科技界关注的热点。美国于1978年就发射了海洋卫星;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已发射了海洋卫星:俄罗斯有一系列卫星,其中“宇宙”系列卫星就包含了海洋遥感观测技术:欧洲资源卫星主要以海洋为目标,以法国为代表;北欧海洋遥感与观测技术的代表则首推挪威和瑞典。在1990-1992年期间,国际上发射了多颗极轨气象卫星,包括美国的NOAA系列后继卫星、欧空局MOP系列后继卫星和海洋卫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遥感技术 海洋管理 海洋卫星 应用 极轨气象卫星 观测技术 资源卫星 NO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监测技术主要成果及发展趋势
4
作者 李启虎 《科学中国人》 2001年第4期30-31,共2页
一、发展海洋监测的意义 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海洋技术领域的一大主题.... 一、发展海洋监测的意义 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海洋技术领域的一大主题.我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岛6500多个,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些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洋监测技术 研究成果 海洋遥感技术 水声探测 深潜技术 技术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环境调查和观测技术的发展
5
作者 朱光文 《科学中国人》 2000年第5期10-12,共3页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是海洋活动的三大主题。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是海洋探测的主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年来,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先进海洋国家相比,总体上落后约5~20年,海...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是海洋活动的三大主题。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是海洋探测的主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年来,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先进海洋国家相比,总体上落后约5~20年,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高技术产品全部依赖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海洋环境自动观测技术 海洋观测 海洋调查 海洋遥感技术
全文增补中
中国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发射
6
作者 新华社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9期8-8,共1页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海洋 海洋遥感技术 海气相互作用 防灾减灾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长征二号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科技面面观
7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海洋观测卫星 海洋遥感技术 海洋石油开采 海洋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一号C星成功发射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8
《地球》 2018年第10期5-5,共1页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槔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洋强国 海洋遥感技术 全球气候变化 防灾减灾能力 海气相互作用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GIS支持下的柔鱼中心渔场时空动态迁移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文宇 周成虎 +3 位作者 邵全琴 薛允传 仉天宇 戎太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90-93,共4页
根据1998-2001年的西北太平洋地区(35°N-45°N,140°E-170°W)巴特柔鱼资源调查与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柔鱼捕捞作业中心的迁移路线进行研究,并利用同期的SST、SWiFs遥感反演资料,借助GIS的功能,分析了柔鱼中心渔场形成与... 根据1998-2001年的西北太平洋地区(35°N-45°N,140°E-170°W)巴特柔鱼资源调查与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柔鱼捕捞作业中心的迁移路线进行研究,并利用同期的SST、SWiFs遥感反演资料,借助GIS的功能,分析了柔鱼中心渔场形成与表层水温、叶绿素a海洋要素场之间的关系,揭示西北太平洋柔鱼中心渔场的环境特征,以期为我国西北太平洋海区的鱿鱼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西北太平洋地区 柔鱼 海洋捕捞业 海洋遥感技术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德炉
10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人物介绍 潘德炉 海洋遥感技术 海洋水色遥感应用技术系统 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ction of weak ship signals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polarimetric contrast enhancement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海艳 He Yiju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8年第1期85-91,共7页
An optimization of polarimetr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tect ships with lowship-to-clutter power ratio.The received power is calculated with Kennaugh matrix and an iterative algo-rithm is adopted ... An optimization of polarimetr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tect ships with lowship-to-clutter power ratio.The received power is calculated with Kennaugh matrix and an iterative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get the optimal polarimetric states.The optimization method depresses the power of o-cean clutter and increases the power of ship signal.With the double effects,the contrast of ship to oceanis dramatically increased.Thus small ship or weak signals of low ship-to-ocean power ratio can easily bedetected.Ship signal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speckle noise using the different variation trend after op-timization,and thus the threshold problem can be avoided.Moreover,the analyses of different ship'sKennaugh matrices give two implications.One is that the results are affected little by choosing differentKennaugh matrices of ships with strong intensity from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mages.The otheris that ship's Kennaugh matrix chosen from real SAR images is more favorable than that of ideal scatter-ing.Finally,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re confirmed by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angle and co-polarizationphase dif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metric SAR ship detection OPTIMIZATION ocean remot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 Maximum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
12
作者 XIU Peng LIU Yugu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6年第3期213-218,共6页
Based on the in situ optical measurements in the Bohai Sea of China, which belongs to a typical case-2 water area, 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CM (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such as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ver... Based on the in situ optical measurements in the Bohai Sea of China, which belongs to a typical case-2 water area, 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CM (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such as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vertical profile, etc. We found that when the depth of the chlorophyll maximum is comparatively small, even in turbid coastal water regions, there is alway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maximum and the satellite-received signals in blue-green spectral bands; the correlation is even bett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surface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satellite-received signals. The strong correlation existing even in turbid coastal water regions indicates that an ocean color model to retrieve the concentration of DCM can be constructed for coastal waters if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in the Bohai Sea of China is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model 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case-2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Way to Study Water-Vapo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13
作者 周良明 郭佩芳 谭映宇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5年第2期67-71,共5页
In the visible spectrum, the atmospheric attenuations to sunlight mainly include aerosol scattering, atmospheric molecule Rayleigh scattering and ozone absorption, while in the near-infrared spectrum (from 650 nm to 1... In the visible spectrum, the atmospheric attenuations to sunlight mainly include aerosol scattering, atmospheric molecule Rayleigh scattering and ozone absorption, while in the near-infrared spectrum (from 650 nm to 1 000 nm), we must take water-vapor absorptio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theory, using spectrum irradiance data measured by Instantaneous Ground spectrometer, ozone content measured by Microtops Ⅱozone monitor, water-vapor content and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measured by sun photometer, we give a new way to study water-vapor absorption to sunlight,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peak values of water-vapo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are 0.025 cm-1, 0.073 cm-1, 0.124 cm-1, 0.090 cm-1, 0.141 cm-1 and 0.417 cm-1, which respectively lie at 692 nm, 725 nm, 761 nm, 818 nm, 912 nm and 93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attenuation WATER-VAPOR OZONE aerosol scattering Rayleighscat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14
《科学家》 2018年第10期9-9,共1页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洋强国 海洋遥感技术 海气相互作用 防灾减灾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长征二号丙
原文传递
图片新闻
15
《自然资源通讯》 2018年第17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洋遥感技术 新闻 图片 海气相互作用 防灾减灾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