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黄、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 被引量:29
1
作者 官文江 何贤强 +1 位作者 潘德炉 龚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通过对多年的东海、黄海南部实测海洋初级生产力与环境数据的分析,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得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模型。利用从2000年1月-12月的SeaWiFS数据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辐照度数据,以及同期的NOAA数据反演得... 通过对多年的东海、黄海南部实测海洋初级生产力与环境数据的分析,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得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模型。利用从2000年1月-12月的SeaWiFS数据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辐照度数据,以及同期的NOAA数据反演得到的海表水温数据,通过该模型,提取出我国海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在东海、黄海和渤海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明显,在东海,最大初级生产力的月份为5月,最小月份为2月。而在黄海和渤海,最大初级生产力的月份为8月,最小月份为2月。在大洋区,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渤、黄、东海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信息及其变化情况。由于我国海区大部分是二类水体,水光学、水文特性比较复杂,叶绿素浓度等遥感产品的精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叶绿素浓度及其剖面分布估算不准,对整个模式的精度影响很大。同时由于所用的实测数据及其分布区域、时间的限制,以及没有同步数据,对该模型的结果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初级生产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12
2
作者 丛丕福 王臣立 +1 位作者 曲丽梅 刘长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6-1019,共4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在渔业资源管理、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可直接为渔业生产和海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提供地表大尺度、动态的生态环境参数,因而在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 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在渔业资源管理、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可直接为渔业生产和海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提供地表大尺度、动态的生态环境参数,因而在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遥感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对不同遥感模型包括经验模型和基于生物机理的BPM模型、LPCM模型和VGPM模型等生理过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渤黄海海域为研究区,利用MODIS/AQUA卫星数据产品中的海表温度SST、离水辐射率Lw、海水漫射衰减系数Kd490和海洋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出水柱的最大碳固定速率、真光层深度、遥感叶绿素浓度,选择全遥感数据驱动的生理过程模型VGPM,对渤黄海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MODIS卫星数据基于VGPM模型估算的渤黄海海域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很好地揭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在不同海区的分布和变化。整个渤黄海海区初级生产力的总体分布为从近海向外逐渐降低,其中渤海要较高一些,和前人调查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海洋初级生产力 模型 MODIS VG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世林 陈楚群 詹海刚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1-598,共8页
近年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反演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模型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历史、近几年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的新发展和各种模型的局限性.结合各种初级生产力模型,讨论了... 近年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反演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模型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历史、近几年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的新发展和各种模型的局限性.结合各种初级生产力模型,讨论了模型建立所需要的参数;并讨论了初级生产力遥感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根据各个海区的生物-光学特性,对初级生产力参数的估算将越来越区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水色 综述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沙尘气溶胶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祖琴 韩永翔 +1 位作者 白虎志 赵天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2-876,共5页
对2个北太平洋站点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中国大陆沙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滞后1个月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中国大陆沙尘有很高的相关,其高相关区域出现在中国北方的沙尘暴高发中心.初级生产力的峰值与大陆沙尘次数非常匹配,表明沙尘对其生产力... 对2个北太平洋站点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中国大陆沙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滞后1个月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中国大陆沙尘有很高的相关,其高相关区域出现在中国北方的沙尘暴高发中心.初级生产力的峰值与大陆沙尘次数非常匹配,表明沙尘对其生产力的大幅增加有重要的作用.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内,大气粉尘-风成铁-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为"铁肥料效应"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沙尘气溶胶 铁肥料效应 中国大陆沙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4)C标记技术测定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绉议 被引量:5
5
作者 裴绍峰 Edward A.Laws +6 位作者 叶思源 袁红明 刘海月 丁喜桂 赵广明 杨士雄 王丽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156,共8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洋中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生产有机物的能力或速率,它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其他异养生物的生存基础,并从根本上影响着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气候变化。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标记技术 ^14C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测定 利用 海洋生态系统 合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邹亚荣 马超飞 邵岩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2期58-61,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遥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进展。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基于海洋叶绿素a进行计算的,主要为叶绿素光合作用速率与遥感得到的叶绿素浓度在真光层的积分。总结了不同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算法以及在各种尺度上的模式,分析了其中的特点... 综述了近年来遥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进展。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基于海洋叶绿素a进行计算的,主要为叶绿素光合作用速率与遥感得到的叶绿素浓度在真光层的积分。总结了不同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算法以及在各种尺度上的模式,分析了其中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洋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黄海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 被引量:8
7
作者 贾艳红 孙莹 牛博颖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87-91,共5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在渔业资源管理、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可直接为渔业生产和海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VGPM(vertically generalized production model)模型对黄... 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在渔业资源管理、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可直接为渔业生产和海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VGPM(vertically generalized production model)模型对黄海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进行遥感估算和分析。研究发现,2007年黄海中部初级生产力在260 mg/(m2.d)以上,最大海洋初级生产力出现在6月,达到530 mg/(m2.d),且海洋初级生产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本研究可为深入了解与评估黄海海区生物资源状况及可利用程度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估及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RS GIS VGPM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二十年 被引量:36
8
作者 宁修仁 刘子琳 蔡昱明 《东海海洋》 2000年第3期13-20,共8页
回顾和论述了我国学者近 2 0年来在海洋初级生产力观测研究的进展。随着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初级生产力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海域也越来越广阔 ,研究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 2 0年来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取得了很大成... 回顾和论述了我国学者近 2 0年来在海洋初级生产力观测研究的进展。随着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初级生产力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海域也越来越广阔 ,研究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 2 0年来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基本搞清了我国海域的状况 ,为生态系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和赤潮的监测与预报等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目前该项研究正在向更广和更深的层次发展 ,并且与特定的研究目标紧密联系 ,有些研究项目已与国际接轨。加强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观测研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 ,和采用现代化的观测手段 ,必将使该领域的研究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海洋生物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遥感 被引量:5
9
作者 檀赛春 石广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3-870,共8页
从海水的光学特性入手,依据卫星探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大气校正过程,并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现有的一些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式。通过列举个例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讨论,并对模式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 从海水的光学特性入手,依据卫星探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大气校正过程,并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现有的一些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式。通过列举个例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讨论,并对模式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光学特性 大气校正 初级生产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宇宾 李国胜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9-125,共7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是海洋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并对在GIS支持下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潜在资源评价、赤潮灾害监测评估及全球变化等方面的应... 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是海洋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并对在GIS支持下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潜在资源评价、赤潮灾害监测评估及全球变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探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培中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0年第3期7-15,共9页
讨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探测技术 ,内容包括卫星探测的技术要求、卫星数据的处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估计、大气辐射校正以及水色卫星探测器的现状和发展等。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卫星探测 浮游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和CALIOP卫星遥感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海洋初级生产力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一凡 陈文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6,共11页
利用2003~2014年的MODIS和2009~2014年的CALIOP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32°N^42°N,112°E^121°E)气溶胶光学厚度和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40°N^50°N,150°E^180°E)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 利用2003~2014年的MODIS和2009~2014年的CALIOP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32°N^42°N,112°E^121°E)气溶胶光学厚度和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40°N^50°N,150°E^180°E)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并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具有年季周期性,在每年的6、7月达到峰值;西北太平洋初级生产力同样具有年季周期性,在每年的8、9月达到峰值;从华北地区到西北太平洋,在5、6月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气溶胶传输通道,高空风场也与之对应;通过对长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时滞相关性分析,发现华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滞后其1~2个月的西北太平洋初级生产力有较高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0.8(通过a=0.05的显著性检验)之间.但其中存在滞后时间短相关系数低的海域,可能是受到洋流输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海洋初级生产力 MODIS CALIOP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动力学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快速原位传感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高方 赵南京 +6 位作者 董鸣 马明俊 甘婷婷 覃志松 王翔 黄朋 胡翔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4期633-639,共7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GPP)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环节,是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GPP测量方法操作过程繁琐、测量周期长且时效性差。文中围绕海洋GPP快速监测需求,以叶绿素荧光作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探... 海洋初级生产力(GPP)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环节,是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GPP测量方法操作过程繁琐、测量周期长且时效性差。文中围绕海洋GPP快速监测需求,以叶绿素荧光作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探针,研究了多波段可变光脉冲诱导荧光动力学技术,研发了海洋GPP快速原位传感器,并在北极、黄渤海和南海等海域开展了海试应用,获取了我国黄海近海、渤海湾、南海岛礁周边,以及太平洋及北冰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的GPP空间分布情况,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实时观测数据。海试结果表明,基于多波段可变光脉冲诱导荧光动力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GPP,可作为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和海洋碳汇评估的先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浮游植物 海洋初级生产力 荧光动力学 快速测量 原位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在海洋初级生产力影响因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炯晖 杨振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5,共7页
叶绿素a浓度是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状况。从海洋监测数据中,分析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理化环境因子,尝试找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导因子。将数据标准化,运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和T2椭圆图等辅助分析技术进行... 叶绿素a浓度是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状况。从海洋监测数据中,分析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理化环境因子,尝试找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导因子。将数据标准化,运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和T2椭圆图等辅助分析技术进行成分提取,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贫营养化的川岛外水域,对叶绿素a影响能力最大的因子为磷酸盐和无机氮,其次为酸碱度、盐度和水温,溶解氧影响能力最小。但在富营养化的沙堤口水域,影响能力最大的因子为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水温也成为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而无机氮却成为非重要因子。从以上结果可见,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叶绿素a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既能在监测数据较少的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又能解决多元回归分析时各理化环境因子之间存在多重相关性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相关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海洋初级生产力 理化环境因子 富营养化 贫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邻域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人类活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强 洪娅岚 鹿凤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9年第3期12-15,共4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反应海洋生态状况,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利用1998—2017年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分别与夜间灯光数据、人口密度数据、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PM_(2.5)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类... 海洋初级生产力反应海洋生态状况,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利用1998—2017年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分别与夜间灯光数据、人口密度数据、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PM_(2.5)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与珠江口邻域海洋初级生产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正相关区域集中分布在大陆沿岸的河流入海口,相关系数达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人类活动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GPM模型的广西北部湾近岸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
16
作者 姚焕玫 龚祝清 +4 位作者 钟炜萍 文可 黄以 纳泽林 韦毅明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5,共10页
以北部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海洋水质监测数据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实测数据,对VGPM模型各参数分别进行校正,评估校正后的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参数校正能够有效减小初级生产力计算误差。根据校正模型计算可得,2018年北部湾近... 以北部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海洋水质监测数据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实测数据,对VGPM模型各参数分别进行校正,评估校正后的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参数校正能够有效减小初级生产力计算误差。根据校正模型计算可得,2018年北部湾近岸海洋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为101.27~2161.75 mgC/(m^(2)·d),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在夏季和秋季对营养盐需求较为明显,在春季和冬季则无明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VGPM模型校正 叶绿素荧光基线高度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陶纪与志留纪转折期海洋初级生产力演变
17
作者 沈俊 赵明宇 +3 位作者 梁新平 吴非 刘牧 黄元耕 《中国基础科学》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奥陶纪与志留纪(O/S)转折期大气、陆地和海洋系统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并伴随着剧烈碳循环扰动和大规模海洋黑色页岩沉积,是地球宜居性演变的关键时期。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地球表层系统的碳循环和黑色页岩形... 奥陶纪与志留纪(O/S)转折期大气、陆地和海洋系统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并伴随着剧烈碳循环扰动和大规模海洋黑色页岩沉积,是地球宜居性演变的关键时期。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地球表层系统的碳循环和黑色页岩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概括O/S转折期地质背景,阐述该时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的研究现状及特点,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和切入点,为该时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海洋初级生产力影响碳循环和地球宜居性演变过程的理解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奥陶纪 志留纪 黑色页岩 地球生物学 地球系统模型
原文传递
典型自然源气溶胶沉降引起的海洋初级生产响应
18
作者 刘畅 毛志华 +1 位作者 陈焕焕 王云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4,共12页
大气沉降是陆源物质向海洋输入营养盐的重要方式,沙尘、野火和火山喷发均能够产生气溶胶,这些典型的自然源气溶胶在风场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远距离的输运,期间由于沉降作用进入海洋,为上层海洋提供限制性营养盐促进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提升... 大气沉降是陆源物质向海洋输入营养盐的重要方式,沙尘、野火和火山喷发均能够产生气溶胶,这些典型的自然源气溶胶在风场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远距离的输运,期间由于沉降作用进入海洋,为上层海洋提供限制性营养盐促进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提升海洋的初级生产力,促进碳循环过程。以海表叶绿素浓度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海表叶绿素浓度的响应,探究沙尘、野火和火山这三种典型自然源气溶胶的传输路径及其沉降对海洋初级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洋初级生产对气溶胶沉降的响应不仅与气溶胶排放类型有关,也与温度、动力过程、光合有效辐射等海域初级生产影响因素有关,体现了海洋初级生产对自然源气溶胶的敏感性,自然源气溶胶沉降所驱动的海洋初级生产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源气溶胶 传输与沉降 营养盐 海表叶绿素浓度 海洋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与黄海绿潮海洋初级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松 韩震 +1 位作者 李雪娜 刘贤博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绿潮发生时叶绿素浓度(Chla)和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会发生变化,此时海洋初级生产力(Ocean Primary Production,OPP)也会出现显著变化。本文利用VGPM模型反演了2009年7月15日绿潮暴发时黄海OPP得到其空间分布情况,并... 绿潮发生时叶绿素浓度(Chla)和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会发生变化,此时海洋初级生产力(Ocean Primary Production,OPP)也会出现显著变化。本文利用VGPM模型反演了2009年7月15日绿潮暴发时黄海OPP得到其空间分布情况,并且着重分析了OPP与SST、Chla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绿潮区域的OPP高于非绿潮区域,其中绿潮区域的OPP在2600mgC·m^(-2)·d^(-1)至3200mgC·m^(-2)·d^(-1)之间,非绿潮的OOP在1600mgC·m^(-2)·d^(-1)至1900mgC·m^(-2)·d^(-1)范围内。同时绿潮区域的Chla明显高于非绿潮区域的Chla,但SST比非绿潮区域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富营养化 绿潮 海洋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浓度 海表面温度
原文传递
采用遥感手段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红云 周为峰 纪世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42-3050,共9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精确估算对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现场测量与估算方法必须依赖于随船采样数据.卫星遥感具有能够获取实时的、大尺度的、动态的海洋环境参数的优点,因此卫星遥感日益成...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精确估算对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现场测量与估算方法必须依赖于随船采样数据.卫星遥感具有能够获取实时的、大尺度的、动态的海洋环境参数的优点,因此卫星遥感日益成为大尺度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海洋水色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出发,着重归纳了以叶绿素、浮游植物碳和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为参量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方法,并就这3类模型的适应性和复杂程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的研究现状.鉴于当前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需要在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1)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进行分区域研究;2)加深对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研究;3)提高海洋遥感技术水平;4)加强实地测量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手段 估算模型 海洋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 光合色素吸收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