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纤维素对PP/EVA/GF浮纤现象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李 夏英 王书唯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0-273,共4页
将甲基纤维素(MC)填充于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玻璃纤维(PP/EVA/GF)复合体系制备了PP/EVA/GF/MC。研究了MC对PP/EVA/GF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结晶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C用量2份的情况下,PP/EVA/GF/MC表现出优异... 将甲基纤维素(MC)填充于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玻璃纤维(PP/EVA/GF)复合体系制备了PP/EVA/GF/MC。研究了MC对PP/EVA/GF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结晶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C用量2份的情况下,PP/EVA/GF/MC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20.20 MPa,弯曲强度为38.79 MPa,分别比PP/EVA/GF提高了12.97%和56.28%。加入MC能有效改善PP/EVA/GF的浮纤现象,制品表面玻纤数目明显减少。PP/EVA/GF/MC结晶度为35.72%,比PP/EVA/GF结晶度提高了4.97%。剪切速率低于100 s^(-1)时,PP/EVA/GF/MC黏度低于PP/EVA/GF,表明MC能提升PP/EVA/GF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维素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玻璃 浮纤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P复合材料“浮纤”改善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潘燕 李又兵 +3 位作者 史文 盛旭敏 王恒兵 李敬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0,共4页
以改善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浮纤"现象为研究目标,加入不同用量的石蜡对GFRPP复合材料进行改性,考察了石蜡对GFRPP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蜡有利于改善G... 以改善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浮纤"现象为研究目标,加入不同用量的石蜡对GFRPP复合材料进行改性,考察了石蜡对GFRPP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蜡有利于改善GFRPP复合材料的"浮纤"现象,加入超过10份石蜡后,复合材料注塑制品表面基本没有玻纤外露现象。随着石蜡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显著提高,力学性能有所下降,结晶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 石蜡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改善措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军 张汝英 +4 位作者 周姣红 陈志坚 黄代英 杨红 程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章分析了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汽车把手面盖制品的生产实践,重点阐叙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等途径来有效改善"浮纤"现象的... 文章分析了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汽车把手面盖制品的生产实践,重点阐叙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等途径来有效改善"浮纤"现象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热塑性塑料 浮纤”现象 相容性 汽车把手 注射成型工艺 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把手面盖表面浮纤解决方案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军 张汝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1,共4页
分析了汽车把手面盖制品的结构和成型工艺特点,介绍了其表面浮纤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改善措施,重点探讨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射成型工艺条件来有效改善浮纤现象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模具浇注系统和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可... 分析了汽车把手面盖制品的结构和成型工艺特点,介绍了其表面浮纤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改善措施,重点探讨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射成型工艺条件来有效改善浮纤现象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模具浇注系统和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可有效改善表面浮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把手面盖 浮纤现象 注射模 浇注系统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韩丽芳 郝建淦 《塑料助剂》 2013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玻璃纤维(GF)在与树脂成型的过程中出现的"浮纤"现象的原因做了详细介绍,并且提出了几种改善措施。
关键词 玻璃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表面“浮纤”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萍 康鹏 +3 位作者 高达利 郑云磊 白红伟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75,共7页
为了揭示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注塑制品的表面极易出现“浮纤”的关键原因,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X-CT)、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能谱仪(EDS)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熔体... 为了揭示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注塑制品的表面极易出现“浮纤”的关键原因,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X-CT)、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能谱仪(EDS)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PP基体的复合材料制品中的GF分散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高PP基体的熔体流动性有利于促进GF沿流动方向高度取向、抑制表面“浮纤”的产生,但所有制品芯层部位的GF含量均高于皮层,说明“浮纤”并不能简单归因于GF在注塑过程中向制品表面的浮动。进一步分析发现,GF在注塑充模过程中出现的翻滚、打转等不稳定流动行为才是造成“浮纤”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提高PP基体的熔体流动性可很好地抑制GF的不稳定流动,进而实现“浮纤”的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浮纤”高性能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建萍 康鹏 +3 位作者 高达利 郑云磊 白红伟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1-186,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将PP/LGF复合母粒与少量(4%)较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PP颗粒进行复配来改善注塑制品表面“浮纤”的新策略。采用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详细表征了所得LGFR-PP复合材料制... 提出了一种通过将PP/LGF复合母粒与少量(4%)较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PP颗粒进行复配来改善注塑制品表面“浮纤”的新策略。采用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详细表征了所得LGFR-PP复合材料制品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发现复配后制品的“浮纤”含量降低了30%以上,且其力学强度基本没有劣化。这主要是由于高熔体流动速率PP的熔体流动性更好,在注塑过程中倾向于往制品表面扩散,扩散至表面的PP对玻璃纤维外露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长玻璃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模具改善注塑制品表面“浮纤”缺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泽鸿 谢鹏程 +1 位作者 郁文霞 杨卫民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2,共5页
通过石墨烯辅助快速热循环技术研究了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型腔温度的控制。结果表明,提高模具型腔表面温度可降低模具表面与熔体温度差,减弱热交换,可使熔体能够保持较高的流动性,防止熔体充填时玻纤遇冷在表面淤积,从而有效改善聚... 通过石墨烯辅助快速热循环技术研究了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型腔温度的控制。结果表明,提高模具型腔表面温度可降低模具表面与熔体温度差,减弱热交换,可使熔体能够保持较高的流动性,防止熔体充填时玻纤遇冷在表面淤积,从而有效改善聚丙烯表面"浮纤"状况;当模具型腔温度为120℃时,可完全消除制件表面的"浮纤"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浮纤 石墨烯 快速热循环 玻璃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烯对增强聚丙烯浮纤现象的改善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乐文 李聪 +1 位作者 陶四平 肖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中加入适量的聚丁烯树脂,通过二次元影像量测仪观察该材料的表面浮纤现象。结果表明,聚丁烯能够降低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树脂体系的流动性,提高树脂对玻璃纤维的包覆,从而改善增强聚丙烯的表面浮纤状况。
关键词 浮纤 增强聚丙烯 聚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母粒对GF增强PP的抗浮纤效果及其快速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群 黄珂伟 +2 位作者 陈家锋 肖敏 潘利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0,142,共6页
以质量分数为20%的玻璃纤维(GF)增强均聚聚丙烯(PP)(HPP/20%GF)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硅酮母粒含量对HPP/20%GF物理力学性能和相应注塑制件外观与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酮母粒质量分数为0.5%~1%时,硅酮母粒对HPP/20%GF的物理力学性能... 以质量分数为20%的玻璃纤维(GF)增强均聚聚丙烯(PP)(HPP/20%GF)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硅酮母粒含量对HPP/20%GF物理力学性能和相应注塑制件外观与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酮母粒质量分数为0.5%~1%时,硅酮母粒对HPP/20%GF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且明显提升了制件的光泽度,减小了浮纤现象。光泽度可用于表征硅酮母粒对HPP/20%GF的抗浮纤效果,其大于70时,制件的浮纤现象已基本得到消除。对上述硅酮改性HPP/20%GF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从其谱图中选择了775~827cm^(-1)与1 427~1 481cm^(-1)处的峰高比作为特征参数,建立了其与光泽度的关系曲线和方程,在不同牌号的均聚PP与GF的组合以及不同相容剂含量下进行了验证,发现通过曲线和方程得到的光泽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均小于5%,表明选择的峰高比较为合理,建立的曲线和方程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特定硅酮改性GF增强均聚PP材料抗浮纤效果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维增强聚丙烯 硅酮母粒 浮纤 光泽度 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关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模温对阻燃增强PET/PBT合金表面浮纤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海舰 殷年伟 +1 位作者 陈锋 付学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56,共5页
通过对玻纤增强材料表面浮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模温是影响材料表面浮纤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黏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搭配的阻燃增强PBT/PET合金表面浮纤的研究,发现注塑压力... 通过对玻纤增强材料表面浮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模温是影响材料表面浮纤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黏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搭配的阻燃增强PBT/PET合金表面浮纤的研究,发现注塑压力和模具温度对合金材料的表面浮纤都有较大的影响,高注塑压力和高模温可以显著地降低合金的表面浮纤。当采用较高的注塑模温后,合金流动性对表面浮纤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温度 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金 表面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丙烯浮纤问题改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旭渠 陈锐彬 何子豪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94-96,共3页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GFPP)强度高,韧性好,在很多应用中用于代替金属和工程塑料,但是GFPP的浮纤情况比较严重,限制了GFPP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研究GFPP配方中加多相容剂、润滑剂PE蜡、硅酮母粒、填充物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玻纤母粒,...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GFPP)强度高,韧性好,在很多应用中用于代替金属和工程塑料,但是GFPP的浮纤情况比较严重,限制了GFPP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研究GFPP配方中加多相容剂、润滑剂PE蜡、硅酮母粒、填充物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玻纤母粒,并且加入降温母粒提高流动性,对比PP基材,研究GFPP的浮纤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聚丙烯 增强聚丙烯 浮纤 硅酮母粒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与PBT配比对阻燃增强PET/PBT合金表面浮纤的影响
13
作者 殷年伟 陈锋 +1 位作者 付学俊 曹绍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6,共5页
研究了不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配比对阻燃增强PET/PBT合金表面浮纤的影响。采用二次元影像测试仪和目测的方式,半定量地表征表面浮纤。结果表明,随着PBT含量的增加,表面浮纤逐渐减弱;当PET和PBT质量... 研究了不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配比对阻燃增强PET/PBT合金表面浮纤的影响。采用二次元影像测试仪和目测的方式,半定量地表征表面浮纤。结果表明,随着PBT含量的增加,表面浮纤逐渐减弱;当PET和PBT质量比接近1∶1时,材料表面质量最好;进一步提高PBT含量时,表面浮纤现象又逐渐严重;阻燃增强PBT材料的表面浮纤现象比阻燃增强PET材料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合金 阻燃 增强 表面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浮纤性能的表征
14
作者 张萍 崔峰波 +2 位作者 冉文华 沈林峰 崔丽荣 《玻璃纤维》 CAS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玻璃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表面浮纤的方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全面、准确、清晰地展现材料的表观组织形貌,分析一定尺寸下“浮纤”严重程度,研究造成“浮纤”的原因,并提出了该方法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玻璃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表面浮纤的方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全面、准确、清晰地展现材料的表观组织形貌,分析一定尺寸下“浮纤”严重程度,研究造成“浮纤”的原因,并提出了该方法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复合材料 浮纤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表面“浮纤”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萍 康鹏 +3 位作者 高达利 郑云磊 白红伟 傅强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2,共5页
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在其制品的表面易出现“浮纤”(玻纤外露),严重影响制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文章综述近些年关于GFRPP表面“浮纤”的研究现状,总结“浮纤”形... 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在其制品的表面易出现“浮纤”(玻纤外露),严重影响制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文章综述近些年关于GFRPP表面“浮纤”的研究现状,总结“浮纤”形成原因,从调控成型加工工艺、复合材料改性等方面对“浮纤”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浮纤
原文传递
高表面低翘曲玻纤增强PA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强 郭建鹏 +2 位作者 孟成铭 高连均 黄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34,共3页
依据玻纤增强尼龙(PA)表面不良,翘曲的机理,选用不同提高表面质量的方法,制备了系列高表面低翘曲玻纤增强P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形状对称性的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云母粉和玻璃微珠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玻纤增强PA体系的表面质... 依据玻纤增强尼龙(PA)表面不良,翘曲的机理,选用不同提高表面质量的方法,制备了系列高表面低翘曲玻纤增强P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形状对称性的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云母粉和玻璃微珠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玻纤增强PA体系的表面质量,降低翘曲;自制的抗浮纤母粒,结晶慢的聚合物也都能有效改进该体系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 增强 高表面质量 翘曲 浮纤母粒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黏度对玻纤增强PA6力学性能和外观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超 周华龙 +3 位作者 张永 黄牧 张亚军 王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1,共6页
为解决工程应用中如何同时兼顾玻纤(GF)增强尼龙(PA)外观和力学性能的问题,将不同黏度的PA6树脂与40%GF共混,制备不同类型的PA6/GF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树脂黏度对PA6/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黏度对PA... 为解决工程应用中如何同时兼顾玻纤(GF)增强尼龙(PA)外观和力学性能的问题,将不同黏度的PA6树脂与40%GF共混,制备不同类型的PA6/GF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树脂黏度对PA6/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黏度对PA6/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树脂黏度越高,PA6/G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越高,而拉伸强度越低;PA6/GF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与其树脂黏度具有密切的关系,树脂黏度越高,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越低;当使用相对黏度2.0树脂与相对黏度4.0树脂复配时,复合材料的分子量分布变宽,呈现最好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黏度 结晶 外观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吹塑成型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梦飞 李国明 《上海塑料》 2021年第6期41-47,共7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不同熔体强度的聚丙烯树脂进行玻纤增强改性,制备了3种加工性能不同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通过流变仪与熔垂法分别测试材料的熔体强度,并对这3种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吹塑成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材料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不同熔体强度的聚丙烯树脂进行玻纤增强改性,制备了3种加工性能不同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通过流变仪与熔垂法分别测试材料的熔体强度,并对这3种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吹塑成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材料的熔体强度有利于吹塑成型加工;熔体强度最大的1#样品的吹塑成型加工窗口较宽,在190~240℃内均能顺利成型;2#样品熔体强度低于1#样品,其吹塑成型加工的窗口明显变窄,只能在190~210℃内顺利成型,当加工温度超过210℃时制件表面出现严重的波浪纹;熔体强度最低的3#样品难以通过吹塑成型制备外观良好的制件。尽管3种样品的注塑样板表面存在严重的浮纤现象,但其吹塑制件表面的浮纤现象比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聚丙烯 吹塑成型 熔体强度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形态对PP/GF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与优化
19
作者 许升 章建忠 +5 位作者 樊家澍 黄建 赵星宇 费振宇 陆建明 王堃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1-55,共5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GF)形态对GF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以指导开发出力学性能与表面性能均优异的复合材料制品,对比研究了不同GF含量下常规圆GF以及扁平GF增强聚丙烯(PP)的性能差异,并探究了以上两种GF复配使用时复合材料的综... 为研究玻璃纤维(GF)形态对GF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以指导开发出力学性能与表面性能均优异的复合材料制品,对比研究了不同GF含量下常规圆GF以及扁平GF增强聚丙烯(PP)的性能差异,并探究了以上两种GF复配使用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重点研究了不同PP/GF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界面性能、翘曲性能、表面性能方面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在GF质量分数为30%时,PP/GF的力学性能随扁平GF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GF质量分数为50%时,PP/GF的力学性能随扁平GF用量增加而提高。同时,在高GF含量(质量分数50%)下,与常规圆GF相比,扁平GF在PP树脂中分散更均匀,并在熔体流动方向具有更加明显的取向性。此外,当GF质量分数为50%时,使用圆GF制得的薄板翘曲高度为13.8 mm,表面浮纤占比为7.93%,而使用扁平GF制得的薄板翘曲高度降低至3.1mm,表面浮纤占比仅为2.03%,表明在高GF含量下使用扁平GF能有效改善PP/GF复合薄板的翘曲问题,并能有效减少复合板材的表面浮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扁平玻璃 聚丙烯 复合材料 翘曲 浮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I/6T对高GF含量PA66复合材料性能和外观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伟强 孙东泽 +6 位作者 何星础 王宏森 安顺利 郭震宇 郭梓栋 俞锐 宋宇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38,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尼龙(PA)66/PA6I/6T/玻纤(GF)复合材料,研究了PA6I/6T含量对PA66/PA6I/6T/GF复合材料熔融与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速率(MFR)、吸水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F,PA66与PA6I/6T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尼龙(PA)66/PA6I/6T/玻纤(GF)复合材料,研究了PA6I/6T含量对PA66/PA6I/6T/GF复合材料熔融与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速率(MFR)、吸水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F,PA66与PA6I/6T的用量分别为50,45,5份时,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滑,无明显“浮纤”现象,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MFR、熔融峰温度、结晶峰温度和吸水率分别为215 MPa,292 MPa和1.48 GPa,11.3 kJ/m^(2),232℃,42.0 g/(10 min),254℃,230℃和0.60%。在高GF含量时,添加适量的PA6I/6T能够改善PA66/PA6I/6T/GF复合材料的“浮纤”现象,而不会影响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I/6T 尼龙66 玻璃 浮纤 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