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量元素不同浓度组合对试管马铃薯结薯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谧 王西瑶 +2 位作者 刘帆 李方安 倪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2期65-69,共5页
大量元素在MS培养基中用量最大,如果改变其浓度组合能得到更多、更大的试管薯,这对试管薯的生产是很有利的。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系97-1-1脱毒试管苗为材料,MS+5mg/LB9+8%蔗糖+0.4mg/LIBA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诱导试管薯培养基中的大量元... 大量元素在MS培养基中用量最大,如果改变其浓度组合能得到更多、更大的试管薯,这对试管薯的生产是很有利的。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系97-1-1脱毒试管苗为材料,MS+5mg/LB9+8%蔗糖+0.4mg/LIBA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诱导试管薯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浓度倍数,N、P、K浓度倍数,N、P、K分别的浓度(正交设计),以研究诱导试管薯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N、P、K整体加倍至2倍,大量元素其他成分不改变为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不加P素,大量元素其他成分浓度不改变为试管薯数量的最优组合;不加N素,P、K加至2倍,大量元素其他成分不改变为试管薯直径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元素浓度组合 试管马铃薯 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甜叶菊幼叶诱导愈伤和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彩霞 李惠芝 +2 位作者 王玉泉 宝牡丹 赵文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9-12,共4页
为提高甜叶菊的组织培养效率,以甜叶菊幼叶为外植体,研究75%消毒酒精和0.1%氯化汞的不同消毒时间组合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甜叶菊幼叶外植体材料的最佳灭菌条件为75... 为提高甜叶菊的组织培养效率,以甜叶菊幼叶为外植体,研究75%消毒酒精和0.1%氯化汞的不同消毒时间组合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甜叶菊幼叶外植体材料的最佳灭菌条件为75%消毒酒精30s,0.1%氯化汞2min;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芽培养基为MS+1.5mg·L^(-1) 6-BA+0.5mg·L^(-1) NAA,此时不定芽增长率为85.7%,外植体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十0.2mg·L^(-1)IAA,生根率为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浓度组合 甜叶菊 诱导愈伤和分化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氮、磷、钾、铁浓度选优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永华 冯国琦 李正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对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采用4因素H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进行最佳浓度组合和适宜浓度范围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N、P、K、Fe最佳浓度组合为300mgL(-1)、80mgL(-1)、175mg·L(-1)、8... 对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采用4因素H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进行最佳浓度组合和适宜浓度范围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N、P、K、Fe最佳浓度组合为300mgL(-1)、80mgL(-1)、175mg·L(-1)、8mgL(-1),其叶片数高达16片,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238~300mg·L(-1)、40~100mg·L(-1)、100~400mg·L(-1)、33~8mg·L(-1)。生殖生长期N、P、K、Fe最佳浓度组合为238mg·L(-1)、100mg·L(1-)、325mg·L(-1)、8mgL(-1),初花期一次性开放花朵数达11朵以上,适宜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14~300mgL(-1)、60~100mgL(-1)175~400mg.L(-1)、4~8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客来 无土栽培营养液 浓度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脑得生指标成分组合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星 赵云丽 于治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方法以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脑得生"为研究对象,以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为药效学指标,将中药复方中各指标成分(有效成分)的血浆浓度与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方法以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脑得生"为研究对象,以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为药效学指标,将中药复方中各指标成分(有效成分)的血浆浓度与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线性模型相关分析,确定各指标成分对药效学指标的贡献,并以其贡献为权重,对各指标成分的血浆浓度进行加权组合,以组合血药浓度(表观药效浓度)与药效学指标进行线性模型相关分析,阐述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大鼠静脉注射给予"脑得生"后,在其全血黏度发生改变的时间段(1.5~4.0 h)内,指标成分大豆苷元的血浆浓度与大鼠的全血黏度下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0.780~0.943);人参皂苷Rg1(r2=0.594~0.815)和三七皂苷R1(r2=0.559~0.739)存在负相关;其他指标成分无显著相关性,而在血液流变学考察的整个时间区间(0.5~4.0 h)内,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与全血黏度的下降无显著相关性(r2=0.0013~0.0365)。但大豆苷元、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组合血药浓度"与全血黏度的下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2=0.797~0.908)。结论 "组合药代动力学"(combinatorial pharmacokinetics,CPK)与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组合药代动力学"及其与药效动力学的CPK-PD线性模型拟合,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的阐明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得生 中药复方 组合血药浓度 组合药代动力学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特高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高频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曾庆飞 韦鑫 +4 位作者 陈锡 陈光洁 马培杰 吴佳海 王小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9-1660,共12页
对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多花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L.perenne‘Four seasons’)的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对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多花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L.perenne‘Four seasons’)的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剥去成熟种子的颖壳,切除1/3胚乳端,将特高接种于CC+7mg·L^(-1) 2,4-D+0.5mg·L^(-1) 6-BA、四季接种于CC+5mg·L^(-1) 2,4-D+0.5 mg·L^(-1) 6-BA的培养基中,在明显降低组培污染率的同时,能分别得到65.52%和63.55%的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将两个品种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移在MS+0.5 mg·L^(-1) 2,4-D+0.5mg·L^(-1) 6-BA+1.25mg·L^(-1) CuSO4+1.0g·L^(-1) CH的继代培养基上,能促进质量较好的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根据后续转化试验所选用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1300的抗性特点,30~40mg·L^(-1)的潮霉素是两个品种愈伤组织最佳的筛选剂和临界浓度;特高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MS+2.0 mg·L^(-1) 6-BA+0.5 mg·L^(-1) NAA+0.1mg·L^(-1) TDZ的培养基上,可以产生86.37%的最高分化率,四季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MS+6.0 mg·L^(-1) 6-BA+0.3mg·L^(-1) NAA+5.0mg·L^(-1) KT的培养基上,能得到85.40%的最高分化率;生根培养基1/2MS+0.5 mg·L^(-1)NAA+0.5mg·L^(-1) IAA能让两个品种分化出的不定芽形成100%的生根率;以腐殖土∶蛭石∶砂壤土=1∶1∶1的混合材料作为营养土,能保证组培再生苗达到99%以上的成活率。优化建立的高频组培再生体系为下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特高 多年生黑麦草四季 外植体处理 培养基成分 激素浓度组合 抗生素筛选剂 组培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熟葡萄胚珠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普超 董晓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简化极早熟葡萄胚胎培养的操作,提高萌发成苗率及培养健壮幼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胚珠横切半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胚的萌发成苗率,促使试管实生苗健壮生长,而且操作极简便;筛选出了胚珠内胚萌发成苗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和最适培养基;胚龄和... 简化极早熟葡萄胚胎培养的操作,提高萌发成苗率及培养健壮幼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胚珠横切半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胚的萌发成苗率,促使试管实生苗健壮生长,而且操作极简便;筛选出了胚珠内胚萌发成苗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和最适培养基;胚龄和充分的低温处理也是提高胚萌发成苗率,培养健壮幼苗的两大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珠培养 葡萄品种 最佳激素 成苗率 低温处理 浓度组合 离体胚培养 试管苗 离体培养 花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夹点技术在镀硬铬清洗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华 冯立明 冯拉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利用水夹点技术对清洗流程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阐述了水夹点技术的原理。镀硬铬用水过程的图形表达、数据的采集、浓度组合曲线C M图的绘制以及实施水夹点技术的思路及步骤。
关键词 水夹点技术 浓度组合曲线 废水最小化 供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桃幼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强 胡霓云 路广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5-90,共6页
自然授粉的早熟桃新端阳(Amsden june)幼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子叶产生的圆球状愈伤组织可以分化不定梢。不定梢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大附加BA1.0mg/1和蔗糖3%,同时观察到胚状体的存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6代以后,仍保持其分化能力。... 自然授粉的早熟桃新端阳(Amsden june)幼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子叶产生的圆球状愈伤组织可以分化不定梢。不定梢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大附加BA1.0mg/1和蔗糖3%,同时观察到胚状体的存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6代以后,仍保持其分化能力。不定梢生根成功,生根率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早熟桃 幼胚培养 分化培养基 自然授粉 胚状体 继代培养 浓度组合 晚熟桃 诱导愈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夹点技术与废水减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左永生 苍大强 +1 位作者 李素芹 周恢 《中国环保产业》 2007年第2期18-21,共4页
水夹点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优化方法可用于用水网络优化、水资源节约及废水减量等方面,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本文介绍了水央点技术的基本原理、目标分析以及进一步网络优化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水央点技术的实施步骤。
关键词 水夹点技术 用水网络 过程集成 浓度组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外源植物激素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黄杰 陈宗福 +3 位作者 尹丽英 李曼清 王凌晖 滕维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5-754,共10页
以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幼苗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实验方法,测定生根粉(GGR)、3-吲哚乙酸(IAA)、多效唑(PP333) 3种外源植物激素不同组合处理下黄花风铃木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 以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幼苗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实验方法,测定生根粉(GGR)、3-吲哚乙酸(IAA)、多效唑(PP333) 3种外源植物激素不同组合处理下黄花风铃木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特性,研究3种外源植物激素不同组合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组合。结果显示:11号处理(GGR 400 mg/L、IAA 400 mg/L、PP333400 mg/L)幼苗鲜重、干重均大于其他组合处理。3种外源植物激素中,GGR对幼苗鲜重、幼苗干重增长起主导作用,IAA和PP333的作用不明显。11号处理下的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大于其他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值最低。分析得出IAA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系统潜在活性、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和叶绿素含量起主导作用,GGR和PP333的作用不明显。综合分析各指标得出,适宜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的最佳外源激素浓度组合为11号处理,此浓度下黄花风铃木幼苗综合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风铃木 外源植物激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特性 浓度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杰 施福军 +2 位作者 李曼清 王凌晖 滕维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40-447,共8页
以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测定并比较了各个浓度组合处理下黄花风铃木幼苗的生长指标以及生理特性,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GR、IAA、PP333)不同组合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的生长和抗性生... 以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测定并比较了各个浓度组合处理下黄花风铃木幼苗的生长指标以及生理特性,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GR、IAA、PP333)不同组合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的生长和抗性生理交互作用影响,得出提高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抗性的最佳浓度组合。结果表明,11号处理(GGR浓度为400 mg·L^-1、IAA浓度为400 mg·L^-1、PP333浓度为400 mg·L^-1)根系各生长指标大于其他组合处理,地径增长量8号处理最大,11号处理次之。8号、11号、15号苗高生长量高于其他处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GGR对黄花风铃木幼苗根系生长,地径增长和苗高增长起主导作用,IAA和PP333作用不明显。11号处理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大于其他处理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是4、11和12号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合。经分析得出GGR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的可溶性蛋白、SOD以及POD起主导作用,IAA和PP333作用不明显。PP333对黄花风铃木幼苗MDA含量影响显著,IAA和GGR对MDA含量作用不明显。通过对黄花风铃木幼苗各个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的适宜浓度组合为11号处理(GGR浓度为400 mg·L^-1、IAA浓度为400 mg·L^-1、PP333浓度为400 mg·L^-1),在此浓度下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情况及抗性生理最佳。本实验揭示GGR、IAA和PP333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交互作用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的影响,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园林植物抗逆性,培育抗性品种等方面的运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风铃木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特性 抗性生理 最适浓度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木幼苗对硝普钠-酸铝互作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亢亚超 刘萍 +3 位作者 王凌晖 莫哲 覃丽婷 滕维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1-529,共9页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幼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研究格木幼苗对硝普钠(SNP)-氯化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格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幼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研究格木幼苗对硝普钠(SNP)-氯化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格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处理4(0.2 mmol/L Al Cl3、0.1 mmol/L SNP)时最高,在处理9(0. 8 mmol/L Al Cl3、0 mmol/L SNP)时含量最低,而叶片中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则相反;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时最高,在处理9时最低;处理10(0.8 mmol/L Al Cl3、0.1 mmol/L SNP)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施加SNP后,格木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施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本研究结果得出,低浓度Al Cl3(0.2 mmol/L)胁迫可促进格木幼苗的生长,添加外源SNP对高浓度Al Cl3(0.8 mmol/L)胁迫格木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在格木幼苗的培育及抗性研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硝普钠 生理响应 浓度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药物介入干预环境下对肝癌细胞系的敏感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林忠 朱旭 +1 位作者 杨仁杰 宁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浓度化疗药物持续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作用,并探索化疗药物有无浓度、时间饱和现象。方法每种化疗药选择5个浓度及四个时间段,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8种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Hep...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浓度化疗药物持续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作用,并探索化疗药物有无浓度、时间饱和现象。方法每种化疗药选择5个浓度及四个时间段,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8种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各种药物不同作用浓度及时间对肝癌细胞系有不同的抑制度;对于任一药物而言,作用浓度—时间之间存在关联,每种药物均有其饱和浓度及作用时间。结论不同化疗药物有其最佳时间—浓度曲线;可以据此优化化疗方案;实现介入治疗个体剂量精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化疗药 浓度-时间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型番茄“公牛”的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印 李娜 +3 位作者 梅明川 伍海媖 蒋敏 田永生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82-83,共2页
为进一步研究牛心型番茄的组培快繁技术,以牛心型番茄“公牛”为材料,研究了暗培养时间、激素浓度组合对番茄外植体制备和不定芽诱导率、生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心型番茄“公牛”的组培快繁技术中,外植体制备的最佳暗培养时间为9... 为进一步研究牛心型番茄的组培快繁技术,以牛心型番茄“公牛”为材料,研究了暗培养时间、激素浓度组合对番茄外植体制备和不定芽诱导率、生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心型番茄“公牛”的组培快繁技术中,外植体制备的最佳暗培养时间为9 d,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IAA 0.1 mg/L、6-BA 4.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型番茄“公牛” 暗培养 激素浓度组合 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炼钢厂固定流量型水系统水夹点技术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建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51,共6页
以某炼钢厂水系统的节水改造为例,采用固定流量型水夹点技术,并对比不同极限出口浓度组合下的水夹点,给出了经济可行的用水网络优化方案。不同出口浓度组合下的计算结果显示,单个用水过程水量最小并不一定能使系统新鲜水量最小,即存在... 以某炼钢厂水系统的节水改造为例,采用固定流量型水夹点技术,并对比不同极限出口浓度组合下的水夹点,给出了经济可行的用水网络优化方案。不同出口浓度组合下的计算结果显示,单个用水过程水量最小并不一定能使系统新鲜水量最小,即存在相对经济的出口浓度。通过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在用水系统水量波动情况下的用水网络优化。此外,针对水夹点系统单元间高度耦合的特点,进行了解耦合运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优化运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夹点 固定流量型 极限出口浓度组合 敏感性分析 解耦合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蹄莲的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丽华 孙坚红 《杭州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以彩色马蹄莲初代培养中产生的从芽块为供试材料,以改良的MS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激素组合,研究其从芽增殖、丛芽块单芽分化、生根及根芽同步生长分化情况。结果表明:6-BA1mg/l+NAA0.1mg/l有利于从芽块的增... 以彩色马蹄莲初代培养中产生的从芽块为供试材料,以改良的MS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激素组合,研究其从芽增殖、丛芽块单芽分化、生根及根芽同步生长分化情况。结果表明:6-BA1mg/l+NAA0.1mg/l有利于从芽块的增殖;6-BA0.5—2mg/l+NAA0.1—0.2mg/l对从芽块单芽的分化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平均单芽分化数最低为3.838,但以6-BA0.5mg/l+NAA0.2mg/l最好;并筛选出了根芽同步分化的激素浓度组合6-BA1mg/l+NAA0.1mg/l,从而在保持一定增殖系数的同时,缩短了试管苗出瓶的时间,大大加快了种苗的繁育进程,降低了种苗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组培快繁技术 诱导分化方法 从芽增殖系数 浓度激素组合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茶树商业化微繁殖的进展
17
作者 T.M.Sarathchadra P.D.Upali +1 位作者 P.V.Arulpragasam 许宁 《茶叶科学技术》 1991年第4期46-47,共2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发出一种成功的无褐变和污染发生的茶树茎节外殖体组织培养的方法以便用从腋芽分枝形成的培养梢进行大规模繁殖茶树。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茎节 外殖体 分化培养基 微繁殖 愈伤组织 浓度组合 增殖培养 无性系 氯化汞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egillarca granosa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
18
作者 KONG Fuwang JIANG Yuxing +1 位作者 ZHAN Xiaodong TANG Xiaoniu 《Chinese Food Science》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us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egillarca granosa. [ Metho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three-factors and thr...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us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egillarca granosa. [ Metho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three-factors and throe-levels was carried out for 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fides from Tegillarca granosa. A central composite des(gn including independent variables, such 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 extraction time (B), 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C) was obtained through Box-Benhnken central combination design. Selected response which evaluates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as polysacchadde yield. [ Result]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ith the largest effect on response was ethanol concentration (C).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b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69.6℃, extraction time 6.2 h, and ethanol concen- tration of 78% (V/V), respectively.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polysaccharide can increase to 1. 635%. [ Coaclusioa]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egillarca granosa could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direction for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s from Tegillarca granosa on a large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gillarca granosa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Some Selected Microorganisms for Biodegradation of Cassava Peel Wastes (Manihot Esculenta)
19
作者 Thanh Tran Vo Duy Minh +5 位作者 Do Vu Thanh Son Le Thi Anh Hong Hong N-hung Do Nguyen Dinh Duc Nguyen Thi Bach Huyen Nguyen Thi Van H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6年第7期342-347,共6页
Cassava peel has a lot of nutrients which can be utilized as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e. However, high cellulose contents may cause difficulty for organic digestion and slow down the nutrient absorption for plants. Thi... Cassava peel has a lot of nutrients which can be utilized as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e. However, high cellulose contents may cause difficulty for organic digestion and slow down the nutrient absorption for plants. This study aims to reach the microorganisms or their combination for biodegradating the cassava peel waste. The initial result shows that after 21 days the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all samples was the highest during experiment times. The reducing glucose produced in mg/mL by the selected bacteria was 9.32, higher than the selected fungie of 1.57 mg/mL. The percentage degradation of cassava peel weigh was the highest for fungi which was 52% of weigh, respectively. Meanwhile, bacteria only degradated about 31.6% after 4 weeks. However,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fungi provides the highest glucose concentration, 19.29 mg/mL and digests 62% of the mass cassava in experimen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biodegradation of agro-wastes in the environment to reduce biomass waste pollution is very prom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TION BACTERIA cassava peel wastes fun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夹点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英 张升学 +1 位作者 王韶旭 姚平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9-374,共6页
水资源的逐年匮乏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对过程工业提出了废水最小化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应用水夹点技术进行单杂质用水网络设计的过程,尤其是格子图的构造和网络调优。针对多杂质系统,除了应用单杂质系统的设计方法,必须很好地选择参考杂... 水资源的逐年匮乏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对过程工业提出了废水最小化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应用水夹点技术进行单杂质用水网络设计的过程,尤其是格子图的构造和网络调优。针对多杂质系统,除了应用单杂质系统的设计方法,必须很好地选择参考杂质,并在网络设计时注意浓度转移的表示。最后,比较了水夹点技术设计单杂质和多杂质用水系统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夹点 格子图 用水网络 浓度组合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