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气污染物浓度级别的统计与诊断判据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鹏
王建华
+1 位作者
郭素荣
王敏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利用青岛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对主要污染物 ( SO2 、NOx 和 TSP)的连续监测资料以及气象台观测的同步风向、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了风向、风速与污染物浓度等级的诊断判据。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
风速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浓度级别
统计
诊断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津市夏季不同臭氧浓度级别VOCs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
32
2
作者
王文美
高璟赟
+6 位作者
肖致美
李源
毕温凯
李立伟
杨宁
徐虹
孔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85-3594,共10页
为深入了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污染的影响,基于2019年夏季天津市O_(3)和VOCs高时间分辨率在线监测数据,对不同O_(3)浓度级别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夏季天津市O_(3)浓度为优、良、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
为深入了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污染的影响,基于2019年夏季天津市O_(3)和VOCs高时间分辨率在线监测数据,对不同O_(3)浓度级别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夏季天津市O_(3)浓度为优、良、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时,VOCs浓度分别为32.94、38.10、42.41和47.12μg·m^(-3).VOCs组分中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浓度占比分别为61.72%~63.36%、14.96%~15.51%、2.73%~4.13%和18.53%~19.10%,其中烷烃在O_(3)浓度为良和轻度污染时占比略高,烯烃和炔烃在O_(3)浓度为优时占比最高,芳香烃在O_(3)浓度为中度污染时占比最高.浓度较高的VOCs物种主要为丙烷、乙烷、乙烯、甲苯、正丁烷、异戊烷、间/对-二甲苯、丙烯、乙炔、正己烷、异丁烷、苯、正戊烷、异戊二烯和1,2,3-三甲苯,其中异戊烷、正戊烷、苯、乙烯、丙烯、正丁烷和异丁烷浓度贡献随O_(3)浓度级别上升逐步增加,异戊二烯和1,2,3-三甲苯浓度贡献在轻中度污染时明显升高.烯烃和芳香烃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较高,随着O_(3)浓度级别上升,烯烃对OFP贡献下降,芳香烃贡献上升.乙烯、丙烯、间/对-二甲苯、1,2,3-三甲苯、甲苯、异戊二烯、反-2-丁烯和顺-2-戊烯是影响臭氧生成的关键物种,其中1,2,3-三甲苯、异戊二烯、丙烯和乙烯对OFP的贡献比例在O_(3)为轻中度污染时明显增加.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排放源、溶剂使用源、LPG/汽油挥发源、燃烧源、石化工业排放源、天然源和其他工艺过程源是天津市夏季VOCs主要来源,随着O_(3)浓度级别上升,机动车排放源、LPG/汽油挥发源、石化工业排放源和天然源贡献逐渐增加,燃烧源和其他工艺过程源贡献总体下降,溶剂使用源贡献在轻中度污染时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O_(3))
浓度级别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判断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3
作者
曹向华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初三)》
2003年第12期61-61,共1页
例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关键词
空气
二氧化硫
浓度级别
判断方法
初中
化学
计算题
解法
原文传递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小议Fe2+与Fe3+鉴别的“最优试剂”
被引量:
1
4
作者
章建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11期53-54,共2页
以鉴别不同浓度级别的FeCl2溶液与FeCl3溶液为例,通过对比探究实验,试图寻找鉴别Fe2+与Fe3+的“最优试剂”。
关键词
Fe2+
与Fe3+鉴别
浓度级别
最优试剂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气污染物浓度级别的统计与诊断判据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鹏
王建华
郭素荣
王敏
机构
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文摘
利用青岛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对主要污染物 ( SO2 、NOx 和 TSP)的连续监测资料以及气象台观测的同步风向、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了风向、风速与污染物浓度等级的诊断判据。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
风速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浓度级别
统计
诊断判据
Keywords
ai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index
wind speed
nitrogen oxide
sulfur dioxide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津市夏季不同臭氧浓度级别VOCs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
32
2
作者
王文美
高璟赟
肖致美
李源
毕温凯
李立伟
杨宁
徐虹
孔君
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85-3594,共10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8ZXSZSF00160)。
文摘
为深入了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污染的影响,基于2019年夏季天津市O_(3)和VOCs高时间分辨率在线监测数据,对不同O_(3)浓度级别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夏季天津市O_(3)浓度为优、良、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时,VOCs浓度分别为32.94、38.10、42.41和47.12μg·m^(-3).VOCs组分中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浓度占比分别为61.72%~63.36%、14.96%~15.51%、2.73%~4.13%和18.53%~19.10%,其中烷烃在O_(3)浓度为良和轻度污染时占比略高,烯烃和炔烃在O_(3)浓度为优时占比最高,芳香烃在O_(3)浓度为中度污染时占比最高.浓度较高的VOCs物种主要为丙烷、乙烷、乙烯、甲苯、正丁烷、异戊烷、间/对-二甲苯、丙烯、乙炔、正己烷、异丁烷、苯、正戊烷、异戊二烯和1,2,3-三甲苯,其中异戊烷、正戊烷、苯、乙烯、丙烯、正丁烷和异丁烷浓度贡献随O_(3)浓度级别上升逐步增加,异戊二烯和1,2,3-三甲苯浓度贡献在轻中度污染时明显升高.烯烃和芳香烃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较高,随着O_(3)浓度级别上升,烯烃对OFP贡献下降,芳香烃贡献上升.乙烯、丙烯、间/对-二甲苯、1,2,3-三甲苯、甲苯、异戊二烯、反-2-丁烯和顺-2-戊烯是影响臭氧生成的关键物种,其中1,2,3-三甲苯、异戊二烯、丙烯和乙烯对OFP的贡献比例在O_(3)为轻中度污染时明显增加.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排放源、溶剂使用源、LPG/汽油挥发源、燃烧源、石化工业排放源、天然源和其他工艺过程源是天津市夏季VOCs主要来源,随着O_(3)浓度级别上升,机动车排放源、LPG/汽油挥发源、石化工业排放源和天然源贡献逐渐增加,燃烧源和其他工艺过程源贡献总体下降,溶剂使用源贡献在轻中度污染时有所下降.
关键词
臭氧(O_(3))
浓度级别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Keywords
ozone(O_(3))
concentration level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pollution characterization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判断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3
作者
曹向华
机构
河南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初三)》
2003年第12期61-61,共1页
文摘
例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关键词
空气
二氧化硫
浓度级别
判断方法
初中
化学
计算题
解法
分类号
G633.8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小议Fe2+与Fe3+鉴别的“最优试剂”
被引量:
1
4
作者
章建锋
机构
湖州市菱湖中学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11期53-54,共2页
文摘
以鉴别不同浓度级别的FeCl2溶液与FeCl3溶液为例,通过对比探究实验,试图寻找鉴别Fe2+与Fe3+的“最优试剂”。
关键词
Fe2+
与Fe3+鉴别
浓度级别
最优试剂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气污染物浓度级别的统计与诊断判据
于鹏
王建华
郭素荣
王敏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津市夏季不同臭氧浓度级别VOCs特征及来源
王文美
高璟赟
肖致美
李源
毕温凯
李立伟
杨宁
徐虹
孔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2
原文传递
3
判断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曹向华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初三)》
2003
0
原文传递
4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小议Fe2+与Fe3+鉴别的“最优试剂”
章建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