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相研究
1
作者 向威 王晓飞 +5 位作者 崔维平 欧阳帅玉 王世越 邵威猛 程怡高 牛永斌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沉积相分析是恢复古地理环境、进行油气储层、烃源岩和盖层预测,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精细解译,结合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基础上,以沉... 沉积相分析是恢复古地理环境、进行油气储层、烃源岩和盖层预测,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精细解译,结合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的岩性、岩石序列组合和沉积构造等进行了识别,并以此为相标志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的沉积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从琼东南盆地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共识别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等共5类岩性,岩性较为复杂,整体粒度较细,粒径跨度很大,垂向上岩性呈现明显的旋回性。(2)根据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中不同形态线条的组合方式,结合倾角矢量模式,共识别出5类层理类型(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块状层理),此外还识别出了钙质结核和生物扰动构造。(3)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环境总体为滨-浅海相、半深海和深海相沉积,局部层段发育浊流沉积;沉积演化规律表现为在渐新世晚期陵水组沉积时期全区发生海进,接受了滨海三角洲为主的各类沉积作用;到中新世早期的三亚组和梅山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逐步由滨岸沉积环境过渡到浅海和半深海沉积;至黄流组和莺歌海组沉积期海水进一步加深,出现了半深海和深海沉积;而到莺歌海组沉积末期,发生了缓慢的海退,逐步变为半深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 松涛隆起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壁成像测井图像的溶洞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金文 高谦 +1 位作者 杜拥军 刘志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2,30,共4页
提出了利用FMI成像测井信息定量计算溶洞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面元大小、溶洞分布百分比、裂缝平均宽度、平均长度和裂缝发育密度等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Roberts算子进行溶洞边缘检测,用基于方向曲线的方法进行边缘跟踪... 提出了利用FMI成像测井信息定量计算溶洞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面元大小、溶洞分布百分比、裂缝平均宽度、平均长度和裂缝发育密度等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Roberts算子进行溶洞边缘检测,用基于方向曲线的方法进行边缘跟踪和细化,从而实现溶洞的自动提取和定量计算。该方法通过提取特征点、跟踪得到特征点方向序列、并利用其对应的方向曲线进行溶洞判别。其算法计算量较少,判决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评价 成像测井 检测方法 测井图像 井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声成像测井图像的裂缝自动识别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林 戚正君 +1 位作者 贺明峰 严亮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74-476,491,共4页
以声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的灰度值较大及裂缝是连续的基本事实为基础,利用元胞自动机的局部规则及并行计算机制,给出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声成像测井图像的裂缝自动识别模型。该模型是一种直接利用图像中灰度值的离散模型。算例表明... 以声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的灰度值较大及裂缝是连续的基本事实为基础,利用元胞自动机的局部规则及并行计算机制,给出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声成像测井图像的裂缝自动识别模型。该模型是一种直接利用图像中灰度值的离散模型。算例表明该模型是简单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成像 测井图像 元胞自动机 裂缝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定对比度直方图均衡的超声测井图像增强方法
4
作者 付青青 杨立华 +1 位作者 付建栋 吴爱平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针对超声测井图像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的问题,借鉴一种限定对比度直方图均衡算法应用于超声测井图像增强。通过仿真调整算法中的分割子块数目和剪切系数,得到适用于测井图像增强的参数值,利用主观视觉和客观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针对超声测井图像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的问题,借鉴一种限定对比度直方图均衡算法应用于超声测井图像增强。通过仿真调整算法中的分割子块数目和剪切系数,得到适用于测井图像增强的参数值,利用主观视觉和客观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超声测井图像质量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实现突出局部细节,限制平坦区域过度增强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声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井图像 限定对比度 直方图均衡化 子块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成像测井图像卷筒形成算法研究
5
作者 涂继辉 杨彬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第9期115-115,共1页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井壁的细节,本文将井壁超声回波图像转换为卷筒图像,实现了对井壁的数据立体成像。经过测试,该方法很好地对井壁的数据生成了立体井柱,这对于提高超声测井图像的解释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超声测井图像 卷筒图像 井壁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解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长胜 袁瑞 +1 位作者 王超 张慧敏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95-99,I0006,共6页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无法实现井身的全覆盖成像,导致图像上出现了间隔性的宽尺度空白带,造成部分信息缺失。为使图像能真实反映地质信息,针对测井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与Criminisi算法的图像分解...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无法实现井身的全覆盖成像,导致图像上出现了间隔性的宽尺度空白带,造成部分信息缺失。为使图像能真实反映地质信息,针对测井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与Criminisi算法的图像分解的修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测井图像进行修复试验,将其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Criminisi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修复图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分解的修复方法能有效修复图像结构、纹理特征,图像视觉效果较好,有效扩充了测井图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地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 图像修复 反距离加权插值 Criminisi算法 图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图像的多级中值滤波算法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远 双凯 胡林陶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传输上来的地层信息数据需要滤波处理后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地层中油层的信息,而中值滤波是图像预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本文介绍了标准中值滤波和多级中值滤波的原理,分析了菱形窗口的特点以及适用条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传输上来的地层信息数据需要滤波处理后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地层中油层的信息,而中值滤波是图像预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本文介绍了标准中值滤波和多级中值滤波的原理,分析了菱形窗口的特点以及适用条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的菱形滤波窗口及其功能仿真,并对两种滤波窗口的硬件结构进行FPGA资源消耗的对比,说明文中设计的菱形滤波器对消除地层噪声干扰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多级中值滤波 FPGA实现 菱形滤波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测井图像裂缝分割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敖代钦 周箩鱼 +1 位作者 罗明璋 王文俊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4,共9页
成像测井解释中裂缝解释是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裂缝分割一直以来是成像测井解释的难点之一。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测井图像裂缝分割方法。首先,在UNet分割网络结构的启发下,构造一种基于跳跃连接的卷... 成像测井解释中裂缝解释是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裂缝分割一直以来是成像测井解释的难点之一。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测井图像裂缝分割方法。首先,在UNet分割网络结构的启发下,构造一种基于跳跃连接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升了编码和解码部分的信息交换和信息融合,以提取裂缝丰富的结构信息。然后,为了对裂缝进行准确分割,在网络解码部分中的连接层后面加入了注意力机制模块,提升了网络捕捉裂缝全局信息的能力。最后,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修复了存在断点的裂缝,有利于更好地统计裂缝信息,实现后续的裂缝定量分析。相较现有的图像裂缝分割方法,该方法的分割结果无论在主观视觉上还是客观指标评价上都是最优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测井图像的裂缝信息,为后续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及测井资料解释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裂缝分割 注意力机制 UNet网络 图像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I测井图像井壁复原方法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罗歆 闫建平 +3 位作者 王敏 钟光海 王军 黄毅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386-393,共8页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经数据处理后的彩色图像是测井解释与地质信息评价的重要依据,但由于FMI井下仪器生成的测井图像中存在一定规律性的空白带,这对测井解释人员利用FMI图像观察与提取地质信息有一定的影响。若FMI图像空白带...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经数据处理后的彩色图像是测井解释与地质信息评价的重要依据,但由于FMI井下仪器生成的测井图像中存在一定规律性的空白带,这对测井解释人员利用FMI图像观察与提取地质信息有一定的影响。若FMI图像空白带较宽时,插值法等基于结构修复方法适用效果不佳,因此,采用基于纹理的图像修复方法,即Criminisi算法。传统的Criminisi算法在修复后期会出现错误匹配的情况,根据不同地层特征引入相应的梯度变量和优化修复置信度的改进方法,能够实现先修复边缘、结构更加完整,使井壁电成像图像复原的效果更佳。将复原图像和未复原图像进行地质非均质参数信息提取与对比,采用改进方法修复的图像更加符合实际地层地质情况,为FMI图像信息精确定量提取及应用于地质精细解释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像复原 插值法 Criminisi算法 梯度变量 地质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测井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建孟 赵建鹏 +1 位作者 赖富强 陈惠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条带。探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和多点地质统计学Filtersim模拟方法原理,并以斯伦贝谢FMI仪器测得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进行了填...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条带。探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和多点地质统计学Filtersim模拟方法原理,并以斯伦贝谢FMI仪器测得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进行了填充。填充后的图像弥补了未测井壁处的信息,提高了图像质量,有利于后续成像图像的处理以及地质现象(裂缝、孔洞、断层等)的识别。对这2种方法的填充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理论,考虑了处理窗长内整幅图像的统计特征,处理效果较插值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反距离加权 多点地质统计学 成像质量 地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岩芯与测井图像给岩芯重新定向的新技术——该技术在东太平洋赫斯海渊下部洋壳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C. J. Macleod 吴光琳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7年第1期37-46,共10页
我们提出一项新技术,在不能采用岩芯与测井图像的直接对比给岩芯重新定向时,该技术能够在岩芯采取率较低的情况下利用质量较差的钻孔图像给岩芯定向。这样,就大大扩展了钻孔图像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大洋钻探计划(ODP)经常在恶劣环境中施... 我们提出一项新技术,在不能采用岩芯与测井图像的直接对比给岩芯重新定向时,该技术能够在岩芯采取率较低的情况下利用质量较差的钻孔图像给岩芯定向。这样,就大大扩展了钻孔图像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大洋钻探计划(ODP)经常在恶劣环境中施工的钻孔,更有价值,首先我们介绍该技术用于ODP第147航程采集的岩芯和录取的FMS(岩层显微扫描仪)测井图像的情况(该航程是在894工地进行钻探,钻到了出露在赤道东太平洋赫斯海渊裂谷的下部洋壳岩石)。然后,我们再讨论重新定向岩芯资料的地质意义及其与研究下部洋壳构造和构造演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壳构造 太平洋 岩芯 测井图像 岩芯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算法在FMI成像测井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风 刘瑞林 +1 位作者 白亚东 任双双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简述了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方法原理,并分别使用迭代阈值分割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及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最接近FMI图像中溶孔的高斯峰图片进行了分割和分析;介绍了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方法原理,并使用该方法对一段溶蚀孔洞型储层的... 简述了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方法原理,并分别使用迭代阈值分割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及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最接近FMI图像中溶孔的高斯峰图片进行了分割和分析;介绍了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方法原理,并使用该方法对一段溶蚀孔洞型储层的FMI成像测井图像进行了分割。实践证明,利用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能很好地分割出包含裂缝、孔洞的子图像,且分割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后续的参数定量计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 图像分割FMI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PNet的电成像测井裂缝自动识别
13
作者 申科 肖小玲 +1 位作者 张翔 林茂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91-2702,共12页
针对裂缝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裂缝分割精度低、网络参数量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SPNet(pyramid scene parseing network)网络用于自动识别电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首先将PSPNet中的骨干网络替换为优化的MobileNetV3网络,减少网... 针对裂缝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裂缝分割精度低、网络参数量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SPNet(pyramid scene parseing network)网络用于自动识别电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首先将PSPNet中的骨干网络替换为优化的MobileNetV3网络,减少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引入渐进特征金字塔(asymptotic feature pyramid network,AFPN),用于增加多尺度信息的交互,增强对细小裂缝的识别能力;接着,引入多深度卷积头转置注意力(multi-depthwise Conv head transposed attention,MDTA)进行全局特征的提取,提升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采用Focal Loss和Dice Loss组合相加作为损失函数,以解决数据集类别占比不平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SPNet网络对电成像测井裂缝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与PSPNet网络相比,mIoU(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提升了3.17%,mPA(mean pixel accuracy)提升了6.38%。此外,研究成果的参数量、计算量、权重分别比原模型减少94.3%、95.7%和93.8%。同时,开发了基于CIFLog的裂缝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对电成像测井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Net 裂缝识别 电成像测井图像 MobileNetV3 AF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的电成像测井资料缝洞识别与参数评价研究
14
作者 丁娱娇 金凤鸣 +3 位作者 沈金松 孙帅 啜晓亚 李新耀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电导率图像数据,用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从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提取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结合密度聚类算法与改进的Hough变换和正弦函数拟合,实现了裂缝和溶蚀孔洞的识别和缝洞孔隙度的定量评价。文中首... 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电导率图像数据,用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从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提取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结合密度聚类算法与改进的Hough变换和正弦函数拟合,实现了裂缝和溶蚀孔洞的识别和缝洞孔隙度的定量评价。文中首先用图像处理中的快速行进(Fast Marching Method,FMM)对电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的空白带进行了插值、畸变区域修复与噪声压制,使之更完整地反映井壁裂缝与溶蚀孔洞的分布;其次,引入图像处理中的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从电导率图像识别与标注和缝洞对应的电导率异常;再次,分析了如何优化密度聚类融合算法参数,将断续分布及不完整的缝洞组合成正确的缝洞分布,举例说明了不同参数的应用效果;还有,基于改进的Hough变换和正弦函数拟合方法对识别的裂缝与溶蚀孔洞进行拟合,提取裂缝参数,用图像矩和椭圆函数拟合提取溶蚀孔洞参数,并画出裂缝的倾向与倾角分布图。最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际测量的电导率成像数据验证了文中算法对自动提取缝洞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路径形态算法 电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 裂缝与溶蚀孔洞 HOUGH变换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算法的并行实现及其在测井电成像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乔娜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1期104-109,共6页
为解决形态分量分析算法(MCA)中Curvelet正反变换的大运算量造成MCA算法时效性较低的问题,在分析Curvelet正反变换算法原理及目前流行的并行架构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兼容性最强的OpenMP架构,针对基于USFFT的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算法,... 为解决形态分量分析算法(MCA)中Curvelet正反变换的大运算量造成MCA算法时效性较低的问题,在分析Curvelet正反变换算法原理及目前流行的并行架构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兼容性最强的OpenMP架构,针对基于USFFT的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算法,将四象限的串行运算,改进为多线程并行运算。在主频2.5 GHz,四核Intel酷睿处理器上,进行了20幅不同尺寸图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并行MCA算法在运算结果与串行MCA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运算速度较串行MCA平均提升了3.85倍。Curvelet算法的并行化,提升了MCA的运算效率,使其满足现场测井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充填处理的时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形态分量分析 CURVELET变换 OPEN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空白带奇异谱插值和缝洞孔隙度分离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振苓 沈金松 +4 位作者 李思 罗安银 李拥军 王磊 郭森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针对微电导率扫描成像测井得到的电导率图像的4个空白带,研究了图像数据空白带自适应填充的奇异谱分析插值方法,继而采用多尺度形态学滤波方法提取基质孔、裂缝和溶蚀孔洞孔隙度,更好地适应了缝洞性储层的强非均质和随机缝洞孔隙分布。... 针对微电导率扫描成像测井得到的电导率图像的4个空白带,研究了图像数据空白带自适应填充的奇异谱分析插值方法,继而采用多尺度形态学滤波方法提取基质孔、裂缝和溶蚀孔洞孔隙度,更好地适应了缝洞性储层的强非均质和随机缝洞孔隙分布。利用二维电导率数据的奇异谱分析实现了成像测井电导率数据的空白带自适应填充,重建了完整的井壁电导率图像;基于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对电导率数据进行噪声压制和基质孔与缝洞孔隙的分离,得到了3类孔隙度分布。将所研究的方法应用于某油田区块的3口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 奇异谱分解 空白带插值 形态学滤波 基质与缝洞孔隙度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情况下全井周电成像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翔 张猛 +3 位作者 肖小玲 罗利 杨玉卿 崔维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图像修复的目的是得到全井周电成像图像。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图像修复方法考虑了处理窗长内整幅图像的统计信息,用这种方法修复均匀性较好的地层测井图像时,图像修复效果较好,但在修复空白区域较大、非均匀... 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图像修复的目的是得到全井周电成像图像。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图像修复方法考虑了处理窗长内整幅图像的统计信息,用这种方法修复均匀性较好的地层测井图像时,图像修复效果较好,但在修复空白区域较大、非均匀性比较严重的复杂地层测井图像时,修复结果出现异常。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与插值相结合的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修复方法——一种混合图像修复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插值方法速度快的特点,初步快速修复电成像测井空白区域的图像,在空白区域利用其初步修复结果,在滤波域进行匹配,寻找模式匹配块,在非均匀性比较严重的空白区域利用初步修复结果,减少了该区域模式匹配的不确定性,比较容易寻找正确的模式,降低了出现异常模式的概率,使修复结果可靠。实测电成像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空白宽度较大、非均匀性较严重的复杂地层图像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多点地质统计学 图像修复 非均匀性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G的矢量图在测井行业的应用
18
作者 梁国武 《科技资讯》 2012年第36期97-98,共2页
SVG是基于XML语言、面向网络应用、采用文本描述的二维矢量图形图像标准格式。本文介绍了SVG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SVG技术的测井成果图像实现方案。测试证实,该技术优于传统技术,扩展了SVG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测井数据提供了... SVG是基于XML语言、面向网络应用、采用文本描述的二维矢量图形图像标准格式。本文介绍了SVG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SVG技术的测井成果图像实现方案。测试证实,该技术优于传统技术,扩展了SVG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测井数据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图形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G XML 矢量图 测井图像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态分量分析算法研究电成像测井空白条带填充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邢强 张晋言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分析了目前常用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Filtersim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以边缘图像点邻域内的线性结构强度参数为填充顺序约束,取代Filtersim中的序贯模拟,有效保持了图像中的结构信息。探讨了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 分析了目前常用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Filtersim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以边缘图像点邻域内的线性结构强度参数为填充顺序约束,取代Filtersim中的序贯模拟,有效保持了图像中的结构信息。探讨了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形态分量分析(MCA)方法原理,通过比较分析Filtersim和MCA这2种方法的填充效果,认为MCA方法分别对图像结构信息和纹理信息进行分解和重构,填充效果比Filtersim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空白条带填充 多点地质统计学 形态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插值法的全井周电成像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湃 《中国锰业》 2018年第6期182-186,共5页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带。探讨了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修复后的图像易出现台阶现象的原因。针对此原因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型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图像修复技术。该方...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带。探讨了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修复后的图像易出现台阶现象的原因。针对此原因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型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图像修复技术。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插值方法速度快的特点,又通过迭代插值较好的消除了台阶现象;并考虑到电测井图中地质体大多具有横向展布的特征,在对空白带插值过程中同时加上横向上的均值平滑方法,使得修复后的图像更具有视觉一致性。对比改进前后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认为改进后的迭代型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修复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后续成像图像的处理以及地质现象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图像 图像修复 反距离加权插值 台阶现象 迭代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