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1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1
作者 付裕 石晓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4,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及Tobit模型,深入探讨了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我国省域人工智能和流... 本文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及Tobit模型,深入探讨了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我国省域人工智能和流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且不同省域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支撑及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流通产业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化视角
2
作者 佟丹丹 杨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增强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增强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仅在一般行政等级及内陆城市中表现显著。现阶段,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活力不足,提升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既要持续推进“宽带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又要关注政策工具的差异化效果和注重培育高质量数据要素市场,以期有序稳妥推进流通产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流通产业创新能力 数据要素市场化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贾东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4,共5页
提高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十四五”规划所提及的19个城市群数据,综合测度我国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 提高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十四五”规划所提及的19个城市群数据,综合测度我国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态势。从影响因素来看,城镇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助于提升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但影响程度在不同分位点上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应从推进城市群流通产业一体化进程、加速推动城市群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等方向重点发力,全面提升城市群流通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流通产业竞争力 城镇化建设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汪丽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2,共4页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通过细分维度检验和相关稳健性分析后依然成立;其...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通过细分维度检验和相关稳健性分析后依然成立;其次,从调节效应来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在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驱动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效应;再次,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数字金融对东部及中部地区流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相对显著,对西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尚未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流通产业链韧性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赵岩 董耀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76,共4页
本文选取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查阅相关文献,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优化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 本文选取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查阅相关文献,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优化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中,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东、中部区域的流通产业就业结构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在西部和东北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两者间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流通产业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初洛申 符建华 《商业经济》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强化流通产业链抗风险的韧性,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行具有深远意义。基于2013—2022年中国省际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技术对流通产业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增强流通产业链韧性...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强化流通产业链抗风险的韧性,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行具有深远意义。基于2013—2022年中国省际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技术对流通产业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增强流通产业链韧性,此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影响程度明显增长,显示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研究结论为数字技术发展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效应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未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流通产业链韧性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资本溢出、深度贸易开放与流通产业创新
7
作者 吴新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本文选取2003-2022年我国3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考察样本,采用非线性多元模型深入分析知识资本溢出对流通产业创新的影响,考察了深度贸易开放的时空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溢出与流通产业创新之间除正向线性关系外,还具有处于... 本文选取2003-2022年我国3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考察样本,采用非线性多元模型深入分析知识资本溢出对流通产业创新的影响,考察了深度贸易开放的时空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溢出与流通产业创新之间除正向线性关系外,还具有处于“U”型左侧的非线性影响,知识资本的外溢会为流通产业创新提供持续递增的叠加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知识资本外溢通过提升交易频次提高要素配置使用效率,显著降低流通产业时间成本;知识资本外溢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流通产业的规模化经济效益,强化区域流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资本溢出 流通产业创新 深度贸易开放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8
作者 王冠楠 马梦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3,共4页
流通产业集聚通过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激发创新合作等,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起到积极地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在其... 流通产业集聚通过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激发创新合作等,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起到积极地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指出,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将由西向东逐步递增;从直接影响上看,流通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存在长期影响;从间接影响上看,流通产业集聚能够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化推动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指出,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向流通产业集聚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并在2017年后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背景 流通产业集聚 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要素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9
作者 孙中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3,共5页
本文基于2002-2021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市场容量和市场效率两个维度的市场规模变化指标,建立全面FGLS模型探索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 本文基于2002-2021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市场容量和市场效率两个维度的市场规模变化指标,建立全面FGLS模型探索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影响。与市场效率相比,市场容量对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水平的影响程度更高。在市场规模变化推动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治理体系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此外,对于市场通达性不同的地区,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性,具体而言,在高市场通达性地区,市场规模变化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程度比在低市场通达性地区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结构优化 市场规模 技术创新 治理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上创利 邓龙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8,共5页
本文从流通产业集聚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有... 本文从流通产业集聚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相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产业集聚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更大;数字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流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居民消费升级 数字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明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5-188,共4页
本文基于2010-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覆盖区4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评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二者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 本文基于2010-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覆盖区4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评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二者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存在阶段性趋势,在2010-2018年呈M型上下波动,在2019-2022年呈稳步上升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政府支持和信息化水平均有效促进协同发展水平,且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出后对协同发展水平的促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协同发展水平存在边际递减的非线性影响,政府支持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金融发展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信息化水平仅存在线性影响。最后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府干预和强化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跨境电商 商贸流通产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优化升级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新晓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优化流通产业结构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先决条件,但现有研究中流通产业优化升级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量化分析较为匮乏。本文引入已有研究中构建的泰尔指数和资本密集度衡量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同时采用Hoover地方专... 优化流通产业结构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先决条件,但现有研究中流通产业优化升级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量化分析较为匮乏。本文引入已有研究中构建的泰尔指数和资本密集度衡量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同时采用Hoover地方专业化和相对方差指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发展指标,采用2008-2021年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全国统一大市场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智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诣遂 滕静涛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智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新时期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背景,最后论述了基于数智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包括以行业需求为坐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智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新时期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背景,最后论述了基于数智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包括以行业需求为坐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标准为指南,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优势互补为原则,校企合作共同打造混编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 人才培养 数智化 商贸流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振军 张思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17,共4页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和支撑载体,对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跨期DID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具有积极促进作...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和支撑载体,对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跨期DID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释放市场潜能、提高市场可达性两种机制实现;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而薪酬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提升。据此建议:持续巩固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发挥中欧班列在市场潜能激发和市场可达性优势塑造方面的优势力量,打造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利好环境,以期充分释放中欧班列开通政策效应,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布局更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影响机制 跨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支慧 董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2-175,共4页
系统评价流通产业竞争力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流通产业实力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建立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竞争力... 系统评价流通产业竞争力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流通产业实力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建立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竞争力、营商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流通管理竞争力、供求水平竞争力5个维度构成;河南省整体处于“竞争力高”等级,但其流通管理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云模型经验证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据此,建议保障流通产业高品质供给、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协同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期推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云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6
作者 徐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2-95,共4页
本文以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为关键指标,建立了耦合协调模型,立足于时空维度,详细阐述了系统协调与演变的特点。研究结果证明:中国流通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呈现出耦合协调发展状态,集中表现为“对抗—磨合—协调”的关系演变特点,主要... 本文以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为关键指标,建立了耦合协调模型,立足于时空维度,详细阐述了系统协调与演变的特点。研究结果证明:中国流通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呈现出耦合协调发展状态,集中表现为“对抗—磨合—协调”的关系演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在发展过程中无法保持同步,各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东部领先,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速乡村地区流通产业升级进程,拓宽商贸流通渠道,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充分释放乡村振兴的潜力与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流通产业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7
作者 徐景一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现代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与基础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载体与作用结构。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成逻辑,根植于颠覆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形成现代流通产业的新质态生产要素;新质态生产要素的组合创新,... 现代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与基础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载体与作用结构。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成逻辑,根植于颠覆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形成现代流通产业的新质态生产要素;新质态生产要素的组合创新,催生现代流通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业态新模式的具体应用,推动现代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在于:关键要素投入不足,制约新质态生产要素的有效转化;新质态生产要素转化不足,制约流通领域新模式的实效发挥;流通新业态新模式的应用不足,制约现代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加大数智化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新质态生产要素融合转化;推动新质态生产要素融合转化,释放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动能;推进生产流通一体化新模式广泛应用,才能实现现代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流通产业 数字技术 生产流通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
18
作者 李燕凌 马紫婷 韩佩松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2-175,共4页
本文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环境约束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而且其具有空间依赖性;随着环境约束的加强,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 本文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环境约束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而且其具有空间依赖性;随着环境约束的加强,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增强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地区门槛差异,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的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具有两个门槛,而在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则具有单个门槛。在环境约束条件下,需要加快流通产业集聚化的步伐,确保产业要素在区域之间自由流通,以实现区域绿色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色创新效率 流通产业集聚 环境约束 空间动态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
19
作者 海力且木·斯依提 布阿力·拜克尔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城乡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得以迅速扩张。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城乡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得以迅速扩张。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以及流通产业集聚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存在差异性;城乡融合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表现出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在城乡融合发展与居民消费扩张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强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流通产业集聚并推动居民消费扩张提供指导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流通产业集聚 居民消费扩张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罗志军 《时代经贸》 2024年第11期53-55,共3页
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流通产业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探究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VAR模型来分析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同时,二者还具有相互促进的价值... 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流通产业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探究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VAR模型来分析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同时,二者还具有相互促进的价值链关系。研究验证了流通产业的出现,加快了中国市场经济以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大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转变,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世界前列。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重视流通产业成长与发展,把握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规律,时刻关注流通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增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