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全人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调研
1
作者 许慧妍 《城市观察》 2014年第3期56-64,共9页
流浪儿童"全人教育"指的是根据流浪儿童的生理需求、心理特征、过往经验、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等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流浪儿童自尊自爱的意识,提升其家庭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其... 流浪儿童"全人教育"指的是根据流浪儿童的生理需求、心理特征、过往经验、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等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流浪儿童自尊自爱的意识,提升其家庭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文化和生活技能,锻炼其回归社会的能力,以将流浪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全人"(合格公民)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全人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8,共6页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应该以利于其回归家庭和社会为导向。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分类分层教育,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分类分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温馨社会 共享快乐年华——对流浪儿童保护教育工作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茂军 程庆水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近年来,流浪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生存状况及对社会的影响已成为青少年保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关注流浪儿童,维护其合法权益,使之回归温馨社会,共享快乐年华,应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和优先解决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流浪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生存状况及对社会的影响已成为青少年保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关注流浪儿童,维护其合法权益,使之回归温馨社会,共享快乐年华,应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和优先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然而,流浪儿童保护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因此要强化立法预防机制,通过立法明确其监护人及其各职能部门的法律责任,建立资金保障体系,搞好综合治理,确保流浪儿童保护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保护教育 法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流浪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3
4
作者 沈跃东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我国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问题,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社会实践都存在缺位。保障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是解决流浪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国家是保障流浪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最终责任者。履行这一国家义务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立法、监... 我国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问题,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社会实践都存在缺位。保障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是解决流浪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国家是保障流浪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最终责任者。履行这一国家义务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立法、监督和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受义务教育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已建成130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5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5年第4期64-64,共1页
截至2003年底,民政部累计投入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2000多万元,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上亿元,建成了130个专门为流浪儿童提供紧急庇护的救助保护中心。
关键词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2003年 彩票公益金 资金投入 民政部 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力度明年底地级市要建儿童保护中心
6
《法制与经济》 2006年第07S期7-7,共1页
据法制日报石家庄7月2日消息.记者从6月30日结束的河北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上获悉.河北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流浪儿童、闲散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凸显等5大新特点。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保护.2007年底前,河北... 据法制日报石家庄7月2日消息.记者从6月30日结束的河北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上获悉.河北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流浪儿童、闲散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凸显等5大新特点。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保护.2007年底前,河北全省11个地级市均将建成一所未成年人保护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流浪儿童 河北省 地级市 儿童保护 青少年违法犯罪 力度 工作会议 教育保护 保护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共7页
流浪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未保中心的教育职能应该定位为受助儿童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实施者。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要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并重,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是必要的,但需要将这些服务延伸... 流浪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未保中心的教育职能应该定位为受助儿童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实施者。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要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并重,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是必要的,但需要将这些服务延伸到其家庭、社区和学校。要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开展工作,个案工作要避免急功近利,小组工作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而心理评估的重点应该是长期滞留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救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 被引量:9
8
作者 赵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流浪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流浪儿童自身特殊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需要中心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并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为流浪儿童最终回归家... 流浪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流浪儿童自身特殊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需要中心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并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为流浪儿童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干预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教育之行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名为“分类分层素质拓展教育”的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模式,即按照长期滞留和短期滞留对流浪儿童实施分类教育,按照文化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素质拓展而不仅仅是文化课教育上。这套模式在实践中... 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名为“分类分层素质拓展教育”的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模式,即按照长期滞留和短期滞留对流浪儿童实施分类教育,按照文化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素质拓展而不仅仅是文化课教育上。这套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经过反思我们认为,分类分层教育是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一种可行的模式,普通中小学教育不能代替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引入志愿服务是解决流浪儿童教育师资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分类教育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教育问题: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3,共7页
流浪儿童教育是中国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浪儿童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流浪儿童教育还面临着制度缺失、资源短缺、内容失衡等问题,需要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提高流浪儿童救... 流浪儿童教育是中国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浪儿童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流浪儿童教育还面临着制度缺失、资源短缺、内容失衡等问题,需要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提高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社会能力。坚持导向性与发展性并重,以分类教育为原则,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流浪儿童接受规范的义务教育,力争从整体上提高中国流浪儿童群体的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教育问题 救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福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6,共7页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实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别考虑流浪儿童自己的生存实际与主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 福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妇运》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流浪儿童保护机制 中国 社会救助 家庭教育 儿童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中心对七个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近八成家长不知道儿童权利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咏梅 欧阳美娴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5Z期40-42,共3页
生存权,儿童是人,是一个生命体,享有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发展权,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享有发展的权利,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等全面发展的条件。受保护权,儿童是弱小的、不成熟的人,享有受保护的权利,有权不受歧视、虐待... 生存权,儿童是人,是一个生命体,享有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发展权,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享有发展的权利,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等全面发展的条件。受保护权,儿童是弱小的、不成熟的人,享有受保护的权利,有权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参与权,儿童是独立的人,享有参与的权利,有权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发展其表达和处事能力。"3/4的家长从来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权利 家庭教育 中国儿童中心 城市小学生 不知道 保护 社会生活 思想状态 成长需要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社会工作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云波 陈涛 林晓辉 《社会工作》 2010年第23期12-14,共3页
近年来,流浪未成年人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全国大部分省市改变了将流浪儿童与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统一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社会工作实践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 流浪未成年人 合法权益 统一管理 流浪儿童 部分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学校”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模式探索项目2014年度工作报告
15
作者 王兰 霍雨佳 崔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一、项目背景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是中国儿童中心持续7年(2008年至今)得到中直财政支持、在全国推广和开展的教育实践和研究项目。项目始终贯彻以生态教育为载体,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项目还从校外教师成... 一、项目背景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是中国儿童中心持续7年(2008年至今)得到中直财政支持、在全国推广和开展的教育实践和研究项目。项目始终贯彻以生态教育为载体,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项目还从校外教师成长、校外教育的活动模式探索和政策倡导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项目 项目总目标 生态道德教育 中国儿童中心 道德教育模式 活动模式 生态教育 校外教育 保护实践 教育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调查:儿童性安全保护状况需家长警惕 被引量:4
16
《少年儿童研究》 2013年第9期6-6,共1页
《新京报》曾联合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发起“全国儿童性安全知识教育状况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儿童性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情况。调查显示,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教育仍有很大缺失,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
关键词 新闻调查 儿童 安全保护 家长 安全知识教育 心理咨询中心 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家 流浪儿童的渴望
17
作者 张玉伶 王思海 +1 位作者 赵华 云日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06年第2期33-36,共4页
新年过后,随着农民工回城的潮流,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地下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又不合适宜地出现了一些流浪儿童。他们本该与其他儿童一样,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坐在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家庭的温暖。但是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生活... 新年过后,随着农民工回城的潮流,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地下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又不合适宜地出现了一些流浪儿童。他们本该与其他儿童一样,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坐在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家庭的温暖。但是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生活的贫穷等原因,使得本该属于他们的瑰丽童年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灰暗。他们露宿街头、沿街乞讨、居无定所……这就是流浪儿童每天可能面对的生活。离开了家庭、父母,流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渴望家的温暖却不敢回家、无家可归,一些孩子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育程度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以上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岁至12岁的占23%,13岁至15岁的占63%,16岁至18岁的占4%。这么多的流浪儿童,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如果不保护今天的流浪儿童,就可能为明天的社会稳定付出代价。也就是说,流浪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它。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是主要力量,但是很显然仅凭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保护救助流浪儿童,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温暖的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医疗救治 收容遣送 救助管理 教育管理 基本生活 各级党委 儿童生存 保护工作 状调查 强制性 关爱性 东三省 转变 政府 四川 河南 分流 调研 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责任家长”模式 重建流浪儿童成长路径——天津儿保中心首推“责任家长”保护教育新模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桂荣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流浪儿童是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对他们的救助、保护和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性教育事业。如不尽快帮助流浪儿童重建人格和成长路径,他们极有可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犯罪后备军。因此,为有效维护流... 流浪儿童是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对他们的救助、保护和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性教育事业。如不尽快帮助流浪儿童重建人格和成长路径,他们极有可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犯罪后备军。因此,为有效维护流浪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正常发展的生活道路,早日回归主流社会,2002年10月18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天津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建成启用,一些遭遇困难,无家可归,在外流浪的孩子在天津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儿童保护 教育事业 成长路径 天津市 模式重建 家长 责任
原文传递
扶苗助长——以开展“类学校”式职业教育为救助重心的广东省流浪儿童保护中心
19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6年第8期I0011-I0011,共1页
“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广东省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在开展流浪儿童“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培训安置,使流浪少儿真正掌握了谋生技能,能够自食其力,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儿找到了生存出路。
关键词 儿童保护 职业教育 广东省 学校 重心 救助管理 流浪儿童 少儿
原文传递
不仅仅是慈善事业——从石家庄市建立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说起
20
作者 储瑞耕 《人权》 2003年第3期34-34,共1页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度,慈善事业都是高尚的事业。在千百年中华传统文明中,向来都推崇“与人为善”,“慈悲为怀”,推崇“人在难处帮一把,胜于远山烧高香”,推崇“老吾老及乎人之老,幼吾幼及乎人之幼”。 石家庄市近年为解决流浪少年儿...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度,慈善事业都是高尚的事业。在千百年中华传统文明中,向来都推崇“与人为善”,“慈悲为怀”,推崇“人在难处帮一把,胜于远山烧高香”,推崇“老吾老及乎人之老,幼吾幼及乎人之幼”。 石家庄市近年为解决流浪少年儿童问题办了一系列的实事:2002年3月,市委、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少保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 流浪儿童 慈善事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