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研究
1
作者 郑南翔 段文杰 +3 位作者 张翔 廖周运 吴桐 赵礼澳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207-214,共8页
对比研究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在不同温度、掺量下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按照1.6的粉胶比分别制备纤维掺量为0%、1.3%、2.6%、3.9%、5.2%的纤维沥青胶浆。通过锥入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系统地分析了纤维沥... 对比研究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在不同温度、掺量下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按照1.6的粉胶比分别制备纤维掺量为0%、1.3%、2.6%、3.9%、5.2%的纤维沥青胶浆。通过锥入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系统地分析了纤维沥青胶浆的锥入度、抗剪强度、复数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劲度模量和劲度变化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均能在沥青胶浆中形成有效的三维网状结构,显著地提升了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沥青与纤维表面形成的界面粘结层不仅优化了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同时也增强了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应力消散能力,从而大幅增强了沥青胶浆在低温条件下的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镁石纤维 木质素纤维 沥青胶浆 高低温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老化沥青分子构成变化及其与流变性能和化学组成的构效关系
2
作者 席晗 孔令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0,共9页
为研究沥青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构成在紫外老化作用下的变化及其对流变性能与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工程中常用的四种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试验,探究了沥青紫外老化前后分子量、分子相对质量分布等分子量指标的变... 为研究沥青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构成在紫外老化作用下的变化及其对流变性能与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工程中常用的四种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试验,探究了沥青紫外老化前后分子量、分子相对质量分布等分子量指标的变化以及氢谱图、碳谱图、氢原子含量、分子结构参数等分子结构指标的变化,并在流变性能试验基础上,采用关联分析法对沥青流变性能进行分子构成分析,从分子层面解释紫外老化作用下沥青流变性能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紫外老化使沥青内部分子发生团聚现象,小分子不断减少并聚集成大分子,分子量分布边界逐渐变窄。由氢原子和分子结构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知,紫外老化后沥青中芳香环上烷基取代基增加,导致芳香环体积增大、沥青内部分子稳定性增强,宏观层面表现为沥青的流变性能下降。通过沥青流变性能和化学组成确定沥青的宏微观评价指标,并在采用关联法分析后发现,沥青流变性能受芳香环缩合度参数、芳香环周边氢取代率、数均分子量、芳香碳率、烷基和环烷支链、芳香结构的影响最大,且可对其进行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紫外老化 分子量 分子结构 流变性能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沥青流变性能及固化特性研究
3
作者 宋建军 吴少鹏 +3 位作者 卓武极 宋昱 谢君 肖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文中研究不同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环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固化特性及施工容留时间.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和布氏黏度仪对环氧沥青的高温、低温流变性能及布氏黏度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 文中研究不同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环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固化特性及施工容留时间.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和布氏黏度仪对环氧沥青的高温、低温流变性能及布氏黏度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了不同固化条件下环氧沥青中环氧基团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120℃下保温2 h的环氧沥青初始复合剪切模量为52.1 kPa,比25℃条件下高289%,并且其环氧基团转化率达到40.7%,比25℃条件下高32.7%.温度的升高会显著促进环氧沥青的固化,并加速其黏度发展.不过,即便在140℃下,环氧沥青黏度发展到2 Pa·s的时间不低于2 h,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流变性能 固化特性 施工容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磷渣粉和硅灰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正虎 吕乐乐 +3 位作者 杨顺由 白银 梁滔 和振海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2期134-137,143,共5页
研究了单掺黄磷渣粉、复掺黄磷渣粉和硅灰对水泥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磷渣粉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流动度增大,黏度和屈服应力降低,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现象。掺入硅灰减小了浆体的流动度,提高了屈服应力和黏度;随着硅灰掺量... 研究了单掺黄磷渣粉、复掺黄磷渣粉和硅灰对水泥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磷渣粉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流动度增大,黏度和屈服应力降低,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现象。掺入硅灰减小了浆体的流动度,提高了屈服应力和黏度;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复掺黄磷渣粉和硅灰浆体由剪切变稀向剪切变稠转变。黄磷渣粉和硅灰对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变性能的作用效果相反,硅灰对浆体的作用效果高于黄磷渣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渣粉 流变性能 流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高寒区增塑沥青流变性能及改性机理研究
5
作者 刘颖 黄维蓉 +1 位作者 唐喜 任海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评估增塑改性沥青在南疆高寒地区道路的适用性,用该地区常用的克拉玛依90#A级沥青、自制增塑剂以及稳定剂制备了增塑改性沥青,借助布氏旋转黏度实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及低温弯曲蠕变劲度实验探究了改性沥青在施工期的黏温特性以及服... 为评估增塑改性沥青在南疆高寒地区道路的适用性,用该地区常用的克拉玛依90#A级沥青、自制增塑剂以及稳定剂制备了增塑改性沥青,借助布氏旋转黏度实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及低温弯曲蠕变劲度实验探究了改性沥青在施工期的黏温特性以及服役期的流变性能,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实验和沥青四组分分离实验,从微细观物化特性层面揭示了增塑剂对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的掺入降低了沥青的布氏黏度及复数剪切模量,增塑剂掺量为1%~2%时,对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影响较小;增塑剂显著提升了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Burgers模型中黏性流变系数相较于弹性模量最大提升3个数量级;增塑剂的掺入调节了沥青中大分子基团的尺寸和比例,削弱了分子聚合物间的作用力,降低了沥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该研究成果可为增塑改性沥青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也可作为教学案例应用于道路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实验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高寒地区 增塑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sobit 温拌剂对 SBS 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郭乐乐 杨洋 《河南建材》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章主要对不同Sasobit温拌剂掺量下的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温拌剂后,Sasobit/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模量x显著提升,且与温拌剂掺量呈正相关关系;所有沥青的相位角与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温拌剂后,相... 文章主要对不同Sasobit温拌剂掺量下的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温拌剂后,Sasobit/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模量x显著提升,且与温拌剂掺量呈正相关关系;所有沥青的相位角与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温拌剂后,相位角的住区线平台区随着温拌剂掺量的增加变得更加明显;Sasobit/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相位角低于SBS改性沥青且与温拌剂的掺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Sasobit温拌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纳米CaCO_(3)流体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分析
7
作者 李韩飞 赵旭波 +6 位作者 朱广凯 张俊 李晓亮 白星星 童张法 廖丹葵 李立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为了解决纳米碳酸钙(CaCO_(3))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团聚的问题,改善其与聚合物材料共混的相容性,通过共价接枝的方法将长链有机物聚醚-硅烷(KHM)接枝到纳米CaCO_(3)表面,制备出新型的稳定无溶剂纳米流体(CaCO_(3)-KHM),并考察其流... 为了解决纳米碳酸钙(CaCO_(3))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团聚的问题,改善其与聚合物材料共混的相容性,通过共价接枝的方法将长链有机物聚醚-硅烷(KHM)接枝到纳米CaCO_(3)表面,制备出新型的稳定无溶剂纳米流体(CaCO_(3)-KHM),并考察其流变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aCO_(3)-KHM中的CaCO_(3)呈立方形,有机层均匀包覆在CaCO_(3)表面形成核壳结构,有机层厚度为4 nm左右;有机含量超过70%后,CaCO_(3)-KHM显示出类似液体的性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CaCO_(3)-KH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6℃,熔融温度为10℃。热分析发现该类流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在260℃以上。乳液状无溶剂纳米CaCO_(3)流体能够实现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材料的“液-液”混合,对热固性树脂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纳米类流体 流变性 聚醚胺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料流变性能的时变特性与屈服应力演化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建祥 赵唯坚 +2 位作者 孙博超 江天任 王清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0,共14页
为研究灌浆料流变性能的时变特性,厘清流变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机理,通过流变试验研究灌浆料的流变模型和流变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灌浆料的冷冻扫描电镜微观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屈服应力的时变机理,并建立考虑... 为研究灌浆料流变性能的时变特性,厘清流变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机理,通过流变试验研究灌浆料的流变模型和流变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灌浆料的冷冻扫描电镜微观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屈服应力的时变机理,并建立考虑絮凝效应、水化反应和骨料颗粒-水泥浆体相互作用三者共同影响的新屈服应力演化模型。结果表明:灌浆料的流变模型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屈服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水化产物在网状絮凝结构上不断堆积,网状絮凝结构逐渐变大,这不仅增强了水泥浆体的抗剪切能力,也导致浆体表现更高的黏度,使得骨料颗粒-水泥浆体的相互作用力增大。因此,灌浆料的屈服应力增大。提出的新屈服应力演化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含骨料颗粒水泥基材料的屈服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灌浆料的流动扩散研究和深入理解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时变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流变性能 屈服应力 水化产物 网状絮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再生SBS沥青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松涛 杨硕 +2 位作者 范涛 丁沙 彭幸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新型温拌再生剂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MC)对老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和再生机理。【方法】首先,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然后,采用SMC... 【目的】探究新型温拌再生剂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MC)对老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和再生机理。【方法】首先,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然后,采用SMC再生剂对不同老化程度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接着,对再生后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以评价其流变性能。最后,开展红外光谱试验以揭示其作用机理,进行电镜扫描试验以验证SMC再生剂的再生效果。【结果】SMC再生剂会降低老化SBS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降低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恢复率,同时会使老化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得到极大提升。SMC再生剂未与SBS改性沥青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仅为物理共混。同时,SMC再生剂能够弥补沥青因老化产生的裂缝。【结论】SMC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为沥青的再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剂SMC SBS改性沥青 不同老化程度 流变性能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写成型用碳化硅浆料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小锋 陈洪钧 +3 位作者 周红莉 彭超群 王日初 曾婧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碳化硅(SiC)凭借高强度、轻质性以及耐高温性能等优势已成为时下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传统的制备方法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制造相对复杂结构的陶瓷。本文利用直写成型方法制备三维复杂结构的SiC陶瓷,研究分散剂含量、pH值、... 碳化硅(SiC)凭借高强度、轻质性以及耐高温性能等优势已成为时下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传统的制备方法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制造相对复杂结构的陶瓷。本文利用直写成型方法制备三维复杂结构的SiC陶瓷,研究分散剂含量、pH值、固相体积分数和增稠剂等因素对SiC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可打印的SiC浆料并直写成型,获得SiC的三维点阵结构。结果表明:调节分散剂含量能使浆料黏度获得最低值;pH值影响分散剂的解离度进而改变浆料的黏度;固相体积分数越高,打印结构完整性越好;添加甲基纤维素(MC)可增加浆料的黏度和剪切弹性模量,使其可打印。优化的SiC浆料配方为:分散剂聚丙烯酸(PAA)质量分数为0.01%,固相体积分数为63%和MC质量分数为0.04%,pH>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直写成型 流变性能 添加剂 固相体积分数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和改性糊料的流变性能研究及应用测试
11
作者 张奇鹏 刘晓云 +3 位作者 王娇 唐华良 祝良荣 姚国伟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64-66,68,共4页
文章研究了印花过程中使用的海藻酸钠和改性糊料各自的流变性能,并分别探究了糊料黏度和湿度对其印花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糊料由于分子间较多的阴离子和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增稠效果比较显著。随着剪切速率变化,其表观黏度具... 文章研究了印花过程中使用的海藻酸钠和改性糊料各自的流变性能,并分别探究了糊料黏度和湿度对其印花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糊料由于分子间较多的阴离子和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增稠效果比较显著。随着剪切速率变化,其表观黏度具有较大的变化,触变效应更加明显;同时,随着角频率增加,改性糊料的弹性和黏性行为相互转变更加明显;当蒸化湿度从70%增加到80%时,两种糊料的得色量增加,相同湿度下,改性糊料更容易透过网孔渗透到织物上,使印花得色量和颜色渗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改性糊料 流变性能 应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表处用水性树脂基改性乳化沥青流变性能
12
作者 李彦伟 王育聪 +2 位作者 冯雷 张丹 王朝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共10页
机场道面微表处技术养护品质依赖于其胶结材料性能,为明确水性树脂聚合物掺量对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制备了微表处用WER/WPU改性乳化沥青与WER/WPU/EVA改性乳化沥青,借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弯曲梁流... 机场道面微表处技术养护品质依赖于其胶结材料性能,为明确水性树脂聚合物掺量对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制备了微表处用WER/WPU改性乳化沥青与WER/WPU/EVA改性乳化沥青,借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探明了不同水性树脂聚合物掺量下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中温疲劳性能与低温蠕变特性,对比分析了WER/WPU改性乳化沥青与WER/WPU/EVA改性乳化沥青的流变性能,并与现有研究中改性乳化沥青的抗变形、抗开裂能力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掺加树脂聚合物后乳化沥青材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中温疲劳寿命以及低温柔韧性得到有效提升,提升幅度随水性树脂聚合物掺量增加而提高;WER/WPU/EVA-15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抗变形性能略优于WER/WPU-15改性乳化沥青,但其疲劳特性与低温抗裂性较WER/WPU-15改性乳化沥青略低。文中所研制的树脂基改性乳化沥青具有显著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微表处 树脂基改性乳化沥青 流变性能 疲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系阻燃改性聚酯的流变性能
13
作者 王大业 蒲新明 +1 位作者 郑兵 张顺花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探究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剂改性合成的阻燃聚酯的可纺性,分别用DSC、TG、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对阻燃改性聚酯进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聚酯的熔融温度、初始降解温度略微降低,残碳率提高,说明阻... 为探究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剂改性合成的阻燃聚酯的可纺性,分别用DSC、TG、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对阻燃改性聚酯进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聚酯的熔融温度、初始降解温度略微降低,残碳率提高,说明阻燃聚酯的加工温度可降低且成碳效果变好。阻燃聚酯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其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比普通聚酯,改性后的阻燃聚酯黏度更低,流动性更好;阻燃改性聚酯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其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反映了阻燃聚酯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变小。该研究结果可为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和参数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聚酯 热稳定性 熔融结晶性能 剪切流变性能 动态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油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再生效果研究
14
作者 程培峰 白月 +1 位作者 李艺铭 张展铭 《中外公路》 2024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玉米秸秆油作为生物油的一种,具有低碳可再生的优势,同时还有能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潜力。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油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究玉米秸秆油作为一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再生效果进行分析。在... 玉米秸秆油作为生物油的一种,具有低碳可再生的优势,同时还有能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潜力。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油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究玉米秸秆油作为一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再生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试验与凝胶渗透色谱试验,揭示玉米秸秆油再生剂的再生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油的加入,改变了老化沥青的组分比例,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沥青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老化沥青起到稀释及调和作用,从而恢复老化沥青的物理及流变性能,但恢复效果受玉米秸秆油掺量的影响;当玉米秸秆油掺量为20%时,其对老化沥青性能的再生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玉米秸秆油 再生沥青 流变性能 再生效果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剂结构对AlH_(3)推进剂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菅晓霞 谢五喜 +3 位作者 张亮亮 李雅津 安琦 张翔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4年第6期39-43,55,共6页
针对三氢化铝(AlH_(3))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问题,采用自制和市售的不同结构键合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并浇注制备了AlH_(3)基固体推进剂。对比了不同键合剂对推进剂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断面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聚多... 针对三氢化铝(AlH_(3))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问题,采用自制和市售的不同结构键合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并浇注制备了AlH_(3)基固体推进剂。对比了不同键合剂对推进剂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断面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聚多巴胺键合剂使推进剂浇注浆料的黏度增大,却提高了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从0.62 MPa提高到1.87 MPa,断裂伸长率从17.50%提高到18.56%;自制聚氨酯键合剂显著降低了推进剂浇注浆料的黏度,在20 s^(–1)的剪切速率下,黏度从0.68 Pa·s降到0.002 Pa·s,而推进剂的拉伸强度保持在0.45 MPa,断裂伸长率保持在4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氢化铝 键合剂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推进剂
原文传递
AlH_(3)含量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述虎 张怀龙 +5 位作者 庞爱民 郭翔 唐根 胡兰 王小英 周水平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解决用AlH_(3)替代Al粉导致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增加、流变性能恶化等问题,采用流变学测试方法研究了AlH_(3)含量对于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药浆粘度、动态模量、触变性、温度等。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的表观粘度与AlH_(3)... 为解决用AlH_(3)替代Al粉导致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增加、流变性能恶化等问题,采用流变学测试方法研究了AlH_(3)含量对于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药浆粘度、动态模量、触变性、温度等。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的表观粘度与AlH_(3)的含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AlH_(3)含量为16%推进剂药浆的剪切速率高于临界剪切速率后出现了“熔体破裂”现象;AlH_(3)的加入可以提高推进剂药浆的储能模量,增强其可逆弹性形变,改善其触变性;AlH_(3)含量越高,剪切速率指数与粘流活化能越小,推进剂药浆粘度对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越低;AlH_(3)含量8%时,药浆粘流活化能随AlH_(3)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AlH_(3)含量高于8%后,药浆粘流活化能基本不随AlH_(3)的含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_(3) 固体推进剂药浆 流变性能 动态模量 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APAO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流变性能和抗热氧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雨 王立军 +1 位作者 张峥玮 赵强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了避免或减少沥青病害出现,选取玄武岩纤维和APAO作为沥青的改性剂,成功制备了高低温流变性能以及抗热氧老化性能具佳的玄武岩纤维/APAO复合改性沥青。通过DSR以及BBR试验,研究APAO改性沥青和玄武岩纤维/APAO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 为了避免或减少沥青病害出现,选取玄武岩纤维和APAO作为沥青的改性剂,成功制备了高低温流变性能以及抗热氧老化性能具佳的玄武岩纤维/APAO复合改性沥青。通过DSR以及BBR试验,研究APAO改性沥青和玄武岩纤维/APAO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和抗热氧老化性能,并通过高低温连续分级温度,确定玄武岩纤维和APAO的最佳掺量;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老化机理。结果表明:APAO可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和抗热氧老化性能;但是APAO也明显损害了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而玄武岩纤维对于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和抗低温热氧老化性能改善作用明显。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推荐掺量为2%,APAO的最佳掺量推荐为2%,在此掺量下沥青各项性能良好,高低温流变性能和抗热氧老化性能兼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玄武岩纤维对于沥青是物理改性;APAO与沥青中的组分相结合,增强了沥青相关吸收峰强度;玄武岩纤维在沥青热氧老化过程中可以抑制羰基和亚砜基官能团的生成,抗热氧老化性能比APAO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APAO 复合改性 流变性能 抗热氧老化性能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固体推进剂流变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胜婷 庞维强 +2 位作者 南风强 邓重清 李文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30,I0001,共18页
针对推进剂药浆的流变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固体推进剂用增塑剂、含能固体填料、工艺助剂、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于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不同因素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对比了... 针对推进剂药浆的流变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固体推进剂用增塑剂、含能固体填料、工艺助剂、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于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不同因素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对比了不同固体填料和粒度级配对药浆流变特性的影响。指出适当加入增塑剂可有效改善药浆的流变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助剂、工艺参数可大大改善药浆流变特性;固体填料表面越接近球形、越规则,粒径分布范围越宽,推进剂药浆黏度越小;对固体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添加表面活性剂也有助于药浆流变性能的改善。提出了改善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技术途径以及后期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重点研究方向,以便更加全面研究药浆流变特性,设计出流变性能更好的固体推进剂药浆。附参考文献9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流变性能 增塑剂 黏度 屈服值 储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A组分调和沥青流变性能、粘附性自愈合性能研究
19
作者 何印章 熊坤 +2 位作者 张久鹏 李哲 李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7-64,共8页
现阶段,关于SARA组分对沥青性质和在沥青-集料界面破坏机制及界面粘附性自愈合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不足,而大批量提取沥青组分较难完成。因此,本研究采用Corbett法对基质沥青进行组分分离并制备了组分调和沥青,借助DSR频率扫描试验分析了S... 现阶段,关于SARA组分对沥青性质和在沥青-集料界面破坏机制及界面粘附性自愈合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不足,而大批量提取沥青组分较难完成。因此,本研究采用Corbett法对基质沥青进行组分分离并制备了组分调和沥青,借助DSR频率扫描试验分析了SARA组分对流变性能的影响,使用SHRP净吸附试验、拉拔试验研究了SARA组分对沥青粘附性自愈合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和线性相关性分析剖析了组分对其界面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和胶质含量的增加会增大界面的粘附强度,但对界面自愈合性能存在不利影响,其中沥青质影响作用强于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含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界面粘附强度,但其对界面自愈合有促进作用,其富含脂肪族支链小分子,可增强沥青的流动性,促进界面愈合,芳香分的影响高于饱和分。灰色关联和线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沥青界面粘附强度和单个组分的相关性低于双组分(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其界面粘附性自愈合性能和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含量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沥青 粘附性能 SARA组分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凝剂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凝结时间及流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仲小凡 王爱国 +4 位作者 于乐乐 刘开伟 张祖华 徐志杰 孙道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39,共9页
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制备能耗低、高强和耐久性好等特点,因其利废、节能、减碳而受到全球科技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但碱激发胶凝材料所用原材料来源广泛,品质波动较大,导致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变化差异较为明显,稳定性控制难度较高。... 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制备能耗低、高强和耐久性好等特点,因其利废、节能、减碳而受到全球科技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但碱激发胶凝材料所用原材料来源广泛,品质波动较大,导致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变化差异较为明显,稳定性控制难度较高。其中对凝结时间的调控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掺入缓凝剂是调控碱激发胶凝材料凝结时间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缓凝剂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凝结硬化及流变性能的影响,阐明了不同类型缓凝剂对碱激发胶凝材料的调凝机理(包覆、增黏和中和),并分析了其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突破碱激发胶凝材料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缓凝剂 凝结时间 流变性能 调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