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电活性生物膜性能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沛芳 张艺璇 +2 位作者 董跃 张语航 王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处理市政污水的效能,研究了新兴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电活性生物膜(EAB)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DBP质量浓度对EA... 为进一步探究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处理市政污水的效能,研究了新兴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电活性生物膜(EAB)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DBP质量浓度对EAB电化学活性、主要成分、微观形态、空间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质量浓度DBP(10 mg/L)条件下,BES的最高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分别为0.24 V和113.34 mW/m^(2);较低质量浓度DBP(1 mg/L)条件下,BES的最高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分别下降33.33%和31.47%,两者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生物膜中的蛋白和多糖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DBP会刺激β-多糖的分泌,并在激光共聚焦图像上表现出强烈的蓝色信号,而蛋白和α-多糖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对不同DBP质量浓度下的EAB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的结果显示,Petrimonas和Aquamicrobium菌是高质量浓度DBP条件下的优势菌群,而DBP会降低EAB的电化学活性,在对照组的EAB中,典型的电活性菌Rhodopseudomonas和Rhodococcus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活性生物膜 胞外聚合物 电化学性能 市政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生态媒滤网及活性生物膜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建平 鞠宝 《家电科技》 2003年第9期56-57,共2页
一种利用活性生物膜技术在空调器上防止霉菌滋生的新思路。
关键词 空调 活性生态媒滤网 活性生物膜 现代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对电活性生物膜性能潜在影响机制
3
作者 董跃 蒋奕颖 +1 位作者 隋明锐 彭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8-535,574,共9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对电活性生物膜(EABs)的毒性作用,在总结目前自然水体和废水处理系统中PAEs浓度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PAEs等毒害物质对生物膜的影响机制,指出PAEs对EABs性能的潜在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影响电活性微... 为了进一步了解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对电活性生物膜(EABs)的毒性作用,在总结目前自然水体和废水处理系统中PAEs浓度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PAEs等毒害物质对生物膜的影响机制,指出PAEs对EABs性能的潜在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影响电活性微生物的定殖、EABs的演替及EABs的功能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活性生物膜 邻苯二甲酸酯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活性生物膜生长过程中电荷与传质阻抗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侯俊先 刘中良 +1 位作者 李艳霞 周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3616-3622,共7页
电活性生物膜因为能直接向胞外产生电子,将生物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所以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在电活性生物膜内部,一方面存在着复杂的生物电化学过程,另一方面微生物及生物膜生长又涉及复杂的质量传递过程.本文针对电活性... 电活性生物膜因为能直接向胞外产生电子,将生物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所以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在电活性生物膜内部,一方面存在着复杂的生物电化学过程,另一方面微生物及生物膜生长又涉及复杂的质量传递过程.本文针对电活性生物膜不同生长阶段的质量传递损失和电荷传递损失展开研究,以期找到在不同时期内其产能的限制因素,这将对于电活性生物膜性能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80 h时,电荷传递阻抗占总内阻的99.8%.因此在电活性生物膜运行初期,电荷传递阻抗成为限制其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电荷传递阻抗的比例不断下降,430和460 h时分别为86.9%和72.9%.运行到500 h后,电荷传递阻抗的比例下降到33.1%.然而此时,传质阻抗的占比上升到38.6%.因此当电荷性生物膜逐渐成熟时,电荷阻抗和传质阻抗共同成为其产能的限制因素.因此在电活性生物膜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降低其对应的内阻对提高产电性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生物膜 生物燃料电池 电化学 传质阻抗 电荷阻抗
原文传递
电活性生物膜:形成、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家桓 刘毅 +1 位作者 周顺桂 袁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6-1103,共8页
电活性生物膜(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biofi lms,EABs)是一类能够直接与胞外固态载体(铁氧化物、腐殖质及电极等)进行电子交换的生物膜.EABs的电子传递特性,赋予了它在环境、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 电活性生物膜(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biofi lms,EABs)是一类能够直接与胞外固态载体(铁氧化物、腐殖质及电极等)进行电子交换的生物膜.EABs的电子传递特性,赋予了它在环境、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本文以革兰氏染色法为依据,分别介绍了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硫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EG3)为代表的阴性和阳性电活性微生物;在普通生物膜的形成基础上,讨论了EABs的两种主要培养方法;分别从EABs输出电子与接受电子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电活性微生物与胞外载体的电子传递机制;重点阐述了利用电化学、光谱学、电子显微镜、分子生态学等多技术手段表征单个电活性微生物和整个EABs的形态、结构,以及所揭示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和相关影响因子;对EABs在电能输出、污染物治理、有价品合成等方面应用作了详细介绍.最后,建议对EABs的研究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表征方法,同时应重点研究EABs接受电子的传递机制.对这些机理的深入了解,可使得EABs在污染物治理以及有机物的电合成等方面应用早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生物膜 活性生物 胞外电子传递 生物电化学系统 生物电合成
原文传递
电活性生物膜介导Cu^(2+)生物还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毅 周顺桂 +1 位作者 袁勇 刘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4-1390,共7页
电活性生物膜形成、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在碳毡上富集形成生物膜,采用电化学方法对生物膜的电活性进行了表征,对电活性生物膜直接介导Cu2+的还原转化进行了初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电活性生物膜形成、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在碳毡上富集形成生物膜,采用电化学方法对生物膜的电活性进行了表征,对电活性生物膜直接介导Cu2+的还原转化进行了初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Cu元素的形貌、含量以及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活性生物膜能够利用乙酸作为电子供体,Cu2+作为电子受体,将Cu2+还原转化成Cu或Cu+.同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Cu2+对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Cu2+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所以电活性生物膜介导Cu2+的转化只能在较低的铜离子浓度下进行.本研究结果将为电活性生物膜应用于环境中铜离子的固定和回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生物膜 生物还原 电化学表征 CU2+ 直接电子传递
原文传递
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生物膜的形态和活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于鑫 李旭东 +1 位作者 杨俊仕 张晓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研究发现微污染原水生物流化床预处理工艺中生物膜均匀覆盖于载体颗粒表面,厚度约为60~80μm,远小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膜厚度;膜内微生物保持一定活性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以SOUR法测定的该条件下的生物膜活性远小于接种污泥... 研究发现微污染原水生物流化床预处理工艺中生物膜均匀覆盖于载体颗粒表面,厚度约为60~80μm,远小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膜厚度;膜内微生物保持一定活性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以SOUR法测定的该条件下的生物膜活性远小于接种污泥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生物预处理 生物形态 生物活性 比氧摄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改性二氧化钛生物活性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岳山 赵修华 吴源青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微弧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的新技术,在钛表面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将会得到一层多孔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二氧化钛膜。该膜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与组织结合强度高、愈合时间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微弧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的新技术,在钛表面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将会得到一层多孔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二氧化钛膜。该膜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与组织结合强度高、愈合时间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基本原理、膜层的结构和性能、生物活性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二氧化钛 生物活性 表面处理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勇勇 刘红 +1 位作者 何韵华 闫怡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0-663,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为例,研究影响反应器处理效率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顺序,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所得的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好氧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各因素的重要性...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为例,研究影响反应器处理效率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顺序,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所得的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好氧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各因素的重要性,具有要求试验数据少、结果可靠的特点,同时也得到了影响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活性炭-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生物膜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旭 车云兵 +1 位作者 郭劲松 鲜吉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65-68,73,共5页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低、管理方便的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低、管理方便的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镇 活性污泥-生物复合一体化反应器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高分子生物活性膜的研制及其在HCG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道斌 吕鸣祥 +1 位作者 张杰 陈昆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对固定HCG抗体的醋酸纤维素(CA)生物活性膜的制造和在HCG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和癸二胺等烷基二胺与戊二醛的缩合产物作机械掺杂物,以引进可与蛋白质分子耦联的活性基因。掺入己二胺的缩... 本文对固定HCG抗体的醋酸纤维素(CA)生物活性膜的制造和在HCG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和癸二胺等烷基二胺与戊二醛的缩合产物作机械掺杂物,以引进可与蛋白质分子耦联的活性基因。掺入己二胺的缩合产物的CA生物活性膜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能、高的生物活性(55%—60%)和快的电化学响应速度(2-5min)。用此膜构成的酶免疫传感器与放射免疫法测定HCG的结果相比,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 生物活性 酶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填料安装方式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吉芳英 熊黎 +2 位作者 陈大志 郭倩 金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6,共4页
在分析生物膜系统对环流反应器潜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固定式生物填料和悬浮式生物填料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反应器流速、DO含量分布及除磷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式填料系统的水流阻力大于... 在分析生物膜系统对环流反应器潜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固定式生物填料和悬浮式生物填料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反应器流速、DO含量分布及除磷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式填料系统的水流阻力大于悬浮式填料系统,但是固定式填料系统在挂膜性能和DO分布上优于悬浮式填料。从处理能力上来看,固定式填料系统具有更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当进水COD和氨氮、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7~756mg/L和14.05~58.22、27.60~65.25、1.26~6.44 mg/L时,固定式填料的CASBS反应器出水能够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要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和95.4%、79.4%、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填料 流速 DO 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组合工艺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除磷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倩 吉芳英 +2 位作者 熊黎 赵易 张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78,共4页
为探索抵抗小城镇水质波动的冲击开发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的新技术抗冲击负荷机理,结合流速对CASBS功能分区的影响研究CASBS除磷脱氮性能。结果表明,流速直接影响CASBS脱氮除磷功能区大小,当外环平均水流速度为0.15 m/... 为探索抵抗小城镇水质波动的冲击开发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的新技术抗冲击负荷机理,结合流速对CASBS功能分区的影响研究CASBS除磷脱氮性能。结果表明,流速直接影响CASBS脱氮除磷功能区大小,当外环平均水流速度为0.15 m/s时,即使进水水质波动很大,出水也能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当进水COD和TN、氨氮、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2~521mg/L和10.05~62.24、32.17~71.08、2.88~8.26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2%和80.44%、93.77%、9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功能分区 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组合工艺 脱氮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湿疹方联合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宝娟 马国安 丁红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68-69,共2页
湿疹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其表现为多形性损害,伴有剧烈瘙痒,又因其慢性病程,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湿疹临床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慢性湿疹多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或经多次反复... 湿疹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其表现为多形性损害,伴有剧烈瘙痒,又因其慢性病程,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湿疹临床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慢性湿疹多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或经多次反复发作而成,尤为难治。笔者应用自拟慢性湿疹方联合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慢性湿疹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方 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膏剂活性敷料 慢性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统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赫俊国 李建政 +2 位作者 张金松 李军 潘志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以屠宰废水为原水 ,对生物膜 -活性污泥共生系统的传质机理及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该工艺以形成泥膜共生系统为基础 ,通过受限工艺约束多相流的水力半径 ,从而强化物系的宏观和亚微观传质 ,促进物相接触 ,使污水好氧处理中多相物系处于... 以屠宰废水为原水 ,对生物膜 -活性污泥共生系统的传质机理及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该工艺以形成泥膜共生系统为基础 ,通过受限工艺约束多相流的水力半径 ,从而强化物系的宏观和亚微观传质 ,促进物相接触 ,使污水好氧处理中多相物系处于高分散系状态以实现高传质 ,提高处理效率 .在利用泥膜共生系统的好氧强化传质技术处理屠宰废水的应用中 ,当气水比为 12∶1、水力停留时间 4h、进水CODCr质量浓度 80 0~ 2 2 0 0mg/L、CODCr负荷达 8~ 9kgCOD/(m3 ·d)时 ,CODCr去除率平均达 95 % ,BOD5去除率 >97% ,SS去除率在 95 %以上 .实践证明 ,该工艺处理效率高 ,效果稳定 ,运行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污泥共生系统 屠宰废水处理 多相物系 受限传质 好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工程实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硕 王宝贞 +1 位作者 王琳 何圣兵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8-32,共5页
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工程是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应用于山东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的示范推广工程。在近三年的运行中,该系统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该工艺通过与生态塘—湿地联用,对CODCr、BOD5、氨氮、总氮、总磷和SS的去除... 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工程是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应用于山东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的示范推广工程。在近三年的运行中,该系统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该工艺通过与生态塘—湿地联用,对CODCr、BOD5、氨氮、总氮、总磷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5.7%,93.5%,80%,92.6%和96.2%。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排放标准,是集高效生物处理工艺和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 复合式生物活性污泥工艺 生态塘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强化混凝+缺氧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统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根行 黄建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7,71,共4页
采用一级强化混凝+缺氧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统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该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组合能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COD和色度,当进水COD为900~1300mg·L-1,色度为500~600倍,出水达到COD为85~15... 采用一级强化混凝+缺氧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统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该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组合能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COD和色度,当进水COD为900~1300mg·L-1,色度为500~600倍,出水达到COD为85~150mg·L-1,色度为50倍以下,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一级标准和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1996)二级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SUSU—TF1 回流 生物-活性污泥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文慧 刘咏 +2 位作者 周后珍 谭周亮 李旭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0,29,共6页
总结了国外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主要包括IFAS工艺的研究现状、优缺点分析以及应用现状。IFAS将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和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相结合,该工艺占地面积小,可有效脱氮除磷,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升级改... 总结了国外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主要包括IFAS工艺的研究现状、优缺点分析以及应用现状。IFAS将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和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相结合,该工艺占地面积小,可有效脱氮除磷,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升级改造上具有很大优势。同时,对IFAS未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该工艺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应结合我国污水处理实际情况,展开IFAS应用于升级改造的相关研究,对于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生物-活性污泥(IFAS)工艺 脱氮除磷 升级改造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回流比对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晓南 赫俊国 +1 位作者 欧阳峰 姜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15-218,共4页
在中试的基础上进行了污泥回流比(R)对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系统去除率始终在80%以上,R的增加有利于氨氮的去除,当R超过200%时,氨氮的呈下降趋势,总... 在中试的基础上进行了污泥回流比(R)对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系统去除率始终在80%以上,R的增加有利于氨氮的去除,当R超过200%时,氨氮的呈下降趋势,总氮的去除与氨氮一致.对微生物特性分析表明,R的增加能够提高系统内的污泥浓度,但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合理的R为15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回流比 复合式生物-活性污泥工艺 处理效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京 刘红辉 +2 位作者 韩晓宇 张亮 刘新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系统(integrated fixed-film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IFAS)是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工艺的结合,兼具二者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国内外有关IFAS的研究与应用进...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系统(integrated fixed-film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IFAS)是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工艺的结合,兼具二者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国内外有关IFAS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主要包括IFAS系统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微生物分布特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现状等,并对IFAS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生物-活性污泥系统 生物强化 生物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