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灾救援中武警官兵疾病发生情况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役兰 兰晓霞 魏茂提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7-808,共2页
目的:了解部队在各种“洪灾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卫勤保障准备,使部队防病治病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1]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计算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结果:历年历次洪灾... 目的:了解部队在各种“洪灾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卫勤保障准备,使部队防病治病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1]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计算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结果:历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总发病数为46 405人,其中皮肤病占总发病数的37.36%;呼吸系统疾病占28.24%;消化系统疾病占13.45%;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5%。因洪灾时发夏秋时季,南北地区洪灾救援前线官兵疾病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战开始的第1、2周呼吸系统疾病多见,第2周开始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疾病也逐步上升。结论:应根据不同时间段疾病发病特点及规律,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卫勤保障工作有效得力,减少疾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疾病分类 疾病减员 预防 卫勤保障 武警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部队官兵在洪灾救援中伤病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役兰 郑际峰 王俊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官兵在灾害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为制定伤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 (ICD— 10 )进行统计分类 ,计算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 :武警官兵在 1990~ 2 0 0 0年洪灾救援中总发...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官兵在灾害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为制定伤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 (ICD— 10 )进行统计分类 ,计算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 :武警官兵在 1990~ 2 0 0 0年洪灾救援中总发病例数为 4 6 4 0 5人 ,其中居前 5位的为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 37.36 %,呼吸系统疾病占 2 8.2 4 %,消化系统疾病占 13.4 5 %,损伤和中毒占 8.4 7%;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 2 .96 %;南北地区官兵疾病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洪灾救援第 1、2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达高峰 ,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 2周逐渐上升 ,第 3、4周达高峰阶段 ,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也逐步上升 ,显示了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抗洪救灾前线官兵的伤病呈现多元性与集中的特点 ,应根据不同伤病发病规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部队 洪灾救援 伤病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中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役兰 王俊虹 +1 位作者 惠武利 郑际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在各种灾害救援行动中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为救援部队控制疾病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 (ICD— 10 )进行统计分类 ,计算疾病发生数及构成比。结果 :武警部队 1990~ 2 0 0 0年历次洪...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在各种灾害救援行动中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为救援部队控制疾病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 (ICD— 10 )进行统计分类 ,计算疾病发生数及构成比。结果 :武警部队 1990~ 2 0 0 0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 ,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总发病数为 36 338人 ,其中食源性疾病 810 0人占总发病数的2 2 .2 9%。 1997、 1998、 1999年食源性疾病分别占当年洪灾救援任务中总发病数的 4 8.2 0 %、 2 2 .99%、 2 0 .0 7% ,与往年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在一些局部救援重灾区发病情况有明显上升现象 ,而南北方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 .0 0 0 1)。前线官兵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 ,有面广、强度小、相对集中等流行特点。结论 :应根据灾情程度、参战人数、参战时日、任务性质掌握疾病发病周期及规律 ,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减少疾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部队 洪灾救援 食源性疾病 发病特点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灾救援中参战官兵皮肤病发生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淑红 胡役兰 徐海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51-352,共2页
目的了解部队参战官兵在洪灾救援行动中皮肤病的发生情况,为部队洪灾救援过程中控制皮肤病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武警部队1990年~2000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官兵皮肤病发生的相关... 目的了解部队参战官兵在洪灾救援行动中皮肤病的发生情况,为部队洪灾救援过程中控制皮肤病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武警部队1990年~2000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官兵皮肤病发生的相关指标。结果武警部队1990年~2000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均在官兵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总发病数为46045例,其中皮肤病患者17337例(次),占总发病数的37.65%,在疾病构成中占首位;其中1993、1997、1998、2000年发病率较高;在皮肤病的病种构成上,排序前三位的为手足癣(46.91%)、体癣(18.83%)和股癣(14.05%)。结论皮肤病在洪灾救援所发生疾病中所占比重最高,且没有得到控制,部队在皮肤病预防上还存在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皮肤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洪灾救援行动中参战官兵皮肤病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海环 刘淑红 张继红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了解2016年安徽洪灾救援行动中,参战官兵的皮肤病疾病谱构成特点和规律,为部队洪灾救援过程中控制皮肤病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建立疾病谱,统计参... 目的了解2016年安徽洪灾救援行动中,参战官兵的皮肤病疾病谱构成特点和规律,为部队洪灾救援过程中控制皮肤病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建立疾病谱,统计参战官兵各类皮肤病发生的相关指标。结果 736例罹患皮肤病的抗洪官兵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最多,达287例,占39.0%;其次为真菌性皮肤病119例,占16.2%;物理性皮肤病77例,占10.5%;细菌性皮肤病76例,占10.3%,显著高于其他各类疾病;在所有皮肤病种中,湿疹发病例数高达139例,占18.9%,高居首位;足癣次之,66例,占9.0%,位居第二;毛囊炎高发,63例,占总构成比的8.6%,位居第三。痱子和日晒性皮炎在前十天高发。有6.8%的皮肤病官兵合并2种皮肤病感染,以变态反应合并真菌或细菌感染居多。结论安徽洪灾救援参战官兵皮肤病发生疾病谱多元化、分散化,皮肤病的防治要针对病因,措施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皮肤病 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队官兵洪灾救援中疾病发生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国瑾 刘淑红 +1 位作者 魏茂提 胡役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研究部队官兵洪灾救援行动中疾病发生情况,为提高部队官兵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统计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结果 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 目的 研究部队官兵洪灾救援行动中疾病发生情况,为提高部队官兵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统计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结果 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皮肤病占总发病数的37.5%,占首位;南北地区洪灾救援前线官兵疾病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第1、2周呼吸系统疾病趋于发病的高峰,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逐渐上升,第3、4周趋于高峰阶段;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疾病也趋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有显著差异.结论 洪灾救援官兵发病呈多元性与集中发病的特点.部队在特殊环境下作业时,加强部队疾病预防与控制,重视公共卫生及个人卫生防护,同时也要加强对皮肤疾病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疾病分类 皮肤疾病 预防 卫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兰晓霞 胡役兰 +2 位作者 梁婧 侯海燕 孙旸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建立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模型,探索洪灾救援伤病的定量预计方法。方法在前期专家Delphi法建立武警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指标体系基础上,设计“抢险救灾行动中伤病发生及因素”调查表。数据来源为现场统计或者报表资料,均由各... 目的:建立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模型,探索洪灾救援伤病的定量预计方法。方法在前期专家Delphi法建立武警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指标体系基础上,设计“抢险救灾行动中伤病发生及因素”调查表。数据来源为现场统计或者报表资料,均由各调研单位卫生队长或指定军医填写。采用国际ICD-10分类进行伤病分类。结果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灾情因子,即灾情持续时间长(β=1.035,P=0.004;β=1.221,P=0.021)和部队洪灾救援的时间长(β=3.449,P=0.001;β=2.667, P=0.000)。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危险因素还有任务紧张程度因子,即昼夜连续执行任务(β=-0.102, P=0.033;β=-0.157,P=0.051)。传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地方病因子中的经常接触疫水或传染媒介(β=-1.663,P=0.021)。结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降低洪灾救援伤病发生:①增加部队的实战经验交流。②提高应急反应能力。③强化地方病防治意识,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进行模块化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部队 洪灾救援 伤病 预计 模型 多重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phi法建立武警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指标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兰晓霞 侯海燕 孙旸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983-986,共4页
【摘要】目的建立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的指标体系及权重,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专家咨询表,通过三轮专家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专家咨询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 【摘要】目的建立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的指标体系及权重,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专家咨询表,通过三轮专家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专家咨询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1、0.82、082和0.42、O.68、0.68,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轮专家咨询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其中灾情因素在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的权重最高。结论用Delphi法构建的武警部队洪灾救援伤病预计指标体系可信度、可靠性高,可为部队洪灾救援时伤病预计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伤病预计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部队参与洪灾救援前线官兵疾病发生情况研究
9
作者 胡役兰 王俊虹 +1 位作者 郑际峰 宋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11-311,共1页
探讨部队在各类灾害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作好卫勤保障,使部队防病治病措施迅速到位.
关键词 武警部队 洪灾救援前线发病特点 疾病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洪灾救援化脓性伤口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小丽 毛莎 +4 位作者 张艳君 高娃 尹菲菲 陈星 张利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77-478,共2页
2010年7月巴基斯坦遭受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洪灾,造成大面积国土被淹和重大人员伤亡.根据联合国呼吁及受灾国请求,我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次前往巴基斯坦参加救援.由于灾区的特殊环境,水源污染、气候炎热、卫生、经济条件差、... 2010年7月巴基斯坦遭受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洪灾,造成大面积国土被淹和重大人员伤亡.根据联合国呼吁及受灾国请求,我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次前往巴基斯坦参加救援.由于灾区的特殊环境,水源污染、气候炎热、卫生、经济条件差、灾民营养状况不良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伤口的愈合,导致化脓性伤口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化脓性伤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部队历次洪灾救援中官兵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敏 胡役兰 刘淑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936-938,共3页
目的 研究部队在洪灾救援行动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救援部队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生数及构成比.结果 历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均有不... 目的 研究部队在洪灾救援行动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救援部队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生数及构成比.结果 历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1997、1998、1999年食源性疾病分别占当年洪灾救援任务中总发病数的36.32%、23.40%、20.07%;救援重灾区中有两个同期发病上升,南北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构成情况有显著差别.结论 前线官兵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为面广、强度小、相对集中等流行特点.应根据灾情程度、灾害地点、参战人数、参战时日、任务性质掌握疾病发病周期及规律,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卫勤保障工作有效得力,减少疾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食源性疾病 预防 卫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灾后救援护理工作探讨
12
作者 尹菲菲 刘卫红 +2 位作者 张艳君 陈星 张利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79-380,共2页
医学救援作为救援行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含着急救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危重监护、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笔者有幸作为护理人员参加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行动,现就洪灾救援中的护理工作做一探讨。
关键词 洪灾救援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洪涝灾害疾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留杰 刘元东 +7 位作者 刘勇 车吉泊 周光智 于斌 李申龙 郭金鹏 黄清臻 孙洋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巴基斯坦洪涝灾害后,患者疾病特征,以便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各诊室及手术室病例就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患者信息资料。共计4545人次。分析各系统疾病分类构成,单一系统疾病分类构成及各系统疾病变... 目的:分析巴基斯坦洪涝灾害后,患者疾病特征,以便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各诊室及手术室病例就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患者信息资料。共计4545人次。分析各系统疾病分类构成,单一系统疾病分类构成及各系统疾病变化趋势。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最多,为700人次,占总病例数的15.40%;其次为皮肤科疾病,为682人次,占15.00%;外伤发病最少,为78人次,占1.71%。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最多,分别占45.29%、15.43%;皮肤科疾病以皮肤感染、湿疹最多,分别占16.57%、14.52%;外科系统疾病以腹痛最多,占14.70%;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胃炎最多,分别占29.15%、15.81%。后10天与前10天比较,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症候群疾病、眼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例数均有明显减少;外科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外伤的病例均有明显增加;但在皮肤科疾病和其他疾病,前后10天病例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呼吸、皮肤、消化系统疾病是洪灾后发生的主要疾病,针对灾害特点和疾病特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疾病 分析
原文传递
UU跑腿:洪水中逆行
14
作者 杨云飞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1年第15期23-24,共2页
7月20日,郑州一场始料未及的暴雨来袭,眼看路上的积水从没过小腿,没过腰间……。"我们20号当天晚上六点左右时,看到雨势愈发不可控制,考虑到跑男自身的安全问题,就紧急叫停了线上接发订单。"UU跑腿本次河南洪灾救援负责人陈... 7月20日,郑州一场始料未及的暴雨来袭,眼看路上的积水从没过小腿,没过腰间……。"我们20号当天晚上六点左右时,看到雨势愈发不可控制,考虑到跑男自身的安全问题,就紧急叫停了线上接发订单。"UU跑腿本次河南洪灾救援负责人陈东晓对《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救援 UU 逆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