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洋行贸易看铁路技术的传播--以英国怡和洋行在近代天津的铁路建设为例
1
作者 王若然 吕志宸 徐苏斌 《新建筑》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技术传播过程以技术者为媒介,而技术者的流动受政治与贸易影响。文章关注近代受贸易影响而进入中国的外国机构与技术者,以英国怡和洋行为例,它将铁路建设工程确定为开发中国市场的关键,最早派遣铁路工程师将欧洲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引入中... 技术传播过程以技术者为媒介,而技术者的流动受政治与贸易影响。文章关注近代受贸易影响而进入中国的外国机构与技术者,以英国怡和洋行为例,它将铁路建设工程确定为开发中国市场的关键,最早派遣铁路工程师将欧洲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引入中国,并在天津建设了展示铁路与津沽铁路及其附属建筑。怡和洋行在津的铁路建设一方面巩固了天津作为华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形成市区-塘沽双中心城市格局的雏形,另一方面通过资本的投入与技术的传播共同推动了基础设施近代化进程。考察这一过程,可以佐证近代技术跨境传播的源流与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过程,进一步阐释现存铁路遗产多元的历史与科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铁路 技术传播 怡和洋行 天津 铁路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式:景明洋行创始人海明斯的设计风格演变缘由探索
2
作者 孙颢荣 余泽阳 彭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3-17,共5页
20世纪初,随着汉口租界区大规模开发,建筑市场需求激增,大批外籍建筑师纷至沓来。海明斯作为当时活跃在汉口的外籍建筑师,对近代武汉建筑风貌的塑造起到了重要影响。基于海明斯生平经历及职业历程的梳理,对其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再解读... 20世纪初,随着汉口租界区大规模开发,建筑市场需求激增,大批外籍建筑师纷至沓来。海明斯作为当时活跃在汉口的外籍建筑师,对近代武汉建筑风貌的塑造起到了重要影响。基于海明斯生平经历及职业历程的梳理,对其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再解读,厘清其设计风格演变内因,探明其实践对近代武汉建筑风貌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斯 景明洋行 近代武汉建筑 外籍建筑师 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滩27号——早期的怡和洋行大楼
3
作者 张兰青 《上海集邮》 2024年第10期14-15,共2页
1843年上海开埠,怡和洋行当年就在上海开设分行,它是最早开设在上海的欧洲公司。1844年它取得了外滩北京路南一片土地的租用合约,随即建造起一幢双开间,高两层,面南背北的办公楼。当时英国人初到上海,仍然沿袭其在广州和香港地区的建筑... 1843年上海开埠,怡和洋行当年就在上海开设分行,它是最早开设在上海的欧洲公司。1844年它取得了外滩北京路南一片土地的租用合约,随即建造起一幢双开间,高两层,面南背北的办公楼。当时英国人初到上海,仍然沿袭其在广州和香港地区的建筑风格,窗户大,楼层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开埠 怡和洋行 建筑风格 合约 外滩 办公楼 香港地区 英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西门子洋行、美最时洋行旧址探讨
4
作者 韩少斌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8期56-60,共5页
在汉口历史风貌区,有二幢历史建筑列入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西门子洋行旧址”(中山大道1004号)和“美最时洋行旧址”(一元路2号)。然而,这两处历史建筑的命名,能否准确反映它们的历史意义与变迁,也许是存在一些疑问而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大道 历史风貌区 洋行 汉口 旧址 西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景明洋行对武汉城市建设的影响探析
5
作者 王雨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17-121,共5页
景明洋行在武汉设计有大量建筑作品,是武汉城市历史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历史文献及相关文字资料研究、现场考察调研,试图探究景明洋行对武汉近代城市发展之影响。景明洋行创立于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后的城市重建时期,受到多方支持,在武... 景明洋行在武汉设计有大量建筑作品,是武汉城市历史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历史文献及相关文字资料研究、现场考察调研,试图探究景明洋行对武汉近代城市发展之影响。景明洋行创立于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后的城市重建时期,受到多方支持,在武汉开展了大量建筑活动。执业期间,景明洋行设计风格上有多次转变,与武汉城市整体建筑风格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有相同的趋势变化。此外,景明洋行在汉经营期间,聘用大量本土从业者,为武汉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后期武汉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证明了景明洋行是武汉近代影响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明洋行 汉口租界 武汉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若然 吕志宸 +1 位作者 徐苏斌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03-117,161,共16页
洋行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经营的商行与机构,其发展策略与空间演化体现了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城市的破坏与重建的双重影响。以天津为例,探讨洋行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借助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对其空间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分... 洋行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经营的商行与机构,其发展策略与空间演化体现了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城市的破坏与重建的双重影响。以天津为例,探讨洋行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借助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对其空间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天津作为近代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城市,吸引大量洋行聚集,形成独特的贸易空间体系。洋行对近代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迁具有多方面的复杂作用,对近代开埠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埠城市 天津 洋行 空间结构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与中国钱庄的近代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海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1,共7页
外国洋行、银行与钱庄的关系,在鸦片战争后,经历了由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到三足鼎立、彼此倚重的阶段。到19世纪末,形成了以外国银行为中心、钱庄和洋行为附庸的局面。在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买办以其自身先天的双重性,充当了三者间渗... 外国洋行、银行与钱庄的关系,在鸦片战争后,经历了由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到三足鼎立、彼此倚重的阶段。到19世纪末,形成了以外国银行为中心、钱庄和洋行为附庸的局面。在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买办以其自身先天的双重性,充当了三者间渗透与融合的媒介。而中国钱庄也通过与外国洋行、银行的拆放关系,不仅在经营业务和手段上日趋近代化,同时也与外国资本形成了依赖共生的关系,这使得钱庄在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增强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削弱了原有的封建因素,并由此加速了自身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行 银行 钱庄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青海歇家与洋行关系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安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歇家作为近代青海地区特有的民族中间商,在西北商贸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与洋行的关系,学界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经初步探讨,歇家早在洋行进入之前就已活跃在青藏地区,洋行没有使歇家买办化,二者只是特定时空中的商业合作伙伴,歇家... 歇家作为近代青海地区特有的民族中间商,在西北商贸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与洋行的关系,学界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经初步探讨,歇家早在洋行进入之前就已活跃在青藏地区,洋行没有使歇家买办化,二者只是特定时空中的商业合作伙伴,歇家的衰落与洋行也无直接联系,青海地方官僚资本的商业垄断才是歇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不能因为歇家曾与洋行合作过就否定其在近代西北民族商贸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歇家 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明洋行及其近代作品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红彬 王炎松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期222-228,共7页
1895年甲午战争后,俄、法、德、日陆续在汉口设立租界,使得租界面积和外国侨民大幅增加,租界进入繁盛时期。与此同时,租界建筑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租界建筑业的繁荣,促使外国专业设计机构的产生。景明洋行即是在这一时期在武... 1895年甲午战争后,俄、法、德、日陆续在汉口设立租界,使得租界面积和外国侨民大幅增加,租界进入繁盛时期。与此同时,租界建筑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租界建筑业的繁荣,促使外国专业设计机构的产生。景明洋行即是在这一时期在武汉开业并发展起来的一个英籍建筑师事务所。它是汉口租界内最活跃、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他们设计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其作品风格从西方古典主义到Art-Deco和现代式,构成了此时期武汉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景明洋行的作品及其设计思想,对研究武汉近代建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明洋行 建筑风格 西方古典主义 装饰艺术 现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与中国钱庄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海燕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近代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作为外资在华投资的特殊形式 ,在近代社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 ,与中国封建社会金融业的代表——钱庄 ,在金融业的贷放业务方面 ,或角逐 ,或依赖 ,时而竞争 ,时而合流 ,形成由相对独立、各自为战 ,到三足鼎立、彼此... 近代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作为外资在华投资的特殊形式 ,在近代社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 ,与中国封建社会金融业的代表——钱庄 ,在金融业的贷放业务方面 ,或角逐 ,或依赖 ,时而竞争 ,时而合流 ,形成由相对独立、各自为战 ,到三足鼎立、彼此倚重 ,再到以外国银行为主宰、以洋行和钱庄为附庸的三次阶段性演变。三者关系的动态图景隐显近代中国社会的金融三巨头在调整中发展的轨迹 ,亦透露了中国近代金融领域资本主义化的新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行 银行 钱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洋行、货栈与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以满铁调查的《支那羊毛》为中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0,共6页
1860年天津开埠后,尽管区域性市场商品流通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料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天津的商品流通范围远远超越了这一地区界限,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也渐次成为天津开埠后的经济腹地,以... 1860年天津开埠后,尽管区域性市场商品流通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料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天津的商品流通范围远远超越了这一地区界限,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也渐次成为天津开埠后的经济腹地,以羊毛为主体的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近代西北羊毛出口肇始于天津洋行的收购,此后,货栈也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1930年出版的田中时雄《支那羊毛》的相关调查资料,有助于我们认识天津的洋行、货栈在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中的作用,从而理解近代天津口岸羊毛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洋行 天津货栈 近代西北 羊毛贸易 《支那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晚清钱庄与洋行关系的互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国 刘俊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8-93,共6页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晚清洋行作为一种经济侵略的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到中国。它与扎根于中国传统经济的金融机构钱庄发生了激烈地碰撞,两者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相互合作。在洋行刚进入中国时,它为了开拓中国市场...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晚清洋行作为一种经济侵略的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到中国。它与扎根于中国传统经济的金融机构钱庄发生了激烈地碰撞,两者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相互合作。在洋行刚进入中国时,它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不得不寻找合作伙伴,由于钱庄自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性,使其当仁不让地成为洋行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在洋行不断发展壮大后两者的矛盾不断加深,洋行对钱庄所具有的封建性质越来越不能容忍,洋行需要把钱庄改造成为其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在两者的利益矛盾面前又相互排斥。作为相对弱小的一方,钱庄只有在布局和功能上不断地适应洋行的发展需要,才可能生存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钱庄 洋行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天津洋行在西北地区的运行机制--以羊毛贸易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英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地处内陆的广大西北地区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以羊毛为主体的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在近代天津洋行经营羊毛贸易的过程中,买办和内地洋行起了先导作用。由于洋行实际...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地处内陆的广大西北地区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以羊毛为主体的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在近代天津洋行经营羊毛贸易的过程中,买办和内地洋行起了先导作用。由于洋行实际上控制了子口税单的发放,内地洋行要利用子口税单运销货物,享受优惠条件,就必须通过各洋行的买办。这样内地洋行不得不愈加依附于天津总行,从而形成了洋行、买办与内地洋行之间利益相辅相成的商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西北 天津洋行 运行机制 羊毛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跨语种中国近代特色报纸资源数字化建设实践——以上海图书馆《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敏 彭梅 戴婉琦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2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国内外图书馆关于近代特色报纸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案例层出不穷,但缺乏对大规模、跨语种近代报纸资源数字化的整体策划和实践。文章以近代著名洋行——字林洋行在华出版的跨度百年的系列中英文报纸为例,通过文献调研、需求调研、技术实... 国内外图书馆关于近代特色报纸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案例层出不穷,但缺乏对大规模、跨语种近代报纸资源数字化的整体策划和实践。文章以近代著名洋行——字林洋行在华出版的跨度百年的系列中英文报纸为例,通过文献调研、需求调研、技术实践等方法,梳理文献内容,制定元数据框架,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加工、验收和清洗,最终形成可供知识检索的数字资源平台。该案例可为探索一套更为通用的大规模、跨语种的近代报纸文献的数字化实践提供借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资源 近代特色报纸 数字化 报纸全文数据库 数字资源建设 字林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商洋行在安徽的商业垄断经营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世培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抗战期间,日军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华中等占领区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设立洋行,以便掠夺资源和倾销洋货。在安徽沦陷区,广设洋行,排斥华商,垄断贸易,对居民和商店实行"配售",倾销日货;指定日本大商行负责所有... 抗战期间,日军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华中等占领区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设立洋行,以便掠夺资源和倾销洋货。在安徽沦陷区,广设洋行,排斥华商,垄断贸易,对居民和商店实行"配售",倾销日货;指定日本大商行负责所有军粮等采购,形成上下层级分明的洋行购买组织,垄断商业。其商业垄断经营形式多样,危害很大,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及沦陷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商洋行 安徽 商业 垄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国洋行对四川猪鬃业的开发与经营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岗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3-27,共5页
四川猪鬃产业发展始于19世纪末期。1891年,英商立德乐入川创办第一家猪鬃加工厂,开启了四川猪鬃开发的历史。外国洋行对四川猪鬃的最初开发先后经历了英商立德乐、英商隆茂、日商新利等时期。洋行对四川猪鬃业的开发,使四川猪鬃业从无到... 四川猪鬃产业发展始于19世纪末期。1891年,英商立德乐入川创办第一家猪鬃加工厂,开启了四川猪鬃开发的历史。外国洋行对四川猪鬃的最初开发先后经历了英商立德乐、英商隆茂、日商新利等时期。洋行对四川猪鬃业的开发,使四川猪鬃业从无到有;猪鬃外贸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四川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四川 猪鬃 洋行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天津洋行的毛皮原料贸易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瑞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
洋行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为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商业机构,它伴随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而孽生,又伴随列强在华特权丧失而消亡。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曾经吸引了几百家外国洋行在此落户。依仗资本优势和不平... 洋行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为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商业机构,它伴随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而孽生,又伴随列强在华特权丧失而消亡。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曾经吸引了几百家外国洋行在此落户。依仗资本优势和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洋行在这里将触角深入到中国腹地,搜刮内陆地区的物产,其中毛皮原料是主要的大肆掠夺的物品之一。几十年里洋行掠走的毛皮数量惊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皮革业和毛纺织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天津 洋行 毛皮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98年礼和洋行为修建山东铁路所做的考察——盖德兹《山东省考察旅行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15,共10页
在胶济铁路动工建设的前一年,德国工程师盖德兹受礼和洋行委托到山东考察铁路建设条件,并将考察结果写成《山东省考察旅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旅行路线、铁路线选线、铁路工程建设、机车车辆、铁路建设成本和效益估算、衔接线路分析、... 在胶济铁路动工建设的前一年,德国工程师盖德兹受礼和洋行委托到山东考察铁路建设条件,并将考察结果写成《山东省考察旅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旅行路线、铁路线选线、铁路工程建设、机车车辆、铁路建设成本和效益估算、衔接线路分析、贸易和交通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该报告为后来的胶济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其中关于铁路线选线、铁路工厂选址及桥梁建设等方面,又与实际建设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济铁路 礼和洋行 盖德兹 山东省考察旅行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价值重塑 礼和洋行大楼更新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春 《时代建筑》 2018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文章分析了礼和洋行大楼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研究和更新过程,指出礼和洋行大楼的前世今生是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百年来变迁的写照,每个时代的空间类型是一个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与建造技术的选择。该项目的更新从学者的严谨研究,到修缮工... 文章分析了礼和洋行大楼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研究和更新过程,指出礼和洋行大楼的前世今生是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百年来变迁的写照,每个时代的空间类型是一个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与建造技术的选择。该项目的更新从学者的严谨研究,到修缮工程设计的突破和新功能植入的空间打造,都是基于文化内涵的空间价值重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和洋行大楼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 空间价值重塑 结构置换 功能置换 修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先驱——慎昌洋行的建筑实践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长歆 《建筑师》 2017年第5期59-66,共8页
慎昌洋行是中国近代出现的西方现代工业机械进口商和工业承包商。1906年由丹麦商人马易尔(Vilhelm Meyer)等在上海创立,1915年改组为美资公司。该洋行大量引进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工业机械,并通过系统化的组织机构将机械设备选型、安装、... 慎昌洋行是中国近代出现的西方现代工业机械进口商和工业承包商。1906年由丹麦商人马易尔(Vilhelm Meyer)等在上海创立,1915年改组为美资公司。该洋行大量引进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工业机械,并通过系统化的组织机构将机械设备选型、安装、运行与营建设计结合在一起,对中国近代电力、纺织、面粉等工业的现代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慎昌洋行倡导在工业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钢结构技术的重要引入者,其建筑实践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通过梳理慎昌洋行的发展历史,探讨了该行工业设计体系的形成及特点,认为其建筑实践是中国现代建筑运动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建筑史 工业遗产 慎昌洋行 工业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